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疗程问题与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关系,是针灸医师在临床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有关论述的资料不多。那么临床医师应当怎样处理好针灸的疗程问题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谈谈针灸为什么要分疗程呢?针灸是用针或灸刺激穴位来调整经络气血,进而调整脏腑机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有些慢性疾病不能在短期内治愈,这就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刺激某些穴位,那么这些穴位会因为反复刺激,降低其兴奋性,即对刺激产生了“适应”(耐受性)。这时再用同样的刺激方式,同等的刺激量,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下降。换句话说,用同样的针刺手法,同等刺激量,其产生调整经络气血的功效显著下降。为保证穴位对针灸的敏感性,所以在连续针灸多次后,适当休息几天,以恢复机体对针灸刺激的敏感性。笔者认为这是针灸分疗程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这样理解:针灸分疗程是为了避免连续多次针灸同一个穴位所产生的“适应”(耐受性)现象。
那么临床医师怎样掌握针灸的疗程呢?笔者认为短期可治愈的疾病不必分疗程。慢性病应根据具体情况10-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针灸多少次为一疗程,应根据被刺穴位处的瘀肿情况确定。假如针灸处方连续不变,那么每一疗程针刺次数就应少一些;如果针灸处方分两组或三组交替针刺,每一疗程针刺次数应当多一些。临症时连续多次针灸同一个穴位,会使该部位瘀肿,且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压痛,此时穴位的敏感性必然下降,医师应当注意观察,一但被刺穴位处出现瘀肿现象,即应作为疗程结束的重要依据,疗程间休息时间的长短,也应根据穴位处瘀肿的恢复情况决定。另外,治疗某些慢性病时,可将功效相近的穴位分为2-3组,轮流针刺;也可运用数中配穴方法分组交替针刺。这是笔者解决穴位对针刺产生“适应”(耐受性)现象的一个方法。上述认识纯属个人观点,谬误之处,希同道惠言斧正。
注:穴位处瘀肿:指多次针灸同一穴位后,该处出现红色皮疹,大小不一,触痛明显,且针感较迟钝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患者体质及皮肤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首先谈谈针灸为什么要分疗程呢?针灸是用针或灸刺激穴位来调整经络气血,进而调整脏腑机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有些慢性疾病不能在短期内治愈,这就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刺激某些穴位,那么这些穴位会因为反复刺激,降低其兴奋性,即对刺激产生了“适应”(耐受性)。这时再用同样的刺激方式,同等的刺激量,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下降。换句话说,用同样的针刺手法,同等刺激量,其产生调整经络气血的功效显著下降。为保证穴位对针灸的敏感性,所以在连续针灸多次后,适当休息几天,以恢复机体对针灸刺激的敏感性。笔者认为这是针灸分疗程的主要原因。也可以这样理解:针灸分疗程是为了避免连续多次针灸同一个穴位所产生的“适应”(耐受性)现象。
那么临床医师怎样掌握针灸的疗程呢?笔者认为短期可治愈的疾病不必分疗程。慢性病应根据具体情况10-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针灸多少次为一疗程,应根据被刺穴位处的瘀肿情况确定。假如针灸处方连续不变,那么每一疗程针刺次数就应少一些;如果针灸处方分两组或三组交替针刺,每一疗程针刺次数应当多一些。临症时连续多次针灸同一个穴位,会使该部位瘀肿,且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压痛,此时穴位的敏感性必然下降,医师应当注意观察,一但被刺穴位处出现瘀肿现象,即应作为疗程结束的重要依据,疗程间休息时间的长短,也应根据穴位处瘀肿的恢复情况决定。另外,治疗某些慢性病时,可将功效相近的穴位分为2-3组,轮流针刺;也可运用数中配穴方法分组交替针刺。这是笔者解决穴位对针刺产生“适应”(耐受性)现象的一个方法。上述认识纯属个人观点,谬误之处,希同道惠言斧正。
注:穴位处瘀肿:指多次针灸同一穴位后,该处出现红色皮疹,大小不一,触痛明显,且针感较迟钝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患者体质及皮肤特征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