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Y 鱼腥草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6
获得点赞
252
声望
63
鱼腥草·图片

妙用鱼腥草


鱼腥草俗称猪鼻孔、侧耳根,可食可药。鱼腥草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肺癌、宫颈糜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黄疸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等多种病症。国外还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日本,鱼腥草受到青睐,除采用传统汉方、药膳食疗外,还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饮料等)方式应用。

鱼腥草验方

肺脓疡 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冲服。

痢疾 鱼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流行性腮腺炎 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以胶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习惯性便秘 鱼腥草5~10克,用白开水浸泡10~12分钟后代茶饮。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0天为一个疗程。

急性黄疸性肝炎 鲜鱼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

感冒发烧 细叶香茶菜20克,鱼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煎煮滤液浓缩,并与细末混合压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儿酌减。
 
由版主最后编辑:
Herba Houttuyniae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60m,具腥臭气。茎具明显的节,下部伏地,节上生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被疏毛。叶对生,叶柄长1~3cm,叶片心形,全缘,表面有绿色密生腺点,下面常为紫色。托叶膜质条形,下部与叶柄全生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花序梗基部有白色花瓣状苞片4枚。花小而密集,无花被子,雄蕊3枚,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蒴果,顶端开裂,圳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药材性状] 茎呈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微涩。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附件

  • 9.jpg
    9.jpg
    129.3 KB · 查看: 116
  • 10.jpg
    10.jpg
    24.9 KB · 查看: 113
  • 11.jpg
    11.jpg
    74.9 KB · 查看: 132
【药用】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根及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微寒。入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
【临床应用】1. 用于肺痈,痰热壅滞,咳吐脓血,以及百日咳等病症。
鱼腥草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常与桔梗、鲜芦根、瓜蒌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贝等用同用,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等症;与百部、鹅儿不食草、麦冬、蜂蜜等药配伍,可用于百日咳。
2. 用于各种实热性的痈毒肿痛等症。
本品清热解毒而消痈肿,故可适用于热毒痈肿,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鱼腥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因本品含有挥发油,故不宜久煎。外用适量。
【按语】1. 鱼腥草原名蕺菜,因它的新鲜净叶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故以气味而得名。一般人在未使用它的时候,往往顾名思义,以为此药气腥味劣,难以下咽。这是未经实践的原故。其实,此药阴干后,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时,则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红茶汁,仔细口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毫无苦味,且无腥臭,对胃也无刺激性。
2. 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故前人用以治肺痈(肺脓疡)的要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本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用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等疾患,颇有疗效;本否又有利尿作用,故又可用于尿路感染、尿频涩痛。
【方剂举例】银苇合剂(本院曙光医院):银花、连翘、鱼腥草、麻黄、豆豉、桃仁、桔梗、生甘草、冬瓜仁、薏苡仁、杏仁、芦根。
治急性支气管炎及较轻的大叶性肺炎。
 
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鱼腥草古名蕺菜,因其新鲜茎叶中有一股强烈的鱼腥气而得名。世俗每虑此药气腥味劣,难以下咽。其实,此药阴干后,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时,能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药汁如淡淡的红茶,仔细品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并无苦味及腥臭,对胃也无刺激。
鱼腥草性微寒,入肺经,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故前人用之为治疗肺痈要药。近年来,临床应用本品有所发展,常用于肺脓疡、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痢疾、尿路感染等疾患,兹将朱老临证中配伍使用鱼腥草治疗其他疾患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毒性肺炎
鱼腥草有清热解毒作用,多用于治疗肺部炎性病变,朱老临证除辨证用药外,亦注重辨病用药,他结合现代药理分析,根据鱼腥草抗病毒、止咳力强,有明显抑制流感杆菌、肺炎球菌作用的特点,配伍轻宣药物治疗病毒性肺炎,每有创获。
病毒性肺炎一般来势较猛,难以速愈,单用抗菌消炎之品不易应手。朱老如遇此症,无论证属寒热均加用鱼腥草30克(后下),因鱼腥草虽有清热解毒作用,但不是大寒之品,故只要配伍得当,即可使邪祛正复。不过数剂,就能见功。
[病案举例]
张X,女,31岁,工人,1986年4月24日会诊。初诊,病毒性肺炎并发休克,正在抢救中,邀约会诊:始见形寒,继则高热,头痛咳嗽,胸痛,吐黄稠痰,有时带血,心悸气急,紫绀,汗多,脉弱滑数,舌尖红、苔薄根黄腻。疽属痰热壅肺,正虚邪恋。先予清肺化痰,佐以扶正,逐邪外出。处方:
鱼腥草30克(后下),西洋参8克(另煎兑服),淡黄芩、杏仁、前胡各9克,全瓜蒌、连翘、郁金各12克,桔梗、生甘草各6克,鲜芦根35厘米。3剂。
二诊:身热渐退,心悸气急渐复,咳嗽痰多,色灰白,已易咯出,胃纳差,脉细滑,苔微黄、舌尖红。余热未消,继当清化痰热,肃肺止咳。前方获效,原法出入。
上方去鲜芦根、西洋参,加建曲9克(包煎),续服7剂。
药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2)小儿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俗称“红屁股”,由尿布潮湿、粗糙、不洁引起。小儿皮肤娇嫩,湿毒乘虚袭人,发于臀部肌表,而见焮红、粗糙,重则有丘疹,甚则脓疱形成,小儿因之啼哭不已。朱老取鱼腥草功具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理,配伍他药,灵活用于治疗小儿尿布皮炎,屡用获效。此疾虽位于臀部肌表,“肺合皮毛”,皮疹掀红,甚则有脓疱,均为湿热之象。而鱼腥草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正如《岭南采药》所言:“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祛湿热,治痢疾。”现代药理也证实了该药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霉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临证中常用鱼腥草30克煎汤,于每次换尿市时洗一次(不宜久煎)。后用滑石、青黛按5:1比例研细和匀,扑于患处,一周左右即见痊愈。
[病案举例]
潘×,女,2个月,出生近二十天时,臀部皮肤焮红,其上有粟粒状丘疹,致小儿终日啼哭不已。经用鱼腥草煎汤外洗,滑黛散外扑,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此法不仅可用于小儿尿布皮炎,对单纯性疱疹、疖痈初起者取车味鱼腥草500克煎取700毫升左右药液(不可久煎),局部外敷、熨洗,重症病例可加煎剂内服,多能获效。
(3)湿热带下
带下病因甚多,其带下色黄稠,腥臭者,恒需参用清泄胞宫湿热之品,方可奏效。朱老多用鱼腥草、土茯苓这一对药。鱼腥草清热解毒见长,土茯苓利湿解毒功胜,两药合用,热毒可清,湿有去路,对带下秽臭异常者加墓头回12克,治疗湿热型带下,确属效佳。
[病案举例]
洪×,女,48岁,工人。初诊:几月来有黄白带下,连绵不断,腰酸神疲,纳呆。最近带下增多,质粘,色微黄,有腥味。脉细而小数,舌质淡,苔薄白。此乃脾虚肾亏、湿热内蕴。姑子补脾肾、清湿热为法。处方:
鱼腥草(后下)、土茯苓各30克,炒白术15克,菟丝子、墓头回各12克,泽泻、炙蜂房各10克,生甘草6克,7剂。
复诊:服上药3剂后,带下已见好转,不仅量渐减少,且气味亦减,纳谷渐增。惟仍有腰酸肢软,久带后脾肾两亏,非调补两脏,清泄佘邪,不能收功。处方以培补先后两天,兼清带脉余邪为旨,复进十余剂,证除告安,
【朱建平整理】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带根全草。亦名蕺(《名医别录》)等。味辛,性寒。入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内服:煎汤,9~15g(鲜品 30~60g);或捣汁。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全草含挥发油,其中有效成分为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Decanoyl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aldehyde),2-十一烷酮(2-Undecano-ne),丁香烯(Caryophyll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和d-柠檬烯(d-Limonene)、甲基正壬基酮(Methyl-n-nonyl- ketone)、癸醛(Capric aldehyde)、癸酸(Capric acid)。
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瑞诺甙(Reynoutrin)、金丝桃甙(Hyperin)、阿夫甙(Afzerin)、芸香甙(Rutin)。
尚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棕榈酸(Palmitic)、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氯化钾、硫酸钾。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和蕺菜碱(Cordarine)。
药理作用:
1.病原微生物作用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
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对多种细菌、抗酸杆菌及真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但该种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性质稳定而又保留其抗菌活性。我国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较为敏感,卡他球菌、伤寒杆菌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对于小鼠的结核菌感染,鱼腥草素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另外,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鲨癣菌等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人工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称为新鱼腥草素,在体外对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孢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合成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在体外及体内对结核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并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实验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在非挥发物中。鱼腥草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用灌胃和滴鼻给药途径均有明显效果;但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2.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强利尿的附加作用;也可能由于槲皮甙的血管扩张作用。
3.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4. 抗肿瘤作用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 cAMP 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 cAMP 水平却有增高。
5. 抗炎作用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显著抗炎作用,亦能显著抑制人γ-球蛋白在Cu++存在下的热变性;鱼腥草素能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HCA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染料渗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鱼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亦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
6. 其他作用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并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鱼腥草水溶液皮下注射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运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20~40mg/kg 静注于犬可使其血压下降40~50mmHg(5.32~6.65kPa),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鱼腥草煎剂能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并有镇痛、止血作用。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所致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平喘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a. 鱼腥草注射液1~2ml,天突穴注射,1~2次/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痊愈56例,好转5例,无效9例。〔四川中医1985;(1):42〕
b. 鱼腥草注射液(含鱼腥草鲜品 5g/ml)作双侧肺俞穴注射,每穴1~2ml (儿童减半),治疗上感所致剧烈咳嗽55例,效果良好。〔广西中医药1980;(3):43〕
2. 治疗肺炎a. 鱼腥草30g,桔梗15g,煎至200ml。每次30ml,日服3~4次,痰黏稠量多时,合用5%鱼腥草煎剂喷雾吸入。治疗28例肺炎(大叶性肺炎11例,节段性肺炎8例,片状阴影8例,轻型支气管肺炎1例),细菌学检查均证实为细菌性感染,并排除过敏、病毒及结核因素。所治病例均于发病后24小时至3日内开始服药,直至X线照片上阴影完全吸收为止,不加用其他药物。结果26例痊愈。阴影在服药后5~22天内吸收,白细胞恢复正常平均3.9天。〔中华内科杂志1963;11(3):250〕。
b. 大青叶、鱼腥草、马兰草、淡竹叶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2剂(儿童减半)。治疗肺部急性感染76例,治愈75例。一般在服药1~2天内退烧,咳嗽、吐痰和肺部罗音明显好转。〔安徽医学1988;9(5):19〕
3. 治疗肺脓疡鱼腥草30g,桔梗15g,加水 300ml,煮沸10分钟过滤,分3次服,疗效良好。〔中医杂志1955;(9):25〕
4. 治疗重度哮喘(肺心病)鱼腥草30~80g,五味子30~50g,地龙9~12g,水煎2次,日服1剂。治疗50例,结果痊愈1例,控制临床症状47例,有效2例。〔中医杂志1988;(9):47〕
5. 治疗咯血鱼腥草注射液4ml 肌肉注射,每日2次;鱼腥草60g,煎汤400ml,分2次口服;大黄粉5~20g(因人而异,大便次数多者可酌减),分2次口服。治疗15例。止血最快者1天,一般在 2~5天收效。止血后再服药3天,巩固疗效。〔福建中医药1986;(2):44〕
6. 治疗百日咳鱼腥草75g,黄荆子、沙参各 50g,六月雪25g。水煎2次,合并浓缩成500ml,加白糖50g,搅匀,酌加防腐剂,分装备用。每次15~25ml,日服3次,连服5~7天为1疗程。治疗 112例,痊愈109例,其中57例服药1疗程,37例服药2疗程,15例服药3疗程。〔浙江中医杂志1979;(12):
448〕
7. 治疗发热鱼腥草30g,薄荷8g,蝉蜕5g,连翘12g,知母10g,生石膏35g,半枝莲、金银花、葛根各15g,干姜9g。治疗186例,退热至37℃以下者158例,总有效率为84.9%。〔陕西中医1991;12(2):60〕
8.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鱼腥草180g,白糖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治疗20例,全部治愈。〔山西中医1988;4(2):20〕
9. 预防钩端螺旋体病鱼腥草15~30g,制成片剂口服,分2~3次服完,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效果较好。1972年给药组467人,均无发病,对照组 877人发病2人,1973年给药组1136人,发病1人,对照组89人,发病4人。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新医药学杂志1975;(6):40〕
10. 治疗化脓性皮肤病鱼腥草、桉树叶各 750g,加水7.5kg,煎至5kg,待温热后敷于患处,每天1次,每次15分钟,7次为1疗程。治疗脓皮病89例,1个疗程治愈者53例,2个疗程治愈者27例,3个疗程治愈者7例,无效2例。〔临床医学1987;7(2):123〕
11. 治疗肛门周围炎鱼腥草、荔枝草各50g,明矾10g,加水至500ml,浸泡30分钟,煎后去渣,趁热熏洗肛门,再敷洗患部至药液不热为止,每日2次。治疗直肠和肛管炎性疾病患者100例,痊愈77例,好转17例,无效6例。〔四川中医1987;5(3):29〕
12. 治疗盆腔炎台乌药、赤芍、凤尾草、鱼腥草、马鞭草各15g,制香附、当归、川芎、土茯苓各10g。治疗48例,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江苏中医1990;11(12):19〕
13. 治疗宫颈糜烂鱼腥草素、冰片和椰油脂基质配制成栓剂外用,每次1粒,1天换药1次,夜间上药,禁止房事,经期暂停。疗程分别为5~7 天、7~10天、10~12天。治疗宫颈轻、中、重度糜烂 679 例,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副作用小。〔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3):24〕
14. 治疗鼻窦炎a. 鱼腥草注射液,滴鼻。治疗慢性鼻窦炎和早期上呼吸道感染30多例,慢性鼻窦炎一般5天左右治愈。〔中成药研究1989;11(2):44〕
b. 鱼腥草9000g,桔梗600g,甘草250g。加水煎煮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1 200ml,加入防腐剂静置分装、流动蒸汽消毒备用。用法:20~30ml,1日3次,小儿减半。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200例,3~5天见效,2~3周为1疗程。治愈 188例,好转12例。〔中药材1991;14(11):42〕
方剂选用:
1. 治疗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2. 治疗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份。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配伍效用:
鱼腥草配伍车前子 鱼腥草清热利尿;车前子滑利窍道。二药相伍,有清热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淋涩热痛者。
鱼腥草配伍桔梗 二者皆可排脓消痈,但鱼腥草尚能清热解毒;桔梗则可宣肺祛痰。二者伍用,相得益彰,共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痰壅肺引起的肺痈咳吐脓血、胸膈满闷者。
鱼腥草配伍蒲公英 鱼腥草解毒排脓;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二药相伍,解毒之力增强,用于治疗热毒疮疡、红肿热痛者。
鱼腥草配伍桑白皮 鱼腥草清肺热而消痈;桑白皮泻肺热而止咳平喘。二者合用,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邪热壅肺、宣降失职之咳喘气急、身热不退者。
【注意事项】
宜忌: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毒副作用:鱼腥草毒性很低。鱼腥草素给小鼠口服之半数致死量为 1. 6± 0.081g/kg;对犬静脉注射,38~47mg/kg 不致引起死亡,如增至 61~64mg/kg 则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见肺脏有严重出血和血栓。给犬灌胃,每日 80~160mg/kg,连续1个月,可见有大量流涎现象,早期常出现呕吐,此外则未见异常。
临床应用本品,副作用比较轻微,少数病人服药后偶可出现头晕、胃部不适、心窝部烧灼感等;口服有鱼腥味;肌注时少数病人局部疼痛;阴道给药时,个别病人出现阴道充血。停药后均能自行消失。但亦有报道,应用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以及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等。
中毒救治:
1. 对于出现轻度反应者,不必作特别处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2. 对于出现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吸氧;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mg,樟脑磺酸钠2ml;10%葡萄糖酸钙10ml加等量5~2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点滴。
【医家论药】
“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本草经疏》)
“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分类草药性》)
“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淤血。”(《医林纂要》)
 
鱼腥草
(别名: 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
简介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地上部分。夏秋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干燥的全草极皱缩。茎扁圆柱形或类圆柱形,扭曲而细长。表面淡红褐色至黄棕色,具纵皱纹或细沟纹,节明显可见,近下部的节上有须根痕迹残存。叶片极皱缩而卷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青灰色或灰棕黄色。花穗少见。质稍脆,易碎,茎折断面不平坦而显粗纤维状。微具鱼腥气,新鲜者更为强烈;味微涩。以淡红褐色、茎叶完整、无泥土等杂质者为佳。
1
归经
【性味】 辛;寒
【归经】 肝;肺经
2
孕妇能吃吗
不能,孕妇禁用。怀孕期间不易用药,减少对胎儿的伤害。
3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4
适宜人群
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5
禁忌人群
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6
经期能吃吗
经期宜少食,食用过多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
7
副作用
暂无副作用,建议服用时遵照医师。
8
怎么保存
置于干燥处。
 
t0165671be5572d55c6.jpg
t01c37a329643859f3b.jpg


基本介绍
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又名折耳根,岑草、蕺、紫蕺、野花麦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主治肺热喘咳,肺痈吐脓,喉蛾,热痢,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热淋,湿疹,脱肛等病症。[1]

形态特征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t01ca7eeef18bf0387c.jpg
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鱼腥草是治肺痈之要药。

食用价值
1.提高机体免疫力
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12.5mcg/ml。合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对TB杆菌有较强的作用,其MIC为0.78~3.1mcg/ml,对感染TB的小鼠。能明显的延长生存时间,每鼠1mg腹腔注射能使小鼠存活期延长62天,拌食喂饲疗效更好。

3.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朱宇同报道:用乙醇提取得到几个非挥发油部份。其中鱼腥草素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预防性保护作用,对EMC和HSVⅡ作用不明显,合成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鱼腥草提取物(4g生药/ml)对复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而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并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不在挥发油部分,而在非挥发物中。体外实验证明鱼腥草水提液可以抑制1型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具体机理为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转录因子活性。

4.利尿作用
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5.防辐射作用
鱼腥草是惟一在原子弹爆炸点能顽强再生的中药材。鱼腥草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仅适用于空勤人员,也适用于经常接近辐射源的人员,如X光机和电脑操作人员,以及常看电视的人群。电脑一族必吃的防辐射食物。

6.和TMP配伍作用
和TMP配伍作用的研究,张永恒报道,0.75mg/ml鱼腥草组和0.75mg/ml鱼腥草-7.5mg/mlTMP配伍组对比(t=5.6)P<0.001,有非常显着的差异性。0.75mg/ml鱼腥草素-7.5mg/mlTMP配伍组与7.5mg/mlTMP组对比(t=2.78)P<0.01,差异显着。说明二者合用的抑菌作用比单用为优,二者有协同作用。0.1ml/ml鱼腥草挥发油无抑菌作用,0.1ml/ml鱼腥草挥发油-7.5mg/mlTMP配伍组和7.5mg/mlTMP组对比(t=4.2)P<0.001,有极显着拮抗作用,说明鱼腥草挥发油能降低TMP的抑菌作用。但亦有例外,二者配伍能增强抗副伤寒及宋内氏痢疾杆菌的作用,故在肯定拮抗作用的同时,亦不应忽视对个别菌株有协同作用。

7.病原微生物作用
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 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
t010a1434815f0bb4a1.jpg
鱼腥草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 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

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对多种细菌、抗酸杆菌及真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但该种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性质稳定而又保留其抗菌活性.中国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 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较为敏感, 卡他球菌、伤寒杆菌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对于小鼠的结核菌感染, 鱼腥草素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另外,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鲨癣菌等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人工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称为新鱼腥草素, 在体外对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孢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合成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在体外及体内对结核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 并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 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实验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在非挥发物中.鱼腥草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用灌胃和滴鼻给药途径均有明显效果;但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8.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9.抗肿瘤作用
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 cAMP 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 而癌细胞内的 cAMP 水平却有增高。

10.抗炎作用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显著抗炎作用,亦能显著抑制人γ-球蛋白在Cu++存在下的热变性;鱼腥草素能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对HCA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染料渗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鱼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亦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

11.其它作用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离
t01f501c80e36745d2b.jpg
鱼腥草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 并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鱼腥草水溶液皮下注射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运动, 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20~40mg/kg 静注于犬可使其血压下降40~50mmHg(5.32~6.65kPa), 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鱼腥草煎剂能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并有镇痛、止血作用.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所致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平喘作用。

鱼腥草尚有镇痛、镇咳、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伤愈合促进红皮病、银屑病的好转等作用,蕺菜碱有刺激皮肤发泡的作用。皮下注射鱼腥草水溶物还具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的惊厥,20~40mg/kg 脉注射于犬可使血压下降40~50mmHg。

12.毒性
鱼腥草毒性很低,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是1.6±0.081g/kg,给体重17~20g的小鼠静脉注射1.5mg的鱼腥草素(相当于人体注射剂量的200倍左右),观察1周无死亡现象,且90%体重增加,经解剖亦未见病变发生。对犬静脉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死亡,剂量增至61~64mg/kg则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见肺部有严重出血和血栓。给犬皮下注射每日80~160mg/kg,连续1mo,可见有大量的流涎,早期常出现呕吐,对食欲、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的影响。给犬灌胃,每日80~160mg/kg,连续1个月,可见有大量流涎现象,早期常出现呕吐,此外则未见异常。

药用价值
鱼腥草,别名岑草、蕺、紫蕺、侧耳根、野花麦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

每100克新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碳水化合物6
t018e75a5113439118d.jpg
鱼腥草克,脂肪0.4克,钙74毫克,磷53毫克。全草含挥发油0.0049%,其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根茎挥发油亦含此素)、甲基正壬基酮、月桂醛、月桂烯、柠檬烯、樟烯等。此外,还含有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金丝桃甙、芸香甙以及B-谷甾醇、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槲皮甙、异槲皮甙、瑞诺甙及金丝桃甙。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等保健功效。

鱼腥草具有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所含鱼腥草素、月桂醛、甲基正壬基酮、香乙烯及槲皮甙、蕺菜碱等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芽孢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

应用价值
药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及肺热咳嗽,痰黄而稠等。前者,常与桔梗、芦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 排脓作用;后者,常与黄芩、贝母、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该品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

3.用于热林小便涩痛,常与木通、滑石、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同用。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咙;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治肺炎,肺脓疡,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禁忌

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