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X 细辛

曾伟峻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7/08
帖子
12067
获得点赞
48
声望
0
年龄
44
北细辛
full
WHr2xudWABtQ9WK7gBWbejIZmJRcrZRX.jpeg
mmexport1482148987452.jpeg




Herba Asari

[来源] 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北细辛 Asarum heterotroidees Fr.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汉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 var.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

[植物形态] 北细辛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茎横走,生有 多数细长的根。叶基生,1~3片,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花单生于叶腋,接近地面,花被钟形,或壶形,污紫色,顶端3裂,裂片由基部向下反卷,先端急尖,雄蕊12,花丝与花药等长;花柱6月。蒴果肉质,半球形。花期5月,果期6月。
汉城细辛 基生叶多为2,叶柄有毛,叶片较厚,花被 裂片平展。华细辛与上种相似,唯根茎较长,节间密,叶落归1~2片,肾状心形,先端渐尖,上面散生短毛,下面仅叶脉散生较长的毛。花被质厚,筒部扁球形,顶端3裂,裂片平展,花丝较花药长1.5倍,蒴果肉质,近球形。

[药材性状] 北细辛: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 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根痕。基生叶1~3, 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长4~10cm,宽6~12cm,表面淡绿色。有的有花,多皱缩,钟形,暗紫色,花被顶 端片由基部反卷与花被筒相贴。果实半。气辛香,味辛辣、麻舌。栽培品的根茎多分枝,长5~10cm,直径 0.2~0.6cm,根长15~40cm,直径0.1~0.2cm,叶基多。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1~1cm,基生叶多为2枚,叶柄有毛,叶片较厚,叶背面常密生较长的毛;花被裂片直立或平展。果实半球形。
华细辛 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基生叶1~2,叶片较薄,背面常无毛,叶柄无毛;花被裂 片直立或平展,果实近球形。气味较弱。

[采集地] 购于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细辛或细辛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心、肺、肝、肾经。
【功效】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临床应用】1.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等症。
细辛主要能散寒止痛,常与羌活、荆芥、川芎等同用,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较剧的病症;对于外感风寒、阴寒里盛的病症,亦可应用,须配合麻黄、附子等同用。
2. 用于头痛、齿痛、风湿痹痛。
细辛止痛力强,对于头痛、齿痛都有较显著的疗效,头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齿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对于风湿痹痛,以属于寒湿者为宜,可与羌活、川乌、草乌等配合应用。
3. 用于痰多咳嗽。
细辛能温肺以化痰饮,所以主要用于治疗肺寒咳嗽、痰多质稀色白的病症,常与干姜、半夏等配伍应用。
本品又能通鼻窍,疗口疮。用于鼻渊,常配合白芷等应用;用于口舌生疮,可单用一味细辛,研末敷于脐部。
【处方用名】北细辛、细辛(喜净,晒干,切碎用)
炙细辛(用蜂蜜拌炙,减少温散之性)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一钱五分,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本品虽有较好的散寒作用,但发汗作用力较弱,一般解表方剂中不作主药,临床用于风寒表症主要有两个方面:或者外助麻黄以发汗解表,内助附子以扶阳温肾,治疗阳虚体质的外感风寒,形寒怯冷等症;或者取其兼有止咳、镇痛作用,用于风寒表症兼有头痛、身痛或咳嗽等症。此外,在镇咳方面,可配合干姜以温肺化痰,配五味子以开阖并施,配麻黄宣畅肺气;在止痛方面,可配合白芷治牙痛,配川芎治头痛,配乌头治痹痛,都是常用的配伍应用方法,可供参考。
【方剂举例】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细辛、芍药、五味子、干姜、半夏、甘草
治痰饮咳嗽气喘。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
治阳虚而兼外感,身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减,神衰欲寐。
【文献摘录】《本经》:「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
《本草衍义》:「治头面风痛,不可缺此。」
《本草别说》:「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则死。」
 
细辛气味辛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可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 恶寒、发热、全身骨节疼痛。常与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等配伍应用。本品有升浮之性,故又可用于头面部诸风百疾。
细辛的主要特点是有窜透开滞的效能。“辛”味能“开通”,可用它开胸中滞气,通肺窍,疏通关节,而治疗咳逆上气,寒痰喘嗽,眼风流泪,鼻塞不闻香臭,风寒痹痛等证。因能辛通肺气,故亦有“利水道”的作用。
细辛可入心、肾、肺、肝四经,故与桂枝、薤白、当归、丹参同用可治胸痹心痛;与独活、桑寄生、川断、乌药、当归同用,可治腰、膝、腹部疼痛;与干姜、五味子、半夏、麻黄、杏仁同用可治寒饮犯肺的咳喘;与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白芷、瓜蒌同用,可治妇人乳结疼胀,经血不行;与草决明、石决明、羊肝、木贼草、夏枯草同用,可治目痛,目痒,流泪等。
蚕沙也能通凝滞,但偏用于祛风湿滞于肌肉而致的肌肉疼痛。细辛主要是搜风湿寒邪滞于肝肾而致的筋骨疼痛。对经久不愈的疼痛,在应证汤药中加入本品,常常取得好效果。
独活善搜肾经气分伏风,细辛善搜肝肾血分风寒。
细辛的常用量是1~3克,一般不超过3.2克。前人有“细辛不过钱(3.125克)”的说法,但这是指单服细辛而言。在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时,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临床上也有在处方中用1.5克、6克、甚至9克的。但须仔细分析,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不可贸然地使用大量。
 
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北细辛大辛纯阳,为药中猛悍之品,以温散燥烈为能事,用之得当,则其效立见。兹略举临床运用之数端于次:
(1)降逆止咳
朱老指出:前人曾形象地把肺喻为钟,所谓“肺如钟,撞则鸣”,外而风寒燥热,内而七情致损,皆可以影响于肺,使肺气失宣散肃降之常,发为咳嗽。细辛所治之咳嗽气逆,乃为外有寒邪,内伏水饮,中外皆寒之证,小青龙汤便是代表方。此方之结构,大率分为三组,一组药是用麻桂解表散寒(《伤寒论》原文为。伤寒表不解”);第二组药是用于姜、半夏蠲除水饮(《伤寒论》原文为。心下有水气”);第三组药是白芍、五味子,甘缓酸敛,缓和药性之猛暴,使之成为有制之师。而细辛一味,在方中独有深意,一层意思是助麻桂解表;一层意思是助姜夏化饮;而五味子酸敛,与细辛之辛散相伍,一合一开,意在使肺之宜降复常,而咳逆自止,则是第三层意思了。仲景用药之妙,在此方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医生治咳嗽的通病多出在两方面,一是用通套的止咳方药,见咳止咳;二是宁可用清热化痰药,也不轻用辛温燥烈之品。目前市售成药,如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膏之类.也以凉药居多,是以热咳或可以有效,寒咳则雪上加霜矣。这二者都错在失去了辨证论治精神。
[病案举例]
董x,27岁,工人。病咳嗽三月余,通服中西药不效,喉痒,痰多,清稀如水,夹有风泡,舌脉均无热象,他无所苦,姑拟小青龙汤原方投之:
麻黄6克,桂枝10克,法半夏15克,细辛3克,五味于6克,白芍、干姜各10克,支甘草6克。
1剂咳减,3剂即完全告愈。
(2)利水消肿
肾炎初起,有类风水,但有夹寒夹热之异,其症头面浮肿、畏风、苔薄白、脉浮。夹热者,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宋老经验,用加减越婢加术方(麻黄、石膏、苍白术、蝉衣、白花蛇舌草、连翘、银花、车前草、野菊花、泽兰、益母草);夹寒者,舌淡、苔白、脉不数、口不渴,畏寒,则取仲师治少阴反热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制附片、细辛)合五皮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其效甚捷,盖细辛既温少阴之经,又兼有行水气之长,往往三五剂即可消肿。肾炎虽多见血压增高,而麻、附均有升压作用,朱老认为:有斯证即用斯药,不必避忌。事实上患者服上述处方后并无血压上升的弊端。
(3)宣痹止痛
细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风火牙痛,症见牙龈肿痛、喜吸凉风、口渴、舌红、脉滑数,常用细辛与石膏、荆芥、防风、薄荷、川芎、赤芍、蜂房、白芷、黄芩,升麻、甘草配伍,既是“火”,用石膏、黄芩正为的当,何以还用细辛?这是因为细辛有发散之长,取。火郁发之”的意思。此方加川乌、花椒,对龋齿疼痛也极有效。
细辛也常用于痹证疼痛,《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无论风寒温痹、风热湿痹均可用之,但寒证用量可大(朱老常用量为10~20克),后者则仅取其宣通经隧,冲开蕴结之湿热,用量则不宜重,一般3~5克即可。
细辛亦为头痛要药,寇宗奭说它“治少阴头痛如神”。实际上风寒、风热头痛也常用之,《局方》川芎茶调散以及菊花茶调散即是其例。
(4)止痛愈疡
口疮多属于火,但有虚火、实火之异,实火宜清宜下,虚火可补可敛。朱老治实火口疮,常以黄连配细辛,一寒一热,一直折,一发越,合奏消炎止痛之效,除内服外,也可以黄连3份,细辛1份,共研细末,蜜调外搽。对虚火口疮,则常于辨证汤药之外,用细辛15克,研细末,水蜜各半凋匀如糊状,放置纱布中,贴在脐部,用胶布密封,两日一换,一般三日左右,口腔溃疡即可获愈合。
关于细辛的用量,历来多有限定,如张璐说:“细辛,辛之极者,用不过五分”;顾松园说:“以其性最燥烈,不过五分而止”;《本草别论》说:“多(用)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朱老认为不可拘泥于前人旧说,头痛、腹痛、咳嗽、牙痛、口腔溃疡、肾炎,一般用3~6克,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则可用10~20克,以上均为汤剂用量。为求稳当计,亦可先煎半小时。若研末吞服,则需特别慎重,以小剂量为宜。顺便提及,笔者所在的医院,凡细辛超过3克者,处方都得退回来,要由医生签字后才取药。经笔者了解,是因为该院有一药工,患头痛鼻塞,医生在汤剂中用了6克细辛。该药工欲求速愈,便在煎药时把鼻子凑上去熏,几分钟后便晕倒了,经一番抢救始清醒。院方查找原因,老专家认为是细辛用量超过了古圣垂戒的五分(1.6克)之故,所以才有此严格规定。笔者认为,此错错在直接去熏,而不在细辛用量大小,此不成文的规定,实为因噎废食。

[何绍奇整理]
 
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 poides F. Schm.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 又名北细辛(《理伤续断秘方》),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又名西细辛(《本草原始》)的带根全草。味辛,性温。有小毒。入肺、肾经。功能: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内服:煎汤,1~4g。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辽细辛含挥发油约3%,华细辛含挥发油2.75%。其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其他成分有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烯(p-Cym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龙脑(Borneol)、爱草脑(Estragole)、黄樟醚(Safrole)、细辛醚(Asarone)、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2,3,4-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2,3,4-Trimethoxy-1- propenyl-benzene)、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酰胺(Isobutyldodecatetraenamide)。
此外,细辛中尚含钾、钠、镁、钙、铁、锰、铜、锌等元素。
药理作用:
1. 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给药,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主活动明显减少;大剂量可使动物出现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小鼠给药后5分钟入睡,翻正反射消失;豚鼠行动稍不稳,安静,且能显著延长硫喷妥钠的睡眠时间。其对中枢的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细辛挥发油0.5ml/kg 给家兔灌胃对电刺激家兔齿髓神经所致疼痛有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安替比林0.5g/kg 相似。细辛煎剂灌胃,对小鼠亦有镇痛作用。
细辛挥发油灌胃,对因温热刺激、伤寒及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和四氢β-萘酚所致的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对正常动物(家兔、豚鼠)有解热作用。
2. 抗炎作用细辛对大鼠甲醛性及蛋清性脚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细辛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酵母、甲醛引起的大鼠关节肿胀,对抗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挥发油腹腔注射 0.24ml/kg、灌胃0.96ml/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去肾上腺后的大鼠,仍有抗炎作用。其抗炎的作用原理是:既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对炎症过程的炎症介质释放、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渗出、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等环节均有抑制作用。细辛中的去甲乌药碱对组胺诱发的大鼠踝关节肿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细辛醇浸剂0.2~0.4g(生药)/kg 静注于家兔,可对抗吗啡所引起的呼吸抑制。甲基丁香油酚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细辛醇浸剂对离体肺灌流量先有短暂的降低,而后持续增加,可维持15~30分钟。异丙肾上腺素没有先短暂减少的现象,但在肺灌流量和持续时间上,与细辛类似,故认为细辛的后续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作用类似。
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细辛挥发油能明显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对离体蛙心,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并停搏在舒张期。北细辛醇提取液对离体兔和豚鼠心脏,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在用药后迅速出现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此作用一般持续时间约为7~10分钟,表现具有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对豚鼠离体心脏,可使冠脉流量增加,但对离体兔心则无明显影响。细辛挥发油能对抗家兔因脑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并能增加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细辛、去甲乌药碱、异丙肾上腺素对狗左室泵血功能和心肌收缩有明显改善作用,但细辛使搏出量增加,去甲乌药碱、异丙肾上腺素则使搏出量减少。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后,细辛增加心输出量作用仍然存在。
细辛挥发油对蟾蜍内脏血管灌流显示有扩张作用,给麻醉犬或猫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然其煎剂则对猫有升压作用。该作用能被可卡因增强,被麦角毒所翻转。这些现象似乎与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
5. 局部麻醉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细辛挥发油有表面麻醉作用,有浸润麻醉效力,但煎剂无效。细辛醇浸剂对蛙坐骨神经丛、豚鼠皮内神经末梢及人舌黏膜均有局部麻醉作用。细辛50%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具有可逆性,其麻醉效果与 1%的普鲁卡因接近。
6. 提高机体代谢谢功能从细辛中分离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β兴奋剂样的广泛生理作用,因而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谢及升高血糖等作用。
7. 对平滑肌的作用细辛挥发油低浓度使家兔离体子宫、肠管张力先增加后下降,振幅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对组胺、乙酰胆碱及氯化钡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痉挛有松弛作用。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
8. 抗组胺作用北细辛甲醇浸出液的水不溶性分离部分中所含甲基丁香油酚、Kakuol、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酰胺和去甲乌药碱等4种成分,具有抗组胺作用,均可明显抑制组胺所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
9. 抗菌作用细辛乙醇浸液、挥发油等对革兰阳性菌、枯草杆菌及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及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细辛挥发油对多种真菌有抗菌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为黄樟醚,其抗菌效果比40%甲醛气熏杀菌作用强4倍,比石炭酸直接杀菌作用强1倍。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细辛 15g,白芍、川芎各30g,菊花、葛根各20g。水煎服,日1剂。服药6剂,停药3天,再服药6剂为1疗程。治疗500例,治疗时间3个月,结果:临床治愈163例,显效274例,好转5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8.2%。〔湖北中医杂志1991;(2):22〕
2. 治疗脑血栓以细辛代替通窍活血汤中之麝香,治疗5例,服药十数剂后皆愈。〔吉林中医药1989;(4):15〕
3.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细辛10g,制附片10g,黄芪18g,党参12g,麻黄、炙甘草、桂枝各9g,水煎服。治疗14例,其中有6例同时服用20%细辛酊,每次10ml,3~4次/日,用药49天~5个月。心率增加6~10 次/分者11例,各种自觉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无效3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5):
299〕
4. 治疗心绞痛以细辛挥发油及冰片制成的复发细辛气雾剂,在心绞痛发作时,对准口腔喷雾2~5次即可。治疗281例,1分钟内止痛者56例,2分钟内止痛者55例,5分钟内止痛者71例。〔新医药学杂志1977;(1):13〕
5. 治疗肌肉注射所致的肌肉肿块细辛30g,研极细末,过筛,密封备用。在肿块及四周外敷一薄层,胶布贴封不漏气,外加热敷。治疗100余例,一般敷用24小时即可止痛、消肿、硬结消散。化脓者不宜。〔中级医刊1982;(1):49〕
6. 治疗黄水疮细辛、五倍子各200g,冰片2.5g,前2药共研细末后加入冰片研匀,然后用苦参熬汁洗净患处,将药末撒满疮面(不用覆盖),每日换药1次,直至痂皮脱落。〔吉林中医药1984;(1):53〕
7. 治疗扁平疣苍术9g,细辛6g,陈皮、白芷各12g,板蓝根、贯众各30g。水煎取汁500ml,趁温热每日3次熏洗患处,日1剂。治疗378例,结果:痊愈291例,显效39例,进步27例,无效2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1985;6:333〕
8. 治疗阳痿细辛5g,代茶饮,治疗25例,用药月余均获效。〔中国中药杂志1989;14(7):56〕
9. 治疗女性不孕症制川乌、制草乌各9g,细辛3g,丹参、益母草各15g,共为1料。细辛研末,余药用火焙焦,研末混合,与月经来潮后1周左右,将上药分3次冲服,白酒为引,2料为1疗程。治疗肾阳不足、寒凝胞宫或衃血内阻所致之不孕症,疗效显著。〔湖北中医杂志1984;(1):53〕
10. 治疗三叉神经痛以细辛加入小活络丸并加全蝎,治疗4例,用药1周疼痛减半,再服皆愈。〔吉林中医药1985;(2):29〕
11. 治疗各类神经痛细辛焙干碾细,过120目筛,取细辛末10g,冰片5g,混合研细,装瓶备用。用时将左手食指压住健侧鼻腔,右手将药约 0.1g 放置患侧鼻孔前,嘱病人用力吸气,药粉随气进入即可。治疗50例,15分钟内疼痛完全消失者38例,2分钟内消失者5例,5分钟内消失者2例。显效5例。全部有效。〔中级医刊1983;(11):56〕
12. 治疗牙痛a. 细辛6g、荜拨10g,水煎漱口,每次漱口10~20秒钟,1日3~5次,1日1剂。忌内服。治疗23例,获止痛效果者18例。漱口后口腔内有麻涩感,属正常现象。若2剂无效须改用其他方法。〔湖北中医杂志1988;(6):16〕
b. 细辛4.5g、生石膏45g,煎汤,半剂漱口,半剂内服。治疗48例,漱口5分钟即可止痛,用药 4剂后全部治愈。〔山西中医1986;2(3):29〕
13. 治疗阿弗他口腔炎细辛末9~15g,和水,加用少量甘油或蜂蜜调匀成糊剂,摊于纱布上,贴于脐部,胶布密封,至少贴3天,顽固病例可连续贴2次。治疗106例,总有效率达93.4%。〔中华口腔科杂志1960;8(2):75〕
14. 用于局部麻醉细辛经乙醚提取的挥发油制成3%的麻醉液。剂量视手术要求而定,最多一次可用30~40ml。用此作为局部浸润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的注射液,行耳鼻喉科、口腔科及眼科手术共52例,麻醉效果良好者33例,效果较好者17例,无效者2例。〔湖北卫生1972;(1):68〕
方剂选用:
1. 治疗风冷头痛,痛则如破,其脉微弦而紧:细辛一两(净),川芎一两,附子(炮)半两净,麻黄一分。上细切,入连根葱白、姜、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连进三服。(《普济方》细辛散)
2. 治疗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3. 治疗痰饮,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4. 治疗虚寒呕哕,饮食不下: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下。(《本草纲目》)
5. 治疗鼻塞不通: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普济方》)
6. 治疗牙齿痛久不瘥:细辛(去叶苗)、荜菝。上二味等份,粗捣筛。每用半钱匕,水一盏,煎十数沸,热漱冷吐。(《圣济总录》细辛汤)
配伍效用:
细辛配伍半夏 细辛温肺化饮;半夏燥湿化痰。二者相伍,温肺化饮之功更著,可用于治疗痰饮停肺之咳嗽、痰稀色白而量多者。
细辛配伍干姜、五味子 细辛散寒解表而温肺化饮;干姜温中散寒,亦温肺化饮。二者相伍,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可治疗外有表寒,内有痰饮之证。五味子敛肺气平喘咳而生津,反佐细辛、干姜,可防其发散太过而伤气耗津。于散寓敛,祛邪而不伤正。三者伍用,有散寒化饮、敛肺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寒留饮之喘咳气急、痰白清稀、苔白滑者。
细辛配伍生地 细辛辛散而止痛,但易伤阴助热;生地甘寒,滋阴清热,能制细辛之弊。二者寒热相伍,刚柔相济,共奏清热止痛之功,用于治疗阴虚胃热牙痛及风热头痛。
细辛配伍熟地 细辛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熟地补血生津、滋养肝肾。细辛之辛散可去熟地之呆腻,使之补而不滞;熟地之滋腻又可制细辛之辛燥,使其散而无过。二者相伍,润燥并用,补散兼施,既有补肾强腰、祛寒止痛之功,又有养血祛风止痛之效,用于治疗腰酸重痛、转侧不利证属肾虚寒侵、经络不利者以及血虚头痛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阳亢或无风寒湿邪之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素有高血压史,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反藜芦。
“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细辛挥发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47mg/kg。华细辛煎剂给小鼠灌服与静注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2.375g/kg和0.778g/kg。浸出液毒性大于水煎剂。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均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使随意运动和呼吸减慢,反射消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心跳停止于呼吸之后。黄樟醚毒性较大,长期服用有致癌作用。细辛挥发油少量长时间给猫及家畜,则引起磷中毒样的肝、肾脂肪变性。
临床应用本品,剂量过大,可发生心悸、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律紊乱。
本品中毒症状,一般表现为面色潮红、头痛、呕吐、烦躁、口渴、汗出、瞳孔轻度散大、脉数、体温及血压升高、颈项强直、肌肉震颤,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迅速转入痉挛状态,表现为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神志不清、昏迷、尿闭,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中毒救治:
1. 早期催吐、洗胃。内服乳汁、鸡蛋清或活性炭末。
2. 有惊厥、痉挛、狂躁症状者,可肌肉注射安定或巴比妥钠。
3. 尿闭时,可口服双氢克尿塞,或肌肉注射速尿,必要时可导尿。
4. 其他处理:酌情补液,并给予维生素C静脉点滴。
5. 中草药治疗:a. 西洋参(先煎)、五味子、羚羊角粉(冲服)各3g,麦冬9g,生石膏24g,生甘草30g,加绿豆汤,共煎300ml,口服或鼻饲。b. 壮热、神昏、烦躁不安者可内服安宫牛黄丸。c. 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胸腹胀满者可内服苏合香丸。
【医家论药】
“细辛,风药也。风性升,升则上行,辛则横走,温则发散,故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盖痹及死肌,皆是感地之湿气,或兼风寒所成,风能除湿,温能散寒,辛能开窍,故疗如上诸风寒湿疾也。”“细辛,其性升燥发散,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以其气味俱厚而性过烈耳。”(《本草经疏》)
“细辛,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癎者,宜用之。”(《本草纲目》)
“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本草正义》)
“细辛,若寒邪入里,而在阴经者,以此从内托出。佐九味羌活汤,发散寒邪快捷,因其气味辛香,故能上升。入芎辛汤,疗目痛后羞明畏日,隐涩难开。合通窍汤,散肺气而通鼻窍。佐清胃汤,祛胃热而止牙疼。此热药入寒剂,盖取反以佐之之义也。”(《药品化义》)
“细辛,佐姜、桂能驱脏府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佐独活能除少阴头痛,佐荆、防能散诸经之风,佐芩、连、菊、薄,又能治风火齿痛而散解诸郁热最验也。”(《本草汇言》)
“细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独用。多用则气耗而痛增,独用则气尽而命丧。”“细辛阳药也,升而不沉,虽下而温肾中之火,而非温肾中之水也。火性炎上,细辛温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或问;细辛散人真气,何以头痛反能取效?盖头为六阳之首,清气升而浊气降,则头目清爽;惟浊气升而清气降,头目沉沉欲痛矣。细辛气清而不浊,故善降浊气而升清气,所以治头痛如神也。但味辛而性散,必须佐之以补血之药,使气得血而不散也。”(《本草新编》)
“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本草别说》)
“细辛……止诸阳头疼,风痹痛,开胸中滞,益肝胆明目,利九窍,眼泪、齿痛,凡头面诸风,不可缺也。东垣用之治邪在里之表,本草主治咳逆,百节拘挛,最能温中下气破痰,盖味本辛也。予尝用之以利水道,何哉?不知诸辛入肺,肺气赖辛以通畅,则渗下之官得令,所以能利水道也。大都不可重用,恐成气闭之患。痘家气粗,切不可用。”(《药鉴》)
附注:关于细辛的剂量和入煎方法的研究多数人认为细辛虽有小毒,但辨证准确,入煎剂时仍可大剂量应用,大剂量(15~20g)用于阳气不足; 中等剂量(10g)用于咳嗽哮喘;小剂量(2~5g)用于头痛齿痛。但入散剂,则宜在1~3g之间,不可过量。
实验表明:用细辛或根末吞服,与用全草作汤剂煎服相比,如剂量相同,则根中挥发油的含量为全草煎剂煎煮10分钟后的3倍,故若欲达到相同的疗效,则汤剂应为散剂的3倍。黄樟醚为挥发油中之有毒成分,如果剂量相同,则根中黄樟醚的含量为全草煎煮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的4、12、50倍,即汤剂的用量即使是散剂的4倍、12倍,也不致引起不良反应。汤剂中细辛用至 15g,只要煎煮20分钟,其毒性也不会超过根末散剂的3g。
有文献指出,细辛入汤剂宜后下,使其受煎时间缩短一半以上,能大大减少细辛挥发油的损失。由于细辛为草类药物,木质化程度低,后下并不影响其他非挥发性成分的浸出。故细辛入汤后下,可使各种成分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有利于提高疗效。
 
中药诗赏析
细 辛
华阴采得少辛还,临海东阳未足传。
鼻塞头风皆可愈,齿疼目泪悉能痊。
细根却喜堪存用,双叶须教急弃捐。
单服令人常闷绝,误投香燥见休偏。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细辛味辛温无毒,入心小肠二经。其根细而其味极辛,故名之曰细辛。生华阴山谷,今处处有之。陶隐居云: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禀升阳之气,而为风剂。辛香开窍,故主疗如上。雷公云:凡使,须去头土了,用瓜水浸一宿,曝干用。拣去双叶,服之害人。同石膏,能治阳明火热上攻以致齿痛。得当归、芍药、川芎、牡丹、藁本、甘草、白薇,通治妇人子宫冷不受孕。得鲤鱼胆、青羊肝、甘菊花、决明子,疗目痛。得甘草,疗伤寒少阴咽痛。得藁本、川芎、白芷、荆芥、防风,治风头痛。得紫苏、防风、甘草、桔梗、杏仁、薄荷、桑白皮,能解利伤风寒鼻塞。其性升燥发散,故凡病内热及火升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即入风药亦不可过五分,以其气味俱厚而性过烈耳。(李绍林)
 
细辛,性味辛、温。入肺、肾经。功效发表散寒,温肺祛痰,祛风止痛。主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冷痹痛诸证。用细辛组成的常用方剂有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用之得当,效如桴鼓。

细辛为宣通内外、发散风寒的要药,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牙痛、骨节疼痛,笔者多年来根据施今墨对药经验,用细辛配伍石膏、川芎、白芷、防风、天麻、蒿本、升麻、丹参、葛根、半夏、陈皮、川牛膝等药,治疗头痛100余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1.配伍 细辛配石膏,以细辛之辛散,引石膏之寒凉,达于上焦,共奏清热泻火,通络止痛之功效,而无燥烈遏邪之弊。配五味子,一散一敛,一开一合,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止咳平喘甚妙。配麻黄、白芍、干姜、桂枝、甘草、半夏、五味子,有解表、散肺、化饮之功效。配当归、桂枝、白芍、甘草、通草、大枣,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可治气血寒凝痛经、骨节痛。配麻黄、附子,治疗伤寒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之证。

2.用量 细辛的用量历来有争议,《本草别说》言“细辛若单用不可过半钱,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本草备要》认为“其味厚性烈,不可过用,不可过1钱,多则气不能,闷绝而死。”《中药大辞典》用量0.3~1钱。载现代药理研究“细辛挥发油对蛙、小鼠、兔等初呈兴奋现象,继即陷入麻痹状态,逐渐使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减退,同时反射消失,终以呼吸麻痹死亡。”煎剂则使血压上升,对血压有肾上腺素样作用。

《伤寒论》中用细辛的方子有5张。其中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细辛用量3两;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用量2两;乌梅丸中细辛用量6两。其用法乌梅丸为丸剂,其余均为汤剂。根据《简明中医词典》考证,东汉时期的1两,相当于现在的13.92g,乌梅丸中用6两,与方中其他药物共研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次10丸,细辛所占量极微。

根据古人及古今书籍记载,结合笔者多年经验,细辛每次用量以不超过9g为宜(入汤剂),入丸散量应更少些,成人每次内服不得超过2g。

3.禁忌症 凡阴虚阳亢及无风寒湿邪之头痛咳嗽者禁服。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皆不可用。肝阳上亢头痛禁忌。眩晕证(高血压)不可用。

4.典型病例 苏某某,男,44岁。头痛3年余,间歇性反复发作,跳胀刺痛,痛有定处,工作劳累情绪紧张时头痛加重,健忘。近3个月头痛加剧,不能坚持工作,舌红,边有瘀斑,苔白稍黄,脉沉细。辨为瘀血阻络(血管神经性)头痛。方药:细辛5g,石膏40g,川芎15g,白芷15g,红花10g,桃仁10g,芜活15g,防风15g,蒿本10g,当归20g,天麻10g,丹参20g,荆子10g,甘草5g,4剂。水煎2次合而分2服,1日1剂。

二诊:服药后,头痛诸症大减,效不更方,又投4剂,隔日1剂。

三诊:头痛停止,又按原方投4剂,以巩固疗效。随访1年,无复发。
00.jpg
 
细辛

别名
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汉语拼音

xi xin

英文名

Manchurian Wildginger, Herb of Manchurian Wildginger, Herb of Seoul Wildginger, Herb of Siebold Wildginge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sarum heteroTCMLIBopoides 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axim.)Kitag.

2.Asarum sieboldii Miq.

3.Asarum sieboldii Miq.f.seoulense(Nakai)C.Y.Ching et C.S.Yang

归经

肺;肾;心;肝;胆;脾经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细辛对犬左室功能的作用: 北细辛用乙醇提取至浸膏状,再加水稀释成1:2的溶液(每1ml含生药2g,简称A.H)。在心肺制备犬中静脉注射A.H.0.1-0.4ml/kg。结果显示,LVSP↑、LVEDP↓、MAP↑、CO↑、HR↑、SV↓、dp/dtmax↑、-dp/dtmax↑、t-dp/dtmax↓、Vpm↑、Vce-cpip↑、Vmax↑;在麻醉开胸犬中,静脉注射 0.05-0.4ml/kgA.H除可使MAP↓和SV↑外,其它结果与心肺制备实验基本一致;上述两个实验测得的Lis-sajous图形的正向前降支均向右上方移位。从而排除了前、后负荷的影响,表明泵功能的改善似由于A.H增强心肌收缩性能所致。A.H和北细辛中含的dl-去甲乌药碱(简称H.G)以及异丙肾上腺素(简称I.S)三者进行比较。结果三者均能增强犬左室功能,但A.H可使SV增加,H.G和I.S却使SV减少。其原因可能与A.H使心率增快适度、心室舒张较完全有关。

1.2.细辛对犬心源性休克的作用: 用细辛(AsarumheteroTCMLIBoids)的根制成1:2的水溶液。用犬冠脉前降枝分段结扎和冠状窦扦管阻流法制备心源性休克模型。结果细辛提取物多巴胺和细辛中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均能提高休克动物的mAP,LVSP,±LVdp/dtmax和 SCBF,降低CVR,多巴胺和细辛提取物的作用相似,但多巴胺加快心率而细辛不加快心率。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1.协同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所含的甲基丁香酚,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给药后20分钟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15mg/kg,结果给药组小鼠均睡倒,与对照比较P<0.01,具显著协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甲基丁香酚50mg/kg与100mg/kg可明显延长硫喷妥钠(剂量为静脉注射,25mg/kg)的睡眠时间,P<0.01。大鼠腹腔注射甲基丁香酚144mg/kg,可明显加强氯丙嗪(15mg/kg)的中枢抑制作用,P<0.01。

2.2.对不同种属动物的麻醉作用: 甲基丁香酚以每分钟2.0ml(50mg/ml)的给药速度,对不同种属动物分别给药,一般静脉注射后1-2分钟进入麻醉。猫静脉注射50mg/kg剂量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及出现颈部强直;犬给药后出现呕吐、排便等消化道反应;而猴、兔给药后基本无上述反应,但如给药过快可出现呼吸减慢,甚至停止,如立即停药呼吸即可恢复。

2.3.镇痛作用: 甲基丁香酚对小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特异性不高。细辛煎剂能阻滞蟾蜍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具可逆性。

2.4.降温作用: 甲基丁香酚对大鼠腹腔注射90mg/kg、144mg/kg,有明显的降温作用,但比氯丙嗪(15mg/kg)为弱。

3.对家兔脑电活动的影响:

细辛挥发油对兔脑皮层、海马、中脑网状结构和心电的同步记录,证明其对中枢的作用与巴比妥类相似,都有去同步化低幅快波→高幅慢波→低幅慢波→间断性脑电消失→脑电持续消失的发展过程。心电消失出现在皮层、海马和中脑网状结构脑电消失之后。

4.对微循环的影响:

用肾上腺素引起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先测定记录给药前的管径、血流情况,然后按体重0.1ml/10g腹腔注射细辛液,观察10分钟内管径及血流变化,再腹腔注射肾上腺素10μg/10g体重,观察10分钟内血流及管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细辛对轻度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动脉血流停止或减慢有推迟作用,但统计处理不显著。

5.抗炎作用:

由北细辛中提取的挥发油,(简称细辛油),腹腔注射给于大鼠0.24ml/kg,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01。此作用在切除肾上腺的大鼠亦存在,与醋酸可的松40mg/kg的作用相似。细辛油能降低炎症大鼠组织及渗出液中组胺含量,但5-HT和PGE2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对组胺或PGE2引起的大鼠足肿有抑制作用,而对5一HT引起的足肿胀则无抑制作用。细辛油还能对抗组胺或PGE2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能抑制大鼠胸腔因注射角叉菜胶后引起的白细胞游走;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并能使胸腺萎缩,还可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

6.抑菌作用:

初步体外试验表明,细辛对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细辛还能完全抑制黄曲霉素的产生。

7.提高机体新陈代谢谢功能:

细辛中含的去甲乌药碱具有肾上腺素能B兴奋剂样的广泛生理作用,具有强心、扩大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谢及升高血糖等功效。去甲乌药碱在附3、细辛、吴茱萸等祛寒药中含有,其药理作用符合祛寒药的药理学基础。

8.抗组胺及抗炎态反应:

从北细辛中分得的甲基丁香油酚、Hakucl、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胺和去甲乌药碱等,均可明显抑制组胺所制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细辛的水或乙醇提取物均能使速发型变态反应总过敏介质释放量减少40%以上。提示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9.对平滑肌的作用:

细辛挥发油对兔离体子宫、肠管,低浓度使张力先增加后下降,振幅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
10.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华细辛醇浸剂静脉注射于家兔,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甲基丁香油酚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显著的松弛作用。北细辛醇浸剂对离体肺灌流量先呈短暂的降低,而后持续增加,可维持15-30分钟,异丙肾上腺素未见先短暂减少的现象,但在肺灌流量增加和持续时间上,均与细辛类似。因此认为细辛的后续作用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

中药化学成分

1.辽细辛(辽宁产)全草(干品)含挥发油

2.5%,挥发油中的成分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Y-松油烯(Y-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龙脑(borneol),优葛缕酮(eucarvone),爱草脑(esTCMLIBagol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
(2-isopropyl-5-methylanisol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细辛醚(asar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β-水芹烯(β-phellanrene),β-松油烯(β-terpinene),3,4-二甲基-2,4,6-辛三烯(3,4dimethyl-2,4,6-octaTCMLIBiene),表樟脑(epica-mphor),异龙脑(isoborneol),a-松油醇(a-terpineol),十五烷(Pen-tadecane),β-甜没药烯(β-bisablene),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卡枯醇(kakuol),细辛脑(asarone),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酸胺腔(N-isobutyldodecateTCMLIBaeneamide)。另含和乌胺(hi-genamine)。

2.华细辛(湖北产)全草(干品)含挥油2.6%,挥发油中的成分有:a-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i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omp;eme),龙脑(borneol),4-松油烯醇(terpinen-4-ol),a-松油醇(a-terpineol),爱草脑(esTCMLIBagole),萘(naphthalen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正十五烷(n-pentadeca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2-甲氧基黄樟醚(croweacin),细辛醚(asaricin),肉豆蔻醚(myristicin),榄香脂素(elemicin),a-侧柏烯(a-thujene), 细辛素(asarinin)。

3.汉城细辛(辽宁产)全草(干品)含挥发油1.0%。从挥发油中除分离出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黄樟醚(safrole), 细辛醚(asaricin)和优葛缕酮(eucarvone)外,还含有:a-蒎烯(a- 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 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l,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龙脑(borneol),a-松油醇(a-terpieol), a-羟基-对-聚伞花素(p-cymen-a-ol),爱草脑(esTCMLIBagol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2-isopropyl-5-methylanisol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和榄香脂素(elemicin)等。

功效

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