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2/17
- 帖子
- 1585
- 获得点赞
- 8
- 声望
- 0
“偏”论之二世间万物以吾中医思维观之,无不具有偏性。中医治病之根,即“以偏纠偏”,以达阴阳平衡,此即吾之谓“中庸之道”也。今有人不明“以偏纠偏”之真旨,吾不得不再为言之。
世医立论所谓偏者,究其原因不外有四:精力、阅历、明义、补弊救偏也。其一:世间万病而人力有限,故为医者穷一生精力亦难成全医,此精力所限也。其二:加之临床所见不同、体会各异,是以治阴虚多者以阴为重,治阳虚多者以阳为重,此阅历经验所限。其三:古人立言,多为“阐明一义”,绮石《理虚元鉴》说:“夫东垣发脾胃一论,便为四大家之首,丹溪明滋阴一著,便为治虚劳之宗”;李士材《医宗必读》亦云各家无非:“阐《内经》之要旨,发前人之未备,不相摭拾,适相发明也”,“前人著书立说,各明一义耳”。故古人立论之“偏”,乃济世苦心,后人学之必须活看,陆以湉《冷庐医话》云:“古人之书,因时而异,莫有不偏焉。学之得当,则其偏处,即其长处”也明言要“学之得当”而非“过”也。若学而“失当”,学而“过”,则不免又拘于其偏,反成其短。其四:张子和不满“凡病皆补”之风而创攻邪学说,刘河间针对时医墨守仲景成规而倡火热论,东垣创脾胃内伤源于时医误认为外感,丹溪言滋阴乃针对世俗滥用温燥,皆补弊救偏、以偏纠偏之意,过则反又成流弊,由此极端而至彼极端。
此四条,乃历代医家“偏”之缘由也。
世间百病,或伤于气、或伤于血,或咎于实、或咎于虚,或阴不足、或阳常虚。不论何种,皆需去其病因,除其标象,然后方可渐复平衡。用药上无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用药物之偏性以纠人体之偏胜,此其大略也。 但具体实施仍需具体分析,古人早有“衰其大半而止”之名训,蒲辅周先生也一再强调“宁可再剂、不可过剂”,皆恐后人“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东垣而过,则偏于升提”,病轻药重,适得其反,矫枉过正也。
用药、立法皆宜本乎此。
举一寒症为例。寒邪为患,有大寒、有小寒、有实寒、有虚寒、有单纯寒邪作祟、有寒热虚实错杂,故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吴萸、肉蔻、骨脂之热性大小之分、属性上下不同之别,处方亦有轻中重剂之区别,立法则有纯以辛温药物为法、如四逆类方,又有寒热并用者、如附子泻心汤。 岂可一见寒症,不问青红皂白,开手即投大剂姜桂附之理?
更有甚者,妄想借一药一法而纠尽天下之偏,岂非缘木求鱼、流弊更甚?说其是“懒汉医学”,已属高抬,若遇真阴虚,仍以姜桂附为主,而实热径投大剂辛温,偏执乎?医疗事故乎?
考钦安之心:“余非爱桂附而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考钦安之法:既有辨认一切阳虚法,又有辨认一切阴虚法;考钦安之用:四逆白通推赏、白虎承气不离。可谓虽有偏好而偏执之象不显。其书名曰《医法圆通》,即以圆通之意示人,奈何后人背离钦安本意,不知圆通而徒效偏执?
古今圣贤于此早有卓见,李士材云:“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守真而过,则偏于苦寒;是东垣而过,则偏于升补;师丹溪而过,则偏于清降”。李士材反复强调一“过”字,过犹不及也。今日卢李刘不知钦安著书立说,不过“各明一义尔”,师钦安而过,偏执于温阳,致使“立论过当,遂开酷烈之门,今日桂附之毒,等于刀锯”。
约言之:
阴阳之道,平衡为本,
失衡乃偏,是为疢难。
以偏纠偏,原属正道,
矫枉过正,适得其反。
过犹不及,皆所不宜,
古今异轨,理却一也。
杏李园主人。2008.12.31.
世间万物以吾中医思维观之,无不具有偏性。中医治病之根,即“以偏纠偏”,以达阴阳平衡,此即吾之谓“中庸之道”也。今有人不明“以偏纠偏”之真旨,吾不得不再为言之。
世医立论所谓偏者,究其原因不外有四:精力、阅历、明义、补弊救偏也。其一:世间万病而人力有限,故为医者穷一生精力亦难成全医,此精力所限也。其二:加之临床所见不同、体会各异,是以治阴虚多者以阴为重,治阳虚多者以阳为重,此阅历经验所限。其三:古人立言,多为“阐明一义”,绮石《理虚元鉴》说:“夫东垣发脾胃一论,便为四大家之首,丹溪明滋阴一著,便为治虚劳之宗”;李士材《医宗必读》亦云各家无非:“阐《内经》之要旨,发前人之未备,不相摭拾,适相发明也”,“前人著书立说,各明一义耳”。故古人立论之“偏”,乃济世苦心,后人学之必须活看,陆以湉《冷庐医话》云:“古人之书,因时而异,莫有不偏焉。学之得当,则其偏处,即其长处”也明言要“学之得当”而非“过”也。若学而“失当”,学而“过”,则不免又拘于其偏,反成其短。其四:张子和不满“凡病皆补”之风而创攻邪学说,刘河间针对时医墨守仲景成规而倡火热论,东垣创脾胃内伤源于时医误认为外感,丹溪言滋阴乃针对世俗滥用温燥,皆补弊救偏、以偏纠偏之意,过则反又成流弊,由此极端而至彼极端。
此四条,乃历代医家“偏”之缘由也。
世间百病,或伤于气、或伤于血,或咎于实、或咎于虚,或阴不足、或阳常虚。不论何种,皆需去其病因,除其标象,然后方可渐复平衡。用药上无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用药物之偏性以纠人体之偏胜,此其大略也。 但具体实施仍需具体分析,古人早有“衰其大半而止”之名训,蒲辅周先生也一再强调“宁可再剂、不可过剂”,皆恐后人“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东垣而过,则偏于升提”,病轻药重,适得其反,矫枉过正也。
用药、立法皆宜本乎此。
举一寒症为例。寒邪为患,有大寒、有小寒、有实寒、有虚寒、有单纯寒邪作祟、有寒热虚实错杂,故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吴萸、肉蔻、骨脂之热性大小之分、属性上下不同之别,处方亦有轻中重剂之区别,立法则有纯以辛温药物为法、如四逆类方,又有寒热并用者、如附子泻心汤。 岂可一见寒症,不问青红皂白,开手即投大剂姜桂附之理?
更有甚者,妄想借一药一法而纠尽天下之偏,岂非缘木求鱼、流弊更甚?说其是“懒汉医学”,已属高抬,若遇真阴虚,仍以姜桂附为主,而实热径投大剂辛温,偏执乎?医疗事故乎?
考钦安之心:“余非爱桂附而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考钦安之法:既有辨认一切阳虚法,又有辨认一切阴虚法;考钦安之用:四逆白通推赏、白虎承气不离。可谓虽有偏好而偏执之象不显。其书名曰《医法圆通》,即以圆通之意示人,奈何后人背离钦安本意,不知圆通而徒效偏执?
古今圣贤于此早有卓见,李士材云:“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守真而过,则偏于苦寒;是东垣而过,则偏于升补;师丹溪而过,则偏于清降”。李士材反复强调一“过”字,过犹不及也。今日卢李刘不知钦安著书立说,不过“各明一义尔”,师钦安而过,偏执于温阳,致使“立论过当,遂开酷烈之门,今日桂附之毒,等于刀锯”。
约言之:
阴阳之道,平衡为本,
失衡乃偏,是为疢难。
以偏纠偏,原属正道,
矫枉过正,适得其反。
过犹不及,皆所不宜,
古今异轨,理却一也。
杏李园主人。2008.12.31.
世医立论所谓偏者,究其原因不外有四:精力、阅历、明义、补弊救偏也。其一:世间万病而人力有限,故为医者穷一生精力亦难成全医,此精力所限也。其二:加之临床所见不同、体会各异,是以治阴虚多者以阴为重,治阳虚多者以阳为重,此阅历经验所限。其三:古人立言,多为“阐明一义”,绮石《理虚元鉴》说:“夫东垣发脾胃一论,便为四大家之首,丹溪明滋阴一著,便为治虚劳之宗”;李士材《医宗必读》亦云各家无非:“阐《内经》之要旨,发前人之未备,不相摭拾,适相发明也”,“前人著书立说,各明一义耳”。故古人立论之“偏”,乃济世苦心,后人学之必须活看,陆以湉《冷庐医话》云:“古人之书,因时而异,莫有不偏焉。学之得当,则其偏处,即其长处”也明言要“学之得当”而非“过”也。若学而“失当”,学而“过”,则不免又拘于其偏,反成其短。其四:张子和不满“凡病皆补”之风而创攻邪学说,刘河间针对时医墨守仲景成规而倡火热论,东垣创脾胃内伤源于时医误认为外感,丹溪言滋阴乃针对世俗滥用温燥,皆补弊救偏、以偏纠偏之意,过则反又成流弊,由此极端而至彼极端。
此四条,乃历代医家“偏”之缘由也。
世间百病,或伤于气、或伤于血,或咎于实、或咎于虚,或阴不足、或阳常虚。不论何种,皆需去其病因,除其标象,然后方可渐复平衡。用药上无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用药物之偏性以纠人体之偏胜,此其大略也。 但具体实施仍需具体分析,古人早有“衰其大半而止”之名训,蒲辅周先生也一再强调“宁可再剂、不可过剂”,皆恐后人“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东垣而过,则偏于升提”,病轻药重,适得其反,矫枉过正也。
用药、立法皆宜本乎此。
举一寒症为例。寒邪为患,有大寒、有小寒、有实寒、有虚寒、有单纯寒邪作祟、有寒热虚实错杂,故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吴萸、肉蔻、骨脂之热性大小之分、属性上下不同之别,处方亦有轻中重剂之区别,立法则有纯以辛温药物为法、如四逆类方,又有寒热并用者、如附子泻心汤。 岂可一见寒症,不问青红皂白,开手即投大剂姜桂附之理?
更有甚者,妄想借一药一法而纠尽天下之偏,岂非缘木求鱼、流弊更甚?说其是“懒汉医学”,已属高抬,若遇真阴虚,仍以姜桂附为主,而实热径投大剂辛温,偏执乎?医疗事故乎?
考钦安之心:“余非爱桂附而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考钦安之法:既有辨认一切阳虚法,又有辨认一切阴虚法;考钦安之用:四逆白通推赏、白虎承气不离。可谓虽有偏好而偏执之象不显。其书名曰《医法圆通》,即以圆通之意示人,奈何后人背离钦安本意,不知圆通而徒效偏执?
古今圣贤于此早有卓见,李士材云:“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守真而过,则偏于苦寒;是东垣而过,则偏于升补;师丹溪而过,则偏于清降”。李士材反复强调一“过”字,过犹不及也。今日卢李刘不知钦安著书立说,不过“各明一义尔”,师钦安而过,偏执于温阳,致使“立论过当,遂开酷烈之门,今日桂附之毒,等于刀锯”。
约言之:
阴阳之道,平衡为本,
失衡乃偏,是为疢难。
以偏纠偏,原属正道,
矫枉过正,适得其反。
过犹不及,皆所不宜,
古今异轨,理却一也。
杏李园主人。2008.12.31.
世间万物以吾中医思维观之,无不具有偏性。中医治病之根,即“以偏纠偏”,以达阴阳平衡,此即吾之谓“中庸之道”也。今有人不明“以偏纠偏”之真旨,吾不得不再为言之。
世医立论所谓偏者,究其原因不外有四:精力、阅历、明义、补弊救偏也。其一:世间万病而人力有限,故为医者穷一生精力亦难成全医,此精力所限也。其二:加之临床所见不同、体会各异,是以治阴虚多者以阴为重,治阳虚多者以阳为重,此阅历经验所限。其三:古人立言,多为“阐明一义”,绮石《理虚元鉴》说:“夫东垣发脾胃一论,便为四大家之首,丹溪明滋阴一著,便为治虚劳之宗”;李士材《医宗必读》亦云各家无非:“阐《内经》之要旨,发前人之未备,不相摭拾,适相发明也”,“前人著书立说,各明一义耳”。故古人立论之“偏”,乃济世苦心,后人学之必须活看,陆以湉《冷庐医话》云:“古人之书,因时而异,莫有不偏焉。学之得当,则其偏处,即其长处”也明言要“学之得当”而非“过”也。若学而“失当”,学而“过”,则不免又拘于其偏,反成其短。其四:张子和不满“凡病皆补”之风而创攻邪学说,刘河间针对时医墨守仲景成规而倡火热论,东垣创脾胃内伤源于时医误认为外感,丹溪言滋阴乃针对世俗滥用温燥,皆补弊救偏、以偏纠偏之意,过则反又成流弊,由此极端而至彼极端。
此四条,乃历代医家“偏”之缘由也。
世间百病,或伤于气、或伤于血,或咎于实、或咎于虚,或阴不足、或阳常虚。不论何种,皆需去其病因,除其标象,然后方可渐复平衡。用药上无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用药物之偏性以纠人体之偏胜,此其大略也。 但具体实施仍需具体分析,古人早有“衰其大半而止”之名训,蒲辅周先生也一再强调“宁可再剂、不可过剂”,皆恐后人“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东垣而过,则偏于升提”,病轻药重,适得其反,矫枉过正也。
用药、立法皆宜本乎此。
举一寒症为例。寒邪为患,有大寒、有小寒、有实寒、有虚寒、有单纯寒邪作祟、有寒热虚实错杂,故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吴萸、肉蔻、骨脂之热性大小之分、属性上下不同之别,处方亦有轻中重剂之区别,立法则有纯以辛温药物为法、如四逆类方,又有寒热并用者、如附子泻心汤。 岂可一见寒症,不问青红皂白,开手即投大剂姜桂附之理?
更有甚者,妄想借一药一法而纠尽天下之偏,岂非缘木求鱼、流弊更甚?说其是“懒汉医学”,已属高抬,若遇真阴虚,仍以姜桂附为主,而实热径投大剂辛温,偏执乎?医疗事故乎?
考钦安之心:“余非爱桂附而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考钦安之法:既有辨认一切阳虚法,又有辨认一切阴虚法;考钦安之用:四逆白通推赏、白虎承气不离。可谓虽有偏好而偏执之象不显。其书名曰《医法圆通》,即以圆通之意示人,奈何后人背离钦安本意,不知圆通而徒效偏执?
古今圣贤于此早有卓见,李士材云:“师仲景而过,则偏于峻重;师守真而过,则偏于苦寒;是东垣而过,则偏于升补;师丹溪而过,则偏于清降”。李士材反复强调一“过”字,过犹不及也。今日卢李刘不知钦安著书立说,不过“各明一义尔”,师钦安而过,偏执于温阳,致使“立论过当,遂开酷烈之门,今日桂附之毒,等于刀锯”。
约言之:
阴阳之道,平衡为本,
失衡乃偏,是为疢难。
以偏纠偏,原属正道,
矫枉过正,适得其反。
过犹不及,皆所不宜,
古今异轨,理却一也。
杏李园主人。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