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病例分析一例

今古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0/02
帖子
1838
获得点赞
65
声望
48
2010-11-12初诊
张xx,女,62,宝城街办
腹胀二个月。
二个月来,渐发腹胀,与饮食无关,昼夜不减。曾在某医院查见胃下垂,服胃动力促进剂无效。大小便正常,进食不减,胀至不能睡眠。头汗出、手麻阵作。
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平时服用硝苯地平片,1片,二次;
股骨头坏死三年,未手术,未服药,现拘紧不痛。
查:Bp:180/100mmHg,面暗红,口臭味重,舌深红苔薄黄不干,手冷,脉细,腹大叩有鼓音,触压不硬不痛。

处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原方伍剂。
厚、姜各80克,余药按相就比例,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

当晚,其女电话问,怎么还胀啊?——药还没吸收呢?急什么!
第二晚上又问,怎么还胀得睡不着啊?——都两个月了,哪有那么快啊?放个车胎气也没那么快吧!
今天11-17复诊,诉:
第三天夜里能睡觉了,一觉醒来,手摸,腹松软,一点不胀了,自疑,不是做梦?昨日服完,一直不胀。
今查:Bp:140/95mmHg.手暖,脉不细,腹不大。

辨证分析:
1、腹胀、面红、口臭、舌红苔黄,胃热,大、小承气汤证?_____二便如常,进食无碍,可以除外。
2、腹胀而血压高,加股骨头坏死、面红,是否是肝主筋,肝郁化火,横克脾土而胀?____病在藏当脉见肝实,脉细,无其征,可否定。
3、有胃下垂,是否是中气不足的脾不升胃不降的胀?加之口臭象胃火。_____面不黄,反见红,病不在脾。
4、头汗出而手麻,手冷脉细者,表气虚而风客也;风随经入里,先客于六腑,是为胀也,面红舌红,知风而非寒。
5、血压高、面红,敢用人参吗?——单就一味药来说,就一个物理值来说,似当有所顾忌,但这一物理值的确切对应的药效和禁忌是没有的,而一药放到方子中,方子针对的特定状态——病——则是要明确得多,故宁守经典,不依不确定的新知,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
厚朴主治腹胀,重用治病治症;
生姜量也不小,辛散其风以助朴力;
参草补虚,半夏降气。
原方照搬,所以有效。
————供初学者参考,请同行批评讨论。很少写这些罗索话,同行一看就明白的,有朋友提出初学者看不懂,就多说几句吧。
 
今老师如此讲解,明白多了。经典的重要性不言而知。
 
谷子老师经方运用的确实很娴熟。
 
若非心有成竹,不敢如此用药,佩服
 
为什么不用针灸试试呢?双侧足三里看看效果呢?
 
回复 1# 今古子


呵呵,都是经典剖析,不是罗嗦话。
老师们发帖,个个都像今师这般的话,初学中医的朋友们学起来。可就方便和容易多了。
强烈支持。
 
再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这个更详细。
 
厚朴针对腹胀,胸闷效果很显著。今老经验丰富,辩证用药精湛,佩服。
 
阳明不降,正气衰微, 朴,姜,夏降阳明气机,参,草扶正调和,药病切机 不效也难,今师手法老到!
 
回复 1# 今古子
厚朴用到80克,从来没有见过,本人最大量也只有30克,还不是治疗胃肠方面的疾病,是从《济阴纲目》借来治疗痰结经闭症的,今天算是开眼了。
但案中所说“风随经入里,先客于六腑,是为胀也,面红舌红,知风而非寒”。如此解释,个人感觉似乎稍有牵强,因为既言风邪入腑为病因,方中用药虽有生姜辛散,但全方主义并非针对风邪。舌红苔薄黄,脉细,也不似风邪征象。如从中虚失运,痰气交阻(郁而化浮热),升降失序解释,是不是也能说得通呢?
按原方比例,人参用量应为10克,用于补中助运,理效皆合,用于风邪入腑,不知何解?半夏原方半升,从化痰降逆可解,否则也同人参令人疑惑。
说实话,叫好我也不是不会,但我认为,提出不同看法,反而是更尊重先生,望先生勿怪。
 


且看原文: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汗後腹脹滿。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薑[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參[一兩]、甘草[四兩炙],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今之害人者莫不出自李濒湖所言:古之一两,今之一钱也到现代的教材都跟着往错里教

根据考证:

一、汉代的衡重
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1两=15.625g;1铢=0.65g
二、汉代的容量
《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
汉1合=20ml;1升=200ml
1斗=2000ml;1斛=20000ml
三、汉代的度量
《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
汉1寸=2.3cm ;汉1尺=23cm
汉1丈=230cm


所以照仲景原方用量则应该是125克,今师用80克,不多矣!
 
回复 11# 吴德

欢迎讨论,并真诚提议。
解释,不是随意的,这个说法,是在“典”的,所谓在典,就是在标准的。
同样,一味药之用,也是在经、在典的,这样用着才放心,才会二天不效,也敢让坚持。
您的说法,当然也是在论的。
在经,一贯不变之言;
在典,可以依为标准;
在论,泛泛诸家之说,——当然,这也可以做为重要的临床参考的,不过和经典比,其意义显然是有差别的。

用量,楼上朋友给出的答案很明确。这用是我所依的标准。
 
关于姜之祛风逐风:
请查《神农本草经》: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姜就是姜,一样的作用,只是用生的更好。后来教材的功能分类法,把生、干归为不同的类,就有些多事了。理论固然重要,切于真实的效用才能更可信。

或断为“逐风湿痹”,亦无不可。
风之袭人,其径、其证明确,至成痹,一理。

“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此邪之入阴、入内之起始。

“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此从阴经入腑,而不是留在经的阴阳之别与理论依据。
这就是我讲的《灵枢》,落实在临床治疗上,不只是理论说辞,而是切于具体的用方、用药、用针上。
 
金老师 这样解说

像我这水平的, 就容易看得明白了~~`

现在看方子, 还得有解释才行, 要不,我还是摸不着边际呢~~~

谢谢、谢谢哈
 
《神农本草经》浓朴,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
原来先生用药,有本有据,功深力厚,不同凡想,倒是在下蠡酌管窥,不知高低,多谢先生赐教了!
说厚朴每剂80克没见过,是指在日常诊疗中,及近现代文献中,如此剂量,确不多见。如按仲景分三次服的剂量,与本案80克,分两次服(只是根据一般习惯推测),倒也还是基本一致。
在经、在典、在论之说,得知先生再次提醒后学,经典之重要性,不可小觑,日后定要更加重视对中医经典的研读。
 
吴医生所引资料很好。
朴之“主中风”,更能明白地看出经方用以治胀,此胀即风入腑所致。风、气、胀,一类。
出于谨慎,我也是让分三次服的。
 
回复 1# 今古子


罗索好点,同行看什么,初学看才重要嘛
 
回12#可惜历来对这汉代的衡重有争议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