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济世寿人”古阿井

白头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8808
获得点赞
68
声望
10
年龄
54
我的故乡山东省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中医道地药材阿胶的发源地。多年前,我就曾数次去寻找那口著名的古阿井,至今想起这神秘的古井,仍然历历在目。
古阿井,亦称阿胶井,因历史上生产正宗阿胶而得名。它位于距离阳谷县城东20公里的阿城镇,古运河西岸,东阿故城遗址中央,是古运河民族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
走近古阿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井正北的六角碑亭。碑亭是灰色的石亭,由六根多棱石柱支起石顶,石顶为仿木亭结构,六角对称。整个碑亭结构严谨、造型古朴、典雅精美。亭正面额题“济世寿人”四字,两旁石柱镌刻楹联“圣代即今多雨露,仙乡留此好泉源”。井亭后面左右石柱镌刻楹联“力可回澜重建泉源来井底,心存济世长流膏泽在人间”。亭内有一石碑,高约5尺,宽2尺余,上镌“古阿井”三字,篆刻完美,古朴自然。
据旧志记载,三国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陈王曹植受封于东阿后,就曾奉旨重修阿井,并创建了六角亭。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鄂国公尉迟恭曾为钦使重修阿井。明天顺七年(1463)年建亭井上,明万历及清康熙年间均有重修。现存的六角石亭为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建。
古阿井的历史非常悠久,有关古阿井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后,郦道元的《水经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典籍均有记述。据《岱南阁集》云:“阿井辟自上古”;《太平御览》云:“黄帝作井”;《世本》云:“伯夷作井”;《淮南子》云:“伯益作井”。据此推算有四千年的历史。清代著名考古学家孙星衍感其年代久远,叹曰:“海内古迹,莫先于此”。名贵药品阿胶,最早记载于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真胶产于古齐国之阿地,又以阿井水煮之最佳”,“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载:“阿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并考证“其水乃济水伏注。”
相传此井为泉,有九孔,泉内住有蛟龙。神奇的传说和井的神奇给井注入了许多神秘色彩,历代文人墨客纷纷作诗吟赋大加赞美。明代吴铠作《阿井胶泉》诗对阿井赞叹曰:“灵源疑出蛟龙窟,淑气原从天地贻。九土所钟惟上品,千年制胶岂凡材。炼砂煮石经济事,丹井药炉亦可哀。”清代赵培徵在《咏阿胶井》中写道:“阿井传来不记年,清流澈底一寒泉。溶溶玉液三宵露,点点丹砂九空渊。淑气问钟疑凤髓,灵源妙化想龙涎。仙胶炼就称良剂,寿世回生几万千。”现代著名画家刘海粟等也曾慕名来古阿井观瞻,并留下墨迹。
古阿井的井水经地下岩层砂砾过滤净化,溶入矿物质,井水色绿而质重,清冽甘美,富含钙、镁、钾、钠、锶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管子》云:“其泉洁白,其人坚劲,寡有疥瘙,终无酲”。《本草纲目》也记载:“阿井泉,其味甘平、无毒,主治下隔疏痰止吐”。用古阿井水煮胶,易除杂质,且能增加疗效,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人服之下隔、疏痰、止吐”。因此,当地所产阿胶,为历史上正宗阿胶,素有“贡胶”、“真胶”之美誉。
古阿井虽历经数千载至今,井泉之水仍然清澈甘冽如昔,它见证了中药道地药材阿胶的起源和沧桑,是重要的中医药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努力保护好古阿井,使之成为见证中医药历史、宣传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谷万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