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7/07
- 帖子
- 18225
- 获得点赞
- 357
- 声望
- 113
- 年龄
- 47
第二章◎针刺放血的医疗作用
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谢,人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谢有赖于健全的血液循环。中医认为,气血并行脉中,充润营养全身,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均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血气者,人之神”(《素何◎八正神明论篇》),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气血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气血充足,运行正常,则精神充沛,抗病力强,生命活动正常,所谓“得神者昌”。反之,正气亏虚,外邪凑之,引起人体气机逆乱,气血壅滞,脏腑功能失调,则发生疾病。所以说“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千金方》),“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篇》)。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机体的内外平衡和协调,脏腑及四肢百骸、肌肤筋脉、五官七窍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密切配合,都是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营阴阳”,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经络还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预防疾病的作用。《灵枢◎经别》云:“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灵枢◎本脏》指出:“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膝理致密矣”。通过经络系统协调阴阳气血的运行和平衡,使机体不断适应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内充外固,“阴平阳秘”,“邪不可干”,始终保持机体的旺盛活力,自然就少病或无疾。如果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发生气滞血瘀,而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比如:某些部位发生疼痛或肿胀,或是气血郁积,久而化热,出现红、肿、热、痛等实证;或是肢体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功能减退等虚证。经络与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关系密切,可以说“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都是离不了经络的。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失常,人体发生疾病,怎么治疗呢?针刺放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针灸大成》)。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使气滞血淤的病理变化恢复正常,从而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在《内经》中有“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调虚实”等记载。针刺放血治疗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
针刺放血施用于临床,通过治疗观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医疗作用。
一、泻热
针刺放血可以退热,古医书有“泻热出血”的记载。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针刺放血治疗,对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效果比较好。针刺放血后可促使邪热外泄或减少血中邪热,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内经》中有“刺热篇”专章论述热病的治疗,如经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于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生动地叙述了外邪引起的病症,经针刺放血后热退病除的显著效果。
本院刺血科应用针刺放血治疗流行性感冒发热及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等的发热,临床效果亦佳。一九七一年六月下旬,皖中地区长丰县和定远县一带乡镇,流行钩端螺旋体病,患病者恶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小腿腓肠肌压痛,当时适值王秀珍老中医下放该地,她用针刺放血疗法施治,不少病人经针刺放血后,当日即热退病减,收效迅速、显著。
二、止痛
针刺放血疗法最突出的治疗作用是止痛,如神经性头痛、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结石绞痛、脉管炎剧痛、阑尾炎腹痛等病症,针刺放血后疼痛均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中医认为“痛则不通”,如果气血运行失常,发生气滞血瘀,经络壅滞、闭塞不通,就会发生疼痛。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改变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通则不痛”,经络气血畅通了,疼痛则可消除。
一九七七年本院在收治唐山地震伤员时观察到,治疗前,伤员因外伤引起肢体疼痛、功能活动障碍,或手臂不能抬举,或腿不能活动,或腰痛不可俯仰。针刺放血后,肢体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有的伤员甚至当即可抬手过头,丢下拐杖自由行走,其疗效之速令人惊叹。
三、镇静
针刺放血有镇静安神作用,临床观察到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失眠、癔病、破伤风、癫痫等疾病有一定效果。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理血调气、通达经络,使脏腑气血和调,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癫狂症中医认为多因情志怫郁引起。朱丹溪说:“血气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这种病人常先有忿郁易怒,少睡少食,继而骂詈叫号,不避亲疏,甚至持刀毁物,弃衣**,越墙上屋,躁狂不宁。经过针刺放血治疗后,多数病人马上就会安静下来,熟睡一觉醒来,神志多见清爽,病情渐渐转好。
四、消肿
跌打损伤引起的肢体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因气滞血淤、经络壅塞所致。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则除之”,使局部伤处气血畅通,则肿痛自可消除。根据临床观察,无论新伤、旧伤,针刺放血治疗效果均佳。
五、急救开窍
针刺放血的急救作用,向为古代医家所重视,民间流传也较普遍。如中暑、惊厥、痧症、昏迷、血压升高、毒蛇咬伤等急症,经针刺放血治疗后,险情常可立即解除。清代《痧胀玉衡》一书是救治痧症的经验总结,书中记载说:“痧中于里,人不自知,则痧气壅阻,恶毒逆攻心脉,立时发晕……”,“痧入于血分而毒壅者宜放(血)”,针刺放出毒血痧症即愈。针刺放血疗法急救开窍确有显效。临床观察,一些急进型高血压病人和中风病人血压暴升时,针刺放血治疗可使血压快速下降,确实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救急方法。
六、解毒
针刺放血有解毒消炎作用,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丹毒、疖肿、红眼病等,针刺放血治疗可以促使炎症消散。疖肿、丹毒等局部感染,可直接在红肿处针砭出血,使毒邪随血排出。毒蛇咬伤者立即在伤处针刺出血,可使毒液排出,减轻中毒症状。本院刺血科曾治疗一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多发性毛囊炎病人,抗生素治疗一年多,各种抗生素都用过,没有什么效果,患者颈部毛囊炎此愈彼起,经针刺放血治疗两次,疖肿消退,未再发病。临床治疗体会,治疗这类疾病,出血量宜多一点。30-60毫升效果较好。
七、化瘀消癥
针刺放血有活血、化瘀、消癥作用,瘀血和癥瘕积聚治之有效。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金匮》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癥瘕之证,大抵属于积聚之类。《诸病源候论◎癥瘕候》曰:“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癥瘕。瘕者假也,为虚假可动也”。癥瘕积聚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气滞血瘀。针砭放血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减轻或消失,而起到活血化瘀悄瘕的作用。针刺放血化瘀消癥作用,经临床观察确有实效。如本院刺血科曾治疗一例巨脾症病人,该病人脾脏肿大平脐,肋缘下五指多,几家医院检查均未能确定诊断,经针刺放血治疗一次,再次检查脾脏已明显缩小到肋缘下二指。治疗前后均经超声波检查证实。针刺放血对甲状腺腺瘤、乳房肿块等疾病,均有较显著的化瘀消癥作用。针刺放血治疗法除以上几方面主要的医疗作用外,临床观察还有强心、利水、止吐、止痒等作用。
生命的基础是新陈代谢谢,人体内进行的新陈代谢谢有赖于健全的血液循环。中医认为,气血并行脉中,充润营养全身,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均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血气者,人之神”(《素何◎八正神明论篇》),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气血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气血充足,运行正常,则精神充沛,抗病力强,生命活动正常,所谓“得神者昌”。反之,正气亏虚,外邪凑之,引起人体气机逆乱,气血壅滞,脏腑功能失调,则发生疾病。所以说“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千金方》),“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篇》)。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机体的内外平衡和协调,脏腑及四肢百骸、肌肤筋脉、五官七窍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密切配合,都是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营阴阳”,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灵枢◎脉度》),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经络还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预防疾病的作用。《灵枢◎经别》云:“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灵枢◎本脏》指出:“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膝理致密矣”。通过经络系统协调阴阳气血的运行和平衡,使机体不断适应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内充外固,“阴平阳秘”,“邪不可干”,始终保持机体的旺盛活力,自然就少病或无疾。如果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发生气滞血瘀,而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比如:某些部位发生疼痛或肿胀,或是气血郁积,久而化热,出现红、肿、热、痛等实证;或是肢体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功能减退等虚证。经络与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关系密切,可以说“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都是离不了经络的。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失常,人体发生疾病,怎么治疗呢?针刺放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之气血凝滞而不通,犹水之凝滞而不通也。水之不通,决之使流于湖海,气血不通,针之使周于经脉”(《针灸大成》)。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使气滞血淤的病理变化恢复正常,从而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在《内经》中有“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调虚实”等记载。针刺放血治疗疾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而实现的。
针刺放血施用于临床,通过治疗观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医疗作用。
一、泻热
针刺放血可以退热,古医书有“泻热出血”的记载。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针刺放血治疗,对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效果比较好。针刺放血后可促使邪热外泄或减少血中邪热,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热。《内经》中有“刺热篇”专章论述热病的治疗,如经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于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生动地叙述了外邪引起的病症,经针刺放血后热退病除的显著效果。
本院刺血科应用针刺放血治疗流行性感冒发热及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等的发热,临床效果亦佳。一九七一年六月下旬,皖中地区长丰县和定远县一带乡镇,流行钩端螺旋体病,患病者恶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小腿腓肠肌压痛,当时适值王秀珍老中医下放该地,她用针刺放血疗法施治,不少病人经针刺放血后,当日即热退病减,收效迅速、显著。
二、止痛
针刺放血疗法最突出的治疗作用是止痛,如神经性头痛、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结石绞痛、脉管炎剧痛、阑尾炎腹痛等病症,针刺放血后疼痛均可明显减轻或消失。中医认为“痛则不通”,如果气血运行失常,发生气滞血瘀,经络壅滞、闭塞不通,就会发生疼痛。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改变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通则不痛”,经络气血畅通了,疼痛则可消除。
一九七七年本院在收治唐山地震伤员时观察到,治疗前,伤员因外伤引起肢体疼痛、功能活动障碍,或手臂不能抬举,或腿不能活动,或腰痛不可俯仰。针刺放血后,肢体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有的伤员甚至当即可抬手过头,丢下拐杖自由行走,其疗效之速令人惊叹。
三、镇静
针刺放血有镇静安神作用,临床观察到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失眠、癔病、破伤风、癫痫等疾病有一定效果。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理血调气、通达经络,使脏腑气血和调,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癫狂症中医认为多因情志怫郁引起。朱丹溪说:“血气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这种病人常先有忿郁易怒,少睡少食,继而骂詈叫号,不避亲疏,甚至持刀毁物,弃衣**,越墙上屋,躁狂不宁。经过针刺放血治疗后,多数病人马上就会安静下来,熟睡一觉醒来,神志多见清爽,病情渐渐转好。
四、消肿
跌打损伤引起的肢体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多因气滞血淤、经络壅塞所致。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宛陈则除之”,使局部伤处气血畅通,则肿痛自可消除。根据临床观察,无论新伤、旧伤,针刺放血治疗效果均佳。
五、急救开窍
针刺放血的急救作用,向为古代医家所重视,民间流传也较普遍。如中暑、惊厥、痧症、昏迷、血压升高、毒蛇咬伤等急症,经针刺放血治疗后,险情常可立即解除。清代《痧胀玉衡》一书是救治痧症的经验总结,书中记载说:“痧中于里,人不自知,则痧气壅阻,恶毒逆攻心脉,立时发晕……”,“痧入于血分而毒壅者宜放(血)”,针刺放出毒血痧症即愈。针刺放血疗法急救开窍确有显效。临床观察,一些急进型高血压病人和中风病人血压暴升时,针刺放血治疗可使血压快速下降,确实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救急方法。
六、解毒
针刺放血有解毒消炎作用,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丹毒、疖肿、红眼病等,针刺放血治疗可以促使炎症消散。疖肿、丹毒等局部感染,可直接在红肿处针砭出血,使毒邪随血排出。毒蛇咬伤者立即在伤处针刺出血,可使毒液排出,减轻中毒症状。本院刺血科曾治疗一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多发性毛囊炎病人,抗生素治疗一年多,各种抗生素都用过,没有什么效果,患者颈部毛囊炎此愈彼起,经针刺放血治疗两次,疖肿消退,未再发病。临床治疗体会,治疗这类疾病,出血量宜多一点。30-60毫升效果较好。
七、化瘀消癥
针刺放血有活血、化瘀、消癥作用,瘀血和癥瘕积聚治之有效。 积聚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金匮》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癥瘕之证,大抵属于积聚之类。《诸病源候论◎癥瘕候》曰:“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癥瘕。瘕者假也,为虚假可动也”。癥瘕积聚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气滞血瘀。针砭放血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减轻或消失,而起到活血化瘀悄瘕的作用。针刺放血化瘀消癥作用,经临床观察确有实效。如本院刺血科曾治疗一例巨脾症病人,该病人脾脏肿大平脐,肋缘下五指多,几家医院检查均未能确定诊断,经针刺放血治疗一次,再次检查脾脏已明显缩小到肋缘下二指。治疗前后均经超声波检查证实。针刺放血对甲状腺腺瘤、乳房肿块等疾病,均有较显著的化瘀消癥作用。针刺放血治疗法除以上几方面主要的医疗作用外,临床观察还有强心、利水、止吐、止痒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