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阴阳观与易学阴阳说相异

白头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8808
获得点赞
68
声望
10
年龄
54
中医学阴阳观和易学阴阳说,各自成一系统,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存在着不同之处。

数字的阴阳奇偶观念

易学中的数字奇偶是“阳奇阴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并且特以九、六为阴阳的代表,凡阳爻皆称为九,凡阴爻皆称为六。中医学虽然并不十分注重数字的阴阳奇偶关系,但却沿着“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的“阳偶阴奇”关系发展。如“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七损八益”、“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等皆是以奇数为阴,偶数为阳。又,《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这里的五、六,显然不是数字性的定语,因为苦与辛两味是不可能再分成五种和六种的,其本意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是作为阴(苦)、阳(辛)之数字性代词使用的。另外,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种帛书经脉著作中所记载的经脉数目,阳脉为六,阴脉为五,也同样符合这一规律。因为此时经脉尚未与五脏六腑发生一一对应的联系,所以只能认为这种阳脉六、阴脉五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巧合”是由“阳偶阴奇”的观念所导致的。

阴阳的升降趋向

易学认为阴阳的正常升降趋向为阳升阴降,其最典型的例证是泰、否二卦,“《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内健而外顺……”“《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泰卦为乾下坤上,即阴上阳下,居于上的阴能降,居于下的阳可升,二者自然能够相交,故“《象》曰:天地交,泰(吉)。”否卦为坤下乾上,即阳上阴下,阳升阴降,一个径直上升,一个决然下降,二者永远不会相交,故“《象》曰:天地不交,否(凶)。”

而中医学却认为阴阳的正常升降趋向为阴升阳降。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众所周知,天为阳,地为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即是阴升阳降。在中医学中,“心肾相交”与“心肾不交”是体现中医学阴升阳降观的绝佳例子。但也有例外,如肝为阳,肺属阴,而二者的正常关系,却是肝升肺降。这是因为肝在五行属木,木主升;肺在五行属金,金主降的缘故。

部位阴阳划分的标准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老子·四十二章》则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对此,龙伯坚先生在《黄帝内经概论》中说道:“前者是根据动物四足立地的形态来理解的,后者则是根据坐北朝南的形态来理解的,这说明在人体部位上,道家对于阴阳二字的应用,是与医学家恰恰相反的。”张介宾有一段话论述得也颇为深刻:“人身背腹阴阳,议论不一。有言前阳后阴者,如《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也;有言前阴后阳者,如此节所谓背为阳,腹为阴是也。似乎相左。观邵子曰:天之阳在南,阴在北;地之阴在南,阳在北。天阳在南,故日处之;地刚在北,故山处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东南。然则《老子》所言,言天之象,故人之耳目口鼻动于前,所以应天阳面南也。本《经》所言,言地之象,故人之脊膂肩背峙于后,所以应地刚居北也。矧以形体言之,本为地象,故背为阳,腹为阴,而阳经行于背,阴经行于腹也。天地阴阳之道,当考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圆图象天,阳在东南;方图象地,阳在西北。其义最精,燎然可见。”

综上所述,中医学和易学都接受了阴阳说,但各有各的讲法,各自成一系统,不仅不存在谁源于谁的问题,而且不论是从形式,还是到内容,都存在着不同之处。其实,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诸如天文、律历、数学、物理、生物、军事、农业、医学、建筑等,无不渗透有阴阳思想。但在各领域、或各时期的“阴阳”,却都有着它们的特殊性,应随从它们的具体条件进行具体的概括。如在古代炼丹术中,“汞”象征白虎,称之为“阴”;“硫”象征青龙,称之为“阳”。在数学中,“阴阳”指的是“偶数”与“奇数”。律历学中的“阴阳”指的是“秋冬”与“春夏”。政治上的“阴阳”指的是气运的“衰”与“盛”。军事学上的“阴阳”指的是战争中的“劣势”与“优势”……如果以“医易同源”论者的思维方式来看,那么也应该有“天易同源”、“历易同源”、“军易同源”、“政易同源”……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此类之论。因此,被中医学界人士推崇有加的所谓“医易同源”之说,必系臆说无疑。至于从易理中可演绎出某些医学理论,那是因为二者都先后引入了阴阳学说作为自己说理工具的缘故。换言之,医学与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这同一棵树上开出的不同花朵,他们有着共同的生长基因。(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