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5063
- 获得点赞
- 110
- 声望
- 38
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超凡卓越的科学,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完整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在其众多的思想理念中,独具特点而又以一贯之的是“和谐观”。从中医学产生的母体角度考察 “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也必然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有着丰富的含义。“和谐”即“和”,其本意是风调雨顺。综合《尚书》、《周礼》、《说文解字》等古籍对“和谐”二字的解释,“和谐”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
“和谐”是一种状态表现 “和谐”常常表现为平和、平衡、协调、中正、有序、顺畅、自然、统一、适度、舒展、条达、规律等,子思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一章);《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阴阳和谐之气,宇宙万物是阴阳二气相合的统一体;周敦颐说:“唯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周子全书》卷8);贾谊说:“刚柔得道谓之和”(《贾子•道术》) ;朱熹说:“各得其利便是和。若君处臣位,臣处君位,安得和乎?”(《朱子语类》卷六八);《广韵》说:“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和谐”是一种行为方式“和谐”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坚持适度原则,用正确的方法,做好事情。在这里“和谐”表现为调和、和解、生化、促进、保护、聚集以及“使之平和”、“使之平衡”、“使之协调”、“使之有序”、“使之顺畅”、“使之自然”、“使之统一”、“使之适度”、“使之舒展”、“使之条达”等等。西周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的命题,认为“和”可以使事物得到生长和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国语•郑语》);《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王夫之在《思问录•内篇》中说:“统此一物,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无非一阴一阳之和而成”;《尚书•尧典》指出:“百姓昭明,协和万帮”;《周礼•调人》指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周礼•天官冢宰》指出:“以和帮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儒家对施政的要求是“执中”,对君子言行的要求是“中庸”。司马光说:“苟不能以中和养其志,气能浩然乎 !”(《温国公文集》卷4)。在庄子看来,只有“均调天下”,才能“与人和者也”,只有“明白于天地之德者”,人才能“与天和者也”(《庄子•天运》)。
“和谐”是一种思想观念 “和谐”还有一个含义是指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孔子认为,真正的“和谐”必须有严格的原则规范,并提出了“中庸”观,主张“和”与“中”;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见下》)的著名论断;董仲舒说:“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程颐说:“若至中和,则是达天理”(《河南程氏遗书》卷15);戴震说:“中和,道义由之出”(《原善下》)。《易传》作者提出了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天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乾•彖辞》)。墨子主张“尚同”,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尚同下》);道家主张“玄同”观,佛家主张“中道”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和谐”深刻而广泛的含义。学术界公认,“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母体,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子体,它们在中国社会这一土壤中的生存发展是互相沟通、互相交织的。以中国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之渗透、融化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直接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纲要;而中医学不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浑然一体。既然“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那么,“和谐观”也必然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有着丰富的含义。“和谐”即“和”,其本意是风调雨顺。综合《尚书》、《周礼》、《说文解字》等古籍对“和谐”二字的解释,“和谐”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
“和谐”是一种状态表现 “和谐”常常表现为平和、平衡、协调、中正、有序、顺畅、自然、统一、适度、舒展、条达、规律等,子思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一章);《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阴阳和谐之气,宇宙万物是阴阳二气相合的统一体;周敦颐说:“唯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周子全书》卷8);贾谊说:“刚柔得道谓之和”(《贾子•道术》) ;朱熹说:“各得其利便是和。若君处臣位,臣处君位,安得和乎?”(《朱子语类》卷六八);《广韵》说:“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
“和谐”是一种行为方式“和谐”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坚持适度原则,用正确的方法,做好事情。在这里“和谐”表现为调和、和解、生化、促进、保护、聚集以及“使之平和”、“使之平衡”、“使之协调”、“使之有序”、“使之顺畅”、“使之自然”、“使之统一”、“使之适度”、“使之舒展”、“使之条达”等等。西周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的命题,认为“和”可以使事物得到生长和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国语•郑语》);《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王夫之在《思问录•内篇》中说:“统此一物,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无非一阴一阳之和而成”;《尚书•尧典》指出:“百姓昭明,协和万帮”;《周礼•调人》指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周礼•天官冢宰》指出:“以和帮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儒家对施政的要求是“执中”,对君子言行的要求是“中庸”。司马光说:“苟不能以中和养其志,气能浩然乎 !”(《温国公文集》卷4)。在庄子看来,只有“均调天下”,才能“与人和者也”,只有“明白于天地之德者”,人才能“与天和者也”(《庄子•天运》)。
“和谐”是一种思想观念 “和谐”还有一个含义是指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孔子认为,真正的“和谐”必须有严格的原则规范,并提出了“中庸”观,主张“和”与“中”;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见下》)的著名论断;董仲舒说:“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程颐说:“若至中和,则是达天理”(《河南程氏遗书》卷15);戴震说:“中和,道义由之出”(《原善下》)。《易传》作者提出了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天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周易•乾•彖辞》)。墨子主张“尚同”,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尚同下》);道家主张“玄同”观,佛家主张“中道”观。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和谐”深刻而广泛的含义。学术界公认,“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母体,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子体,它们在中国社会这一土壤中的生存发展是互相沟通、互相交织的。以中国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将之渗透、融化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直接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纲要;而中医学不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浑然一体。既然“和谐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那么,“和谐观”也必然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