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药证新探之十一—吴茱萸

犀角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21
帖子
326
获得点赞
8
声望
18
年龄
42
吴茱萸是治疗“内有久寒”的要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自不必多说了。就其他两张含吴茱萸的处方来看,温经汤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可见病程之久;九痛丸治“又治连年积冷”,“连年”二字非短期之言。由此可知,吴茱萸治疗的疾病多是痼疾,病程相对长且一般药物治疗不满意。“内有久寒”,在病情上除了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外,局部温度降低而表现为寒冷感也是不可忽视的。这种寒冷感既可以是病人主观感觉,也可以被医者客观探及。疼痛和寒冷的症状提示局部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即到达该处的循环血量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吴茱萸具有增加病变组织血流量的特能。其作用强度应该比桂枝生姜细辛这些温药要大得多。否则,治疗“内有久寒”为什么不单用当归四逆汤却还要加吴茱萸生姜?很明显,这些药物治疗的力度不够充足。吴茱萸增加病变组织血流量的特能又是全身性的,从吴茱萸汤条文来看,似乎以头部更为特长。后世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的报道很多,其中大多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意思的是有人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时发现对原有的高血压也有治疗效果,因而就说吴茱萸有降压作用。但需要指出,吴茱萸并非通治所有高血压,不是万能降压药!诚然,吴茱萸汤可以治疗高血压病导致的头痛。但对于临床中医来说,不能满足于吴茱萸降压的认识层面。还应该深入到疾病的本质进行思考。吴茱萸汤证的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血压升高呢?其中一定有导致血压升高的内部机制。著者以为,可能和头部或脑部血流量不足有关。是人体对头脑部供血不足所作出的反应。脑组织对缺血要比其他组织敏感。人体靠提高动脉血压来保证脑部血流供应。当头脑部缺血时,先是靠调节血管来改善。这个机制无效时,就要靠升高血压来代偿了。如果缺血状态长期得不到解决,高血压也自然不会恢复正常。可见,这种高血压只是症状性的,是继发性的而不是原发性的。是随着头脑部血液供需矛盾的解决而得以治愈。吴茱萸汤治疗的高血压是缺血性的,和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治疗的充血性高血压截然相反。后者通常面色发红,脉象充实有力。吴茱萸汤证的高血压病人则是面色青白,脉象紧弦细,手足寒冷。吴茱萸汤为什么能改善头脑部血液循环?推测与解除小动脉痉挛有关。果真如此,那么,吴茱萸就是高效的血管解痉剂了。在解痉同时一定还有促进机体产热作用,类似于细辛作用。就细辛主治“陈寒”来看,两者作用也是非常相近的。但细辛散水饮作用是吴茱萸所不及的。这更是另一味解痉药白芍所不能比拟的。白芍解痉多用于汗多伤阴的情况,而吴茱萸解痉则多用于寒症。白芍所治疗的头痛似乎与头部肌肉急迫或三叉神经性有关,吴茱萸似乎侧重于血管性。这种解痉作用,也是干姜附子不能比拟的。干姜附子擅长回阳侧重于救急,而吴茱萸所治疗的病症多为陈年痼疾。
 
吴 茱 萸(《本经》)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草丛、低海拔向阳的疏林或林缘旷地。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和干燥,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临床用名有吴茱萸、制吴茱萸。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名医别录》:大热,有小毒。主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本草拾遗》:杀鬼魅及恶虫毒,起阳,杀牙齿虫痛。
《药性论》:味甘,辛,大热,有毒。能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可愈。疗遍身疹痹,冷食不消,利大肠壅气。削皮,能疗漆疮,主中恶,腹中刺痛,下痢不禁,治寸白虫。
《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霍乱泻痢,消痰,破症癖,逐风,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开宝本草》:味辛,温、大热,有小毒。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本草图经》:椒气好下,茱萸气好上,言其冲膈,不可为服食药,故多食冲眼又脱发也。
《本草衍义》:此物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
《药类法象》:治寒在咽嗌,噎塞胸膈不利。经言:咽膈不通,食不下,食则呕,令人口开目瞪。寒邪所隔,气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满膨胀。下利寒气,用之如神,诸药不可代也。
《药性赋》:味苦、辛,气热,有小毒。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四:咽嗌气噎塞而不通,胸中冷气闭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任,心气刺痛成阵而不止。
《汤液本草》:气热,味辛苦,气味俱厚,阳中阴也。辛温大热,有小毒。
入足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象》云:食则令人口开目瞪,寒邪所隔,气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满膨胀,下利寒气,诸药不可代也。
《心》云:去胸中逆气。不宜多用,辛热恐损元气。
《珍》云:温中下气,温胃。
《本草》云: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入足太阴、少阴、厥阴,震坤合见,其色绿。
仲景云: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大温脾汤,及脾胃药皆用此也。
《衍义》云:此物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蓼实为之使,恶丹参、硝石、白垩,畏紫石英。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
洁古云:治寒在咽隘,寒胸中。经云:咽膈不通,食不可下,食则呕,令人口闭目瞪,寒邪所结,气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满,膨胀下利。寒气用之如神,诸药不可代也。《主治秘诀》云:性热味辛,气味俱厚,气浮而味降,阴中阳也。其用有四:去胸中满,止心痛,治感寒腹痛,消宿酒。为白豆蔻之佐也。
《本草纲目》: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其所治之症,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而已。
《朱氏验方》:中丞常子正苦痰饮,每食饱或阴晴节变率同,十日一发,头疼背寒,呕吐酸汁,即数日伏枕不食,服药罔效。宣和初为顺昌司禄,于太守葵正道席上,得吴仙丹方服之,遂不再作。每遇饮食过多腹满,服五、七十丸便已。少顷小便作茱萸气,酒饮皆随小水而去,前后痰药甚亦,无及此者。用吴萸(汤泡七次),茯苓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熟水下五十丸。
梅杨聊方:只用吴萸酒浸三宿,以茯苓末拌之,日干。每吞百粒,温酒下。又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益亦从治之义,而谓茱萸之性上行不下者,似不然也。有人治小儿痘疱口噤者,啮茱萸一、二粒,抹之即开,亦取其辛散耳。
辛热,充气动火,昏目发疮。
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本草经疏》:吴茱萸禀火气以生,故其味辛,气温,有小毒。甄权:辛苦大热。气味俱厚,阳也。入足阳明、太阴,兼入足少阴、厥阴经。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实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其主除湿血痹,逐风邪者,盖以风寒湿之邪多从脾胃而入,脾胃主肌肉,为邪所侵则腠理闭密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辛温走散开发,故能使风寒湿之邪从腠理而出,中恶腹痛,亦邪恶之气干犯脾胃所致,入脾散则腹痛自止矣。
简误:阳厥似阴,手足虽逆冷,而口多渴,喜饮水,大小便秘结,小便或通亦赤涩短少,此火极似水,守真所谓禁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之谓耳。此与桂、附、干姜之类同忌。呕吐吞酸,属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气,非风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不宜用。腹痛属血虚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病名滞下,因暑邪入于肠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滞积垢者,不宜用。小肠疝气,非骤感寒邪,及初发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乱转筋,由于脾胃虚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湿生冷干犯肠胃者,不宜用。一切阴虚之证,及五脏六腑有热无寒之人,法所咸忌。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大热。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有小毒。所产吴地独妙,故加吴字为名。恶丹参硝石。入肺脾肾经。主咽嗌寒气,噎塞不通。散胸冷气,窒塞不通。散胸冷气,窒塞不利。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陈绞痛。逐膀胱受湿,阴囊作疝剜疼。开腠理,解风邪。止呕逆,除霍乱。仍须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用。气猛不宜多食。令人目瞪口开。若久服之,亦损元气。肠虚泄者,尤忌沾唇,为速下气故尔。
《本草乘雅》:茱者,火胎于木;萸者,乙胎于甲;吴其产也。故主寒中,其进甚锐,除逐痹闭,其退甚速。开发上焦,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阳生气分之良剂也。故气下者自上,咳逆者自平,痹闭成虫者自杀矣。设中热人所当避忌,形寒饮冷者,为效颇捷。佐以黄连,用治淡阴,两得之矣。
《药性解》:吴茱萸,味苦辛,性热有小毒,入肝、脾、胃、大肠、肾五经。主下气消痰、寒气噎塞、心腹刺痛、霍乱转筋、脚气攻心,止咳逆,逐风邪,消宿食,除血痹。恶丹参,硝石。按:吴茱萸辛热之剂,宜入五经,以理寒证。多食大损元气,肠虚者忌之。
《药鉴》:气热,味苦辛,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阳也。主咽喉寒气呃塞而不通,胸中冷气闭塞而不利,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住,心气刺痛苦闷而不仁。开腠理,消疝气,止呕逆,除霍乱。又能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痛,引经必用。更杀寸白三虫,煎服即出。枝疗二便关格,衔口立通,必取向阳者方验。大哉!茱萸,乃驱阴之捷方,回阳之妙药也。
《景岳全书》:吴茱萸,味辛苦,气味俱厚,升少降有小毒。能助阳健脾,治胸膈停寒,胀满痞塞,化滞消食,除吞酸呕逆霍乱,心腹蓄冷,中恶绞痛,寒痰逆气,杀诸虫鬼魅邪疰,及下焦肝肾膀胱寒疝,阴毒疼痛,止痛泻血痢,厚肠胃,去湿气肠风痔漏,脚气水肿。然其性苦善降,若气陷而元气虚者,当以甘补诸药制而用之。
《本草备要》:燥,祛风寒湿,宣,下气开郁。
辛苦大热,有小毒。入足太阴血分,脾。少阴、厥阴气分。肾、肝。其气燥,故专入肝而旁及脾肾。润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解郁,去痰杀虫,开腠理,逐风寒。治厥阴头痛,仲景用吴茱萸汤。阴毒腹痛,痛在小腹。呕逆吞酸,俗名醋心。亦有吐酸者,宜降火清痰,用吴萸作向导。葵中丞苦痰饮,离十日一发,头痛背寒,呕酸不食。得一方,茯苓、吴茱汤泡七次,等分,蜜丸,名吴仙丹,前后痰方无及此者。痞满噎膈,胃冷。食积泻痢,血痹阴疝,痔疾肠风,脚气水肿,口舌生疮,为末,醋调贴足心,过夜便愈,能引热下行。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宜此主之。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段成式言:椒性善下,吴茱性上,似不尽然。寇宗奭曰:此物下气甚速。东垣曰:浊阴不降,厥气上逆,膈塞胀满,非吴茱不可治也。昂按:吴朱辛热,故性上;气味俱厚,故善降。利大肠壅气,故治肠风痔痢。下产后余血。故产后必用之。然走气动火、昏目发疮,血虚有火者禁用。陈者良。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恶丹参、硝石。
《本经逢原》:吴茱萸,气味俱厚,阳中之阴。其性好上者,以其辛也。又善降逆气者,以味厚也。辛散燥热而臊,入肝行脾。《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专取辛温散邪之力;又言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者,以风寒湿痹,靡不由脾胃而入,辛温开发,表里宣通,而无拒闭之患矣。至于定吐止泻,理关格中满,脚气疝瘕,制肝燥脾风,厥气上逆,阴寒膈塞,气不得上下,腹胀下痢,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并宜苦热以泄之。东垣云: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者,非吴茱萸不可治。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厥阴病及温脾皆用之。寇氏言其下气最速,阳虚人服之愈甚。凡病非寒滞者勿服。按:椒性善下,茱萸善上,故服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其治暴注下重,呕逆吐酸,肝脾火逆之证,必兼苦寒以降之,如佐金丸治肝火痰运嘈杂最效。小儿痘疮口噤,嚼吴茱萸,抹之即开,亦取辛散之意。
《本草崇原》:山茱萸、吴茱萸咸禀木火之气。禀火气,故主温中。禀木气,故主下气。中焦温而逆气下,则痛自止矣。湿血痹者,湿伤肌腠,致充肤热肉之血凝泣为痹。少阳炎热之气,行于肌腠,肝主冲任之血,淡渗皮肤,则湿血痹可除矣。又曰逐风邪者,言湿痹可除,而风邪亦可逐也。气味辛温,故开腠理,腠理开,则肺病之咳逆,皮肤之寒热皆治矣。
 
《本草求真》:[批]逐肝寒气上逆。
吴茱萸专入肝,兼入脾、胃、肾、膀胱。辛苦燥热,微毒。专入厥阴肝、气分,散寒除胀。东垣云: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非吴茱萸不可治也。多用损人元气,故吞酸吐酸等症俱用。绣按:吞吐酸水,河间、丹溪单指属热,景岳专指属寒,斯症寒热俱有,在医当依所见,兼症与脉,及平昔脏气偏纯,审实明辨可耳,不可专祖一家治法。至如咽喉口舌生疮,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一夜便愈者,以热下行也。兼入脾胃以除胸中寒冷,又脾经血分湿痹,令其表里宣通,而无拒闭之患矣。又兼入肾而治膀胱受湿,阴囊作疝,久滑冷泻,阴寒小腹作疼,暨脚气水肿,并口舌生疮,除蛊杀虫,诸症皆作阴寒论。要皆气味辛燥所致。但走气动火,久服令人目昏发疮,以温肝经燥血故。血虚有火者尤忌。
《本草经解》:吴茱萸气温,秉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有小毒,得地西方燥烈之金味,入手太阴肺金。气味俱升,阳也。
中者脾也,太阴经也;肺主气,亦太阴也,气温则肺气下行,而太阴亦暖,所以温中下气也。
寒邪客于胸腹,则真气不通而痛矣,辛温则流行和散,所以止痛也。辛温暖肺,肺气通气,则水道通调,故又除温。血泣则成痹,肝藏血,血温则活,故主血痹。辛温为阳,则能发散,故逐风邪。肺主皮毛,而司腠理,辛温疏散,腠理自开。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气不下降,而火反上炎,咳逆寒热之症生焉,吴茱萸辛温暖肺,肺气下降,而寒热咳逆之症自平也。
《神农本草经读》:吴茱萸气温,秉春气而入肝;味辛有小毒,得金味而入肺。
气温能驱寒,而大辛之味,又能裨肺,令之独行而无所旁掣,故中寒可温,气逆可下,胸腹诸痛可止,皆肺令下行,坐镇而无余事。
仲景取治阳明,食谷欲呕症,及干呕吐涎沫症,从《本经》而会悟于言外之旨也。
肺喜温而恶寒,一得茱萸之大温大辛,则水道通调而湿去;肝藏血,血寒则泣而成痹,一得吴茱萸之大温大辛,则血活而痹除。
风邪伤人,则腠理闭而为寒热咳逆诸症,吴茱萸大辛大温,开而逐之,则咳逆寒热诸症俱平矣。然犹有疑者,仲景用药,悉遵《本经》,而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二十字与《本经》不符,而不知少阴之脏,皆本阳明水谷以资生,而复交会于中土,若阴阳这气,不归中土,则下燥而上烦,中土之内气绝,则四肝逆冷而过肘膝,法在不治,仲景取吴茱萸大辛大温之威烈,佐人参之冲和,以安中气,姜枣之和胃,以行四末,专求阳明,是得绝处逢生之妙,张隐庵、叶天士之解俱浅。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辛,温。主温中下气,风寒上逆。止痛,散寒湿之痛。咳逆寒热,寒邪入肺。除湿血痹,辛能燥湿,温能行血也。逐风邪,开腠理,辛香散风通窍。
吴茱萸味极辛,辛属金,金平木,故为驱逐肝风之要药。但肝风有二,一为挟寒之风,一为挟火之风。吴茱萸性温,于挟寒之风为宜,此又不可不审也。
《本经疏证》:一岁气候从温而热,从凉而寒,如晷斯移,以渐而进,不容驻足,此其常也。独可异者,芒种以后,届乎小暑,自温转热之际,气候反寒,或者以为由于湿也。然湿亦何事独盛于是时哉?殊不知寒与热由日道之发敛,从前岁冬至日自南陆以渐北移,其气发扬昌明,递至夏至,行北陆已极,西转就敛而南。斯时也,气之发扬于外者,将收而不及骤就轨范,由是天地屡交,霪霖作焉。霪霖已后,气才就范,但尔时阳气尽浮于地,不得上升,又不能下降,以是酷热之时,气多弥漫不畅,记曰土润溽暑,大雨时行,正纪此也。人气应此,由肾而肝,由肝而脾。脾为水谷之会,气至于是,必偕其精微以上行,苟有所阻,则非特上者不能上,并下者亦不能下矣。是其所由阻者,水谷之阴,阻而不得遂其升降,则阳气也。吴茱萸柔条缘树,开花暮春,俨然木火通明之秀质。乃花后直至七八月间已过湿热气交之候,始结实焉,又必至季秋收敛已甚才熟。是其质禀于木火,用宣于燥金,偏于阴阳湿热交阻难分难解之处,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犹之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若有余地,故能使水升火降,以复其连用之常。盖痛者阻而不动也;咳逆者因阻而上搏也;寒热者因阻而相争也。内阻则外闭,故腠理不开,风邪得客也。则吴茱萸主治所谓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逐风邪开腠理者,一由温中之功,以是而巍然冠于前也。虽然,除湿血痹者,亦岂由温中之力耶?夫血之所由生,非中焦受气变化而赤者乎?以湿困脾,遂无可取,气以变化血痹而不化脾,乃转受其困,则非温中孰能治之?然湿血痹之证云何?大凡脾滞于中,斯食积痰饮,无不由此而阻,阻则气不行而血随之,故中焦有物,始无形而继有形者皆是也。虽然,味辛气温之物,于理固升,兹何以独谓其升阴而降阳?夫吴茱萸之辛,其中有苦,且以苦始,又以苦终,惟其苦转为辛,而知其能升阴,辛归于苦,而知其能降阳,原系理之常无足怪也。
据仲景之用吴茱萸,外则上至颠顶,下彻四支,内则上治呕,下治痢,其功几优于附子矣。不知附子吴茱萸,功力各有所在,焉得并论附子之用以气,故能不假系属,于无阳处生阳,吴茱萸之用以味,故仅能拨开阴霾,使阳自伸阴自戢耳。历观吴茱萸所治之证,皆以阴壅阳为患,其所壅之处,又皆在中宫,是故干呕吐涎沫头痛食谷欲呕,阴壅阳于上,不得下达也;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阴壅阳于中,不得上下,并不得外达也。伤寒论中但言其所以,而未及抉其奥,金匮要略则以一语点明之,曰呕而胸满。夫不壅何以满,谓之胸满,则与不满有间,可知不在他所矣。然则温经汤独不以吴茱萸为主欤,何以其满在腹,且云少腹里急也?此盖有在气在血之不同,故所处之地亦不同,然其系于壅一也。夫手掌烦热,非太阴证所谓四肢烦疼乎;即其主证唇口干燥,核之六节藏象论,所谓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为仓禀之本营之居而其华在唇四白者,亦岂能外于中土乎?惟其在血,则不得不在下,是即本经所谓湿血痹者也。或曰古之人皆以吴茱萸为肝药,今若子言,则似脾药矣,不既显相背耶?予谓中品之药,以疏通气血而治病,乌得以五脏六腑印定之?且土壅则木不伸而为病,土气疏通,则木伸而病已。盖其施力之所在脾,所愈者实肝病也。谓之为肝药,又何不可之有与?
《本草新编》:吴茱萸,味辛、苦,气温,大热,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有小毒。入肝、脾、肾之经。主咽塞气不通,散气膈冷气窒塞,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阵绞痛,逐膀胱受湿,阴囊作疝剜痛,开腠理,解风邪,止呕逆,除霍乱。因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用。气猛,不宜多食,令人目瞪口开。久服亦损元气,肠虚泄者尤忌。可逆用之以祛寒,复可顺用之以解热。大约祛寒可以多用,而解热难以多投也。
按:吴萸入四神丸中,以治肾泄,非用之以祛寒耶。然而,四神丸中用吴茱萸者,非尽去寒也,亦借其性燥以去湿耳。夫肾恶燥,而泻久则肾正苦湿也。吴茱萸正喜其燥,以投肾之欢,入诸肾脏之逐其水而外走于膀胱,不走于大肠也。
或疑吴茱萸性热祛寒,恐不可用之以解热。不知从治之道,宜顺而不宜逆。逆其性,致有相格之忧;顺其性,始有相投之庆也。
《本草分经》:辛、苦,大热。疏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去痰,解郁杀虫,开腠理,逐风寒,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利大肠壅气,下产后余血。汤泡去苦汁用。
《本草思辨录》:吴茱萸树高丈余,皮青绿色,实结梢头,其气臊,故得木气多而用在于肝。叶紫、花紫、实紫,紫乃水火相乱之色。实熟于秋季,气味苦辛而温,性且烈,是于水火相乱之中,操转旋拔反之权,故能入肝伸阳戢阴而辟寒邪。味辛则升,苦则降;辛能散,苦能坚;亦升亦降,亦散亦坚;故上不至极上,下不至极下,第为辟肝中寒邪而已。
呕吐有寒有热,不因少阳干胃,即属厥阴干胃。少阳干胃,则如心烦喜呕与哎而发热皆是;厥阴干胃,则如呕而胸满、与干呕、吐涎沫、头痛皆是。仲圣小柴胡汤、吴茱萸汤分主甚明。虽然有呕吐主以吴茱萸汤,而曰阳明病少阴病者,人必谓于厥阴无与矣,而不知实厥阴病之见于阳明少阴也。何以言之?食谷欲呕者,肝受寒邪,上攻其胃。不食谷则肝气犹舒,食谷则肝不能容而欲呕。与胃虚之有胃反迥殊,故非吴茱萸汤不治。夫肝邪上攻则胃病,为木乘土。下迫则肾病,为子传母。迨子传母,则吐利交作而不止一吐矣。少阴自病,下利已耳,则吐利交作而不止一吐矣。少阴自病,下利已耳,未必兼吐;吐而利矣,未必兼逆冷烦躁;吐利而且手足逆冷萸汤亦无别法也(吴茱萸汤方义详大枣)。
愚既以吴茱萸为肝药。夫血藏于肝,温肝自当温血;而不知吴茱萸能散血中之气寒,非能温血中之血寒也。厥阴病至于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若是血病,何得无当归?当归四逆汤脉细欲绝,血寒之证也,何以反无吴茱萸?及知有久寒而后加之。即其非胃药肾药亦有可证者,在阳明乃两阳合明,寒不易受,仲圣言胃中虚冷者不一,无用吴茱萸之方。纵云吴茱萸兼治胃寒,无岂不闻干呕、吐涎沫、头痛之厥阴病非吴茱萸不治乎?吴茱萸既为肝寒要药,以移治胃寒肝不寒之病,宁能无误?故仲圣恐人误用,又申之曰得汤反剧者属上焦。然则治上焦之药何在?半夏干姜散,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之胃寒也。他如甘草泻心汤、黄连汤,中有干姜,亦所以治胃寒。愚于此又悟干姜吴茱萸,与黄连黄芩为对待矣。《本经》黄连主肠?腹痛,黄芩主肠?不主腹痛。故小柴胡汤腹痛去黄芩,而黄连汤腹痛则用黄连,同一寒药,不能通用如是。岂有同一热药,可漫无区别?愚不以吴茱萸为肾药者,盖亦以别有肾药,与吴茱萸分疆而治者也。温肾者为附子,温脾者为干姜。太阴脏寒曰宜四逆辈,以四逆汤非温脾之正方也,温脾正方为理中丸。理中丸固有干姜无附子,而四逆汤治肾有附子又有干姜,则又何也?盖肾寒必上侮期俾,干姜在脾为中权,在肾为前茅,故姜附不可缺一,吴茱萸岂其比乎?夫肾脏者真阳所寓,有扶阳以抑阴,无辟阴以伤阳。吴茱萸得厕名于少阴者,非能治肾寒也,治肝寒之流及于肾者也。就是数者反复核之,尚何疑吴茱萸之非血药、非胃药、非肾药哉?
温经汤有瘀血在少腹,而以吴茱萸为君,非以其能行瘀也。妇人年五十所而病非新得,宜缓图不宜峻攻。故不用下瘀血汤、抵当汤,而以桂枝芍药丹皮三味行瘀。即以三味协参草芎归胶麦姜夏,补中调气,和血濡燥。为之绸缪者,已无微不至矣。更何需苦温辛烈之吴茱萸哉?不知妇人之病,多因虚积冷结气,瘀血在少腹不去,其为有久寒可知。冲任之血,肝实主之。肝中积结之气,非吴茱萸讵能辟去?此实是证之枢纽,曰温经者,纪其实也。
吴茱萸上不至极上,下不至极下。然吴茱萸汤之厥阴头痛,温经汤之瘀血在少腹,何非极上极下,要皆为辟肝寒之效所及,非能径抵头与少腹也。由是推之,吴茱萸之用,亦綦广矣。胃主降,脾主升,脾之所以升,实得风木制化之益,故肝病者脾必病,吴茱萸能入肝驱邪,化阴凝为阳和,脾何能不温,腹痛胀何能不治?其性苦过于辛,降多而升少,肝主疏泄,肝平则气自下,此所以又利大肠壅气治滞下也。
抑有用之为反佐者,古方左金丸,治肝脏火实左胁作痛,似非吴茱萸热药所宜。顾其方黄连多于吴茱萸五倍,肝实非吴茱萸不泄,连多茱少,则不至助热,且足以解郁滞之热,肝脾两获其益。故腹痛用之,亦每有神验。活法在人,未可为胶柱鼓瑟者道也。

【现代药理研究】

1. 吴茱萸有明显的抗胃溃疡、止吐、止泻作用,小剂量对离体肠表现出兴奋作用,大剂量表现出抑制作用,有较强的抗胃粘膜急性损伤的作用,并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2. 吴茱萸有升高血压、强心的作用,并有抗血栓的作用。
3. 吴茱萸有较广的抗菌、杀虫作用。
4. 吴茱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镇痛方面。
5. 吴茱萸能增强免疫功能。
6. 吴茱萸对子宫平滑肌能产生收缩作用。
7. 吴茱萸有利尿、抗肿瘤毒素、抗缺氧作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