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诊脉诊出的是病还是证还是症?

诚信中药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7/13
帖子
3150
获得点赞
21
声望
38
在临床诊断时见有的医生诊毕直接曰***病,有的则曰***证,有的则曰***症。究竟诊脉诊出的是病还是证还是症?
 
愚之见:三者皆可(理由:同一病有病、证、症之分)
通过把脉,可以确认是何种病。例如:右手关部异常,结合患者主诉胃部疼痛,可告知:胃病。
通过把脉,可以确认是何证。例如:女子两尺部沉、弱,可以判断为肾虚证。
同过把脉,可以确认是何症。症有阴阳之分,把脉可知阴阳。
各位老师来指点指点。
 
董版主所说不差。不过就题目来说,什么是证,什么是症,是不是要先进行一番讨论和说明
 
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症是症状,是病人自觉或经医生检查所发现的症状,中医基础上好象是这么说的,对吗?也可能我记不清了。
 
可以确认是何种病。例如:右手关部异常,结合患者主诉胃部疼痛,可告知:胃病。
有的医生诊脉时一言不发,诊完直接曰***病,如何解释?
可以确认是何症。症有阴阳之分,把脉可知阴阳。
这里的症是指具体的症状。这具体的症状是不是把脉把出来的?
 
把脉把出的是病机,依据这个病机说出相对应的症候群并不难.
 
您的这种观点我很赞成。但有的医生把完脉能直接说出病名,甚至有的连体内肿瘤的大小、具体位置都能说出来。其准确率跟现代仪器检测的相差无几,这怎么解释呢?
 
呵呵,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搞肿瘤的中医大夫,如果平时留心一下,不是难事."学业有不同,术业有专攻."
 
可以确认是何种病。例如:右手关部异常,结合患者主诉胃部疼痛,可告知:胃病。
有的医生诊脉时一言不发,诊完直接曰***病,如何解释?--这个要看医生的经验。望而知之谓之神。
可以确认是何症。症有阴阳之分,把脉可知阴阳。
这里的症是指具体的症状。这具体的症状是不是把脉把出来的?--把脉应是可以对疾病的发展程度有判断,而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症状,是可以知道的。
 
应该四诊合参,脉诊居其末位,单凭脉诊就下诊断,要不就是太高明,要不就是忽悠人。
 
医生把脉后,说是一定是什么病,不一定准确, 病机的把握不无道理.
 
临床诊治疾病不可拘泥于一种诊断方法,偶然以经验而行之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必将有误(局限性及片面性所致)。故而,还是四诊合参吧!
 
临床诊治疾病不可拘泥于一种诊断方法,偶然以经验而行之未尝不可,但长此以往必将有误(局限性及片面性所致)。故而,还是四诊合参吧!
 
外行也来凑凑热闹。
我学脉全都是自己学的,然后拽着一个人就摸,然后自己总结。。
今天和朋友一起吃饭,期间聊起中医和养生。谈得入巷便给她把脉。因为她化妆了,因此看不出唇色面色。只看了看舌相。为了考量我自己,问诊的内容我是直接说出来问。
根据脉象舌相我问,是否多发口腔溃疡、疥疮、牙痛?大便是不是不利,是不是稀塘?是不是月经经常提前、量大?等等等等我点出好多“症”,准确率超过90%。
我个人观点认为证就是内在原因,症就是外在表现。
所以我觉得,有经验有水平的医生,应该很容易通过脉象找出“证”,进而推断出病人很可能患有的“病症”。但是证和症并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同一个证张三可能是甲症,在李四可能是乙症。
曾经看过一个帖子,该医生接诊一个病人,病人在西医诊断出了白血病,问诊得知该病人三年前得过同样的病,大惑不解,干脆不管西医诊断的结果。重新诊断,诊出一派实热之象,一通下火药下下去,病就给好了,至今该医生也不知道病人得的是什么病。这就是找到了证,却没找到症。
所以我觉得,望、闻、切都是诊的证,问诊诊的是证和症。中医最重要的是诊证,诊症倒是不太重要了。至于根据脉象直接说出病名,应该是根据证侯推断的吧?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我自己理解的对不对,还请老师指点我。
 
现在的许跃远,金伟,王光宇都是把脉说的是西医病名,而传统中医说的是证。
 
铁清大夫作简易脉法学一文,节选如下:
现代脉诊走向,可分三类:1、传统派:仍以28脉或24脉为准,以八纲为辨;2、现代派:也以28、24脉为准,但基本不用八纲辩证,而是直接道出病名;3、气道派:不受28、24脉所限,取其共性,合于阴阳气机变化。
上述三类中,我不赞成第二类,中医就是用阴阳五行,气机升降来辩证论治,如果诊出西医病名,那么就与中医基础脱节。应该要坚持传统派,最终达到气道派。
不过,也有第一、二类结合,即尊传统,又融现代,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也有不少。
 
传统脉学是根基,现代脉学是发展。
 
脉为四诊之末,是言其为基础。
如果医学水平高一个层次,听病症描述,甚至听声辨音,也能知病。
医生水平更上一个层次的,不必诊脉,也不必问闻,一看到病人的形体仪态,就能望而知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