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引火论

liujianli0371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9/23
帖子
2445
获得点赞
16
声望
38
引火论
笔者在苗医生成学的启发下提出引火论。后学不敏,不揣浅陋,为作新论,见教于同道。
一 引火论的缘起
⒈苗医生成学
⑴破坏均衡观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破坏均衡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是依照人体生命规律进行的,唯其如此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得以延续。一旦破坏均衡的能量不足,人体就会罹生百病;能量过盛,也会产生各种疾病。人就是在趋于平衡又破坏平衡这对矛盾运动中生存的。
⑵生灵能
生灵能是事物生成的三大基本要素之首,是事物形成的能量,对事物的生成起到主宰作用。人体生灵能来源于先天,尽管很弱但它决定了其特定的属性,它要依靠有关供生物质(水谷之气)生化的能量来进行补充、强化,故后天供生物质的摄取决定了生灵能的强弱。
⑶生成相制
生成相制是事物生成的三大关系之一,指事物生成发展中所发生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生成和发展,主要是由其能量作用的发挥,而各种事物能量的数量、质量都是一定的。
⒉ 引火归源法
“引火归源”源于唐代王冰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病之火甚者,尤龙火也,得湿而焰,遇火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火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火扑灭。” 火者,离位之相火也;源者,命门也。引火归源就是使离位之相火回到命门。其作用机理为阴阳互根互用,病机以真阴亏损、阴不敛阳;阴盛阳衰、虚阳浮越为主。
明•赵献可《医贯•论火》:“命门火衰,肾中阴盛,龙火无藏身之位……以温肾之药,从其性而引之归原……若有阴虚火实旺者,此肾水乾枯而火偏盛,宜补水以配火,亦不宜苦寒之品以灭火。壮水之主以镇阳光,正谓此也。”张景岳亦说:“若使命门阴胜,则元阳畏避,而龙火无藏身之地,故致游散不归,而为烦热格阳等病。凡善治此者,惟从其性,但使阳和之气,直入坎中,据其窟宅而招之诱之,则同气相求,而虚阳无不归原矣。故曰甘温除大热,正此之谓也。”(《景岳全书•论命门火》)
赵张二氏用引火归源法所治之龙火,系由肾阴虚或肾阳虚引起相火离位而出现烦热格阳等病证。通过甘温之剂以引火归源,故该法亦属甘温除热法。
⒊ 甘温除热法
甘温除大热法,为元气虚发热而设,其理论渊源,始于《内经》而彰于《脾胃论》,金元医家李东垣说:“《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李氏认为阴火乃内伤发热的直接原因,其根源在脾胃元气不足,他说:“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住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明•薛己接受李氏的学术观点, 认为“人得土以养百骸,身失土以枯四肢。”“人以脾胃为本。”薛氏提出肝、脾、肾三脏阴虚,独重脾土,故在《薛己内科摘要》说:“夫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因脾虚而致前症,盖脾禀于胃,故用甘温之剂以生发胃中元气,而除大热。”
李薛二氏用甘温除热法所治之阴火,系由脾土薄弱不能封藏下焦,相火离位而引起的虚热内扰等病证。因此甘温除热法起到引火归源的作用。
⒋ 桂枝加桂汤法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曰:“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本病就是发汗后心阳受伤,寒邪从针处入侵,相火离位奋力救心阳,气随火升的表现,故会出现“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心为君火,命门为相火。君火受寒邪相欺,故不明。主不明则下不安,相火因而离位。用桂枝加桂汤壮心阳,君火复明,相火安位。
二 引火论的提出
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君火即心火;相火内寄于命门,《难经•三十九难》云:“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命门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所在之处,命门之火为相火。 历代医家基本认同相火为命门之火,但多将相火与肾阳混称,笔者不敢苟同。肾阳是从命门正常发出以供人体日常需要的那部分相火,加之下输于肾的水谷之气化生而成,又称为少火。肾阳经三焦输布到五脏六腑,于是乎有心阳、脾阳、胃阳等。相火与肾阳是源与流的关系。相火之气纯,而肾阳之气驳。相火性柔,未得水谷之精气生化;肾阳性刚,已受天地之气味食养。相火性藏,安守命门;肾阳性动,夜则潜于阴,昼则出于阴。相火宜引,肾阳宜温。广义的肾阳包括相火与少火,狭义的肾阳仅指少火。
百病之生,势必伤及人之根本(脾肾),脾肾一伤,便有相火离位。《素问•评热病论篇》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亦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正气对邪气失去防御作用。正气者,五脏六腑之阳气也。阳气不足,相火离位相助。人一旦生病,相火的需求相对增加,超支的相火成为离位之相火。
前贤认为相火离位是一种较重的病证,且该证多有发热。笔者却认为相火离位存在内伤杂病的任何阶段中,有发热者,也有不发热者。尽管引火归源法和甘温除热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但前者偏于治肾,后者偏于治脾。笔者不仅重视脾肾,注重脾肾与相火的关系,而且看重君火与相火的关系,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病第一要义在引其归源。遂将上三法融为一体,提出引火论。
三 引火论基本内容
⒈相火是人体破坏均衡的能量
相火为人体生灵能,其总量是相对固定的,是生成相制的。人出生之后,相火不停地释放,以促进后天之运化,同时存在自我消耗,因此人从诞生到死亡之前是生命缩短而不是延长的过程。
由于相火持续地消耗,必然引起肾阴与肾阳之间的不平衡。肾之阴阳不平衡又加速相火的释放。肾阳虚则肾阴偏盛,为救身寒,相火释放加快;肾阴虚则肾阳偏亢,内耗加快,相火释放亦增加。这个过程就是破坏均衡过程。相火犹如生命的烛光,肾阴则为环境湿度,肾阳为温度。为了尽可能让蜡烛最小限度地正常燃烧,必须保持协调的温度与湿度。按破坏均衡观,相火消耗(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保持肾阴肾阳均衡是至关重要的。
⒉相火离位的基本特征
相火离位之后对人体具有破坏性,仿佛地质学上的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就是地球内部的火没有守其位,反而冲到地表的表现。《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此阳气者,相火也。相火失其所即相火离位,人就会折寿,生命机能暗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就人体病理而言,当相火离位时,相火促进阴邪生长;当相火归位则阴邪销藏。
相火离位,总是往虚处施救。离位之相火数量众多,并得到水谷之精微充分化合,其能量就巨大;反之,能量就不足。离位之相火能量不足时,表现为暗火。但当其能量巨大时,则表现为明火。暗火者,有火之用而无火之形也,其伤人多在不知不觉之中。在相火暗伤过程中,由于生灵能不断释放,部分人反而觉得精神更好。暗火之为病,病势较缓,病程较长,多不发热。明火之为病,病势急速,病程亦较短,多见发热。
火之升,载水上行;水之降,挟火下行。痰、湿、血皆水之属;风、燥、气为火之类。
四 诊断与治疗
⒈诊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所以说阴阳辨证是疾病辨证的大法,认证只须分阴阳。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卷四》中说:“病有千种,漫云易为窥测,苟能识得阴阳二字,而万变万化之机,亦可由此而推也。” 辨阴阳,实据其“寒”“热”之象,如《素问•调经论》所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程钟龄在《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中说:“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欲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
辨阴阳,还须识得寒热真假。辨寒热真假的纲领:“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伤寒论》)。程氏还说:“然病有热证而喜热饮者,同气相求也。有寒证而喜饮,却不能饮者,假渴之象也,名阴结也。有热证而手足冷者,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也。有寒证而反烦躁,欲坐卧泥水之中者,名也阴躁也。”
对于寒热之象不明显者,可用气血辨证。气属阳,血属阴,气血辨证亦属阴阳辨证的范畴。气血辨证较之阴阳辨证,有时更为微观。
⒉治疗
⑴治疗原则
治离位之相火,其要在引,用药宜甘温、慎寒湿;宜轻平、慎重峻。
张景岳说:“盖总言大体,则相火当在命门,谓根荄在下,为枝叶之本也。”(《景岳全书•论君火相火》)。根荄既在下,保持好水土,相火当守位。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治病必求于本。”本者,阴阳也。脾胃为后天阴阳之本;肾为先天阴阳之本。因此治病必以脾肾为本。脾土居中,脾健则肾水不上漫土界,相火不越雷池;肾水居下,肾强则脾湿不下流水界,相火不犯中州。
尽管有“补脾不如补肾”和“补肾不如补脾”之说,其实补脾与补肾是殊道同归,先天温养激发后天,后天补充培育先天,正如《景岳全书•脾胃》所说:“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清•王旭高之说亦可从,即“久病虚羸,胸无痞满者宜补肾,胸有痞满者宜补脾。”
⑵内治法
①治脾
治脾分两种情况:一为直接治脾,补中益气汤主之;一为间接治脾:①泻阳明实太阴。离为火,离为阴卦。火是红色,血亦是红色。血体阳用阴,与火同类。泻血者,泻火也。《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针灸点刺出血即泻火。仲景深得其妙,在《伤寒论》中泻阳明即泻火,因阳明经多血多气故也。胃与脾相表里,泻阳明以实太阴。②疏肝以实脾。木旺乘土,宜四逆散。③清金以实脾,宜小柴胡汤,晚清唐容川说:“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血证论》)。
②治肾
养肾阴,六味地黄丸主之;温肾阳,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实为潜阳藏火方,炙甘草为君药,得土气之全,用其培土藏火,使附子守而不走,且甘草甘缓,使温而不亢。甘草与干姜、生附子合用,辛甘化阳,暖脾土,温肾水,助少火以安相火。
补中益气汤为培土藏火方。脾胃为气机之枢,脾升则肝升,木以生火;胃降则肺降,金以生水,五经并行,气归于权衡。
③ 治心
壮心阳,桂枝加桂汤或桂枝甘草汤之类;养心阴,炙甘草汤之类。
⑶ 外治法
用市售丁桂儿贴灵(含丁香、肉桂、吴茱萸等)。一般选用神阙穴、涌泉穴。
①脐疗
取神阙穴。神阙穴隶属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为心肾交通的门户。神阙穴居中焦,贴敷此穴,收暖脾土、潜相火之效。
② 足疗
取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灵枢•本枢篇》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贴敷此穴,有引火归源的作用。
五 现实意义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以及受西方生活作风的影响,导致相火妄动,百病丛生。
⒈ 患之过
现代人乘凉饮冷、衣着暴露、劳逸不当等,导致寒湿内生。湿伤脾,寒伤肾。《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⒉ 医之过
一些中医囿于病名“肺炎”、“肝炎”、“肾炎”、“肠炎”……认为“热重化火、火重成炎”,起手便是寒凉清热药。西医则把抗生素、激素,当成了维生素,好象生病便是抗生素激素的缺乏所致。抗生素亦寒凉清热之类,而激素为相火之大忌。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说:“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
六 藏火论指导养生
欲知生,先知死。人的生灵能是有一定限量的,当相火耗尽的时候,人就会死去,所以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善养生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君火不动,相火固秘。而不善养生者,“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君火妄动,相火不安,生命之光早日熄灭。
张景岳说:“阴常有余,阳常不足”(《景岳全书》)。所以养生的目的是通过安君火、扶少火而存相火。
七 对几种疾病的认识
1 癌症
各种癌症总是离位之相火流连,使局部能量增加、增生旺盛所致。相火释放能量也使人精神振奋,抗邪力增强。一旦生灵能透支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症状,已届中晚期。向来市习,一见癌症就认为是火毒为患。殊不知,癌症多为少火不足,相火离位所致。正如孙秉严所见,肿瘤患者“不论是长江以南还是长江以北,也不论是沿海还是内地,寒型和偏寒型症候者最多,约80﹪”(《孙秉严40年治癌经验集》)
2 激素后股骨头坏死症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类似相火,引诱相火大量外出,从而造成人体肾阳虚的局面。一般随激素剂量变化即首剂量→减量→维持量→停用,人体相应出现阴虚→气阴两虚→阳虚→阴阳两虚的变化。肾主骨生髓,相火不足,骨髓不充,加上股骨头承载全身之重,所以应用大量激素(如治非典、红斑狼疮、肾病等)后股骨头易坏死。
3 小儿病
小儿初生,先天之本未加亏耗,除禀赋外,其不足多为后天所致,因此补肾不如补脾。小儿脾胃薄弱,补肾阴易助脾湿,补肾阳易伤胃阴。天癸至,此后不足,方有补脾与补肾之别。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内相火妄动,此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的病机。由于相火过分刺激骨髓,使白血球大量生长,过多的白血球又蚕食红血球。这一过程与慢粒形成血虚的情形是一致的。
5 性早熟
本病的发生多因疾病、过食含生长激素类的滋补品、肉蛋食品,或误服某些药物,使离位之相火,沿肝经走行,导致性腺的发育。如离位之相火得到后天的充分资养,表现为真性性早熟,否则为假性性早熟。
6艾滋病
临床上腹泻、咳嗽、鹅口疮、发热是艾滋病最难控制的症状。腹泻,用芩、连等药常不效,有时反而加剧。咳嗽多呈顽固性干咳,痰粘而少,常伴有胸痛,止咳化痰药难效。鹅口疮,用锡类散等仅暂缓。发热,多为低烧,清热剂难以见效。这些症状是相火延及心之表小肠经或心之里肺经所致。
7 乳癖
乳癖好发于25-50岁,性急或内向的女性。乳癖是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特征。起初为涨痛或触痛,呈周期性发作,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相火由肝经至乳房,使局部肿痛。经血出后疼痛减轻或消失,是因为经血源于胃,离位之相火随血出而消减。故乳癖病,其标在胃,本在肾,肝为标中之标。
八 病案略例
⒈ 皮肤瘙痒症
某女,68岁,体瘦。皮肤瘙痒三年,稍有碰触即痒。全身有抓痕,无渗液,大小便及饮食尚可。淡红舌,薄白苔,脉平。诊断为阴阳不和,相火游走。用壮心火、安相火之法,给予桂枝汤加仙灵脾15g,防风10g,白蒺藜10g,三剂而愈。
⒉ 鼻衄
某男,76岁,夜间熟睡后出鼻血10余年,出血则醒,量不多,小则几滴,多则10毫升左右。在本市多家医院治疗未果。口干,大便干,舌质暗红,脉细。素体阴虚,相火妄动,加上入寐后卫阳入里,与相火相合,故夜间鼻衄。辨证为肾阴不足,相火上扰鼻窍,用滋肾阴,潜相火之法。给予二至丸合济川煎加味,5剂止,用补中益气汤10剂善后,未再发作。
⒊ 高血压病
某女,40岁,患高血压病多年,血压180~120∕75~100mmHg,头闷、头昏、心慌,纳食少,便溏,有便不尽之感,“尿道炎”反复发作数年。舌质淡、苔滑,脉濡。病机为脾土薄弱,相火外越。相火挟湿浊,上蹿则头闷头昏,下行则发为便不尽和淋证。给予补中益气汤加仙灵脾,5剂。复诊诸症明显减轻,继复十四剂,血压正常。
⒋ 小儿哮喘
患儿6岁,体瘦。咳嗽、喘气近3年,间或喉中痰鸣,天气变化或受凉后易发作,西医诊断为“过敏性哮喘”,曾求治中西医,效果不明显。纳差,小便可,大便干。地图舌,质暗,苔白稍厚,脉细。考虑为脾胃虚弱,相火挟痰浊上扰肺金。用培土藏火之法,给予补中益气汤加仙灵脾、神曲、焦山楂,2剂,1剂药分2天服完。2剂尽,哮喘平。用补中益气丸善后。
后记:本文是中医理论的一种探讨,不同于温阳派、脾胃派和火神派,冀在吸收他们的优点,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