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胃病诊治要点

花香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774
获得点赞
85
声望
38
年龄
44
魏长春

1.诊治胃病首察面容颜色。若面容苍白,形体肥胖,是阳气不足;若面容萎黄而瘦,是中元虚馁;若形瘦面容苍白,是肺肾两虚;若面容鲜艳,两颧高突,颜色红赤,是肺肾阴亏。治疗均应遵绳上下交病治其中的原则,着重扶养胃气。

2.诊治胃病必须仔细察看舌质、舌苔。凡舌质红润有液苔滑者,可用疏气平肝药;若舌质青黯,宜用温热扶阳药;若舌中间光剥,脱液或舌红碎裂如刀割是胃器质性病变,宜用滋养药,忌用耗气灼液的克削药;若舌苔黄厚腻,常为标本同病,须注意有无外邪内陷或食积化燥,治疗时应 注意疏化透达;若舌四边白厚苔中间光剥脱液,是胃阴受伤,气化失司,运化无力,治法宜芳香轻剂透达,忌单用寒凉药或重降药以防发生喘、泻之危。

3.治胃病要问明饮食情况,食量多少,喜热喜寒及能食不能食。如食后胃部反舒者是虚证,可用温暖补胃药;若食后胃部作痛加剧,为实证或虚中夹实证,疗法宜先进疏通气血药,再进调补药,切忌呆补或专用破性攻伐之品。治胃病要详查病人平时的食性与嗜好。食性的改变是胃病的先兆,临证时须予以注意。

4.治疗胃病,要注意大便情况。凡大便溏薄或软不成条或有黏液,是中气不足,治宜温暖和中;若大便颜色不正常,呈青褐色与黑色者,要注意防治上消化道出血;若大便干燥闭结或肛门灼热,为胃有燥火。

5.治胃病必须对胃脘作痛仔细分辨。如脘痛绵绵不休,大便稀烂,手足厥冷,脉象沉细或迟弱,舌质淡苔微白,喜饮温暖热汤,或喜用热手按摸,为虚寒之证;若脘痛时作时止,饭后脘腹作胀,吐酸苦水,尿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脉象洪大或弦滑,舌质深红,苔黄腻,口气臭,为实热之证。

6.诊治胃病必须从整体着手,注意有无失血、遗精、带下、失眠等病症。治疗胃病须辨证用药,切忌呆执成方,生搬硬套。如同一种胃的疾患,由于患者体质性情、环境各异,应该同病异治,区别对待,而按西医诊断的不同的胃病,虽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但如果按中医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相同者,又可以异病同治。

7.治疗胃病要分辨标本。"急则治其标",若胃病而兼有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可以止血为先。一般均以治本为主,决不能见痛止痛,见酸制酸,因为胃痛和泛酸仅仅是胃病的一种表现,是标不是本,如果单用香燥之品以止痛,贝类重降以制酸,虽能缓解一时,但其疗效是不持久的,不彻底的。特别是香燥之品容易劫伤胃阴,重降之品容易导致胃气下陷,正气受损。如果滥用久用,必然会加重胃腑气化失调,影响胃腑消化功能,遗留后患。

8.治疗胃病必须审证求因,密切注意"去其所本无,保其所固有"的治疗大法,一面祛除本身不应有的外邪,如食积、滞气、瘀血及代谢谢废物;一面调整胃腑气化功能,增进人体的体质,以促进局部病变的愈合。若又兼有六淫外感者,应用药予以外解;若兼有食积者,应予以消导通下;若兼有情志抑郁气血阻滞者,应予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若兼有内伤诸不足者,应予以固本扶元;若兼有其它旧疾者,应努力做到在治疗新疾时将其它的旧病亦一起治愈。如果不注意利弊宜忌,单纯治疗胃病,就有顾此失彼、加剧旧病之虞。总之,在治疗胃病时一定要仔细分析主因和主症,又要注意患者所现之兼症,夹症,遗症,变症,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9.治疗胃病要注意患者体质、性情与治疗的关系;要注意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凡热体燥体,性情急躁善怒,适用凉性润性药;若性情沉默寡言容易悲郁不乐,属寒体湿体,则宜用温性燥性疏散药。脾胃互为表里,胃肠上下相通,凡中气虚者,需补气药与治胃病药并用,若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燥结者,宜用润性药。若气滞纳少满闷噫气者,宜用芳香花类拨动气机药。肾为胃之关,胃病虚证常需温煦肾阳,鼓舞胃气;肝与胃有克制关系,肝病可以犯胃,尤其是情志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治疗胃病常需同时治肝。具体地说,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肝病犯胃,则恶心干呕,脘痞不食,泛吐酸水。治疗需分辨阴阳虚实。若肝寒浊阴犯胃,用药则远柔用刚,可用吴茱萸、川椒、桂枝泄肝,半夏、姜汁、香附、乌药、枳实、厚朴通胃。若肝阴胃阴已虚,肝气郁结,化火犯胃,用药则忌刚用柔,用丹皮、决明子、聋刺蒺藜、自芍、丹参、木瓜清肝柔肝,用沙参、麦冬、无花果、秫米养胃,另外乌梅安胃丸,逍遥散或六君子加丹皮、桑叶、金铃子散等泄肝之品,则为刚柔并用平治之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