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部分内容引用王栋发表在第7届世界易经大会上的论文(易经与医学)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受《易經》的影響很大。貫穿《黃帝內經》一書始終的陰陽學說,直接來自先成書的《易經》。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易經》八卦中的陰爻和陽爻,最早出現在我國夏朝的占書《連山》之中。古人以陰陽二氣為中心,從千變萬化紛繁複雜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種基本物質形態,並以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命名,從而創造了八卦。八卦和64卦中幾乎都由陰爻和陽爻組成,體了每一卦中陰陽的互依和互製,即使純陽乾卦也有純陰坤卦相配。《易經·係辭傳》從哲學高度概括為“一陰一陽之謂道”。陽爻與陰爻乃矛盾對立之兩種符號,陽性與陰性乃矛盾對立之兩種事物。《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見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源自《易經》無疑。《易經·係辭》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為父,坤為母,生震、良、坎、巽、離、兌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萬物,這便是劃分事物和現象陰陽屬性的標準。事物和現象中對立著的陰陽兩方麵是互相依存、互相為用的。《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在內,陽守之,陽在外,陰之使也。”正反映了《黃帝內經》對《易經》陰陽學說的發揮和應用。事物或現象中對立的陰陽兩方麵是運動變化的,其運動的方式是彼此消長並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的反麵轉化。《易經》在三組卦《泰》與《否》、《損》與《益》、《既濟》與《未濟》中體現的對立統一、互相轉化的觀點,被《黃帝內經》在解釋健康與疾病的關係和疾病轉歸時廣應用。可以說,正是在借鑒《易經》陰陽觀念的基礎上,中醫學的陰陽學說才得以進一步成。中醫陰陽學說的形成和發展,逐漸導致了經絡學說、髒腑學說、氣血津液等一係列中醫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針灸子午流注即是根據《易經》與《黃帝內經》陰陽盛衰消長原理,認為經氣在人體中盛衰流注與晝夜日月運行相應,從而掌握經氣的周期性盛衰開合進行取穴,這也是《黃帝內經》生物鍾原理及幹支紀時的發揮。中醫的藏象學說也源於《易經》,並在天象、物象和人象三結合中,進行發展。尤其在接受易理取類比象的基礎上,使法象有了新的突破,創立了頗具特色的中醫藏象學說。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誌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正是把天象、地象、人象合三為一。雖然《易經》64卦中,在表麵上呈現陽占優勢或陰占優勢,但總還是由陰與陽共同組成的,這種看法,非常接近現代科學的見解,因為這種思維方法,正是所謂“場”的思維方法。其實中醫的“氣”,以廣義氣本身就包括了“實體”和“場”兩方麵。盡管陰陽學說不具備嚴格科學的表現形式,在大程度上帶有猜測和神秘的色彩,但作為中醫的指導思想,至今仍有深遠影響和指導意義。
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受《易經》的影響很大。貫穿《黃帝內經》一書始終的陰陽學說,直接來自先成書的《易經》。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易經》八卦中的陰爻和陽爻,最早出現在我國夏朝的占書《連山》之中。古人以陰陽二氣為中心,從千變萬化紛繁複雜的事物中概括出八種基本物質形態,並以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命名,從而創造了八卦。八卦和64卦中幾乎都由陰爻和陽爻組成,體了每一卦中陰陽的互依和互製,即使純陽乾卦也有純陰坤卦相配。《易經·係辭傳》從哲學高度概括為“一陰一陽之謂道”。陽爻與陰爻乃矛盾對立之兩種符號,陽性與陰性乃矛盾對立之兩種事物。《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見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源自《易經》無疑。《易經·係辭》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為父,坤為母,生震、良、坎、巽、離、兌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萬物,這便是劃分事物和現象陰陽屬性的標準。事物和現象中對立著的陰陽兩方麵是互相依存、互相為用的。《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在內,陽守之,陽在外,陰之使也。”正反映了《黃帝內經》對《易經》陰陽學說的發揮和應用。事物或現象中對立的陰陽兩方麵是運動變化的,其運動的方式是彼此消長並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的反麵轉化。《易經》在三組卦《泰》與《否》、《損》與《益》、《既濟》與《未濟》中體現的對立統一、互相轉化的觀點,被《黃帝內經》在解釋健康與疾病的關係和疾病轉歸時廣應用。可以說,正是在借鑒《易經》陰陽觀念的基礎上,中醫學的陰陽學說才得以進一步成。中醫陰陽學說的形成和發展,逐漸導致了經絡學說、髒腑學說、氣血津液等一係列中醫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針灸子午流注即是根據《易經》與《黃帝內經》陰陽盛衰消長原理,認為經氣在人體中盛衰流注與晝夜日月運行相應,從而掌握經氣的周期性盛衰開合進行取穴,這也是《黃帝內經》生物鍾原理及幹支紀時的發揮。中醫的藏象學說也源於《易經》,並在天象、物象和人象三結合中,進行發展。尤其在接受易理取類比象的基礎上,使法象有了新的突破,創立了頗具特色的中醫藏象學說。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誌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正是把天象、地象、人象合三為一。雖然《易經》64卦中,在表麵上呈現陽占優勢或陰占優勢,但總還是由陰與陽共同組成的,這種看法,非常接近現代科學的見解,因為這種思維方法,正是所謂“場”的思維方法。其實中醫的“氣”,以廣義氣本身就包括了“實體”和“場”兩方麵。盡管陰陽學說不具備嚴格科學的表現形式,在大程度上帶有猜測和神秘的色彩,但作為中醫的指導思想,至今仍有深遠影響和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