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L 龙胆草

曾伟峻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7/08
帖子
12067
获得点赞
48
声望
0
年龄
44
图片
mmexport1483447162627.jpg
mmexport1483447181289.jpg
mmexport1483447194838.jpg
mmexport1483447173495.jpg


Radix Gentianae

[来源]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 triflora? Pall.或条叶龙胆?G? manshurica? Kitag.的根。

[植物形态] 龙胆为多年生草本,全株绿色稍带紫色。高30~60厘米,根茎短,簇生多数黄白色具横纹的细长根,茎直立,单一粗糙。叶对生,基部叶甚小,中部及上部的叶卵形或卵状批针形,长2.5~8cm,宽0.4~3.5cm,叶缘及叶被主脉粗糙,基部抱茎,主脉3~5条,花常2~5朵簇生于茎顶及上部叶腋;花冠深蓝色至蓝色,钟形,5裂。

[药材性状] 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有多数细长的根。根细长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

[采集地] 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龙胆草或其变种的根茎及根。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定惊。
【临床应用】1. 用于湿热黄疸、白带、阴囊肿痛等症。
龙胆草善除下焦湿热,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同用;治下部湿热可配苦参、黄柏同用。
2. 用于头痛、目赤、胸胁刺痛,以及小儿惊痫抽搐等症。
龙胆草为泻肝胆实火的要药,对肝火上炎的症候,多配合栀子、黄芩等应用;小儿惊风、手足抽搐由肝经热盛所致者,可用龙胆草以泻实火,配钩藤、牛黄以息风定惊,火退风息,惊搐自止。
【处方用名】龙胆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龙胆草善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配以柴胡、山栀、黄芩,则清肝泻火;配木通、车前子、泽泻,则清利湿热;配黄连、牛黄、钩藤,则泻火定惊;配茵陈、郁金、黄柏,则利湿退黄。
【方剂举例】龙胆泻肝汤《和剂局方》: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
治肝胆实火上逆、胁痛口苦、耳聋耳肿,及肝胆湿热下注、小便淋浊、下疳溃烂、囊痈便毒、阴痒阴肿等症。
 
龙胆草味苦,性寒。有清泻肝胆火热的作用,并能除下焦湿热。
1.清泻肝胆火热:肝胆二经有实热火邪而致头晕、头胀痛、胁痛、口苦,耳聋、耳肿、口渴、尿黄、尿少、黄疸等症。可用龙胆草配合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同用。这个药方名“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的方剂。清泻肝胆湿热有良好效果。治疗传染性肝炎,表现为肝胆湿热证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一些龙胆草,对降低转氨酶有时有一定帮助,仅供参考。
2. 清除下焦湿热:龙胆草主入肝经,肝主下焦,对肝经湿热所致的阴部湿痒热痛,阴部湿疹,尿道疼痛,小便频数而尿热,尿少、尿血等症,可以本品配黄柏、泽泻、石苇、萹蓄、木通、苦参、竹叶、茯苓等同用。对湿热下注而致足膝红肿、脚气肿而流水等症,可配牛膝、木瓜、黄柏、苍术、槟榔、防己、忍冬藤、赤芍等同用。
3. 促进食欲:本品用小量(0.6~l克),有刺激胃液分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但如用大量,则苦寒害胃,反而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昏不欲饮食等症。
4. 清肝明目:肝胆有火热,上犯于目而致目赤肿胀、瘀肉高起、羞明多眵等症,可以本品配木贼草、菊花、草决明、荆芥、蔓荆子、黄芩等同用。
用量一般0.6~6克。
脾胃虚弱大便泄者忌用。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粗糙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和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 或东北龙胆(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 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入肝、胆经。功能: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主治:肝经热盛、惊风抽搐、乙型脑炎、头痛、目赤、耳聋、咽痛、口苦、湿热黄疸、热痢、痈肿疮疡、湿疹瘙痒、阴囊肿痛、阴部湿痒。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龙胆苦甙(Gentiopicrin)、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当药甙(Sweroside)、三叶甙(Trifloroside)、苦龙甙(Amarogentin)、四乙酰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 tetraacetate)、苦樟甙(Amaroswerin);龙胆黄碱(Gentioflavine)、龙胆碱(Gentianine)、秦艽乙素(Gentianidine)、秦艽丙素(Gentianol)、龙胆三糖(Gentian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道的影响龙胆有健胃作用。龙胆等苦味健胃药可使大鼠胃液和胃酸分泌增加,但食饵摄取量及体重增加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于食前半小时服用少量龙胆草,能刺激胃液分泌;若食后服用,反使胃机能减退,分泌减少。犬人工胃瘘试验证明,龙胆苦甙经胃瘘管注入能促进胃液及游离盐酸分泌增加,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认为此是龙胆苦甙对胃的直接作用所致。龙胆苦甙能使离体肠管张力增加,收缩幅度加大。曾有报道认为,龙胆及其同属植物G.lutea L.、G.punctata L. 等根的提取物,特别是粉剂,对胃肠道有微弱刺激作用,可使黏膜轻度充血,加快食物由胃运送到肠管,临床上可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液缺乏的患者。
用龙胆注射液给健康和肝损害的大鼠十二指肠注射50g/kg或给健康犬静脉注射4.5g/kg均能显著增加胆汁流量。证明其有利胆作用。
龙胆苦甙有直接保肝作用。龙胆苦甙的保护肝细胞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实验证明:龙胆苦甙对四氯化碳和 D-氨基半乳糖所致化学性肝损伤的整体动物有保护作用。用龙胆注射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相当于生药 30mg/kg),能明显保护因四氯化碳所引起的小鼠化学性肝细胞损伤,且能减轻给药组动物肝坏死和肝细胞的病变程度,给药组肝细胞内糖元含量明显高于四氯化碳组,提示其对四氯化碳所致肝细胞糖元合成障碍有拮抗作用。
2. 抗菌作用龙胆草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3. 抗炎作用龙胆苦甙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肿有抑制作用。口服龙胆碱可使大鼠甲醛性“关节炎”肿胀减轻。对小鼠的抗炎作用较水杨酸强。抗炎原理可能与神经-垂体-肾上腺系统有关。
4. 其他作用龙胆碱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使活动能力降低、肌肉松弛。大剂量龙胆酊对动物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减慢心率。用含龙胆(品种未注明)的“化癌丹”试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证明有抗肿瘤作用。从 G.Lutea L. 中提出的龙胆苦甙对疟原虫有较高的毒性,可用于疟疾发热。龙胆尚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对轻症能口服者给予20%龙胆草糖浆,每次10~15ml,日服3次;昏迷后呕吐不能进食者,用2:1龙胆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ml,每天3~4次,至热退3天后停药。中、重型者均同时辅以西药常规治疗。共观察23例,其中重型11例,中、轻型各6例,均痊愈。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8例,15例有抽搐症状者24小时内控制11例(另4例在2天内控制)、神志转清醒者10例。1例重型者有后遗症。〔新医学1972;(8):11〕
2. 治疗黄疸性肝炎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黄疸性肝炎212例,均获痊愈。〔江西中医药1988;(1):44〕
3. 治疗白血病白血病有肝火或肝热表现者,以龙胆泻肝汤为主配合化疗治疗26例,完全缓解者14例,部分缓解者10例,总有效率92.3%。〔中医杂志1980;(4):36〕
4. 治疗带状疱疹龙胆草30g,丹参15g,川芎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g。治疗42例,全部治愈。服药1剂后疼痛减轻者14例,服药3剂后皮疹停止发展者 38 例。均无不良反应。〔河北中医1984;(2):27〕
5. 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龙胆草15g,水 250ml。取煎液加适量氯化钠洗眼,每日3~4次。治疗94例,用药1~2天后痊愈者84例。治疗后仅4 例无效。〔新医药杂志1974;(8):374〕
方剂选用:1. 治疗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世医得效方》)
2. 治疗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本草汇言》)
3. 治疗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滇南本草》)
配伍效用:
龙胆草配伍钩藤、羚羊角 龙胆草苦寒,泻肝胆实火;钩藤甘凉,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羚羊角咸寒,平肝息风、清热镇惊。三者伍用,共奏清肝泻热、止痉息风之功效,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抽搐以及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头昏头痛、目赤肿痛等症。
龙胆草配伍苦参、黄柏 三者均有清热燥湿之功,相伍为用,其功效更著,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阴肿阴痒、白带、湿疹等症。
龙胆草配伍茵陈、郁金 龙胆草清热燥湿;茵陈利湿退黄;郁金行气解郁止痛。三药合用,有清热燥湿、利胆退黄、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黄疸、胁痛、小便色黄因湿热所致者。
龙胆草配伍栀子、柴胡 龙胆草泻肝胆火;栀子清肝胆热;柴胡疏肝解郁。三药合用,有泻肝解郁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胆实火引起的两胁胀痛、口苦、目赤、耳聋等。
【注意事项】
宜忌: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毒副作用:龙胆甙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小鼠半数致死量为 2 770mg/kg(96 小时内);犬静脉注射龙胆苦甙500mg/kg引起呕吐,1000mg/kg引起死亡,龙胆苦甙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350mg/kg。
临床应用本品,若大量服用,可妨碍消化,亦可见头痛,颜面潮红,昏眩等症状。
【医家论药】
“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本草经疏》)
“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本草正义》)
“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除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龙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本草新编》)
“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癎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药品化义》)
“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本草纲目》)
“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微酸属木,故又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癎、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其泻肝胆实热之力,数倍于芍药,而以敛辑肝胆虚热,固不如芍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龙胆草,其用有四:除下部风湿,一也;除下焦湿热,二也;除脐以下至足肿痛,三也;除寒湿脚气,四也。又曰,益肝胆之气,凡眼肿睛胀,淤肉高起,痛不可忍者,以柴胡为君,胆草为使,此又眼病必用之药也。”(《药鉴》)
附注:龙胆草亦称草龙胆,简称龙胆或胆草。因其味苦甚,又有苦龙胆草之称。本品生用,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肝胆实火,疗下焦湿热,常用于湿热黄疸、白带、阴肿、头痛目赤等证。因其味苦不堪言,易伤脾胃,非但脾胃虚弱者不宜用,即使体质壮实者亦只可暂投,不可久用。
新采集之龙胆的根洗净入药者称生龙胆,因其新鲜多汁,常可捣汁外用。以之和黄连浸汁点眼,治暑行目涩、红肿热痛,诚有良效。龙胆草切段用强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喷水、灭净火星、晒干入药者称焦胆草,亦称胆草炭。既可引入血分而凉血止血,治疗酒毒便血、肠风下血;又可防其苦寒伤胃燥阴,对脾胃较弱、阴伤血燥者可酌情用之。龙胆草切段喷酒拌匀、用文火炒干入药者称酒炒龙胆,善上行而清头面之火毒,多用于目赤肿痛、耳聋、口苦等证;并可缓其寒、避其滞,而止中有行,适用于肝胆实火兼见气滞胁痛的治疗。
 
t01a69d6444d42b24e1.jpg
t0166097ce2b1f68609.jpg
t0123e4bb07c836a02a.jpg


龙胆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又名龙胆(《本经》),陵游(《本经》),草龙胆(《本草图经》),苦龙胆草、地胆草(《滇南本草》),胆草(《药品化义》),山龙胆(《浙江中药手册》),四叶胆(《广西中兽医药植》),水龙胆(《江苏植药志》)。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阴部湿痒、湿热黄疸、疮疖痈肿,口苦和惊风等症,为保肝利胆之良药。
 
植物名称

中药名 龙胆草

别名 陵游、草龙胆、龙胆、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水龙胆

原植物

Gentiana scabra Bunge (龙胆)

2.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条叶龙胆)

3.Gentiana triflora pall.(三花龙胆)

4.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滇龙胆)

药用部位
植物的根和根茎。

功效分类 清热药。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
t01334f9ffd4b3349f3.jpg
;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龙胆治疗头发全脱也有很好的疗效。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重,精神负担随之加重,脱发患者越来越多见。一般脱发治疗已有难度,临床遇到头发全秃者更为棘手,甚至于连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等全部脱光而成为普脱者,治疗难度就更大。这些患者的精神压力往往会日渐上升,心态变坏,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上海中医药大学张玉萍研究员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此类患者的特点是肝火旺。多次治疗用龙胆草3~6克,发现清肝火之药力不足,后逐渐增加到9~12克,未见有不良反应。而患者经治疗后,食欲改善,体质增强,面色红润,睡眠良好,普脱逐渐改善。2000~2003年期间共治疗6例全脱患者,都先后用过西医治疗或用多种药物外治而未见好转,临床表现为头发全脱,舌红、苔黄或舌红绛起刺、苔薄黄,脉弦数。内服药的同时用外洗方,治疗2个疗程(30天×2)后,患者的眉毛、腋毛、阴毛均已长出;治疗6个疗程后,头皮发黑,由稀疏的毛发顶出,治疗12个疗程后,头发茂密,普脱痊愈。经长期随访所治患者头发乌黑,未见反复。她体会,脱发的治疗当守虚中有实,祛邪扶正,是药才可为治疗所用。

折叠临床应用
⒈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6g,生甘草6g。水煎服。亦可用丸剂,每服6~9g,日二次,温开水送下。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除湿,为君药。

⒉龙胆散(《太平圣惠方》)治劳黄,额上汗出,手足中热,四肢烦疼,薄暮寒热,小便自利等证。龙胆草0.6g,麦冬、甘草、柴胡、麻、犀角各1g,牡蛎30g。上7味为散,水煎,入生地黄汁0.5合,温服。方中龙胆草配伍诸药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之功。

⒊单味研末,煎汤服,或开水送服,治肝火上冲所致的鼻衄。

各家论述
⒈《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⒉《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⒊《本草经疏》: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

⒋《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⒌《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

⒍《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⒎《医学衷中参西录》: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微酸属木,故又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其泻肝胆实热之力,数倍于芍药,而以敛辑肝胆虚热,固不如芍药也。

⒏《本草正义》:龙胆草,大苦大寒,与芩连同功,但《本经》称其味涩,则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独以治骨热著;余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足以尽其能事;而霉疮之毒,疳痃之疡,皆属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泻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义矣。

⒐《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⒑《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⒒《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⒓《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⒔《本草图经》:古方治疸多用之。

⒕《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⒖《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⒗《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g-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搽。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药用鉴别
⒈该品大苦,大寒,中药苦味之中仅次于马钱子,胜于黄连,居第二位,多用败胃,且不易入口,应佐以甘草。以调口味。

⒉黄连、龙胆草皆为清热泻火要药,黄连偏清心胃之火,龙胆偏泻肝胆之火。

⒊龙胆与黄柏皆能清下焦湿热,但龙胆长于泻肝胆实火,而黄柏主泻相火而清虚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