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6/13
- 帖子
- 285
- 获得点赞
- 18
- 声望
- 18
- 年龄
- 62
二、血的病证
血的病证主要有,血虚、气血两虚证、出血、血亡、脱津、血寒、血热、血瘀、血毒等。
(一)、血虚证:
血虚,是指全身血液不足,或浓度偏低,不能正常满足人体或某一部位组织的营养和滋润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无泽,头昏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容易麻木无力,四肢末端畏寒,妇女经来血少或闭经、不孕,产妇泌乳量少,舌淡或胖,脉细而无力。
[辩证分析] 引起血液不足的原因很多,主要功能有先、后天生源不足,或失津失血过多;或因气虚或因它病耗津劫血,或动津损血;或因脏气自衰,或瘀血不化,新血不生;或因毒气浸淫,败坏生源,耗血大于产血。血虚上不能滋养头目,下不能温煦肢体,在上头目眩晕,面色苍白萎黄,在下肢体麻木畏寒。血不足于心则心悸,血不足于肝则失眠多梦,血不养筋则麻木,血不盈脉则细弱。妇女以血为用,血不足养精,则月事渐闭或虽来亦量少。产妇失血过多,则胞中精亏,无力泌乳。
[并发症状] 气虚证、气血两虚证、心血虚证、肝血虚证、心脾两虚证、精血虚证。
[中医治法] 健脾生血。
[处方原则] 滋而不腻,以食代药。
(二)、气血两虚证:
气血两虚,是指气和血皆不足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无华,眼睑、口唇淡白,指甲色淡,神疲乏力,呼吸气短,纳少食呆,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手足麻木,肢体萎软及肌肉瘦削,或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而嫩,脉细弱无力。
[辩证分析] 气血是个体生命最基本的物质,饮食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或大病失血耗气、或机体素体禀赋不足导致元气不足,脏腑气血生化功能减退,尤其是中焦脾胃化源匮乏,气不生血而致气与血两方面亏损,气虚累积血虚,血虚导致气虚,最后气血两亏,有气虚表现,又同时出现血虚体征。故有“气血互生”之说。
[并发症状] 心悸、眩晕、虚劳、不寐、月经不调。
[中医治法] 益气补血。
[处方原则] 保胃气,忌大补。
(三)、出血证:
出血,是指血液溢于脉外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咳血,吐血,衄血,渗血,尿血,便血,崩漏等(不包含外伤出血)分别兼有其它不同证候。
[辩证分析] 出血就是血液不循脉内而行,溢于或渗出脉外的症状。引起出血原因包括气不摄血,或迫血妄行,或燥火伤络,或血瘀,或毒气浸淫,致使血不循脉道而溢于或渗于脉外。如肺伤咳血,肠胃伤便血,肾伤尿血,子宫伤崩漏等。若因情欲引起的突发性吐血,乃为气逆挟血。
[并发症状] 血虚、气虚。
[中医汉法] 求本止血,引血归脉。
[处方原则] 止血不忘摄血,补气不忘凉血。
(四)、血亡证:
血亡,是指大量出血不止,或毒气浸淫耗尽血液,导致全身血液不足以维持脏腑组织正常生理活动的证候。
[临床表现] 昏迷不醒,或不省人事,呼吸低微,颜面皮肤苍白失色,萎缩下陷,唇白,四肢无力,甚则半僵硬状态,脉微或无。
[辩证分析] 引起血亡的原因,包括外伤失血过多,内脏破裂,或因瘀、因热、因毒等到迫血妄行。人懒以气血为生,大量失血或血液被耗,都会导致脏气功能的自然衰竭。失血还导致气泄、脱津。血亡则不荣,故颜面苍白,唇白;气衰则四肢无力或僵硬;津脱则皮肤下陷;脏气衰则神昏而脑衰令人昏迷,不省人事;脉内无血则脉微或无。
[并发症状] 血瘀证,气泄证,脱津证,神昏证。
[中医治法] 填精生血,扶气护神。
[处方原则] 大补大剂。
(五)、脱津证:
脱津,是指个体生命中的津液大量失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昏迷或半昏迷,或呼吸衰微,皮肤灰暗无泽、下陷、眼球凹陷、干燥,唇裂,口干口渴,手脚痿软,少尿或无尿,脉沉细而涩。
[辩证分析] 脱津又名脱水,引起脱津的原因有:绝食,禁食,大吐、大泻、大汗、大出血,多尿,大面积烧伤等。导致个体生命中的津液或纳入不足,或脱失太多,或津随血泻,或津随气泄。人体中的津液参与血液的组成和组织的滋润作用,所以,一旦脱津或脱水,就会直接导致脏腑、脑及个体组织功能的衰退和衰竭,出现昏迷或半昏迷,或呼吸衰微。在外表上表现为肌燥肉陷之象。因血随津竭故脉见沉细而涩。
[并发症状] 气虚证,血亡证,神昏证,脑衰证。
[中医治法] 补水救津,护脑复脉。
[处方原则] 以汁代液。
(六)、血瘀证:
血瘀,是指血液在脉管流通过程中相对性地发生运行障碍,或被动受阻,或完全受阻,或因阻而外渗瘀结,或因阻在经气的作用下产生新的通道等所表现的证候。其中以膜为中心,好发在四周的络脉,轻者为滞,重者为瘀。
[临床表现] 疼痛,出血,肿块,瘀斑并兼其它不同证候。
[辩证分析] 造成血滞血瘀的原因很多,亦包括各种致病因素和自身因素。致病因素有创伤,六淫之寒热燥火,气滞,血毒。自身因素有脉体的自行衰退改变和血液的浓度改变。由于血瘀阻塞脉道,脉不通而气要行,不通则痛。故疼痛是血滞血瘀的证候特点。滞者为刺痛,瘀者为肿痛,皆痛而拒按。血瘀则脉张,脉张则新生脉体而渗血,渗则凝结成块,在内为肿块,在外为瘀斑。因造成之病因不同故兼有其它不同证候。
[并发症状] 肝肿证,脾肿证,胸痹证,不孕证,气滞证,出血证,实瘕证,空瘕证。
[中医治法] 通滞化瘀,疏气活血,益气生道。
[处方原则] 小剂通之,大剂祛之,以疏为通,活血防堵。
(七)、血寒证与血热证:
血寒与血热,是指血温寒变或热变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血寒证有畏寒肢冷,四肢末端不温,面色苍黄或紫暗,喜温喜热,妇女痛经或不孕,舌淡紫,脉弦紧。血热证有心烦而躁,善怒不安,敝怀脱衣,喜静喜凉,舌红绛,脉数洪大。
[并发症状] 血瘀证。
[中医治法] 寒者温通血脉;热者泄热解郁。
[处方原则] 寒者宜长温;热者宜暂泄。
(八)、血毒证:
血毒,是指相对血液纯度被毒化或毒浸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渐进性全身及颜面皮肤色泽灰暗或萎黄无华;或青紫,皮肤萎缩;或全身皮肤瘀斑、疹隐隐点点;或肢体肿胀不舒,活动吃力;或感脏器肿大而痛,纳食锐减,倦怠乏力;或心悸、气喘、腹泻。舌青紫,苔厚腻,脉涩或结代,兼见其它不同之证候,甚则脑死神亡。
[辩证分析] 引起血毒之原因,不外乎吸入和纳入不纯不洁之物或有毒之物;或因瘀血、血热、血寒等因素造成旧血留滞恶变;或因刀创刺害、毒虫嗜咬等积毒为患。血被毒化、毒浸,在外先见之首页皮肤色变,再者是肢体皮肉受损,重者则见内脏组织侵淫,肿胀而痛,纳食锐减,倦怠乏力,或心悸、气喘、腹泻等其它症状。若血毒时延日久,或毒性猛厉,入脑则脑昏神衰,继则脑死神亡。
[并发症状] 神昏证,神衰证,神亡证。
[中医治法] 扶血解毒,益气中和;或放血换毒。
[处方原则] 切忌放弃。
血的病证主要有,血虚、气血两虚证、出血、血亡、脱津、血寒、血热、血瘀、血毒等。
(一)、血虚证:
血虚,是指全身血液不足,或浓度偏低,不能正常满足人体或某一部位组织的营养和滋润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无泽,头昏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容易麻木无力,四肢末端畏寒,妇女经来血少或闭经、不孕,产妇泌乳量少,舌淡或胖,脉细而无力。
[辩证分析] 引起血液不足的原因很多,主要功能有先、后天生源不足,或失津失血过多;或因气虚或因它病耗津劫血,或动津损血;或因脏气自衰,或瘀血不化,新血不生;或因毒气浸淫,败坏生源,耗血大于产血。血虚上不能滋养头目,下不能温煦肢体,在上头目眩晕,面色苍白萎黄,在下肢体麻木畏寒。血不足于心则心悸,血不足于肝则失眠多梦,血不养筋则麻木,血不盈脉则细弱。妇女以血为用,血不足养精,则月事渐闭或虽来亦量少。产妇失血过多,则胞中精亏,无力泌乳。
[并发症状] 气虚证、气血两虚证、心血虚证、肝血虚证、心脾两虚证、精血虚证。
[中医治法] 健脾生血。
[处方原则] 滋而不腻,以食代药。
(二)、气血两虚证:
气血两虚,是指气和血皆不足所表现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无华,眼睑、口唇淡白,指甲色淡,神疲乏力,呼吸气短,纳少食呆,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手足麻木,肢体萎软及肌肉瘦削,或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而嫩,脉细弱无力。
[辩证分析] 气血是个体生命最基本的物质,饮食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或大病失血耗气、或机体素体禀赋不足导致元气不足,脏腑气血生化功能减退,尤其是中焦脾胃化源匮乏,气不生血而致气与血两方面亏损,气虚累积血虚,血虚导致气虚,最后气血两亏,有气虚表现,又同时出现血虚体征。故有“气血互生”之说。
[并发症状] 心悸、眩晕、虚劳、不寐、月经不调。
[中医治法] 益气补血。
[处方原则] 保胃气,忌大补。
(三)、出血证:
出血,是指血液溢于脉外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咳血,吐血,衄血,渗血,尿血,便血,崩漏等(不包含外伤出血)分别兼有其它不同证候。
[辩证分析] 出血就是血液不循脉内而行,溢于或渗出脉外的症状。引起出血原因包括气不摄血,或迫血妄行,或燥火伤络,或血瘀,或毒气浸淫,致使血不循脉道而溢于或渗于脉外。如肺伤咳血,肠胃伤便血,肾伤尿血,子宫伤崩漏等。若因情欲引起的突发性吐血,乃为气逆挟血。
[并发症状] 血虚、气虚。
[中医汉法] 求本止血,引血归脉。
[处方原则] 止血不忘摄血,补气不忘凉血。
(四)、血亡证:
血亡,是指大量出血不止,或毒气浸淫耗尽血液,导致全身血液不足以维持脏腑组织正常生理活动的证候。
[临床表现] 昏迷不醒,或不省人事,呼吸低微,颜面皮肤苍白失色,萎缩下陷,唇白,四肢无力,甚则半僵硬状态,脉微或无。
[辩证分析] 引起血亡的原因,包括外伤失血过多,内脏破裂,或因瘀、因热、因毒等到迫血妄行。人懒以气血为生,大量失血或血液被耗,都会导致脏气功能的自然衰竭。失血还导致气泄、脱津。血亡则不荣,故颜面苍白,唇白;气衰则四肢无力或僵硬;津脱则皮肤下陷;脏气衰则神昏而脑衰令人昏迷,不省人事;脉内无血则脉微或无。
[并发症状] 血瘀证,气泄证,脱津证,神昏证。
[中医治法] 填精生血,扶气护神。
[处方原则] 大补大剂。
(五)、脱津证:
脱津,是指个体生命中的津液大量失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昏迷或半昏迷,或呼吸衰微,皮肤灰暗无泽、下陷、眼球凹陷、干燥,唇裂,口干口渴,手脚痿软,少尿或无尿,脉沉细而涩。
[辩证分析] 脱津又名脱水,引起脱津的原因有:绝食,禁食,大吐、大泻、大汗、大出血,多尿,大面积烧伤等。导致个体生命中的津液或纳入不足,或脱失太多,或津随血泻,或津随气泄。人体中的津液参与血液的组成和组织的滋润作用,所以,一旦脱津或脱水,就会直接导致脏腑、脑及个体组织功能的衰退和衰竭,出现昏迷或半昏迷,或呼吸衰微。在外表上表现为肌燥肉陷之象。因血随津竭故脉见沉细而涩。
[并发症状] 气虚证,血亡证,神昏证,脑衰证。
[中医治法] 补水救津,护脑复脉。
[处方原则] 以汁代液。
(六)、血瘀证:
血瘀,是指血液在脉管流通过程中相对性地发生运行障碍,或被动受阻,或完全受阻,或因阻而外渗瘀结,或因阻在经气的作用下产生新的通道等所表现的证候。其中以膜为中心,好发在四周的络脉,轻者为滞,重者为瘀。
[临床表现] 疼痛,出血,肿块,瘀斑并兼其它不同证候。
[辩证分析] 造成血滞血瘀的原因很多,亦包括各种致病因素和自身因素。致病因素有创伤,六淫之寒热燥火,气滞,血毒。自身因素有脉体的自行衰退改变和血液的浓度改变。由于血瘀阻塞脉道,脉不通而气要行,不通则痛。故疼痛是血滞血瘀的证候特点。滞者为刺痛,瘀者为肿痛,皆痛而拒按。血瘀则脉张,脉张则新生脉体而渗血,渗则凝结成块,在内为肿块,在外为瘀斑。因造成之病因不同故兼有其它不同证候。
[并发症状] 肝肿证,脾肿证,胸痹证,不孕证,气滞证,出血证,实瘕证,空瘕证。
[中医治法] 通滞化瘀,疏气活血,益气生道。
[处方原则] 小剂通之,大剂祛之,以疏为通,活血防堵。
(七)、血寒证与血热证:
血寒与血热,是指血温寒变或热变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血寒证有畏寒肢冷,四肢末端不温,面色苍黄或紫暗,喜温喜热,妇女痛经或不孕,舌淡紫,脉弦紧。血热证有心烦而躁,善怒不安,敝怀脱衣,喜静喜凉,舌红绛,脉数洪大。
[并发症状] 血瘀证。
[中医治法] 寒者温通血脉;热者泄热解郁。
[处方原则] 寒者宜长温;热者宜暂泄。
(八)、血毒证:
血毒,是指相对血液纯度被毒化或毒浸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渐进性全身及颜面皮肤色泽灰暗或萎黄无华;或青紫,皮肤萎缩;或全身皮肤瘀斑、疹隐隐点点;或肢体肿胀不舒,活动吃力;或感脏器肿大而痛,纳食锐减,倦怠乏力;或心悸、气喘、腹泻。舌青紫,苔厚腻,脉涩或结代,兼见其它不同之证候,甚则脑死神亡。
[辩证分析] 引起血毒之原因,不外乎吸入和纳入不纯不洁之物或有毒之物;或因瘀血、血热、血寒等因素造成旧血留滞恶变;或因刀创刺害、毒虫嗜咬等积毒为患。血被毒化、毒浸,在外先见之首页皮肤色变,再者是肢体皮肉受损,重者则见内脏组织侵淫,肿胀而痛,纳食锐减,倦怠乏力,或心悸、气喘、腹泻等其它症状。若血毒时延日久,或毒性猛厉,入脑则脑昏神衰,继则脑死神亡。
[并发症状] 神昏证,神衰证,神亡证。
[中医治法] 扶血解毒,益气中和;或放血换毒。
[处方原则] 切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