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4
- 获得点赞
- 85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李聪甫
祖国医学,是我国历代医家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中医理论体系,“阴阳学说”是其中组成部分。
人们经常谈论祖国医学中阴阳问题,如说“阴虚”、“阳虚”等等。究竟阴阳指的是什么?我想通俗的谈谈总的概念。阴阳是说明物质运动的对立和统一。正如《素问》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应该说一切生物的发生和发展根本都在于阴阳。因此阴阳的实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其对立的两方面,是互相关联、互相消长、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
物质分属阴阳,决定于本身内在的特性。凡是具有兴奋、动而不息、温热,刚强、轻清在上和光明向外的特性都属于阳;相反,凡是具有抑制、静而有常、寒冷、柔弱、重浊在下和阴暗向内的特性都属于阴。
从祖国医学理论概略地说明阴阳:(一)形神。形是形体(包括脏腑、经络、血脉、筋骨、肌肉、皮肤等)的概括,属阴;神是形体机能的整体活动如神气、思维、意识等属阳。神是形体所从生,“血肉相成,神乃自生”;神又是形体的主导。(二)气血。血是有形故属(阴)气是无形故属 阳。“气乃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三)脏腑。五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属阴;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属阳,就五脏本身来说,脾、肝、肾属阴,心、肺属阳;但肾脏又有“肾阴”和“肾阳”之分,心、肺、肝、脾亦备有阴阳。(四)从病机分析,也不能离开阴阳。例如黄疸病,面黄如橘皮色,身热口渴,脉象洪滑有力等热象称为“阳黄”;反之,黄色暗晦如烟熏,恶寒不渴,脉象沉细无力等寒象称为“阴黄”。又如水肿病,亦有“阴水”与“阳水”的区别。(五)从治疗的药物来看,表证用辛温剂发汗,它的效用是向上向外的,因而属阳;里证用苦寒剂导泻,它的效用是向下向内的,因而属阴。
以上浅略叙述阴阳运动“胜”“复”之机,乃阴阳互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没有静就无所谓动,没有动也就无所谓静(静、不是静止,而是有常的运动)。这种关系,是经常保持相对平衡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平衡规律被破坏,不论受什么因素所破坏,都会出现疾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如果阴阳运动平衡遭受严重破坏,所谓“阴阳离决”的时候,“精气乃绝”,生命就有危险,这就阐示着阴阳相对平衡的重要性。
怎样使阴阳运动在生理上经常保持相对平衡呢?首先要使心情舒畅,慧然无病,其次,饮食起居,生活有条理也很重要。劳逸结合,是增进阴阳协调的关键。人体内部强固,具有抗病能力,则外界致病因素难以干扰破坏机体的阴阳乎衡而受病。由此可知,阴阳学说贯穿在祖国医学的各个方面,一直指导着医疗实践。
祖国医学,是我国历代医家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中医理论体系,“阴阳学说”是其中组成部分。
人们经常谈论祖国医学中阴阳问题,如说“阴虚”、“阳虚”等等。究竟阴阳指的是什么?我想通俗的谈谈总的概念。阴阳是说明物质运动的对立和统一。正如《素问》指出:“生之本,本于阴阳。”应该说一切生物的发生和发展根本都在于阴阳。因此阴阳的实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其对立的两方面,是互相关联、互相消长、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
物质分属阴阳,决定于本身内在的特性。凡是具有兴奋、动而不息、温热,刚强、轻清在上和光明向外的特性都属于阳;相反,凡是具有抑制、静而有常、寒冷、柔弱、重浊在下和阴暗向内的特性都属于阴。
从祖国医学理论概略地说明阴阳:(一)形神。形是形体(包括脏腑、经络、血脉、筋骨、肌肉、皮肤等)的概括,属阴;神是形体机能的整体活动如神气、思维、意识等属阳。神是形体所从生,“血肉相成,神乃自生”;神又是形体的主导。(二)气血。血是有形故属(阴)气是无形故属 阳。“气乃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三)脏腑。五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属阴;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属阳,就五脏本身来说,脾、肝、肾属阴,心、肺属阳;但肾脏又有“肾阴”和“肾阳”之分,心、肺、肝、脾亦备有阴阳。(四)从病机分析,也不能离开阴阳。例如黄疸病,面黄如橘皮色,身热口渴,脉象洪滑有力等热象称为“阳黄”;反之,黄色暗晦如烟熏,恶寒不渴,脉象沉细无力等寒象称为“阴黄”。又如水肿病,亦有“阴水”与“阳水”的区别。(五)从治疗的药物来看,表证用辛温剂发汗,它的效用是向上向外的,因而属阳;里证用苦寒剂导泻,它的效用是向下向内的,因而属阴。
以上浅略叙述阴阳运动“胜”“复”之机,乃阴阳互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没有静就无所谓动,没有动也就无所谓静(静、不是静止,而是有常的运动)。这种关系,是经常保持相对平衡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平衡规律被破坏,不论受什么因素所破坏,都会出现疾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如果阴阳运动平衡遭受严重破坏,所谓“阴阳离决”的时候,“精气乃绝”,生命就有危险,这就阐示着阴阳相对平衡的重要性。
怎样使阴阳运动在生理上经常保持相对平衡呢?首先要使心情舒畅,慧然无病,其次,饮食起居,生活有条理也很重要。劳逸结合,是增进阴阳协调的关键。人体内部强固,具有抗病能力,则外界致病因素难以干扰破坏机体的阴阳乎衡而受病。由此可知,阴阳学说贯穿在祖国医学的各个方面,一直指导着医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