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5904
- 获得点赞
- 850
- 声望
- 113
- 年龄
- 43
何绍奇
《蒲辅周医疗经验》载“走马通圣散”一方,即用麻黄粉,加二分之一量的甘草,每服6克,开水送服,治疗冬季风寒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身痛,效捷而价廉。吾蜀医生对小儿及体弱患咳喘者,多用炙麻绒,即将麻黄在药碾中碾过,然后分为纤维状物与粉状物两部分,纤维状物即麻绒,再用蜂蜜炙过,即蜜炙麻缄,长于宣肺平喘。粉状物即麻黄粉,则长于发汗解表,喜佐以甘草,成为有制之师,汗而不伤。此方我曾见于《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散阵》,唯麻、甘等量,且多雄黄一味,用黄酒下。雄黄似不宜用,也不必用,用酒下也不妥,吾乡俗谚云;“风寒忌酒,兔子怕狗。”故仍以蒲老家传方为好。方名“走马通圣散”,“通圣”,无非说疗效好,如河间之“防风通圣散”,“走马”,既喻其效之快捷,又说明要看得及时,刚好又应了吾多一句俗谚:“走马看风寒,掉眼观痘疹。”感冒风寒,治疗须及时,初起一汗即解,如延宕失治,或误用凉药冰伏其邪,旋即化热,而成高热烦谒,咽痛、痰稠、口鼻生疮,或大便秘结等阳明热燥证矣。
九宝汤(一名苏陈九宝汤)为麻黄汤的变方,最早见于宋代王贶《全生指迷方》,亦蒲老常用方之一。由麻黄汤合桑白皮、大腹皮、陈皮、苏叶、薄荷、乌梅(或大枣)、生姜组成。主治感冒风寒,头痛身痛,微恶寒发热,咳嗽,鼻塞声重,胸闷。此虽用麻黄汤,但剂量小,全方除甘草外,每味皆只用3克,整张处方加起来仅30克左右,故老年人、体弱者、儿童也都可以用。痰多加半夏,茯苓,以 苏子易苏叶;有里热,兼见痰粘、口苦,舌红,脉滑数加石膏、黄芩。吾乡薛中之老先生20余年前一个冬天从东北探亲回来,选经北京,趁便去广安门看望蒲老,老先生在车上受了点凉,微恶寒,咳嗽,痰清稀,蒲老即处以此方。老先生带回梓潼,仅服一帖即安,便将处方送给了我,我珍若拱璧,一直保存至今。此类病本轻浅小恙,小儿最多见,可是一般医生多用清热化痰凉药如桑叶、菊花、银花、连翘、黄芩、川贝、杷叶之类,用量又偏大(成药亦以凉药为多),可能是受西医“细菌”、“病毒”说的影响吧?以致其邪不从表解,反而冰伏,所以往往一咳便是几个月。
《蒲辅周医疗经验》载“走马通圣散”一方,即用麻黄粉,加二分之一量的甘草,每服6克,开水送服,治疗冬季风寒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身痛,效捷而价廉。吾蜀医生对小儿及体弱患咳喘者,多用炙麻绒,即将麻黄在药碾中碾过,然后分为纤维状物与粉状物两部分,纤维状物即麻绒,再用蜂蜜炙过,即蜜炙麻缄,长于宣肺平喘。粉状物即麻黄粉,则长于发汗解表,喜佐以甘草,成为有制之师,汗而不伤。此方我曾见于《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散阵》,唯麻、甘等量,且多雄黄一味,用黄酒下。雄黄似不宜用,也不必用,用酒下也不妥,吾乡俗谚云;“风寒忌酒,兔子怕狗。”故仍以蒲老家传方为好。方名“走马通圣散”,“通圣”,无非说疗效好,如河间之“防风通圣散”,“走马”,既喻其效之快捷,又说明要看得及时,刚好又应了吾多一句俗谚:“走马看风寒,掉眼观痘疹。”感冒风寒,治疗须及时,初起一汗即解,如延宕失治,或误用凉药冰伏其邪,旋即化热,而成高热烦谒,咽痛、痰稠、口鼻生疮,或大便秘结等阳明热燥证矣。
九宝汤(一名苏陈九宝汤)为麻黄汤的变方,最早见于宋代王贶《全生指迷方》,亦蒲老常用方之一。由麻黄汤合桑白皮、大腹皮、陈皮、苏叶、薄荷、乌梅(或大枣)、生姜组成。主治感冒风寒,头痛身痛,微恶寒发热,咳嗽,鼻塞声重,胸闷。此虽用麻黄汤,但剂量小,全方除甘草外,每味皆只用3克,整张处方加起来仅30克左右,故老年人、体弱者、儿童也都可以用。痰多加半夏,茯苓,以 苏子易苏叶;有里热,兼见痰粘、口苦,舌红,脉滑数加石膏、黄芩。吾乡薛中之老先生20余年前一个冬天从东北探亲回来,选经北京,趁便去广安门看望蒲老,老先生在车上受了点凉,微恶寒,咳嗽,痰清稀,蒲老即处以此方。老先生带回梓潼,仅服一帖即安,便将处方送给了我,我珍若拱璧,一直保存至今。此类病本轻浅小恙,小儿最多见,可是一般医生多用清热化痰凉药如桑叶、菊花、银花、连翘、黄芩、川贝、杷叶之类,用量又偏大(成药亦以凉药为多),可能是受西医“细菌”、“病毒”说的影响吧?以致其邪不从表解,反而冰伏,所以往往一咳便是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