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8808
- 获得点赞
- 68
- 声望
- 10
- 年龄
- 54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吴又可《温疫论》中辨证论治温病的方法、特色及贡献。即温病初期,治宜疏利透达;温病中期,善用汗吐下三法;温病后期,注重养阴复液。
明代吴又可所著《温疫论》,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问世,标志着温病学的渐趋成熟,为即将形成的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温疫论》的学术见解所涉甚广,本文仅就温疫治法略作归纳。
吴氏认为,温疫发生的根源是“杂气”,杂气致病具有“因其毒甚,传变迅速”的特点,故治疗上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认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这也是贯穿全书的基本观点。至于祛邪之法,不外汗、斑、吐、下等,其中尤为注重下法。具体辨证应用如下。
温疫初期,治宜疏利透达
温疫初起,邪入膜原,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先憎寒发热,嗣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尤甚,头痛身疼,脉浮等。其症虽和一般外感有所相似,但温疫病来势急骤,寒热俱重,脉不浮,苔白如积粉,且病情变化多端,故不能按伤寒发汗法施治。吴氏指出:时疫初起,应以疏利为主。因为此时邪气伏于半表半里之膜原,病位比较隐秘,一般药物难以达其病所,故只有用疏利透达之法,才可使邪热内溃,表气通顺,汗出则自然而解。正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吴又可创立达原饮为其治。其组方为: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主药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要药”,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营活血,黄芩以清燥热,甘草和中,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毒之药也”。后世温病学家在此方的基础上,有宣透膜原法、柴胡达原饮、湿热遏阻膜原方等变化,守达原饮中三味主药,而加减变化又曲尽其妙,使这一方面更至完善。
温疫中期,善用逐邪三法
所谓温疫中期,当指膜原邪溃,出现以表里为主线的九种传变诸证而言。但概括起来不外有三,即疫邪出表、疫邪入里、表里分传。具体应用则以汗吐下三法为首选,同时适当配合他法。分述如下。
1.疫邪出表解以汗斑
(1)气分汗解
“气属阳而轻清”,故留于气分之邪可随汗而疏泄。不过吴氏所称汗解,并不是指辛温发汗,而是指气机宣通,腠理疏畅,正气驱邪外出的自然汗出而解,其主要特点是,不强求发汗,而是注重疏通气道,为邪从外解创造有利条件。具体邪解方式有战汗、自汗、盗汗、狂汗等,其中以战汗为要。而实际应用则以疏解得汗(方选达原饮)、和解助汗(方选柴胡清燥汤)、辛凉发散(方选白虎汤)为主,以使表里尽透,汗出而解。
(2)血分透斑
“血属阴而重浊”,其胶滞之邪,难于透达,“当图渐愈”,透斑而解。至于透斑之法,吴氏首先强调以攻下为主,是因“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方选承气汤下之;若下后,中气不振,斑毒内陷,可用托里举斑汤扶正达邪,助斑外透。其次,若脉有力,斑欲出未出,则以葛根升麻汤透发斑疹,使邪毒随斑而解;若斑色青紫,狂言咽痛,可用犀角玄参汤清营凉血,利咽透斑;如若热甚心烦为重,则应给予黄连解毒合白虎汤。
2.疫邪入里解以吐下
吴氏认为疫邪入里,可郁于胸膈,或留于胃腑。邪留胸膈者,可见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此时可遵《内经》“其高者,引而越之”之理,因势利导,给予瓜蒂散,使内陷之邪因吐得以排出。若疫邪内陷胃腑,则主张用承气辈大剂攻下,导邪外出。需要指出的是,在诸多驱邪方法中,吴氏独重下法,认为下法乃是破滞决壅,逐邪拔根之法,应用得当,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膜原伏邪若有行动之机,“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大黄之下;若表里分传,内壅不汗,必用承气先通其里,不待发散,多自能汗解;若热陷下焦,小便闭塞,“以导赤、五苓、五皮之类分毫不效,得大承气一服,小便如注”,是谓“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之理”。
3.表里分传治以三消
若膜原伏邪,既外犯三阳经而出现表证,又渐化热入胃而出现里证,此为表里分传所致,应予三消饮,药物组成即以达原饮加大黄、葛根、羌活、柴胡。吴氏云“三消者,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也就是说,本方不仅能消除浮越在三阳经的表证,又能清除入胃的里热,而且更能疏解膜原的伏邪,是治疗温疫比较全面的方剂,特别是对邪毒既向表里分传,且膜原尚有余邪的,尤为适宜。
温疫后期,注重养阴复液
吴氏说“夫疫,乃热病也”,“阴血每为热搏”而耗损,或曾因“不得已而数下之”以致津液重伤。所以热病后期,“余焰尚在,阴血未复”,故治以养阴复液为主,切忌妄投参、芪、白术之品。否则,得之反助其壅,余邪留伏,“日后必变生异证”。其具体处理为:如因数下而致亡阴,出现两目干涩,舌唇枯裂,多为阴枯血燥,治以清燥养荣汤;如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荣汤;如痰涎壅甚,胸膈不清者,宜蒌贝养荣汤;如气血俱虚,神识不清,似寐非寐者,宜用柴胡养荣汤。上四方均以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生地、花粉、知母等甘寒养阴佐以苦寒坚阴。
总之,吴氏著《温疫论》,可谓发前人所未发,补古人所不及,为温病理论独树一帜。他不仅继承了明以前医家防治温热病的重要成果,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和新思路,给后世温病学家以很大启示,也为整个温病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吴氏之说也有一些不足与局限,但瑕不掩瑜,能在当时提出这么多新的观点,实在难能可贵,尤其是他那学古不泥、师众所长,重视实践的创新意识,对指导我们的科研与临床至今仍有着重大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沈庆法.温病学说之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
[2]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温疫论》评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3]吴有性,郑重光.温疫论补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李广浩 张再良
明代吴又可所著《温疫论》,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问世,标志着温病学的渐趋成熟,为即将形成的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温疫论》的学术见解所涉甚广,本文仅就温疫治法略作归纳。
吴氏认为,温疫发生的根源是“杂气”,杂气致病具有“因其毒甚,传变迅速”的特点,故治疗上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认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这也是贯穿全书的基本观点。至于祛邪之法,不外汗、斑、吐、下等,其中尤为注重下法。具体辨证应用如下。
温疫初期,治宜疏利透达
温疫初起,邪入膜原,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先憎寒发热,嗣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尤甚,头痛身疼,脉浮等。其症虽和一般外感有所相似,但温疫病来势急骤,寒热俱重,脉不浮,苔白如积粉,且病情变化多端,故不能按伤寒发汗法施治。吴氏指出:时疫初起,应以疏利为主。因为此时邪气伏于半表半里之膜原,病位比较隐秘,一般药物难以达其病所,故只有用疏利透达之法,才可使邪热内溃,表气通顺,汗出则自然而解。正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吴又可创立达原饮为其治。其组方为: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主药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要药”,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营活血,黄芩以清燥热,甘草和中,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毒之药也”。后世温病学家在此方的基础上,有宣透膜原法、柴胡达原饮、湿热遏阻膜原方等变化,守达原饮中三味主药,而加减变化又曲尽其妙,使这一方面更至完善。
温疫中期,善用逐邪三法
所谓温疫中期,当指膜原邪溃,出现以表里为主线的九种传变诸证而言。但概括起来不外有三,即疫邪出表、疫邪入里、表里分传。具体应用则以汗吐下三法为首选,同时适当配合他法。分述如下。
1.疫邪出表解以汗斑
(1)气分汗解
“气属阳而轻清”,故留于气分之邪可随汗而疏泄。不过吴氏所称汗解,并不是指辛温发汗,而是指气机宣通,腠理疏畅,正气驱邪外出的自然汗出而解,其主要特点是,不强求发汗,而是注重疏通气道,为邪从外解创造有利条件。具体邪解方式有战汗、自汗、盗汗、狂汗等,其中以战汗为要。而实际应用则以疏解得汗(方选达原饮)、和解助汗(方选柴胡清燥汤)、辛凉发散(方选白虎汤)为主,以使表里尽透,汗出而解。
(2)血分透斑
“血属阴而重浊”,其胶滞之邪,难于透达,“当图渐愈”,透斑而解。至于透斑之法,吴氏首先强调以攻下为主,是因“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方选承气汤下之;若下后,中气不振,斑毒内陷,可用托里举斑汤扶正达邪,助斑外透。其次,若脉有力,斑欲出未出,则以葛根升麻汤透发斑疹,使邪毒随斑而解;若斑色青紫,狂言咽痛,可用犀角玄参汤清营凉血,利咽透斑;如若热甚心烦为重,则应给予黄连解毒合白虎汤。
2.疫邪入里解以吐下
吴氏认为疫邪入里,可郁于胸膈,或留于胃腑。邪留胸膈者,可见胸膈满闷,心烦喜呕,此时可遵《内经》“其高者,引而越之”之理,因势利导,给予瓜蒂散,使内陷之邪因吐得以排出。若疫邪内陷胃腑,则主张用承气辈大剂攻下,导邪外出。需要指出的是,在诸多驱邪方法中,吴氏独重下法,认为下法乃是破滞决壅,逐邪拔根之法,应用得当,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膜原伏邪若有行动之机,“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大黄之下;若表里分传,内壅不汗,必用承气先通其里,不待发散,多自能汗解;若热陷下焦,小便闭塞,“以导赤、五苓、五皮之类分毫不效,得大承气一服,小便如注”,是谓“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尽通之理”。
3.表里分传治以三消
若膜原伏邪,既外犯三阳经而出现表证,又渐化热入胃而出现里证,此为表里分传所致,应予三消饮,药物组成即以达原饮加大黄、葛根、羌活、柴胡。吴氏云“三消者,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也就是说,本方不仅能消除浮越在三阳经的表证,又能清除入胃的里热,而且更能疏解膜原的伏邪,是治疗温疫比较全面的方剂,特别是对邪毒既向表里分传,且膜原尚有余邪的,尤为适宜。
温疫后期,注重养阴复液
吴氏说“夫疫,乃热病也”,“阴血每为热搏”而耗损,或曾因“不得已而数下之”以致津液重伤。所以热病后期,“余焰尚在,阴血未复”,故治以养阴复液为主,切忌妄投参、芪、白术之品。否则,得之反助其壅,余邪留伏,“日后必变生异证”。其具体处理为:如因数下而致亡阴,出现两目干涩,舌唇枯裂,多为阴枯血燥,治以清燥养荣汤;如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荣汤;如痰涎壅甚,胸膈不清者,宜蒌贝养荣汤;如气血俱虚,神识不清,似寐非寐者,宜用柴胡养荣汤。上四方均以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生地、花粉、知母等甘寒养阴佐以苦寒坚阴。
总之,吴氏著《温疫论》,可谓发前人所未发,补古人所不及,为温病理论独树一帜。他不仅继承了明以前医家防治温热病的重要成果,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和新思路,给后世温病学家以很大启示,也为整个温病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吴氏之说也有一些不足与局限,但瑕不掩瑜,能在当时提出这么多新的观点,实在难能可贵,尤其是他那学古不泥、师众所长,重视实践的创新意识,对指导我们的科研与临床至今仍有着重大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沈庆法.温病学说之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
[2]浙江省中医研究所.《温疫论》评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3]吴有性,郑重光.温疫论补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李广浩 张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