草药简介
基本信息
【汉语拼音】bā dòu【异名】巴菽《本经》),刚子(《雷公炮炙论》),江子(《瑞竹堂经验方》),老阳子(《纲目》),双眼龙(《岭南采药录》),猛子仁(《中国药植志》),巴果(《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巴米(《药材资料汇编》),双眼虾、红子仁、豆贡(《南宁市药物志》),毒鱼子、銮豆、贡仔(《中药志》),八百力(《广西中药志》),大叶双眼龙、巴仁、芒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
【商品规格】该品自古沿用至今,全国各地习用,为巴豆的正品。以粒大、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
药材性状
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柔毛或几无毛;二年生枝灰绿色,有不明显黄色细纵裂纹。
巴豆叶互生;叶柄长2~6厘米;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3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处有2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主脉3出;托叶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亦有全为雄花者;花梗细而短,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裂,疏生细微的星状毛,萼片卵形,花瓣5,反卷,内面密生细的绵状毛,雄蕊15~20,着生于花盘边缘上,花盘盘状;雌花花萼5裂,无花瓣,子房圆形,3室,密被短粗的星状毛,花柱3枚,细长,每枚再2深裂。蒴果长圆形至倒卵形,有3钝角。种子长卵形,3枚,淡黄褐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多为栽培植物;野生于山谷、溪边、旷野,有时亦见于密林中。分布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本植物的根(巴豆树根)、叶(巴豆叶)、种皮(巴豆壳)以及种仁之脂肪油(巴豆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小说《清朝那些事儿》里面说:“建州盛产菝斗,又叫巴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明代建州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一带,该地不产巴豆。
干燥种子
呈椭圆形或卵形,略扁,长约1~1.5厦米,直径约6~9毫米,厚约4~7毫米,表面灰棕色至棕色,平滑而少光泽。种阜在种脐的-端,为一细小突起,易脱落。合点在另一端,合点与种阜间有种脊,为一略隆起的纵棱线。横断面略呈方形,种皮薄而坚脆,剥去后,可见种仁,外包膜状银白色的外胚乳。内胚乳肥厚,淡黄色,油质。中央有菲薄的子叶2枚。胚根细小,朝向种阜的一端。气无,味微涩,而后有持久辛辣感。以个大、饱满、种仁色白者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
卵圆形,一般具三棱。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
生长习性
生于村旁或山地疏林中,或仅见栽培。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怕霜冻。喜阳光,在气温17-19℃、年雨量1000mm、全年日照1000h、无霜期300d以上的地区适宜栽培,当温度低于3℃时幼苗叶全部枯死。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
采集泡制
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晒干。巴豆仁: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油尽为度,取出,碾细,过筛。
《霍公炮炙论》:"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煮巴豆了,研膏后用。每修事一两,以酒、麻油各七合,尽为度。"
性味归经
【性味】辛,热,有大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吴普本草》:"神农、歧伯、桐君:辛,有毒。黄帝:甘,有毒。"
③《医学启源》:"性热,味苦。"
④《医林纂要》:"辛咸,热,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大肠三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种子毒性大;食后引起口腔、咽喉、食道灼烧感,恶心、呕吐、上腹部剧痛、剧烈腹泻、严重者大便带血、头痛、头晕、脱水、呼吸困难、痉挛、昏迷、肾损伤,最后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孕妇食后可致流产。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接触巴豆引起急性皮炎及全身症状。以巴豆液喂小鼠、兔、山羊、鸭、鹅等均无反应;牛、马食之引起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重者死亡;对青蛙无害,对鱼虾、田螺及蚯蚓等则有毒杀作用。种子油小鼠耳壳试验ED50(半数有效刺激剂量)为0.5μg/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