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7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黄帝内经》是一部伟大的中医巨典,堪称医学之祖,医籍之宗。由于历史久远,资料奇缺,对其成书年代,众说纷纭。现据多方研究成果表明,基本取得了共识:始著于战国后期(约公元前300年左右),成书于西汉初期(约公元前100年左右),经历大约200年。
至于作者,历代医家,大都坚信是“黄帝所撰”。以宋代高保衡、林亿为代表,坚称《内经》是“三皇遗文”。也有少数医家提出“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的观点,总遭驳斥与非议。由此足见“托古之风”的影响力是多么大。黄帝时代属远古,既无文字,又无载体,何以著书?值得一提的是,与《内经》同时编著的,还有一部《黄帝外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赫然载录,并标明“三十七卷”,其规模比“十八卷”的《内经》大得多。这部学术价值决不亚于《内经》的重要著作,自应在医史上有它重要的位置。可惜自东汉以后,便失传了,后人既无缘拜读其书,也就更不在意它的作者了。
每临此况,心生憾意,怅然若失,感慨良多:著成医典终传世,作者多人皆无闻;托古传书遂夙愿,两千余年谁识君?面对长期重书轻人、见怪不怪的状况,面对因没有留下姓名而遭受冷遇的《内经》作者们,总觉有失于公正,有愧于先祖。然而,有关《内经》作者们的姓名籍贯、家境出身、生平事迹、师授传承等已是一个万世难解的谜团。久之,在万千思绪中,终于闪现了一个亮点:隐藏在经文深处的、有关他们高尚品格、奋斗志向、创造意识与奉献精神,才是后人真正应该寻觅挖掘的宝藏。经过精究细悟,这些非物质的瑰宝,深深地感染了我,征服了我,让我顶礼之、谨拜之、崇敬之、颂扬之,犹恐不及。
身处底层 心存高远 志薄云天
让时间暂时定格在战国。《内经》的作者们当之无愧地与“扁鹊们”齐名。有史可查的“扁鹊”就有四位,客观地讲,《内经》作者们的医学理论修养与贡献,都要超过“扁鹊们”。但是,这些医学家,都生活在同一社会背景之中,即医学处于初始阶段,完全在民间发展,既无行业组织,更无学术交流的场所与刊物;行医纯属个人行为,其首务在为生存果腹、养家糊口;从医靠拜师学艺,由师父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医业的延续,主要靠师徒传承或子承父业;医与巫并存,都处于九流之末。
首撰《内》、《外》经的这位先祖,应身居民间,是为常人,无显贵的地位,无充裕的家财,无耀世的名望,无舒适的环境,有的只是高尚的志向、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医学修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不断积累,及时总结,立意创新,所经受的困苦与磨难,可想而知,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后的几代继承者,也都是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以事业为重。
我常作如下设想:尽管我们无从知道这位先祖的外在形象,脾气秉性,但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学养丰厚、善于思考、胸襟宽广的人。在2000多年前的某国某地,一日,他居陋室之内,处微光之下,陷简牍之中,手执刻刀,神情专注,把篆文刻在木筒上,开始了平凡的写作,第一句、第一行、第一段、第一篇……他和他的后继者,哪里知道,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的中医第一典就这样起步了。
隐身幕后 恭请圣人 独创医学
东汉张仲景,虽被医界尊为“医圣”,但在《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均无传,其书《伤寒杂病论》亦未被视为典籍载入史书,这可能说明他的知名度与影响,在入史的淳于意、华佗和郭玉之下。因此,他的书传到晋代,已面目全非,此时历史出了一位“仲景之功臣”王叔和,经他抢救整理,“撰次(编辑)仲景遗论(著作)甚精,皆可施用”,传本即为今之《伤寒论》。若无叔和,仲景之说命运如何那就难说了。据说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在古稀之年,才有常拜读此书。足见一部医籍,从能够广泛流传,到历史的认可,很是不易,其中与作者的名望和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不无密切关系。
《内经》的作者们以“传书”为根本宗旨,毅然隐去姓名,将距当时已有2000多年的、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请入书中,许多篇章,皆以黄帝与臣子岐伯等多人的问答讨论形式,来阐释医理,创立学说,这无疑使该书蒙上了既神圣又权威的色彩。同时,也使历史传说,成了以文字记载为依据的“现实”。黄帝在这个“现实”中,率领着一个精通医学的名医阵容,他们各具特长,和黄帝一起开创了中医学的新局面。于是一直靠传说、并缺乏文字史料的原始医学史,落到了实处,有了归宿。是《内经》的作者们让黄帝登上了祖国医学理论创始人和中医文化奠基者的宝座。然而即使是如此精心的设计,《外经》不也是全书失传,留下了千古遗憾吗?《内经》好不容易传到了唐代,据王冰记载,已是世本纰缪,九卷缺一,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阅读)亦难了。若不是他花费12年的时间整理,此书能否如作者之愿传到今天,只有天知了。
圣人请出来,功臣退幕后;经历二百载,医典终成就。几代作者,兢兢业业,严遵祖训,精勤不倦,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水平最高、跨时代作者最多(书成后又有东汉乃至隋唐某些医家的修订与补充)、影响最大、恩泽最广的旷世宝典编纂工程。这项工程,从战国跨秦代,直至汉初;以简书变帛书,再成纸书;从篆文经隶书,再到楷书,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有过这种奇迹吗?这是民间医家、寻常百姓创造的奇迹,是中华医学先祖留给后世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挺立潮头 攀登高峰 引领百代
从《内经》中获知,当时已有一些更古老的医药文献,作者们在著书时所引用的古代医书竟达21种之多,这实属不易。至今也很难明白,以《内经》、《外经》所函盖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所涉及学科门类的繁富,第一作者是怎样获得了当时众多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而构思出这两部书庞大复杂的结构框架,规划出理论深奥、内容丰富、观念领先的划时代专著的?而这些理论、内容和观念,竟是千年不衰。其后继者又是怎样继续保持这种高水平、高智慧,而沿着既定宗旨去完成这项伟业的?
《内经》所涉及的有哲学、人文、诸子、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气象、物候、思维、生命等诸多学科,作者们不仅学习并掌握了这些最鲜活的知识,而且融会贯通,随心所欲,灵活取舍,以为我用。阴阳五行本属哲学,他们郑重取来,作为中医学之基石;仁者爱人,本是儒家精髓,他们备加推崇,作为中医学之宗旨;天人合一,本是道家理念,他们吸收融合,作为中医学之圭臬。从经王冰整理后的《内经》结构中,我们清晰地看到由养生学、阴阳学、藏象学、经络学、脉理学、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运气学等所构成的完整的中医学体系。特别是整体观,已成为中医学特色的总标志。2000年前,洞察人体,一流水平;综合分析,举世无双;当今西医,叹服借鉴。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界学人,我郑重地呼吁并建议:在今后的中医界要尊称《内经》的作者们为“医学圣祖”,明确他们是“中医学创始人”的地位,深入研究他们的品格精神和文化蕴含,大力褒扬他们的丰功伟绩。在全国高级别的中医学府和科研院所,为他们竖起纪念碑柱,让他们永享尊崇世受颂扬!
(何少初 北京中医药大学)
至于作者,历代医家,大都坚信是“黄帝所撰”。以宋代高保衡、林亿为代表,坚称《内经》是“三皇遗文”。也有少数医家提出“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的观点,总遭驳斥与非议。由此足见“托古之风”的影响力是多么大。黄帝时代属远古,既无文字,又无载体,何以著书?值得一提的是,与《内经》同时编著的,还有一部《黄帝外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赫然载录,并标明“三十七卷”,其规模比“十八卷”的《内经》大得多。这部学术价值决不亚于《内经》的重要著作,自应在医史上有它重要的位置。可惜自东汉以后,便失传了,后人既无缘拜读其书,也就更不在意它的作者了。
每临此况,心生憾意,怅然若失,感慨良多:著成医典终传世,作者多人皆无闻;托古传书遂夙愿,两千余年谁识君?面对长期重书轻人、见怪不怪的状况,面对因没有留下姓名而遭受冷遇的《内经》作者们,总觉有失于公正,有愧于先祖。然而,有关《内经》作者们的姓名籍贯、家境出身、生平事迹、师授传承等已是一个万世难解的谜团。久之,在万千思绪中,终于闪现了一个亮点:隐藏在经文深处的、有关他们高尚品格、奋斗志向、创造意识与奉献精神,才是后人真正应该寻觅挖掘的宝藏。经过精究细悟,这些非物质的瑰宝,深深地感染了我,征服了我,让我顶礼之、谨拜之、崇敬之、颂扬之,犹恐不及。
身处底层 心存高远 志薄云天
让时间暂时定格在战国。《内经》的作者们当之无愧地与“扁鹊们”齐名。有史可查的“扁鹊”就有四位,客观地讲,《内经》作者们的医学理论修养与贡献,都要超过“扁鹊们”。但是,这些医学家,都生活在同一社会背景之中,即医学处于初始阶段,完全在民间发展,既无行业组织,更无学术交流的场所与刊物;行医纯属个人行为,其首务在为生存果腹、养家糊口;从医靠拜师学艺,由师父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医业的延续,主要靠师徒传承或子承父业;医与巫并存,都处于九流之末。
首撰《内》、《外》经的这位先祖,应身居民间,是为常人,无显贵的地位,无充裕的家财,无耀世的名望,无舒适的环境,有的只是高尚的志向、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医学修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不断积累,及时总结,立意创新,所经受的困苦与磨难,可想而知,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后的几代继承者,也都是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以事业为重。
我常作如下设想:尽管我们无从知道这位先祖的外在形象,脾气秉性,但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学养丰厚、善于思考、胸襟宽广的人。在2000多年前的某国某地,一日,他居陋室之内,处微光之下,陷简牍之中,手执刻刀,神情专注,把篆文刻在木筒上,开始了平凡的写作,第一句、第一行、第一段、第一篇……他和他的后继者,哪里知道,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的中医第一典就这样起步了。
隐身幕后 恭请圣人 独创医学
东汉张仲景,虽被医界尊为“医圣”,但在《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均无传,其书《伤寒杂病论》亦未被视为典籍载入史书,这可能说明他的知名度与影响,在入史的淳于意、华佗和郭玉之下。因此,他的书传到晋代,已面目全非,此时历史出了一位“仲景之功臣”王叔和,经他抢救整理,“撰次(编辑)仲景遗论(著作)甚精,皆可施用”,传本即为今之《伤寒论》。若无叔和,仲景之说命运如何那就难说了。据说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在古稀之年,才有常拜读此书。足见一部医籍,从能够广泛流传,到历史的认可,很是不易,其中与作者的名望和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不无密切关系。
《内经》的作者们以“传书”为根本宗旨,毅然隐去姓名,将距当时已有2000多年的、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请入书中,许多篇章,皆以黄帝与臣子岐伯等多人的问答讨论形式,来阐释医理,创立学说,这无疑使该书蒙上了既神圣又权威的色彩。同时,也使历史传说,成了以文字记载为依据的“现实”。黄帝在这个“现实”中,率领着一个精通医学的名医阵容,他们各具特长,和黄帝一起开创了中医学的新局面。于是一直靠传说、并缺乏文字史料的原始医学史,落到了实处,有了归宿。是《内经》的作者们让黄帝登上了祖国医学理论创始人和中医文化奠基者的宝座。然而即使是如此精心的设计,《外经》不也是全书失传,留下了千古遗憾吗?《内经》好不容易传到了唐代,据王冰记载,已是世本纰缪,九卷缺一,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阅读)亦难了。若不是他花费12年的时间整理,此书能否如作者之愿传到今天,只有天知了。
圣人请出来,功臣退幕后;经历二百载,医典终成就。几代作者,兢兢业业,严遵祖训,精勤不倦,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水平最高、跨时代作者最多(书成后又有东汉乃至隋唐某些医家的修订与补充)、影响最大、恩泽最广的旷世宝典编纂工程。这项工程,从战国跨秦代,直至汉初;以简书变帛书,再成纸书;从篆文经隶书,再到楷书,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有过这种奇迹吗?这是民间医家、寻常百姓创造的奇迹,是中华医学先祖留给后世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挺立潮头 攀登高峰 引领百代
从《内经》中获知,当时已有一些更古老的医药文献,作者们在著书时所引用的古代医书竟达21种之多,这实属不易。至今也很难明白,以《内经》、《外经》所函盖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所涉及学科门类的繁富,第一作者是怎样获得了当时众多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进而构思出这两部书庞大复杂的结构框架,规划出理论深奥、内容丰富、观念领先的划时代专著的?而这些理论、内容和观念,竟是千年不衰。其后继者又是怎样继续保持这种高水平、高智慧,而沿着既定宗旨去完成这项伟业的?
《内经》所涉及的有哲学、人文、诸子、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气象、物候、思维、生命等诸多学科,作者们不仅学习并掌握了这些最鲜活的知识,而且融会贯通,随心所欲,灵活取舍,以为我用。阴阳五行本属哲学,他们郑重取来,作为中医学之基石;仁者爱人,本是儒家精髓,他们备加推崇,作为中医学之宗旨;天人合一,本是道家理念,他们吸收融合,作为中医学之圭臬。从经王冰整理后的《内经》结构中,我们清晰地看到由养生学、阴阳学、藏象学、经络学、脉理学、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运气学等所构成的完整的中医学体系。特别是整体观,已成为中医学特色的总标志。2000年前,洞察人体,一流水平;综合分析,举世无双;当今西医,叹服借鉴。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界学人,我郑重地呼吁并建议:在今后的中医界要尊称《内经》的作者们为“医学圣祖”,明确他们是“中医学创始人”的地位,深入研究他们的品格精神和文化蕴含,大力褒扬他们的丰功伟绩。在全国高级别的中医学府和科研院所,为他们竖起纪念碑柱,让他们永享尊崇世受颂扬!
(何少初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