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C 蝉蜕

曾伟峻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7/08
帖子
12067
获得点赞
48
声望
0
年龄
44
full


Periostracum Cicadae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Cicadidae)昆虫黑昨 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 icius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动物形态] 全形似蝉,中空,稍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触角多已脱落,复眼1对横生,略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左右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前一对足粗壮具齿,后两对足稍细长,均被黄棕色细毛。腹部圆而丰满,有曲纹,尾部钝尖,由腹部至尾端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药材性状] 1.土蝉衣:略呈椭圆形而弯曲,腿爪多相互抱拢。长约3.5cm,宽约2cm。全体黄棕色,半透明。头部横生二目,稍突出,额部具突出的黄棕色细毛。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胸部生足3对,前一对似螳螂爪,后二对稍细长,作两截形,足尖有细钩,均有黄棕色细毛。中部两旁具小翅两对,前对长,后对较短。背腹部圆而丰满有曲纹,末端钝尖。由腹部至尾部共分9节,每节均有棕色横纹。体轻而光亮。无臭,味淡。
2.金蝉衣:体较小,金黄色。背部裂口呈一字形开裂,腹狭长,环节单线,由腹部至尾端共七节,尾端尖。

[采集地] 购于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惊风抽搐,破伤风。
 

附件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等的幼虫羽化后所脱落的皮壳。
【性味与归经】甘、寒。入肺、肝经。
【功效】散风热,利咽喉,退目翳,定惊痫。
【临床应用】1. 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
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
2. 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居多,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但如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紫草、连翘等应用。
3. 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
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4. 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
本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
5. 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
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处方用名】蝉蜕、蝉退、蝉衣、净蝉衣(均洗净、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治破伤风可用五钱至一两。
【方剂举例】蝉蜕散《沈氏尊生》:蝉蜕、薄荷
治感冒风热、皮肤瘙痒等症。
蝉花散《证治准绳》:蝉衣、羌活、菊花、谷精草、白蒺藜、防风、密蒙花、草决明、黄芩、蔓荆子、栀子、木贼、荆芥、川芎、甘草
治肝经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蝉蜕咸寒,有四大功用:
1、发散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等证,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菊花等同用。兼有音哑、咽痛者,效果更好,常与桔梗、胖大海、射干等同用。
2、透发麻疹:适用于小儿麻疹发热而疹出不透者,用蝉蜕散热透疹,可防热毒内陷。常与牛蒡子、银花、薄荷、芦根、葛根等同用。配防风、荆芥、浮萍、白藓皮、赤芍等,也可用于治疗风疹(荨麻疹等)。
3、祛风解痉:适用于破伤风、高热惊厥、颜面神经麻痹等,有祛风止抽、缓解痉挛的作用。常与全蝎、钩藤、蜈蚣、僵蚕等同用。也常用于中风失音,可加入祛风、活络、开窍剂中应用。
4、退翳明目:适用于风热攻目,目赤目昏、目生云翳之证。常与菊花、木贼草、桑叶、草决明、蔓荆子等同用。
蝉蜕善于散风热、退翳、透疹、祛风解痉。蛇蜕有小毒,善于除风邪,亦善退翳膜,多用于治疗皮肤疥癣、瘙痒等皮肤病。
本品还有“止小儿夜啼”的作用。我常在和胃、消食、清热的汤药中加蝉蜕1.5~6克,用于治小儿夜啼不止,往往收效,仅供参考。
一般用量为2.5~6克;体壮邪盛者可用至10克;治破伤风时可用到25~30克,或更多些。视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
虚证、孕妇及无风热者,不用。
 
摘自《杏林集叶》: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历五月,天气已热,随着麦收的开始,盛夏来临。蝉也就陆续“破土”而出了。
一提到蝉,在我的头脑中就出现一副儿时的图画。傍晚,约上三五“知己”的小伙伴,提着小铁桶,拿着小竹杆,在夕阳的余辉中,便迫不及待的向河边的树林进发了,去捉蝉的爹和妈---“知了猴”。
蝉的幼虫(若虫),当地人称为“知了猴”“知了龟”(发音是姐留猴,姐留龟),在傍晚,它已早早的挖好了通道,守候在洞口,此时其洞口如同蚁穴,试以草棍或手指一捅,薄薄的一层土便落下去,“知了猴”就只有束手就擒了。我们不待天黑便去,就是为了先得为快。绝大部分的“知了猴”只待天黑便会爬出洞来,“乘昏夜,出土中,升高处,拆背壳而出。”因其“日出则畏人,且畏日炙干其壳,不能蜕也。”“知了猴”爬出土后,就以它最快的速度往附近的大树上爬去,爬到人够不到的高处,便开始蜕去外壳,摇身一变成为了蝉。
从爬树到蜕皮,此过程如无人惊动,大约只须十几分钟的时间。如被惊动,则中止。人抓到它后,仍须把它浸泡到水中,令其“假死”,否则时间一长,外壳即易变黑,影响质量,且在次晨它自己仍会蜕去外壳,就无法卖钱了。
蝉,为蝉科昆虫黑蚱,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黑蚱喜栖息于杨、柳、榆、槐、枫、杨等阔叶树上。古人又称为蜩,李时珍说:“蝉,诸蜩总名也”。古人认为,蝉是由蛴螬,屎克郎之类的昆虫变化而来的,就连对任何事情都要较真的《论衡》作者王充都说:“蛴螬化腹育(虫育),腹育(虫育)拆背出而为蝉”。直到明朝时人们还是这样认识的,如李时珍说:“蝉,……皆自蛴螬、腹育(虫育)变而为蝉(亦有转丸化成者)。”可见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要有一个过程,就连伟人也不例外。
蝉的形态可爱,是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昆虫,古人称蝉有五德,(陆云寒蝉赋云:蝉有五德:头上有帻,文也;含气饮露,清也;
黍稷不享,廉也;处不巢居,俭也;应侯守常,信也。)故也经常成为文人墨客和艺术家用来表现喜怒哀乐的素材,就我所见者而言,有丹青家的写意、工笔,有雕刻家的玉石、翡翠,有文房四宝之一的砚石雕刻。更有民间艺人的粘合之作--用蝉衣与辛夷这二种中药作的“毛猴”。
诗人心情高兴时会说:蝉声幽幽。不高兴时又会觉得蝉声聒噪,忧伤时又会生出“一片秋蝉雨后声”的感概。不但如此,古人还用它来形容美女为“螓首蛾眉”(螓亦蝉名)。你看这不是喜怒哀乐都有了么?不过可能是我愚笨,我怎么也看不出这蝉的头与美女有什么相象的地方?不知您可看得出来?呵呵。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吃的国度,中国人吃蝉,肯定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庄子.达生篇》的“佝偻承蜩”,虽然是意在教人“用志不分”,但为了捉蝉而练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地,恐怕也不只是为了好玩吧。陶弘景说:“……蝉类甚多,……昔人啖之。”也就证明了这一点。王璆《百一选方》说:“滁州蒋教授,因食鲤鱼玉蝉羹,为肋肉所哽,凡药皆不效。或令以贯众浓煎汁一盏半,分三服.连进至夜,一咯而出。”可见当时这“鲤鱼玉蝉羹”已是一道名菜了。
从以上所论,也见古人服食者多为蝉,而时至今日,蝉已无人食之而改为专吃“知了猴”。这也正象人们对蝉本身的认识一样,是逐步明了的。
“知了猴”(古人称之谓“腹育(虫育)”) 它虽算不上什么山珍海味,但也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美味佳肴,最简单的吃法是以植物油炸至外焦里嫩,沾少许精盐,细细咀嚼,真是别有风味。我童年时,大家只是为了玩耍,待天黑后,人们也就不能再捉,因为没有相应的照明工具。但时至今日,捉“知了猴”竟成了一项“产业”,(据说一个村子一年夏季都能有几万元的收入,一只“知了猴”就能卖到二角多钱)所以,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拿着冲电的手提灯,蜂拥而至,捉至深夜,乐此不疲,大有不灭其九族不罢手之势。长此以往,真让人有此物将不久于人世之概,不知我们的后人还能不能看到这种可爱的小昆虫了。
回到正题,再谈蝉衣,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就是蝉衣,也叫蝉蜕。蝉壳,知了壳,蝉退,唧唧猴皮、唧唧皮、唧了皮《山东中草药》,知了皮、热皮、麻儿鸟皮《中药志》,仙人衣(河北)。在夏、秋季节可到蝉所栖息的树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树干上采集。收集后去净泥土、杂质,晒干备用。可用竹篓包装置高处保存,防止压碎和潮湿。
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临床生用即可。此药以前价格并不贵,但近年来不待其蜕皮就被人捉来连皮吃了,所以也就越来越少,其价格不菲也就不待言了。
在临床上,蝉蜕常用于:
1. 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本品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宣肺疗哑,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者,常配薄荷、连翘、菊花等同用;用治风热上攻,咽痛音哑,常与胖大海同用,如海蝉散。
2. 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宣散透发,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用治风热外束,麻疹不透,常与薄荷、牛蒡子、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用治风湿热相搏,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常配荆芥、防风、苦参等同用,如消风散。
3.用于目赤翳障。本品入肝经,善疏散肝经风热而有明目退翳之功,故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常配菊花、白蒺藜、决明子等同用,如蝉花散。
4. 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本品甘寒,既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患风止痉,故可用治小儿感冒夹惊,惊痫夜啼,可用本品研末,薄荷、钩藤煎汤送下,如止啼散;若小儿急热惊风,可以本品配牛黄、黄连、僵蚕等同用,用治破伤风证,轻证可单用本品研末,以黄酒冲服;重证可配伍天麻、僵蚕、全蝎同用,如五虎追风散。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
【使用注意】
《名医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
蝉蜕的主治,历代方书都论之甚详,下面例行公事再引用几段,以充实篇幅。
1.论蝉蜕为宣散风热、透疹之要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无气味,性微凉。能发汗,善解外感风热,为温病初得之要药。又善托隐疹外出,有皮以达皮之力,故又为治隐疹要药。与蛇退并用,善治周身癞癣瘙痒。若为末单服,又善治疮中生蛆,连服数次其蛆自化。为其不饮食而时有小便,故又善利小便;为其为蝉之蜕,故又能脱目翳也。
蝉亦止小儿夜啼,又善医音哑。忆一九三六年秋,余友姚××,偶为外感所袭,音哑月余,余为拟方,用净蝉退(去足土)二钱,滑石一两,麦冬四钱,胖大海五个,桑叶、薄荷叶各二钱,属其用水壶泡之代茶饮,一日音响,二日音清,三日全愈。以后又用此方治愈多人,屡试屡验。
2.论蝉蜕主泄实热张山雷:“蝉蜕,主小儿惊痈。盖幼科惊痫,内热为多,即《素问》之所谓血与气并,交走于上,则为薄厥。治以寒凉,降其气火,使不上冲,此所以能治癫痫之真义也。甄权谓蝉蜕治小儿壮热,其意亦同。目之翳膜,儿之痘疮,实热为多,寒能胜热,是以主之。濒湖又谓治痘疹作痒,则实热有余宜之,如其气虚作痒,勿混用。”(引自《中国药学大辞典》)
3.论蝉各部位功效区别①李时珍:“蝉,主疗一切风热之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纲目》)②张锡纯:“蝉退,其前之两大足甚刚硬,有开破之力。若用之退目翳,消疮疡,带此足更佳;若用发汗,则宜去足,盖不欲于发表中,寓开破之力也。”(《衷中参西录》)历代能用蝉蜕的,似应首推清代的杨栗山,经蒲辅周老中医的大力推荐,其功益显, 蒲老说:“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余治温疫多灵活运用杨氏温疫十五方,而升降散为其总方。治温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
扬氏温疫十五方,僵蚕、蝉衣为必用之品。升降散中僵蚕、蝉衣尤为君臣之药。
曾读干祖望医话,似略有不同见解,附上我的臆见,也贴在这里,一睹为快。
干祖望说: 失音用蝉蜕.人谓蝉能鸣。耳聋用蝉蜕,人谓蝉声可振作听力。皮肤瘙痒用蝉蜕,人谓以皮治皮。虽然历来即有是说,但这种“医者意也”的说法,迟早要被丢到垃圾箱中去。
(郭按:以类比附的方法,一直是古代医者研究中药的有效方法,虽然算不上科学,但古人确实是用此种方法发现了有效的药物,我倒是觉得这种方法现在已没人用了,甚是可惜)
干祖望说: 其实它能治愈这三病者,全在《得配本草》所谓“入手太阴经,除风热”八个字。喉属肺,肺主皮毛.它们的风热当然蝉衣最适合也没有了。耳朵吗?《温热经纬•疫证条辨》第24条谓:“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日笼葱.专主乎听。”那么风热性的失听,当然为该用之品。
(郭按:此段甚合我意)
干祖望说:致于清•搏沙拙写的《闲处光阴》:“治小儿夜啼,状若鬼祟方:蝉壳不拘几枚,取其下截为末。未弥月者用半分,以薄荷汤入黄酒少许调下,即止。”这是单方,用正规的理论来解释,殊难圆其说了。
(郭按:蝉蜕能祛风,能镇痉;现代药物学也认为:“ 蝉蜕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蝉蜕醇提物能使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蝉蜕水提液灌胃给药,能降解硝酸士的宁引起的动物惊厥死亡率,因而有一定抗惊厥作用”。忆昔年我在福洞医院时,有一小学教师来求治其小儿夜啼,因记起此方,教她用蝉蜕七个,只用后半截,研极细,用薄荷少许煎汤(可加少许蜂蜜以调味)于晚间服。本意也只是试治,不料只服一次即愈。用以上作解释,不知可否能园其说?。
干祖望说:宋•姚宽《西溪丛话》:“蝉壳谓之蝉花,今成都有草名蝉花。今有干草,视之乃蝉额裂面抽茎,上有花,善治目”。我们未见过,似乎有与冬虫夏草相似之处,只能姑妄言之而姑妄听之了。
郭按:蝉花:为蚱蝉等若虫在羽化前被冬虫夏草菌类寄生而致死的带菌干燥虫体。具疏风解热,定惊等功能;主治小儿夜啼、惊痫抽搐。---引自《中药全书》。
而且这在《本草纲目》中就有专条论述, 如:[慎微曰)蝉花所在有之,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头上,七月采。[颂曰]出蜀中。其蝉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彼人赍蜕至都下。医工云:入药最奇。 [宗奭曰]乃是蝉在壳中不出而化为花,自顶中出也。 【气味】甘,寒,无毒。【主治】小儿天吊,惊痫瘈疭, 夜啼心悸(慎微)。功同蝉蜕,又止疟(时珍)。
不知干老为何说:“姑妄听之”了。
最后,再谈一点我用此药的经验,蝉衣虽常用于皮肤科的过敏反映,但也常能致“敏”,尤其不宜用于“牛皮癣”,用之往往疹发更多,至令病者生疑,所以,除非必要,一般以不用为好。
 
原来这也是好东西,学到了
 
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

【主治】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搔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

【成分】为甲壳质。含氮7.86%,灰分14.57%。

【药理】

1、抗惊厥作用 2、镇静作用 3、蝉蜕煎剂能阻断猫颈上副交感神经的传导作用

【用法用量】3-10g。煎服或作丸剂。

【注意事项】无
 
【出处】出自《药性论》

【拼音名】Chán Tuì

【英文名】Cicada Slough

【别名】蜩甲、蝉壳、伏壳、枯蝉、蝉甲、蜩蟟退皮、蝉退壳、金牛儿、蝉退、蝉脱、蝉衣、催米虫壳、唧唧猴皮、唧唧皮、知了皮、热皮、麻儿鸟皮、仙人衣

【来源】
药材基源: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
采收和储藏:在夏、秋季可到蝉所栖息的树下附近地面收集,或树干上采集。收集后去净泥杂,晒干。可用竹篓包装置高处保存,防止压碎和潮湿。

【原形态】黑蚱,体大色黑而有光泽;雄虫长4.4-4.8cm,翅展约12.5cm,雌虫稍短。复眼1对,大形,两复眼间有单眼3只,触角1对。口顺发达,刺吸式,唇基梳状,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长达第3对足的基部。胸部发达,后胸腹板上有一显着的锥状突起,向后延伸。足3对。翅2对,膜质,黑褐色,半透明,基部染有黄绿色,翅静止时覆在背部如屋脊状。腹总值发7节,雄蝉腹部第1节间有特殊的发音器官,雌蝉同一部位有听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于杨、柳、榆、槐、枫杨等树上。经过一个世代往往要12-13年。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辽宁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4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 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颈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片,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有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化学成份】
1.黑蚱,蝉蜕含大量甲壳质及蛋白质、氨基酸、有机械到。
2.蚱蝉,蝉蜕内含甲壳质(chitin),蝶啶类色素;异黄质喋呤(isoxanthopterin),赤蝶呤(erythropterin),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以丙氨酸(alanine),脯氨酸(proline)和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等最高;丝氨酸(serine),苏氨酸(threo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β丙氨酸(β-alanine),酪氨酸(tyrosine)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次之;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较低;缬氨酸(valine),鸟氨酸(ornith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量最低。并含可溶性钙。
3.华南蚱蝉,蝉蜕含高含量甲壳质蛋白质,以及L-缬氨酸(L-valine),γ-氨基丁酸,酪氨酸(tyrocine),谷氨酸。含三磷酸腺苷酶。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从黑炸(CryptotympanaaTCMLIBataFabricius)羽后的蝉蜕,磨成粗粉,用95%乙醇回流提取,得灰白色固体,得率约2.5%。配成0.4%的注射液(以下简称蝉蜕),相当于生药0.16g/ml。研究了动物中枢神经的药理作用。
1.1.对士的宁所致小鼠惊厥的影响:小鼠ip蝉蜕0.3ml/10g。15分钟后ip士的宁1.3mg/kg。观察给士的宁后l小时内小鼠死亡数;记录从给士的宁至死亡的时间;对产生惊厥的小鼠,观察从给士的宁至开始惊厥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1。蝉蜕能减少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死亡数,并能延长惊厥动物的存活期,延长士的宁所致惊厥的潜伏期。蝉蜕及其不同部位煎剂对硝酸士的宁所致的惊厥亦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含生药 2.4g/ml蝉蜕头足煎液、去头足蝉蜕煎液及连头足蝉蜕煎液的抗惊厥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经X测定均为P<0.01,差异非常显着。三种蝉蜕煎液分别组间比较,经X测定均为P>0.05,无显着性差异。
1.2.对实验性破伤风小鼠的治疗作用:以15MLD/kg的破伤风毒素注于小鼠后肢肌肉,48小时ip 给药,每日1次,每次剂量:①组对照溶媒0.3ml/10g;②组蝉蜕0.3ml/10g;③组蝉蜕0.3ml/10g十苯巴妥钠注射液0.1ml/10g;④组苯巴比妥钠注射液0.1ml/10g。观察给药后7d中小鼠死亡情况。各组都不能避免破伤风毒素所致小鼠的死亡,但蝉蜕能延长发病小鼠的存活期;如与苯巴比妥钠联用,较单用能显着延长发病小鼠的存活期。
1.3.对戊巴比妥睡眠时间的影响:小鼠ip蝉蜕0.3ml/10g,5分钟后ip戊巴比妥钠30ml/kg,以翻正反射消失作指标,观察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3。蝉蜕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1.4.对小鼠自发活动影响:用多用记录仪记录动物活动的变化,单只小鼠观察,以5min 内的活动次数为指标。挑选活动次数为20-100次/5分钟的正常小鼠随机分组,分别ip蝉蜕和对照溶媒,剂量为0.3ml/10g,记录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活动次数,组间比较。蝉蜕能显着减少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
1.5.对咖啡因所致小鼠活动增强的影响:按4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测定,对合格小鼠随机分组,分别ip蝉蜕和对照溶媒,剂量0.3ml/10g。15分钟后sc给苯甲酸钠咖啡因 50mg/kg,记录给咖啡因后不同时间的小鼠活动次数,组间比较,结果见表5。蝉蜕能着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
1.6.其他作用:实验还表明,蝉蜕对戊四氮所致小鼠的惊厥无对抗作用。对高烧家兔亦无解热作用。
2.对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2.1.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取ICR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分别po蝉蜕液(水煎液1ml=1g生药)2.5、5g/kg,空白对照组给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10天。阳性对照组于实验前5天开始ip环磷酰胺25mg/kg,每日1次,连续5天。在末次给药后24小时,摘除小鼠眼球,放血,处死,称胸腺、脾脏重量。结果蝉蜕液5g/kg组明显减轻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重量。
2.2.对小鼠碳廓清作用的影响:取昆明远交系鼠,按实验1方法分组、给药,连续用药5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每鼠尾iv印度墨汁0.05ml/10g体重,注射后2和10分钟分别从眼眶后静脉丛取血20ul。溶于2m10.1%碳酸钠溶液中,静置24小时后,用721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80nm外测光密度(OD),并称取肝脾重量,计算廓清指数K=(1ogOD1一logOD2)/(t1一t2)及吞噬指数a=(体重/肝脾重)xK。结果见表7,蝉蜕液2.5、5kg组K值均明显小于空白组,5g/kg组a值也明显小于空白组。
2.3.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参考文献方法,取ICR小鼠,按实验1的方法分组,连续给药8天。于给药后d5,每鼠ip0.5%淀粉生理盐水溶液0.5ml,以活化腹腔巨噬细胞,在末次给药后24小时,将2%鸡红细胞悬液2.5ml注入小鼠腹腔,随即吸出所注入的鸡红细胞悬液及腹腔渗出液置小瓶中,按常规方法处理观察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蝉蜕液2.5、5g/kg组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非常显着地小于空白组。
2.4.对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的影响:按文献方法,制备大鼠天花粉IgE抗血清。取昆明远交系小鼠,分四组,连续给药6天。阳性组在抗原攻击前30分钟每鼠ip 异丙肾上腺素10mg/kg。给药4天,于小鼠两耳廓各注射1:2的抗血清20ul,48小时后以0.25ml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尾静脉攻击,30分钟后脱臼处死小鼠,剪下两耳,按常规处理,用721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40nm处测定光密度。结果见表9,蝉蜕液5g/kg组对小鼠耳异种PCA有明显抑制作用。
2.5.对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的影响:按文献方法,阳性组于抗原攻击前 5分钟内尾iv异丙肾上腺素50ug/kg。给药4天,将1:40的抗血清0.1ml sc于大鼠颅顶皮下组织,24小时后尾iv 1ml天花粉伊文思蓝溶液,30分钟后处死大鼠,按常规制片观察,计算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结果蝉蜕液2.5、5g/kg组均非常显着地降低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百分率。
2.6.对2,4一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耳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按文献方法稍加改良,连续用药10天。实验时,每鼠用7%DNCB丙酮液20ul背部sc致敏,9天后于小鼠右耳涂以1%DNCB甘油溶液30ul攻击,16小时后处死,按常规方法观察,结果5g/kg组对 DNCB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对家兔心电、血压和呼吸的影响:蝉蜕粗粉用95%乙醇回流提取,得灰白色固体,收率约2.5%,配成含醇提物0.4%的注射液,相当于生药0.16g/ml,实验用1.5-2.5kg的家兔,麻醉,抗凝,测颈总动脉血压;气管插管,用马利氏鼓描记呼吸;Ⅱ导联描记心电图。用蠕动泵恒速灌注蝉蜕注射液或对照液,滴速0.7ml/分钟,剂量83.5ml/kg,结果血压、呼吸无明显影响,但可使心率显着减缓。
4.对家兔肝肾功能的影响:静脉滴注蝉蜕注射液(制法同(三))7ml/k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50ml,每日一次,连续7天,于8天和l3天取耳静脉血,测定GPT、尿素氨,肌酐,将其与正常值之差作比较。结果对GPT无明显影响,可使尿素氨下降,肌酐升高,停药后均逐步恢复正常。
5.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取羊血制成2%的红细胞悬液。对照品桔梗煎液(桔梗文火煎煮,配成4%煎液),按表13排列顺序先后加入各种试液,轻轻摇匀,观察各管澄明度,蝉蜕注射液对红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6.蝉蜕不同部位的药理作用比较:蝉蜕分为整体、头足、身三部分,洗净后分别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0.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每ml药液相当原生药1g,加95%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85%,放置过夜,过滤。滤液除尽乙醇,加新鲜蒸馏水稀释至规定浓度,过滤后灌封于5ml安瓿中、灭菌 30分钟,制成100%、200%两种不同浓度的供试液。
6.1.蝉蜕各部分镇痛试验比较:选取14-17g小鼠,随机分四组。各组均作sc给药,30分钟后,ip 0.7%醋酸溶液(0,1ml/10g),观察20分钟内每只小鼠的扭体次数。结果各组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强度为蝉蜕整体>身>头足。
6.2.蝉蜕各部分对小鼠催眠的影响:取15-22g小鼠,随机分四组。蝉蜕各部分均以25-31g/kg ip 给药。30分钟后ip0.3%戊巴比妥钠(40mg/kg),观察30分钟内小鼠入睡只数。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明显的镇静。
6.3.蝉蜕各部分对硝酸士的宁致惊的影响:选取体重23-28g小鼠,随机分四组,ig给药,2小时后ip硝酸士的宁(1.25mg/kg),观察在1小时内鼠惊厥死亡只数。结果表明,各部分能降低硝酸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率,有一定的抗惊作用。
6.4.蝉蜕各部分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选取17-23g体重小鼠,随机分四组,蝉蜕各组均以25-50g/kg作sc给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5分钟后经尾iv0.5%伊文氏兰溶液(0.2ml/只),30分钟后ip0.5%醋酸(0.3ml/只),再过30分钟处死小鼠,按常规方法,结果蝉蜕整体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7.对内毒素致死作用的影响:取家兔于左耳iv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20ug/kg)后,立即从各兔右耳iv给药(20g/kg),对照用生理盐水,观察24小时死亡情况,结果未见明显的对抗内毒素致死作用。

【毒性】
毒性:蝉蜕注射液1mg/只尾静脉注射,观察24h,未见小鼠死亡。
蝉蜕注射液(粗粉用95%乙醇提取得白色固体,注射液含醇提物0.4%,相当于生药0.16g/ml),小鼠ip最大剂量3.7ml/10g,相当醇提物1480mg/kg,最小剂量0.68ml/10g,相当醇提物272mg/kg。观察给药后24h内的死亡数。结果见表18。用改良寇氏法求得LD50 为809±41.8mg/kg。小鼠po蝉蜕醇提物剂量达8000mg/kg未见死亡。如小鼠连续ip蝉蜕注射液10d,日剂量必须小于LD50的1/20才能避免死亡;如日剂量达LD50的1/6时,连续用药7d,可使小鼠全部死亡。蝉蜕各部分的急性毒理实验 选取小鼠39只,随机分为6组,用各部分水煎醇沉制成的含100%和200%的各部分试液,每只鼠尾静脉慢速推注,观察24h,未见小鼠死亡。再将剂量增加一倍,仍无死亡,表明安全范围很大。

【炮制】《博济方》:去土、爪、面,洗净用之。《小儿药证直诀》:去头、足、泥沙,水洗,晒干,为末,水飞三次用。《炮炙大法》:沸汤洗去泥土,去头、翅、足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味】味甘;咸;性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单板机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慎服。

【附方】①治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咳嗽:薄荷一钱五分,蝉退一钱(去足、翅),前胡一钱五分,淡豆豉四钱,瓜娄壳二钱,中蒡子一钱五分。煎服。(《时病论》辛凉解表法)②治咳嗽,肺气壅滞不利:蝉壳(去土,微炒)、人参(去芦)、五味子各一两,陈皮、甘草(炙)各半两。共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汤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蝉壳汤)③治感冒、咳嗽失音:蝉衣一钱,中蒡子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煎汤服。(《现代实用中药》)④治痘疮出不快:紫草、蝉蜕、木通、芍药、甘草(炙)各等分。每服二钱,水煎服。(《小儿痘疹方论》快透散)⑤治风气客皮肤瘙痒不已:蝉蜕、薄荷叶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服。(《姚僧坦集验方》)⑥治痘后发热发痒抓破:蝉退、地骨皮各一两。为末。每服二、三匙,白酒服二、三次。(《赤水玄珠》蝉花散)⑦治惊痫热盛发搐:蝉壳(去士,炒)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黄芩一分,茯神一分,升麻一分,以上细末;牛黄一分(男研),天竺黄一钱(研),牡蛎一分(研)。上同匀细,每用半钱,煎荆芥、薄荷汤调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蝉壳散)⑧治小儿天吊,头目仰视,痰塞内热:金牛儿,以浆水煮一日,晒干为末,每服一字,冷水调下。(《卫生易简方》)⑨治小儿噤风,初生口噤不乳:蝉蜕二七枚,全蝎二七枚。为末,入轻粉末少许,乳汁调灌。(《全幼心鉴》)⑩治小儿夜啼:蝉退二七枚,辰砂少许。为末,炼蜜丸。令儿吮。(《赤水玄珠》蝉退膏)(11)治破伤风:蝉蜕(去土)不以多少。为细末。掺在疮口上,毒气自散。(《杨氏家藏方》追风散)(12)治癍疮入眼或病后生翳障:蝉蜕(洗净,去土)、白菊花各等分。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煎,乳食后,量儿大小与之。(《小儿痘疹方论》蝉菊散)(13)治内障:龙退(即蛇皮)、蝉退、风凰退(即花鸡卵壳)、人退、佛蜕(即蚕蜕)。上等分,不以多少,一处同烧作灰,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热猪肝吃,不拘时候,日进三服。(《眼科龙木论》五退散)(14)治疗疮:蝉退壳、白僵蚕各等分。上为未,醋调涂四围,留疮口,俟根出稍长,然后拔根出,再用药涂疮。一方不用醋,用油调涂。(《圣惠方》蝉蜕散)(15)治瘰疬:胡桃打开,掏出一半瓤,装满蝉蜕,外以黄土泥封妥,铁丝扎紧,置慢火上焙干,泥自脱落,再将胡桃研细面,用黄酒为引,开水冲服,每日早空心服一个,连服一百日。(《河北中医药集锦》)(16)治盯耳出脓:蝉蜕半两(烧存性),麝香半钱(炒),上为末,绵裹塞之,退出恶物。(《海上方》)(17)治小儿阴肿:蝉蜕半两,煎水洗;仍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世医得效方》)

【各家论述】
1.《纲目》: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府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执,当用蝉蜕。
2.张寿颐:蝉蜕,主小儿惊痫。盖幼科惊痫,内热为多,即《素问》之所谓血与气并,交走于上,则为薄厥。治以寒凉,降其气火,使不上冲,此所以能治癫痫之真义也。甄权谓蝉蜕治小儿壮热,其意亦同。目之翳膜,儿之痘疮,实热为多,寒能胜热,是以主之。濒湖又谓治痘疹作痒,则实热有余者宜之,如其气虚作痒,勿混用。
3.《别录》:主小儿痫;灰服之主久痢。
4.《药性论》: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
5.《本草拾遗》:研,一钱匕,并花水服,主哑病。
6.《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
7.《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瘤,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临床应用】
1.治疗破伤风:取蝉蜕去头、足,焙干研细。成人日服3次,每次3-5钱,用黄酒2两冲服。小儿酌减。同时配合针灸,给镇静剂、抗菌素等,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在服药后24-48小时,往往全身出汗,颜面潮红,继则全身出现散在性小皮疹,体温升高,若白细胞总数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但须注意补给水分。在阵发性抽搐停止后可酌情减量,待病人张口自如,腰背腹肌持续性痉挛状态消失时即可停药。临床治疗29例,仅 1例死亡。
2. 治疗慢性荨麻疹:取蝉蜕洗净,晒干,炒焦,研末,过筛,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或取蝉蜕2份,刺蒺藜 1份,蜂蜜适量,制成丸剂,每丸重3钱。每日服2-3次,每次 1丸,温开水送下。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治愈7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有效病例服药2-3天后即见症状改善,皮损逐渐消退:服药5-7天症状和皮损可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继续服药15-20天,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③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取蝉蜕1个焙干研细,加冰片1分,轻粉8分,调匀备用。患耳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吹入适量蝉退粉,每日1次。如发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即停用。治疗19例,痊愈6例,其余13例因中断治疗,效果不阴。

【摘录】《中华本草》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Chán Tuì

【别名】蜩甲(《庄子》),蝉壳、伏蜟、枯蝉(《别录》),蜩蟟退皮(《本草拾遗》),蝉退壳(《圣惠方》),金牛儿(《卫生易简方》),蝉退(《眼科龙木论》),蝉衣(《临证指南》),催米虫壳(《贵州民间方药集》),唧唧猴皮、唧唧皮(《山东中药》),知了皮、热皮、麻儿鸟皮(《中药志》)。

【来源】为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夏、秋采集,除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四川等地。以山东产量较大。

【性状】全形似蝉而中空,稍弯曲。长约3~4厘米,宽约1.5~2厘米。表面呈茶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被黑棕色或黄棕色细毛。头部触角1对,呈丝状,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透明;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胸的背面纵裂或呈十字形纵横裂开;左右具小翅两对,前对较长,后对较短;腹面足3对,前足腿节及胫节先端具锯齿,肘节先端有2个小刺,齿刺皆呈黑棕色;中足及后足均细长。腹部扁圆;共分9节,尾端呈三角状钝尖。体轻,膜质,中空,易碎。气微弱,味淡。以色黄、体轻、完整、无泥砂者为佳。

【药理作用】
①抗惊厥作用
蝉蜕散、五虎追风散(蝉蜕、明天麻、南星、朱砂、僵蚕、全蝎)对由破伤风毒素引起的家兔破伤风,不论在与破伤风毒素注射同时给予,或者在全身性破伤风症状发作后给予,都能使发病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但不能使它们免于死亡。蝉蜕流浸膏、蜂蜕煎剂对注射破伤风毒素小鼠的死亡时间略有推迟的效果。蝉蜕及五虎追风散煎剂能对抗小白鼠因士的宁、可卡因及烟碱引起的惊厥死亡,部分消除烟碱引起的肌肉震颤,五虎追风散尚能对抗卡地阿佐引起的惊厥死亡。
②镇静作用
蝉蜕和五虎追风散能抑制小白鼠的自由活动,与环己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同时能引起家兔活动减少、安静、横纹肌紧张度降低、翻正反射迟钝等全身反应。
③蝉蜕煎剂能阻断猫颈上交感神经节的传导作用,对肾上腺素能受体和乙酰胆碱降压反应则无影响。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
甘咸,凉。
①《纲目》:咸甘,寒,无毒。
②《本草正》:味微甘微咸,性微凉。
③《王楸药解》:味辛,气平。

【归经】
入肺、肝经。
①《本草经疏》:入肝。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
①《别录》:主小儿痫;灰服之主久痢。
②《药性论》: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
③《本草拾遗》:研,一钱匕,井花水服,主哑病。
④《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
⑤《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
孕妇慎服。

【附方】
①治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咳嗽:薄荷一钱五分,蝉退一钱(去足、翅),前胡一钱五分,淡豆豉四钱,瓜娄壳二钱,牛蒡子一钱五分。煎服。(《时病沦》辛凉解表法)
②治咳嗽,肺气壅滞不利:蝉壳(去土,微炒)、人参(去芦)、五味子各一两,陈皮、甘草(炙)各半两。共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汤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蝉壳汤)
③治感冒、咳嗽失音:蝉衣一钱,牛蒡子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五分。煎汤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痘疮出不快:紫草、蝉蜕、木通、芍药、甘草(炙)各等分。每服二钱,水煎服。(《小儿痘疹方论》快透散)
⑤治风气客皮肤瘙痒不已:蝉蜕、薄荷叶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服。(《姚僧坦集验方》)
⑥治痘后发热发痒抓破:蝉退、地骨皮各一两。为末。每服二,三匙,白酒服二、三次。(《赤水玄珠》蝉花散)
⑦治惊痫热盛发搐:蝉壳(去土,炒)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黄芩一分,茯神一分,升麻一分,以上细末;牛黄一分(另研),天竺黄一钱(研),牡蛎一分(研)。上同匀细,每用半钱,煎荆芥、薄荷汤调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蝉壳散)
⑧治小儿天吊,头目仰视,痰塞内热:金牛儿,以浆水煮一日,晒干为末,每服一字,冷水调下。(《卫生易简方》)
⑨治小儿噤风,初生口噤不乳:蝉蜕二七枚,全蝎二七枚。为末,入轻粉末少许,乳汁调灌。(《全幼心鉴》)
⑩治小儿夜啼:蝉退二七枚,辰砂少许。为末,炼蜜丸,令儿吮。(《赤水玄珠》蝉退膏)或用蝉蜕四十九个,去前截,以后截研为末,分四次服,钩藤汤调下。
⑾治破伤风:蝉蜕(去土)不以多少。为细末。掺在疮口上,毒气自散。(《杨氏家藏方》追风散)
⑿治癍疮入眼或病后生翳障:蝉蜕(洗净,去土)、白菊花各等分。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煎,乳食后,量儿大小与之。(《小儿痘疹方论》蝉菊散)
⒀治内障:龙退(即蛇皮)、蝉退、凤凰退(鸟花鸡卵壳),人退、佛蜕(即蚕纸)。上等分,不以多少,一处同烧作灰,研为细末。每服一钱,热猪肝吃,不拘时侯,日进三服。(《眼科龙木论》五退散)
⒁治疔疮:蝉退壳、白僵蚕各等分。上为末,醋调涂四围,留疮口,俟根出稍长,然后拔根出,再用药涂疮。一方不用醋,用油调涂。(《圣惠方》蝉蜕散)或用蝉蜕炒为末,蜜水调服一钱,另以唾液调末,涂搽患处。
⒂治瘰疬:胡桃打开,掏出一半瓤,装满蝉蜕,外以黄土泥封妥,铁丝扎紧,置慢火上焙干,泥自脱落,再将胡桃研细面,用黄酒为引,开水冲服,每日早空心服一个,连服一百日。(《河北中医药集锦》)
⒃治聤耳出脓:蝉蜕半两(烧存性),麝香半钱(炒)。上为末,绵裹塞之,追出恶物。(《海上方》)
⒄治小儿阴肿:蝉蜕半两,煎水洗;仍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世医得效方》)(多因坐地风袭,或为虫蚁所伤)
⒅小儿初生、口噤不乳。用蝉蜕十数枚、全蝎(去毒)十数枚,共研为末,加轻粉末少许,乳汁调匀灌下。
⒆破伤风病(发热)。用蝉蜕炒过,研为末,酒送服一钱,极效。又方:有得意蜕研为末,加葱涎调匀,涂破处,流出恶水,立效。此方名追风散。
⒇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各家论述】
①《纲目》: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府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
②张寿颐:蝉蜕,主小儿惊痫,盖幼科惊痫,内热为多,即《素问》之所谓血与气并,交走于上,则为薄厥,治以寒凉,降其气火,使不上冲,此所以能治癫痫之真义也,甄权谓蝉蜕治小儿壮热,其意亦同。目之翳膜,儿之痘疮,实热为多,寒能胜热,是以主之。濒湖又谓治痘疹作痒,则实热有余者宜之,如其气虚作痒,勿混用。

【临床应用】
①治疗破伤风
取蝉蜕去头、足,焙干研细。成人日服3次,每次3~5钱,用黄酒2两冲服。小儿酌减。同时配合针灸,给镇静剂、抗菌素等,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在服药后24~48小时,往往全身出汗,颇面潮红,继则全身出现散在性小皮疹,体温升高,若白细胞总数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但须注意补给水分。在阵发性抽搐停止后可酌情减量,待病人张口自如,腰背腹肌持续性痉挛状态消失时即可停药。临床治疗29例,仅1例死亡。
②治疗慢性荨麻疹
取蝉蜕洗净,晒干,炒焦,研末,过筛,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或取蝉蜕2份,刺蒺藜1份,蜂蜜适量,制成丸剂,每丸重3钱,每日服2~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下。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治愈7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有效病例服药2~3天后即见症状改善;皮损逐渐消退;服药5~7天症状和皮损可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继续服药15~20天,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③治疗化脓性冲耳炎
取蝉蜕1个焙干研细,加冰片1分,轻粉8分,调匀备用,患耳先用双氧水清洗,然后吹入适量蝉退粉,每日1次、如发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即停用。治疗19例,痊愈6例,其余13例因中断治疗,效果不明。

【摘录】《*辞典》
 
【拼音名】Chán Tuì

【英文名】PERIOSTRACUM CICADAE

【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

【来源】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用法用量】3~6g。

【贮藏】置干燥处,防压。

【备注】
(1)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蝉蜕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常配合薄荷等同用;对风疹瘙痒也有祛风止痒的功能。
(2)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蝉蜕透发而有清热作用,因其主要为疏风热,故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居多,常与牛蒡子、薄荷同用;但如热盛疹出不畅,又可配紫草、连翘等应用。
(3)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蝉蜕所治咽喉肿痛一般以外感风热引起者为宜,因其有疏风热、利咽喉作用,多与薄荷、牛蒡子、连翘、桔梗、甘草配合应用。至于治音哑,则以风邪郁肺、肺气失宣所引起者为宜,取其宣肺开音之功,常合桔梗、玉蝴蝶、胖大海等同用。
(4)用于目赤肿、翳膜遮睛。本品对风热引起的目赤、翳障,及麻疹后目生翳膜,有明目退翳作用,可配菊花、谷精草、白蒺藜等应用。
(5)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夜啼等症。蝉蜕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而定惊解痉,对破伤风出现四肢抽搐,可配全蝎等同用;对惊风、小儿夜啼出现惊痫不安,可配钩藤等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为蝉科昆虫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羽化后的蜕壳。亦名蝉蜕壳(《太平圣惠方》)、金牛儿(《卫生易简方》)、蝉蜕(《眼科龙木论》)等。味甘、咸,性凉。入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主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蝉蜕含大量钾壳质。亦含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黄酮类、甾体类、糖类、油脂、挥发油及乙醇胺(Ethanolamine)等。尚含钙、铝、磷、镁、铁、锰、铬、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 抗惊厥作用蝉蜕各部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广泛抑制效能,其作用强度:整体>身>头足。但各部分均不能对抗内毒素的致死作用。实验表明:蝉蜕醇提取物能减少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数,延长惊厥动物存活期,延长士的宁所致惊厥的潜伏期;但不能对抗戊四氮引起的惊厥。能延长破伤风毒素所致惊厥小鼠的存活期,与苯巴比妥钠联用可更显著延长存活时间;但不能避免破伤风毒素所致惊厥小鼠的死亡。蝉蜕及五虎追风散(蝉蜕、明天麻、南星、朱砂、僵蚕、全蝎)能对抗小白鼠因马钱子碱、可卡因及烟碱等引起的惊厥死亡,部分消除烟碱所引起的肌肉震颤,五虎追风散还能对抗卡地阿佐引起的惊厥死亡。对由破伤风毒素引起的家兔破伤风,在症状发作前后给予蝉蜕散或五虎追风散,能延长发病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但不能使之免于死亡。蝉蜕流浸膏、蝉蜕煎剂对注射破伤风毒素小鼠的死亡时间略有推迟的效果。
2. 镇静作用蝉蜕醇提取物有显著镇静作用,能明显减少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显著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蝉蜕和五虎追风散能抑制小白鼠的自由活动,与环己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即它们都具有镇静作用;它们亦能引起家兔活动减少、安静、横纹肌紧张度降低、翻正反射迟钝等周身反应。
3. 解热作用蝉蜕煎剂1g/kg口服对过期伤寒菌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其头足部较身部为强。
4. 其他作用实验证明:兔耳静脉注射醇浸剂60~250mg/kg,能防止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u/kg)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心电图改变(Tv-5及S-T段抬高),但对心率及Q-T间期影响不显著。因此认为,蝉蜕醇浸液可能具有阻滞心肌β-受体的作用。
研究表明:蝉蜕能显著减少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及延长热痛刺激时小鼠反射时间。蝉蜕水煎液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变态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蝉蜕具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对肾上腺素反应系统和乙酰胆碱降压反应无影响。蝉蜕各部分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头痛蝉蜕、葛根、川芎、白芍、白芷各15g,细辛3g,甘草6g,受风寒诱发者加桂枝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9例,服药14剂后症状控制和消失者7例,显效10例,好转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2):17〕
2. 治疗慢性荨麻疹蝉蜕洗净,晒干、炒焦,研末过筛制成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治疗30例,结果痊愈7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有效病例服药2~3天后即见症状改善,皮损消退;服药5~7天症状和皮损可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继续服药15~20天,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皮肤病防治研究通讯1972;(3):215〕
3. 治疗破伤风蝉蜕30g,制南星6g,明天麻 6g,全蝎(连尾)7个(或9个),僵蚕(炒)7个(或9个)。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3日。在服上药前先用朱砂面1.5g、黄酒60ml 为引冲服。治疗27例,痊愈率为81.49 %。〔中华医学杂志1956;(10):937〕
4. 治疗痔疮蝉蜕15g,冰片12g,麻油30ml。将蝉蜕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再加冰片混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睡前用银花20g,木鳖子12g(捣碎),甘草12g,煎水趁热洗患处,再用棉签蘸药膏涂于痔核上。连用5~7天,无副作用。共治疗痔疮脱肛便血肿痛53例,全部在涂药后痛除、血止、核消。〔辽宁中医杂志1983;(5):40〕
5. 治疗产后尿潴留蝉蜕(去头足)9g,加水 500~600ml,煎至400ml,去渣加适量红糖,1次服完。若5~6小时不能排尿,可重复给药1次。治疗125例,服药后1~6小时排尿者108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6%。〔湖北中医杂志1983;(5):40〕
6. 治疗小儿鞘膜积液蝉蜕、苏叶各15g,枯矾、五倍子各10g,将上药用纱布包好,加水1500ml,煎沸10分钟。把药液倒入盒内,乘热先熏后洗,凉至微温时将阴囊放入药液中浸泡,每日2次,每次 10~30分钟。下次再用药时,需将药液加至微温。每3日用药1剂,连用3剂为1疗程。治疗36例,治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黑龙江中医药1991;(1):37〕
方剂选用:
1. 治疗咳嗽,肺气壅滞不利:蝉壳(去土,微炒)、人参(去芦)、五味子各一两,陈皮、甘草(炙)各半两。共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汤下,无时。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 治疗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咳嗽:薄荷一钱五分,蝉蜕一钱(去足、翅),前胡一钱五分,淡豆豉四钱,栝楼壳二钱,牛蒡子一钱五分。煎服。(《时病论》辛凉解表法)
3. 治疗疔疮:蝉蜕壳、白僵蚕各等份。上为末,醋调涂四周,留疮口,俟根出稍长,然后拔根出,再用药涂疮。一方不用醋,用油调涂。(《太平圣惠方》蝉蜕散)
4. 治疗风气客皮肤瘙痒不已:蝉蜕、薄荷叶等份。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服。(《姚僧坦集验方》)
5. 治疗小儿夜啼:蝉蜕二七枚,辰砂少许。为末,炼蜜丸,令儿吮。(《赤水玄珠》蝉蜕膏)
6. 治疗小儿阴肿:蝉蜕半两,煎水洗;仍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世医得效方》)
7. 治疗小儿天吊,头目仰视,痰塞内热:金牛儿,以浆水煮一日,晒干为末,每服一字,冷水调下。(《卫生易简方》)
配伍效用:
蝉蜕配伍钩藤 钩藤清肝热,息肝风,尤其息风止痉作用更佳,再辅以蝉蜕凉肝息风,二者共奏清热息风之功,可治疗高热惊风病证。
蝉蜕配伍桔梗、牛蒡子 蝉蜕质轻性寒入肺,疏散风热而利咽;桔梗宣肺利咽;牛蒡子散风热,泄热毒而利咽。三者配伍,有疏散风热、清音利咽之功效,可治疗风热郁肺引起之咽痛音哑等症。
蝉蜕配伍菊花 蝉蜕甘寒,轻浮宣散,疏肝经风热以明目退翳;菊花轻清凉散,善解头目风热,又能清泄肝热而明目。二者均性寒入肝,相须为用,其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风热壅盛、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以及麻疹后疹毒未净所致之目赤流泪、翳膜遮目等症。
蝉蜕配伍胖大海 蝉蜕甘寒,气清质轻,善于凉散风热、疏利咽喉;胖大海甘淡微寒,能开肺气、清痰热,兼能利肺治喑。二者皆能宣肺、清咽、开音。相伍为用,共奏疏肺清热、利咽开窍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之咽喉肿痛、咳嗽咽痒以及肺经热盛、气闭失宣之声音嘶哑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慎服。
毒副作用:蝉蜕整体的药理作用最强,毒性小,小鼠给药量达成人最大用量的833倍仍安然无恙。
蝉蜕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09mg/kg,而灌胃8000mg/kg未出现死亡。给小鼠腹腔注射,日剂量小于1/20半数致死量时,连续10日,可避免死亡;而日剂量达1/6半数致死量时,连续7日,全部死亡。醇提取物1.12g(生药)/kg给兔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续7日,GPT无明显变化,尿素氮下降,肌酐升高,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临床曾有煎服蝉蜕10g后15分钟,出现上腹部持续疼痛,并有腹胀、肠鸣,30分钟后自行消失的报告。
【医家论药】
“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本草纲目》)
“蝉蜕气寒,味甘咸,无毒。主治小儿惊?夜啼,大人眼目赤肿。同荆芥能除风热,入僵蚕又却风痰。用于发散药中,能清肌表之热;用于解毒药中,能除脏腑之火。痈疽外肿者,同麻黄以散之;痘疮未实者,同麻黄以疏之。”(《药鉴》)
“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本草衍义》)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黑蚱喜栖息于杨、柳、榆、槐、枫杨等树上。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退翳明目、祛风止痉。临床生用,名称蝉蜕。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气味咸甘寒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妇人生子不下,烧灰水服治久痢。
《药性论》:使,主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
《汤液本草》:《心》云:治同蛇蜕。
《药性论》云:使。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又云: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冠状,谓之蝉花,最佳。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痫瘈,夜啼心悸。
《本草纲目》: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其气清虚。故主疗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各从其类也,又主哑病,夜啼者,取其昼鸣而夜息也。
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禁风无吊,惊哭夜啼,阴肿。
 
《本草经疏》:蝉禀水土之余气,化而成形,其飞鸣又得风露之清气,故能入肝祛风散热,如《药性论》主小儿壮热惊痫是矣。其主妇人生子不下者,取其蜕脱之义。治久痢者,以其有甘寒之功也。其鸣清响,能发音声。其性善蜕,能脱翳障。其体轻浮,能发疮疹。其味甘寒,能除风热。故陈藏主哑病。寇宗?主目昏障翳,小疮疹出不快。及今人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器夜等证,皆以其有如上诸功能也。简误:痘诊虚寒证不得服。
《本草蒙筌》:去翳膜侵睛、胬肉满眦,眼科内诚奇。
 
《药性解》:蝉蜕,味咸甘,性寒,无毒,不载经络。主催生下胎衣,通乳汁,止夜啼,定惊痫,逐邪热,杀疳虫,亦能止渴。
《药鉴》:气寒,味甘咸,无毒。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大人眼目赤肿。同荆芥能除风热,入僵蚕又却风痰。用于发散药中,能清肌表之热。用于解毒药中,能除脏腑之火。痈疽外肿者,同麻黄以散之。痘疮未实者,同麻黄以疏之。
《景岳全书》:味微甘微咸,性微凉。此物饮风吹露,气极清虚,故能疗风热之证,亦善脱化,故可疗痘疮壅滞,起发不快。凡小儿惊痫,壮热烦渴,天吊口噤,惊哭夜啼,及风热目昏翳障,疔肿疮毒,风疹痒痛,破伤风之类,俱宜以水煎服。或为末,以井花水调服一钱,可治喑哑之病。
《本草备要》:轻散风热。
 
《本经逢原》:蝉蜕去翳膜,取其蜕义也。治皮肤疮疡,风热破伤风者,炒研一钱,酒服神效。痘后目翳,羊肝汤服二钱,则翳渐退。更主痘疮发痒,若气虚发痒,又当禁服。小儿夜啼,取蝉蜕四十九枚,去前截用后截,为末分四服,钩藤汤服之即止。惊啼加朱砂二字,若用上截,即复啼也。小儿惊痫夜啼,痫病寒热,并用蝉腹,取其利窍通声,去风豁痰之义,较蜕更捷。
《本草崇原》:古人用身,后人用蜕。蜕者,褪脱之义。故眼膜翳障,痘不起,皮肤隐疹,一切风热之证,取而用之。学者知蝉性之本原,则知蝉蜕之治疗矣。
 
《本草求真》:蝉蜕专入肝,兼入皮肤。止一虫壳,味甘气寒,如何主治甚多?盖蝉本木余气所化,饮风露而不食。其言能治肝经风热者,因体气轻虚而味甘寒之意也;其言能治妇人生子不下,及退翳膜侵睛胬肉满NFEE1者,因其性有善脱之意也;其言能治皮肤疮疥瘾疹者,以其所取在壳之意也;皮以治皮意,时珍曰:治皮疮疡风热,当用蝉蜕。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各从其类也。其言能治中风不语者,以其蝉声清响之意也;声以通声。其言能治小儿夜啼者,以其昼鸣夜息之意也。古人立药治病,何在不有义存,惟在人细自审用耳!《得配本草》:咸、寒。入手太阴经。除风热,发痘疹,下胞胎,通乳汁,杀疳虫,治瘾疹。
得朱砂,止小儿夜啼。配薄荷,治风热痒。调葱涎,涂破伤风;入羊肝,治痘后目翳。
入寒药,直达肺经,解热止渴。
多服泄元气。
 
《本草新编》:蝉蜕,去目内翳膜、并侵睛努肉。小儿痘疮,用之以护目,断不可少之药也。或问蝉蜕护目,去目内翳膜,有之乎?曰:有。但宜知所以用之。蝉蜕护目者,护痘疮未出之目,非护痘疮已坏之目也。凡痘疮现头面甚多者,须护其目。先用蝉蜕入于发表之中,则双目断无出痘之理。若已见点于目中,又何能救之使消哉。
或问蝉蜕消翳于目中,宜乎目中之翳无不消之矣,而谓止能护目,使翳之不生,不能消已成之翳。是蝉蜕非消翳之品乎?曰:蝉蜕消翳,古人盛称之,岂无所验而云然。古人谓消翳者,消凡目之翳,非消痘疮之翳也。凡目之翳,可少用之以成功,痘疮之翳,虽多用之亦无益也。
 
《本草分经》:甘,寒,轻清。散风热,发痘疹,退目翳。治皮肤疮疹及小儿夜啼。
《医学衷中参西录》:无气味,性微凉。能发汗,善解外感风热,为温病初得之要药。又善托隐疹外出,有皮以达皮之力,故又为治隐疹要药。与蛇退并用,善治周身癞癣瘙痒。若为末单服,又善治疮中生蛆,连服数次其蛆自化。为其不饮食而时有小便,故又善利小便;为其为蝉之蜕,故又能脱目翳也。

蝉亦止小儿夜啼,又善医音哑。忆一九三六年秋,余友姚××,偶为外感所袭,音哑月余,余为拟方,用净蝉退(去足土)二钱,滑石一两,麦冬四钱,胖大海五个,桑叶、薄荷叶各二钱,属其用水壶泡之代茶饮,一日音响,二日音清,三日全愈。以后又用此方治愈多人,屡试屡验。
 
蝉蜕,属蝉科昆虫黑蚱。以羽化后的蝉壳人药用。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人肝、肺二经。功能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临床用蝉蜕9克,柴胡、白蒺藜、菊花各12克,黄芩9克,煎服可治角膜云翳。取蝉蜕3克,芫荽、浮萍各9克,荆芥6克,水煎服可治疗疹出不透。

取蝉蜕9克,金银花30克,防风,白鲜皮各15克,煎服可治荨麻疹,皮肤瘙痒。

如果患慢性荨麻疹,可取蝉蜕洗净,晒干,炒焦,研末,过筛,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温开水送下。

取蝉蜕,去头、足,焙干研细,成人每次9~15克,每日3次,用黄酒60克冲服,小儿酌减,同时配合镇静剂、抗生素等,必要时气管切开,在服药24~48小时后,往往全身出汗,颜面潮红,继而出现散在性小皮疹,体温升高,若白细胞总数不高,可不必特殊处理,但须注意补给水分。

在阵发性抽搐停止后可酌情减量,待病人张口自如,腰背腹肌持续性痉挛状态消失时即可停药。此法可治破伤风。

若遇到感冒、咳嗽失音,则可取蝉衣3克,牛蒡子9克,甘草3克,桔梗4.5克,煎汤服即可。

如果风热感冒,风热较为严重者,可用清解汤,即蝉蜕9克,薄荷6克,生石膏18克,甘草3克,煎服。

肝经风热、上攻眼目所导致的翳膜遮睛、赤肿疼痛,可用蝉衣散治疗,即蝉蜕、羌活,菊花、谷精草、白蒺藜、木贼,防风、密蒙花、草决明等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服6克,茶水调服,每日2~3次即可。
 
蝉蜕古今药用要览

摘要对历代文献关于蝉蜕的功用、临床应用以及现代药理研究等进行了分析概述, 对其药性
作用、适应病症、用量及炮制等做了一般归纳。


蝉蜕, 首载于《名医别录》, 原名蚱蝉壳,又名枯蝉, 一名伏虫育,《药性论》始有蝉蜕之名。后世又称为蝉退、蝉衣。为蝉科昆虫黑蚱
羽化后的蜕壳。收集后洗净搓碎用。味甘、咸,性凉, 入肝、肺经。为清疏肺、肝风热之品。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退翳明目、祛风解痉
之功。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 发热、头痛及风热喉痛、声音嘶哑; 麻疹初期或疹出不畅及皮肤瘙痒; 风热目赤, 翳膜遮睛; 破伤风、
惊痫、小儿夜啼等证。蜩汉至唐代, 对于蝉蜕的功效、主治, 虽有论述, 但应用名方传世者不多。《名医别录》谓蝉蜕“主小儿痫, 女子生子不出。灰服之, 主久痢。”《药性论》又云:“主治小儿浑身壮热, 惊痫, 兼能止渴。”《本草拾遗》曰:“蜩撩退皮, 研一钱匕, 井花水服, 主哑病。”此间, 虽未有祛风止痒及明目的明确记载, 但治皮肤瘙痒与目疾已应用于临床, 如《姚僧坦集验方》用蝉蜕配炙蜂房等份, 为末, 酒调3 g 服, 日3 次。同书又以蝉蜕、薄荷等份, 为末, 酒调3 g 下,日3 次。治风气客于皮肤瘙痒不已。二方皆以蝉蜕为主, 配以祛风解毒或疏散风热之品。后者《世医得效方》、《古今医鉴》均名曰“蝉蜕散”,《景岳全书》谓之“二味消风散”。《眼科龙木论》五蜕散, 治内障。用蝉蜕、龙蜕(蛇皮)、凤凰蜕(花鸡卵壳)、人蜕(人指甲)、佛蜕(蚕蜕) 等份, 同烧作灰, 研细末。每服3 g, 热猪肝吃, 不拘时候, 日3 次。
宋至金元,《本草衍义》即明确提出“治目昏翳, 又水煎壳汁, 治小儿出疮疹不快甚良。”此时对于蝉蜕的应用有所发展, 方剂中配伍者颇多。《太平圣惠方》常以蝉蜕冠以方名, 称蝉壳散者即有五方。其一, 单用蝉蜕60 g, 微炒为末, 非时温酒下3 g, 以治头风眩晕。其二, 治小儿中风, 口眼歪斜。用蝉蜕、寒食白面等份, 研细, 以酽醋调为糊, 如患左斜, 右边涂之; 右斜, 左边涂之。候口正, 即将药洗去。其三, 治小儿咳嗽痰壅, 不欲乳食。蝉蜕(微炒)、桔梗、陈皮、人参、炙甘草各3 g, 半夏15 g。为细散, 每次2.5 g, 用生姜粥饮调下, 日3~ 5 次。其四, 治小儿鼻疳痒。以蝉蜕( 微炒)、青黛、蛇蜕皮灰、滑石、麝香各0.13 g, 为细散。每用绿豆大, 吹入鼻中, 日3次。又方蝉蜕散, 治风虫牙痛。用蝉蜕、蜂房、僵蚕、牛膝、草乌、荆芥、细辛、地松各等份, 研粗末。每用6 g, 以水一小杯煎, 漱牙, 冷则吐出。另方蝉壳丸, 治小儿疳痢久不愈, 日夜无度。用蝉蜕(微炒)、蜗牛壳、干漆(捣碎, 炒令烟出)、夜明砂( 微炒) 各013 g, 狗头灰019 g, 为末, 汤浸蒸饼为丸, 如绿豆大。1 岁每次1 丸, 以粥饮送下, 儿大随年加之。是书治疔疮之蝉蜕散, 以蝉蜕、白僵蚕各等份, 为细末。醋调涂四周, 留疮口, 俟根出稍长, 然后拔根出, 再用药涂疮。《博济方》蝉蜕散, 以蝉蜕、地骨皮、黄连、菊花、白术、苍术、牡丹皮、龙胆草各30 g, 甜瓜子250 g, 为末。每服415g, 食后、临卧瓜子、荆芥同煎汤调下。治时疾上攻, 眼目赤痛涩肿, 兼生翳膜。又方大明散,用蝉蜕、白蒺藜、羌活、荆芥穗、黄芪、乌蛇皮各等份, 同研细末。每服3 g, 酒调下, 日3次。治一切风毒气眼, 翳膜昏暗, 眼睛涩痛, 热泪时多。《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翳膜遮睛亦常以蝉蜕组方, 如蝉花无比散、蝉花散等。《圣济总录》蝉壳汤, 治小儿痘疮入眼, 成翳膜。以蝉蜕为末, 每服2 g, 用水煎羊子肝汤调下,日3 次。又方蝉蜕饼子, 治目风冷泪。《小儿药证直诀》蝉蜕散, 以蝉蜕30 g, 猪悬蹄甲(罐内密封烧存性) 60 g, 研细, 入羚羊角细末013 g, 拌匀。每服013 g, 百日外儿115 g, 岁以上3~ 6 g, 温水调下, 日3~ 4 次, 夜1~2 次, 食后服。治斑疮入眼。并云, 半年以内者, 一月取效, 一年以外难治。《卫生家宝》蝉蜕饮, 治小儿吐利后而致脏虚慢惊, 手足时瘛瘲, 多睡, 眼上视, 乳食不进。蝉蜕、白僵蚕、川芎各15 g, 钩藤1 g, 蛇皮(炙) 6 g, 蜣螂5 枚(炙, 去头翅足) , 制附子115 g。为末, 每次6 g, 水60 m l, 煎至40 m l, 去渣, 分3 次温服。若急惊有热者, 去附子不用。清膈散, 用蝉蜕15 g, 滑石30 g, 为末, 水75 m l, 调药9 g, 煎去水, 用蜜10 m l 调下。以治胃热吐食。又方蝉花散, 治夏月大伤及诸般损伤, 疮口溃烂, 孳生蛆虫, 腐败恶臭。用蝉蜕15 g,蛇蜕(烧存性) 30 g, 青黛15 g, 细辛10 g, 为细末。每服9 g, 酒调下。该书蝉蜕散, 用蝉蜕、蛇床子、穿山甲、皂角刺、木鳖子各等份,为粗末。每用适量, 烧熏痔, 再用洗药, 以治痔漏。《幼幼新书》蝉蜕散, 治诸痫夹热。用蝉蜕、人参各15 g, 黄芩、茯神、升麻、牛黄各013 g, 天竺黄、牡蛎各3 g, 为末。每服115 g, 荆芥、薄荷汤调下。又方蝉蜕散, 治斑疮翳障, 眼不见光明。蝉蜕、蛇蜕(炙)、升麻、蒺藜、炒黄连、谷精草、大青叶、淫羊藿、威灵仙、井泉石各15 g, 朱砂、螺粉各013 g。为细末, 每服115~ 3 g, 蜜水调下。同书蝉壳丸,治小儿积热诸疾, 初冬壅热涎嗽。用蝉蜕、麝香、天南星各0115 g, 朱砂016 g, 全蝎1 个,为末, 烂饭为丸, 如粟米大。每服5~ 7 丸。蝉壳汤, 治小儿肺气不利, 咳嗽。用蝉壳(炒)、五味子、人参各30 g, 陈皮、炙甘草各15 g, 为细末。每服115 g, 姜汤调下。《本事方》龙齿散, 治小儿啼哭不止。以龙齿、蝉蜕(去头、足)、钩藤、羌活、茯苓、人参各等份, 为末。每
次3 g, 水50 m l, 煎至30 m l, 去渣, 温服。《海上方》治耳亭耳出脓。以蝉蜕15 g, 烧存性,入麝香115 g, 共为细末, 绵裹塞之, 以追出
恶物。《杨氏家藏方》追风散, 用单味蝉蜕, 不以多少, 为细末, 敷于疮口上。治破伤风, 用之可使毒气自散。是书之蝉蜕膏, 用蝉蜕、当归、防风、炙甘草、川芎、荆芥穗、升麻各等份, 为细末, 炼蜜为丸, 每30 g 做40 丸。每服1 丸,煎荆芥汤化下, 不拘时候。本方具御风邪、辟
恶气、透肌肉、快疮疹之功, 以治疮疹不透。《医说》之羊肝丸, 用蝉蜕、夜明砂、木贼、当归各30 g, 羊肝120 g。前四味共研细末, 羊肝
煮烂, 捣如泥, 入药末, 拌和为丸, 梧子大。每服50 丸, 食后温水下。治肝经风热, 眼多赤膜及障翳。《儒门事亲》消风散, 用蝉蜕、白僵蚕、川芎、羌活、人参、白茯苓、陈皮、厚朴各30 g, 为细末。每服6 g, 茶清调下。本方有祛风化痰之功, 以治风痰风厥, 涎潮不利, 半身
不遂, 失音不语, 留饮飧泄, 痰实呕逆, 眩晕,口歪搐搦, 僵仆, 小儿惊悸狂妄, 胃脘当心而痛, 上支两胁, 咽膈不通, 偏正头痛。《小儿痘
疹方论》快透散, 用紫草、蝉蜕、木通、芍药、炙甘草各等份, 每服6 g, 水煎服, 以治痘疮出不快。同书之蝉菊散, 用蝉蜕、菊花各等份, 每
服6 g, 水60 m l, 入蜜少许煎, 乳食后, 量儿大小与之。以治斑疮入眼或病后生翳障。《直指小儿方》蝉蝎散, 治慢惊风。用全蝎7 个, 蝉蜕6 g, 炙甘草715 g, 大南星1 个, 为末。每次115 g, 加生姜、大枣, 水煎服。若脏腑积热, 加薄荷。《仁斋直指方》治破伤风五七日未愈, 已至角弓反张, 牙关紧急。用蝉蜕(去头、足) 15 g, 为末, 用好酒一碗, 煎滚服之, 名曰秘传独圣散。本书道人开障散, 治目中翳障。用蝉蜕、蛇蜕、黄连各15 g, 绿豆30 g, 生甘草6 g。锉为细末, 每次6 g, 食后、临卧时水煎服。《澹寮集验方》单用蝉蜕30 g, 煎汤洗患处, 用于小儿阴茎忽肿, 可使痛止肿消。《活
幼口议》又以蝉蜕去翅足2 g, 为末, 与等量朱砂混匀, 蜜调与吮之, 用治小儿惊啼。《永类钤方》亦载用蝉蜕下半截为末, 初生小儿, 每服215 g, 薄荷汤入酒少许调下, 称为蝉花散。《世医得效方》蝉蜕散, 蝉蜕18 g, 荆芥穗30 g, 炙甘草、大黄(煨)、黄芩各15 g, 蝎梢50 个。共为散, 每用6 g, 水60 m l, 加白茅根煎, 温服。治惊风天吊, 心热夜啼, 惊痫。另方蝉蜕散, 治因多坐地为风或虫蚁咬着, 阴囊忽肿。用蝉蜕15 g, 水一碗, 煎汤, 洗肿处, 再温再洗。后与五苓散加灯心煎服。又方五蜕散,用蝉蜕、蛇蜕(醋煮)、荆芥、穿山甲(烧存性)、制川乌、甘草各15 g, 蚕蜕715 g, 猪蹄蜕(微
炒) 715 g。研为细末, 每次6 g, 淡盐汤调服。全方具活血祛风、消肿止痛之功。以治脾受风热, 倒睫卷毛, 常流眼泪, 翳膜渐生, 乍愈乍发, 多年不愈, 眼皮渐急, 睫倒难开, 如刺刺痛, 瞳仁不安者。迨至明清时期, 对蝉蜕的应用更加广泛。明?李时珍总结了前人的用药经验, 在其《本草纲目》中云:“治头风眩运, 皮肤风热, 痘疹作痒, 破伤风及疔肿毒疮, 大人失音, 小儿噤风天吊, 惊哭夜啼, 阴肿。”《雷公炮制药性解》载能“通乳汁”。《医林纂要》又载能“缓肝养肺, 去血热, 除风湿。”汪昂在《本草备要》中对其功用不乏精辟之论, 曰:“其气清虚, 味甘寒, 故除风热; 其体轻浮, 故发痘疹; 其性善退, 故退目翳, 催生下胎; 其蜕为壳, 故治皮肤疮疡隐疹; 其声清响, 故治中风失音; 又昼鸣夜息, 故止小儿夜啼。”此间配伍蝉蜕的方剂不胜枚举, 与蝉蜕同用的药物也有所增损。《普济方》收载数个含有蝉蜕的方剂。治小儿夜啼之蝉朱散, 以蝉蜕、朱砂、白茯苓各30 g, 共为细末。临卧用鸡冠血并蜜汤调服013 g。又治风痰之蝉花散, 用蝉蜕6 g, 蝉花115 g, 白茯苓10 g, 延胡索15 g, 茯神10 g,甘草6 g, 乌蛇肉(酒浸, 去皮)、天麻、全蝎、白僵蚕各30 g, 朱砂15 g, 冰片3 g。共研细末, 每服115 g, 温酒调下。《慈济方》治疔疮,用蝉蜕、苍耳子各等份, 共为细末, 蜜水调服
9 g, 唾调3 g 敷疮上。《医方类聚》引《吴氏集验方》清耳膏, 治耳内或痒或痛。以蝉蜕、生附子石菖蒲各等份, 为末。耳痛者用麻油滴入;耳痒者, 用生姜汁调成锭子, 用纱布裹好, 塞入耳中, 药干便换。《奇效良方》之蝉蜕甘草汤, 治小儿斑疮。蝉蜕6 g, 甘草415 g。用水150 m l, 煎至50 m l, 分次服。是书加味羌活汤, 治小儿四气外搏肌肤, 发为隐疹, 憎寒发热, 身痒。用羌活、前胡各30 g, 人参、桔梗、茯苓、炙甘草、川芎、炒枳壳、天麻各15 g, 蝉蜕、薄荷各6 g。锉碎, 每次9 g, 水50 m l, 生姜3 片, 煎至30 m l, 温服。《医方选要》抽刀一字散, 治偏正头痛、头风。用制乌头、细辛、蝉蜕、川芎各115 g, 为细末。每服013 g, 食后茶清调下。《婴童百问》之蝉蜕钓藤饮, 治小儿肚痛惊啼。用钩藤(又名钓藤)、天麻、茯苓、川芎、白芍各6 g, 甘草、蝉蜕各3 g, 为散。每服3 g, 灯心汤下。《医学正传》治疔肿之化毒丸, 用冰片、麝香各115 g, 硇砂、朱砂、雄黄各6 g, 轻粉1 g, 蝉蜕6 g, 为细末, 新取蟾酥为丸, 如绿豆大。每用1 丸, 放于舌上, 取涎而愈。《银海精微》蝉花散, 治花翳白陷, 凹入不平, 羞明而不痛者。用蝉蜕、菊花、蒺藜、蔓荆子、草决明、车前子、防风、黄芩、甘草各9 g,水煎服。《赤水玄珠》常用蝉蜕治痘疮发痒, 如蝉花散, 用蝉蜕、地骨皮各30 g, 为末。每次2~ 3 g, 白酒送服, 日2~ 3 次。以治痘疮发热发痒, 搔抓溃破者。又云:“痘发痒, 满面抓去,而面生疮痕隐然点点有起发之势, 此犹可治,急以托里发毒止痒之药, 用内托散加蝉蜕立验。”可见蝉蜕透疹之功强矣。《医方考》以其祛风止痒之功用治疠风之凌霄散, 取蝉蜕、地龙,白僵蚕、全蝎(炒) 各7 个, 凌霄花15 g,为末。每服6 g, 熟酒调下无时。《万病回春》开关神应散, 用蜈蚣(焙存性) 6 g, 胆矾、全蝎( 焙)、僵蚕、蝉蜕(焙) 各3 g, 蟾酥9 g, 穿山甲(麸炒) 9 g, 川乌尖3 g, 乳香115 g, 为末。每服3~ 9 g, 小儿每次012 g 或013 g, 同葱头捣烂合酒药送下, 出汗为度。如口不能开,灌服。本方具祛风解痉、开关利咽之功, 以治喉风。服药期间, 忌食猪肉、羊肉、鸡、鱼、油、面及诸般热毒等物2~ 7d。《证治准绳》五蜕散, 治眼中翳障。以蝉蜕、蛇蜕、蚕蜕、猪蹄蜕、穿山甲、防风、菊花、草决明、石决明、甘草等份, 为细末。每次6 g, 食后, 薄荷煎汤调服。
又载神消散, 治眼内黄膜上冲, 赤膜下垂。用蝉蜕、黄芩、甘草、木贼各15 g, 谷精草、苍术各30 g, 龙蜕3 条(炒) , 研末。每服6 g, 夜卧时用冷水调下。《外科正宗》之六军丸, 用蜈蚣(去头、足)、蝉蜕、全蝎、僵蚕、夜明砂、穿山甲各等份, 为细末, 神曲为丸, 粟米大, 朱砂为衣。每次1 g, 空腹时用酒送下。以治瘿瘤已成未溃者。同书之消风散, 用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3 g, 甘草、木通各115 g。用水400m l, 煎至320 m l, 空腹时服。全方养血祛风,清热燥湿, 以治风湿浸淫血脉, 致生疮疥, 瘙痒不绝, 及大人小儿风热隐疹, 偏身云片斑点, 乍有乍无者。《治痘全书》之蝉蜕散, 治痘疮, 表有风热而痘色滞者。方以蝉蜕、白芷、地
骨皮各等份, 为细末。每服1~ 115 g, 酒调下。《录艹竹堂集验方》治乳房痈肿, 用蝉蜕112g, 沉香1 g, 共研为末, 好酒调服。《婴童类萃》蝉蜕散, 治风湿或虫咬所致之阴囊浮肿。其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增益, 以蝉蜕15 g, 水煎淋洗, 将渣用葱白10 茎, 煨熟, 捣烂敷上, 纱布固定。另用五苓散加灯心115g煎服。《丹台玉案》托毒饮, 治痈疮初起。用当归尾、金银花、天花粉、连翘各3 g, 赤芍、皂角刺、僵蚕、蝉蜕各2 g, 芒硝、穿山甲各6 g,蜈蚣1 条。水煎, 空腹服。《幼科金针》复明散,用天麻、夜明砂、木贼、青黛、蝉蜕、草决明、五灵脂(酒炒)、龙胆草各30 g, 胡黄连18 g, 芦荟9 g, 银柴胡3 g, 蔓荆子12 g, 谷精草9 g。为末, 用不入水鸡肝连胆一并捣烂, 入酒酿少许, 包于麻布内, 滤去渣, 将前药调和, 每服3 g, 以治肝疳, 肢体瘦羸, 发穗毛焦, 睛有白膜红丝, 晚来不见。《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夜明散, 治雀目。用夜明砂、谷精草、木贼草、蝉蜕、蚌粉各30 g。研为末, 以猪肝切开,卷掺药末在内, 放锅内煮熟, 细嚼下。清代应用蝉蜕亦多在治温热病、目疾、惊风抽搐、皮肤痒疹、疮疡等方中配伍。《痘疹定论》蝉蜕猪肝散, 方用猪肝(切尖) 120 g, 兔粪8 枚, 蝉蜕8 g。先将兔粪、蝉蜕用清水二大碗入于瓷罐内, 慢火熬滚, 令性味俱出, 后将猪肝切成薄片, 入汤内煮熟, 先饮汤, 后食肝。治痘后毒火上攻, 两目有翳膜遮盖黑珠者。服药期间, 戒躁暴恼怒, 忌煎、炒、辛热之物。《医林纂要》蝉蚕散, 蝉蜕(炙) 112 g, 僵蚕4 条, 全蝎( 炙) 3 g, 茯苓115 g, 钩藤3 g, 朱砂015 g。为末, 每服3 g, 竹沥调下。治小儿撮口, 面目黄赤, 舌强唇青, 气息喘急, 啼声不
出, 聚口皱面, 不能饮乳, 甚者腹胀青筋, 挛急引痛。《杂病源流犀烛》治疹出不速之麻黄散,用麻黄(蜜酒炒) 3 g, 蝉蜕(焙) 6 g, 升麻(酒炒) 3 g, 牛蒡子(炒) 6 g。为粗末, 水煎服。著名温病学杨栗山对蝉蜕颇为推崇, 谓其为“斑疹要药”、“温病之圣药”, 有“祛风胜湿, 涤热解毒”之功, 常用蝉蜕配伍治温热病, 在《伤寒温疫条辨》治温病的15 方中均用之。如神解散, 治温病初起, 憎寒壮热, 头痛身重, 四肢无力, 遍身酸痛, 口苦咽干, 胸腹满闷。用白僵蚕(酒炒) 3 g, 蝉蜕115 g, 神曲9 g, 金银花6 g, 生地黄6 g, 木通3 g, 车前子3 g, 黄柏3 g, 酒黄芩3 g, 桔梗3 g, 黄连3 g。水煎去渣, 入冷黄酒50 m l, 蜜30 m l, 和匀冷服。升降散, 用白僵蚕(酒炒) 6 g, 全蝉蜕3 g, 姜黄(去皮) 9 g, 生大黄12 g。共研细末,和匀, 据病之轻重, 分2~ 3 次服, 用黄酒、蜂蜜调匀冷服。中病即止, 是方与《万病回春》内
府仙方药味相同, 而分量有殊, 方以僵蚕为君, 蝉蜕为臣, 姜黄为佐, 大黄为使, 米酒为引, 蜂蜜为导。共奏升清降浊、散风清热之功,用以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 其证不可名状者。可用于头面部及口腔疾患而热者, 如咽喉炎、咽部化脓性感染等。若温病壮热烦躁, 头沉面赤, 咽喉不利, 或唇口颊腮肿者, 用小清凉散。方由炒僵蚕9 g, 蝉蜕3 g, 金银花、泽兰、当归、生地黄各6 g, 石膏9 g, 黄连、黄芩、酒栀子、牡丹皮、紫草各3 g 组成。水煎去渣, 冷服。若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而致耳聋目赤、口鼻出血、唇干舌燥、口苦自汗、咽喉肿痛, 宜用大清凉饮。由蝉蜕4 g, 僵蚕10 g, 全蝎3 个, 当归、生地黄、金银花、泽兰各6 g, 泽泻、木通、车前子、黄连、黄芩、栀子、五味子、麦冬、龙胆草、丹皮、知母各3 g, 甘草115g 组成。水煎去渣加蜂蜜3 匙, 冷米酒及童便半小杯和匀服。《古方汇精》之偏风散, 治偏风不拘左右,头目疼痛, 赤涩怕亮。用苏叶、羌活、防风、荆芥、蝉蜕、川芎、细辛各3 g, 柴胡2 g, 炒僵蚕、松萝茶各6 g, 甘草1 g, 加葱头3 个, 水煎, 半饥时热服, 盖暖出汗。汗后避风1~ 2日。《疡科心得集》八将丹, 治一切疽毒不起,疔毒不透, 腐肉不脱者。用牛黄1 g, 冰片1 g, 蝉蜕2 g, 大蜈蚣(炙) 7 条, 麝香1 g, 炙穿山甲7 片, 炙全蝎7 个, 五倍子(焙) 9 g。共为细末, 每用少许, 敷于疮顶上, 再以膏药盖贴。《外科证治全书》四物消风饮, 用生地黄12 g, 当归身、赤芍各6 g, 荆芥、薄荷、蝉蜕各5 g, 柴胡、川芎、黄芩各4 g, 生甘草3 g,水煎服。治素体血虚, 风热外客, 皮肤游风, 隐疹瘙痒。《时病论》辛凉解表法, 治风温初起,风热新感, 冬温袭肺, 咳嗽。用薄荷415 g, 蝉蜕3 g, 前胡415 g, 淡豆豉12 g, 瓜蒌壳6 g, 牛蒡子415 g, 水煎服。《济人宝笈》治小儿斑疹危笃将死者。用蝉蜕、黄芪、当归、紫草各3 g, 水煎灌之, 如牙关紧闭, 撬开灌之。又治火风眼验方, 用蝉蜕015 g, 五倍子3 g, 木贼1 g, 赤芍115 g, 水煎, 先熏后洗。《奇效简易良方》治耳内生疮, 红肿热痛。以蝉蜕、蛇蜕各3 g, 血余炭6 g, 胭脂(煅) 2 块, 硼砂2 g,冰片115 g。共为细末, 吹耳内。《医方择要》又以蝉蜕、白芷各等份, 水煎, 外洗。治肾囊及
龟头痒、湿、肿病。而《汇集金鉴》治跌打损伤,伤处肿痛。方以蝉蜕3~ 4 个, 葱1 把, 捣烂,敷患处其肿自消。《汇刻经验方》治蛇咬仙方, 则用蝉蜕12 g, 蜈蚣4 条, 广木香6 g, 青木香6 g, 研细末。每服115 g, 水酒送下。《厚德堂集验方萃编》除瘟化毒散, 用葛根6 g,黄芩6 g, 生地黄9 g, 栀子6 g, 僵蚕6 g(炒) , 浙贝母9 g, 山豆根6 g, 木通6 g, 蝉蜕3 g, 甘草115 g, 桑叶6 g, 为细末。每服3 g,温水冲服, 以治白喉初起, 单双蛾及喉痛。
 

末民初著名医学家张锡纯对蝉蜕的论述亦颇
多新义,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曰:“蝉蜕, 无
气味, 性微凉。能发汗, 善解外感风热, 为温病
初得之要药。”“此乃发汗中之妙药, 有身弱不
任发表者, 用之最佳。”“又善托隐疹外出, 有
皮以达皮之力, 故又为治隐疹要药。与蛇蜕并
用, 善治周身癞癣瘙痒。”又曰“善利小便”、
“能脱目翳”。该书清解汤, 治温病初得, 头痛,
周身骨节酸痛, 肌肤壮热, 背微恶寒无汗, 脉
浮滑者。用薄荷叶12 g, 蝉蜕9 g, 生石膏18
g, 甘草415 g, 水煎服。是方用蝉蜕者, 是因
其为“清表温疹之妙品”以辅佐薄荷辛凉解表
而奏功。另方寒解汤, 治周身壮热, 心中热而
且渴, 舌上苔白欲黄, 其脉洪滑, 或头犹觉痛,
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方用生石膏30 g, 知母
24 g, 连翘415 g, 蝉蜕415 g, 水煎服。方后
解曰:“方中重用石膏、知母以清胃府之热; 而
复少用连翘、蝉蜕之善达表者, 引胃中化而欲
散之热, 仍还太阳作汗而解。”又方治温病表
里俱热, 时有汗出, 舌苔白, 脉浮滑者之和解
汤, 用连翘15 g, 蝉蜕6 g, 生石膏18 g, 生白
芍15 g, 甘草3 g, 水煎服。若脉浮滑, 而有洪
象者, 生石膏用至30 g。青盂汤, 治瘟疫表里
俱热, 头面肿痛, 其肿或连项及胸以及阳毒发
斑疹。用荷叶(鲜者尤佳) 1 个, 生石膏30 g,
羚羊角粉6 g (另煎兑服) , 知母18 g, 蝉蜕
9 g, 僵蚕6 g, 金线重楼6 g, 甘草415 g, 水
煎服。清疹汤, 治小儿出疹, 表里俱热, 或烦躁
引饮, 或喉痛声哑, 或喘逆咳嗽。用生石膏30
g, 知母18 g, 羚羊角粉6 g (另煎兑入) , 金线
重楼415 g, 薄荷叶6 g, 青连翘6 g, 蝉蜕
415 g, 僵蚕6 g, 水煎取汤一盅半, 分2 次温
服, 以服后得微汗为佳。若一次得微汗者, 余
药仍可再服。若一次即得大汗者, 余药当停
服。此为治七八岁以上者之分量, 若七八岁以

下者, 可随年之大小, 斟酌少用, 或将药减半
或用1?3皆可。喉痛声哑者, 可将石膏加至45
g; 若疹出不利者, 用鲜苇根一大握去节水煎
沸, 用其水煎药。至于蝉蜕“利小便”之功, 杨
栗山只云“治小便不通之病, 短赤淋遗亦治
之”, 张锡纯亦明确论及。现代名医朱良春曰
“证之临床, 确有效验”。并制蝉金散, 以治浮
肿或风水等证。药用蝉蜕、鸡内金、车前子等
份, 研末, 每服6 g, 1 日2 次, 开水送下。现常
配伍用于治疗急性肾炎, 若与苏叶、益母草同
用, 用于慢性肾炎, 对减少尿蛋白有一定的作
用。
现代, 对蝉蜕的应用在前贤用药经验的
基础上更加广泛, 如在温热病、皮肤病、眼疾、
破伤风、疮疡等疾病中均为常用之品, 或作主
药, 或作辅药。如《现代实用中药》制方治外感
所致的急性气管炎、咳嗽失音, 用蝉蜕3 g,
牛蒡子10 g, 甘草3 g, 桔梗5 g, 水400 m l,
煎至200 m l, 1 日3 次温服。《史全恩家传
方》之五虎追风散, 用蝉蜕30 g, 天南星6 g,
天麻6 g, 全蝎7~ 9 个, 僵蚕7~ 9 个, 朱砂
115 g (另冲) , 为末, 水煎分2 次服, 日1 剂。
服药前先用黄酒调服朱砂末115 g。方中蝉
蜕甘寒清热, 轻浮宣散, 长于祛风解痉; 天南
星开泄走窜, 祛风解痉化痰; 天麻平肝熄风;
全蝎、僵蚕熄风止痉并能止痛; 配以朱砂定惊
安神, 清火解毒。诸药配合, 共奏祛风解痉, 止
痛之功。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 手足抽搐, 角
弓反张。《山东中医杂志》1994 年第5 期载石
黄钩蝉汤, 治小儿高热惊厥。用生石膏100 g
(先煎) , 钩藤15 g, 蝉蜕12 g, 大黄10 g, 甘
草6 g, 水煎2 次至250 m l, 分2 次服, 每日1
剂。共治40 例, 治愈38 例, 有效2 例, 总有效
率100%。《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之麻黄蝉蜕
汤, 由麻黄6 g, 蝉蜕9 g, 槐花6 g, 黄连
3 g, 浮萍9 g, 甘草3 g 组成。水煎服。具祛
风散寒之效, 以治外感风寒, 疹出色白, 碎子
微红, 冷时发作, 遇热则轻, 畏风, 脉浮紧之荨
麻疹。同书之金蝉蜕衣汤, 由桂枝9 g, 防风
9 g, 蝉蜕9 g, 苍术6 g, 薏苡仁6 g, 茵陈
12 g, 猪苓9 g, 金银花15 g, 连翘15 g, 郁金
6 g, 大枣6 g 组成。水煎服。以治药物性皮
炎。若热重加石膏、知母; 湿重加扁豆、土茯
苓; 风重加荆芥、川芎; 血热加生地黄、丹皮、
赤芍。《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之疏风清热饮, 治
风热型荨麻疹。用荆芥9 g, 防风9 g, 牛蒡子
9 g, 蒺藜9 g, 蝉蜕415 g, 生地黄15 g, 丹参
9 g, 赤芍9 g, 炒栀子9 g, 黄芩9 g, 金银花
9 g, 连翘9 g, 生甘草6 g, 水煎服。该书活血
祛风汤, 用当归尾9 g, 赤芍9 g, 桃仁9 g, 红
花9 g, 荆芥9 g, 蝉蜕6 g, 蒺藜9 g, 甘草
6 g, 水煎分2 次服。全方有活血祛瘀、和营消
风之功, 以治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又方凉
血消风散, 治脂溢性皮炎、人工性荨麻疹、玫
瑰糠疹。用生地黄30 g, 当归9 g, 荆芥9 g,
蝉蜕6 g, 苦参9 g, 蒺藜9 g, 知母9 g, 生石
膏30 g, 生甘草6 g, 水煎服。本方从《外科正
宗》消风散增减而成。生地黄、当归、甘草凉血
润燥, 知母、石膏清肌热, 荆芥、蝉蜕消风, 苦
参、蒺藜祛风止痒。可用于血热生风、风燥诸
证, 舌质红, 脉弦滑者。治玫瑰糠疹可再加紫
草凉血清热; 人工性荨麻疹可加紫草、桃仁。
治慢性荨麻疹也可单用或配一二味药物, 如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3 年第3 期
载以蝉蜕炒焦研末, 炼蜜为丸, 或取蝉蜕2
份, 刺蒺藜1 份, 蜂蜜适量, 制成丸剂, 每丸均
重9 g。每日服2~ 3 次, 每次1 丸, 温开水送
下。治疗30 例, 治愈7 例, 显效15 例, 好转5
例。有效病例服药2~ 3 d 后即见症状改善,
皮损逐渐消退; 服药5~ 7 d 症状和皮损可完
全消失或基本消失, 继续服药15~ 20 d, 可
巩固疗效, 防止复发。《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荆
防方, 治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用荆
芥穗、防风、僵蚕、生甘草、紫背浮萍各6 g,
金银花12 g, 牛蒡子、丹皮、干地黄、黄芩各
9 g, 蝉蜕、薄荷各415 g, 水煎服。《林如高骨
伤验方歌诀方解》以泽泻、木通、茯苓、金银
花、连翘、牛蒡子、白芍各9 g, 知母、防风、苍
术各6g, 荆芥、蝉蜕、甘草各3 g, 组成具有清
热利湿、消肿止痒的清热止痒汤, 水煎服, 用
治接触性皮炎。《河北中医药集锦》治瘰疬, 用
胡桃打开, 掏出一半瓤, 装满蝉蜕, 外以黄土
封妥, 铁丝扎紧, 置慢火上焙干, 泥自脱落, 再
将胡桃研细面, 用黄酒为引开水冲服, 每日晨

1978 年第2 期消囊定痫散, 用蝉蜕75 g, 全
蝎50 g, 甘草25 g, 琥珀20 g, 朱砂15 g, 冰
片5 g (后下)。共研细末, 每次3~ 5 g, 日2~
3 次, 白开水送下。治囊虫病, 有熄风定痫、杀
虫消囊的作用。《辽宁中医杂志》1978 年第3
期又方治脑膜瘤。用蝉蜕、全蝎、磁石各
100 g, 蜈蚣50 g, 共为细末。每次715 g, 日2
~ 3 次, 白开水送下。《辽宁中医杂志》1981 年
第6 期载方治痔疮。用蝉蜕15 g, 冰片12 g,
麻油30 m l。先将蝉蜕用微火焙焦存性, 加冰
片研成细末, 用麻油调匀。每晚临睡前, 先用
金银花20 g, 木鳖子12 g (捣碎) , 甘草12 g,
煎汤趁热熏洗患处, 再取棉棒蘸药膏涂痔核
上, 连用5~ 7 d。忌辛辣、鱼虾等物。共治痔
疮、脱肛、便血、肿痛患者53 例, 均于涂药后
痛除血止核消。《中草药》1984 年第2 期治小
儿脱肛。方用蝉蜕焙干, 研末, 越细越好。先
用1% 白矾水将脱肛部分洗净, 随之涂以香
油, 撒上蝉蜕粉, 而后缓缓将脱肛纳还, 日日
如此以愈为度。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宜吃新鲜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治疗30 例, 均
获临床治愈, 疗程最短23 d, 最长56 d。《虫
类药的应用》一书对蝉蜕的论述颇详, 作者对
其应用多有心得。该书小儿惊风退热散, 蝉蜕
60 g, 鸡内金、天竺黄、钩藤各12 g, 陈皮
9 g。共研细末。一般2 岁左右每服1 g (或每
公斤体重用011 g) , 日3 次。是方能解热定
惊, 化痰和中, 可治小儿惊风, 发热, 消化不
良。又方治百日咳之顿咳散, 蝉蜕、僵蚕、前胡
各6 g, 生石膏、杏仁、川贝母、海浮石各
415 g, 六轴子、北细辛、陈京胆各115 g。研
极细末, 每次1 岁服013 g, 1 日可服4~ 5 次
(间隔3 h) , 白糖开水送下。治哮喘、荨麻疹
之祛风定喘丸, 蝉蜕45 g, 黄荆子15 g。共研
细末, 炼蜜为丸, 每服6 g (幼儿酌减) , 日3
次。发作时服量可增至9~ 12 g, 不发作时可
以小剂量, 每日3 次巩固之。书中指出:“蝉蜕
不仅有疏风清热之功, 且有镇静解痉及抗过
敏的作用; 而黄荆子既能止咳祛痰、解痉定
喘, 并有解表散热、镇静止痛之功。”治对口、
搭背初起未化脓时, 用蝉蜕、蜈蚣等份为末,
蜜或醋调敷, 每日换药1 次, 连用数日可消。
“蝉蜕善于祛风胜湿, 涤热解毒, 配以蜈蚣之
开瘀化毒, 其效自著”(《虫类药的应用》)。治
内痔痔核肿痛, 每日用蝉蜕7 只, 胡桃7 枚,
炙存性为末, 黄酒冲服。连服7~ 10 d。“蝉蜕
善入血分, 能祛风胜湿, 涤热解毒; 助以黄酒
之活血散瘀, 即能消肿定痛; 胡桃补肾润肠,
有利于痔疾之恢复”(《虫类药的应用》)。李秀
敏用蝉蜕治银屑病及血管性水肿。对急性进
行期银屑病在凉血解毒的基础上加用辛凉之
蝉蜕, 以解咽喉部之炎症, 同时协同驱除血中
之风邪, 并取其以皮透皮的作用, 往往取得较
好的疗效。方用蝉蜕10 g, 金银花20 g, 连翘
12 g, 板蓝根30 g, 水牛角片(先煎) 30 g, 白
茅根30 g, 钩藤20 g, 皂刺10 g, 水煎服。对
血管性水肿, 以蝉蜕为主之内服剂, 往往较抗
组织胺制剂疗效理想。内服与外洗合用, 见效
更速。方用蝉蜕12 g, 柴胡10 g, 防风10 g,
车前子(包) 10 g, 六一散(包) 10 g, 黄柏6 g。
水煎服。并用蝉蜕30 g, 加水1 000 m l, 文火
煎煮10 m in, 先熏后湿敷(《中医杂志》1994
年第5 期)。胡玉荃等治子宫脱垂, 用蝉蜕15
g, 黄柏12 g。加水500 m l, 煎20 m in, 取汁
250 m l; 二煎加水300 m l, 煎15 m in, 取汁
150 m l。两汁混合, 外洗, 每次温洗15~
20 m in, 日1 次, 连续3~ 5 d。若因子宫托摩
擦而感染, **壁膨出溃破者, 用蝉蜕15 g,
五倍子3 g, 白及12 g。加水400 m l, 浓煎取
汁100 m l, 用棉球蘸药液涂于患处, 每日3
次, 连续治疗1 周。方中黄柏燥湿清热; 五倍
子祛腐生新; 白及止血收敛; 蝉蜕有清透消肿
之功, 不仅能使脱垂的**壁炎症吸收, 溃疡
面愈合, 而且对膨出的**壁有明显收敛复
旧作用。蝉蜕具有使子宫脱垂及会阴局部炎
症吸收, 肌肉弹性功能改善的作用。又治经行
头痛。用蝉蜕15 g, 白蒺藜15 g。加水
400 m l, 煎30 m in, 取汁200 m l, 二煎加水
300 m l, 取汁200 m l, 两汁混合, 分早晚2 次
温服, 每日1 剂。于月经前1 周开始服药, 至
月经干净为止, 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蝉
蜕、白蒺藜均入肝经, 有清泻肝火之功, 故主
要用于肝火所致的经行头痛, 尤其是巅顶掣


痛者。另方治子疒音, 用蝉蜕10 g, 山茱萸
12 g, 麦冬15 g。水煎服。该方有益肾阴、安
胎养胎、润肺亮音之效(《中医杂志》1994 年
第6 期)。焦君良治疗过敏性结肠炎、功能性
腹泻及其他类型的慢性非特异性腹泻。用蝉
蜕平泻汤, 其组成为: 蝉蜕20 g, 徐长卿
12 g, 柴胡6 g, 防风6 g, 乌梅10 g, 合欢花
皮15 g, 莲子肉15 g, 地榆20 g, 苦参20 g。
既可单用, 也可随证加味(《中医杂志》1994
年第6 期)。在治疗眼疾方面, 现除煎汤内服
上, 还制成注射液应用。如张冬生治角膜薄
翳、斑翳、白斑, 用蝉蜕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
016 g) 球结膜下注射(注射前滴1% 丁卡因2
次, 注射部位以靠近角膜浑浊部位的球结膜
为宜) , 每日或隔日1 次, 10 次为1 疗程, 两
个疗程间隔7~ 10 d。有效率76%。以角膜薄
翳、斑翳疗效较好(《山西医药杂志》1979 年
第4 期)。《中医外治法》治阴茎红肿, 用蝉蜕
12 g, 蚯蚓泥30 g, 煎汤熏洗。陈莲珍等治产
后尿潴留, 用蝉蜕(去头足) 9 g, 加水500~
600 m l, 煎至400 m l, 去渣加红糖顿服, 5~
6 h 后如无效可重复给药, 并同时肌注新斯
的明015 m g, 配合针灸及理疗等。总有效率
9716% (《湖北中医杂志》1983 年第5 期)。
经研究, 蝉蜕含甲壳质、蝶啶类色素、蛋
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等。动物实
验证明, 蝉蜕有抗惊厥作用, 能减少士的宁引
起的惊厥死亡数, 并能延长惊厥动物的存活
期和惊厥潜伏期。延长破伤风毒素所致惊厥
小鼠的存活期, 与苯巴比妥钠合用则较单用
更显著。还能对抗可卡因、烟碱等中枢**
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 部分消除烟碱引起的
肌肉震颤, 其抗惊厥作用以蝉蜕去头足之蝉
身为强, 蝉蜕头足较弱; 有显著的镇静作用,
与戊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 有镇痛作用,
除头足镇痛效力较轻外, 整体和身均有明显
的镇痛作用; 有解热作用, 以头足为强, 全蝉
蜕次之, 蝉蜕身最差; 对动物被动皮肤过敏反
应及迟发型超过敏反应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 有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 能明显减轻免疫
器官胸腺和脾脏的重量、降低腹腔巨噬细胞
的吞噬功能、降低碳粒廓清速度; 有抗肿瘤作
用; 并能明显减慢心率; 有阻滞心肌B受体的
作用; 另对红细胞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且能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蝉蜕甘咸凉, 轻浮宣散, 长于凉散风热,
开宣肺窍, 清肝热, 为治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之要药, 对发热、咽痛音哑尤为常用, 又为隐
疹、皮肤瘙痒常用之品, 对破伤风、惊风、小儿
夜啼也有较好疗效, 并是目赤肿痛、翳膜必配
之药, 且治咳嗽、哮喘、疮疡、水肿等, 临床应
用广泛。用量一般3~ 6 g, 若祛风定惊可用
15~ 30 g。古有炮制去头足及治小儿夜啼去
前截用后截的记载, 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药
理研究, 疏散风热时可不去头足, 治惊厥时宜
去头足。《别录》曰蝉蜕“主女子生子不出。”
《千金要方》有治逆生的方剂, 故孕妇应慎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