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20
- 帖子
- 1266
- 获得点赞
- 203
- 声望
- 63
- 年龄
- 51
对于经络的认识,历来有分歧,这里所说的经络是人体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体中实实在在的经脉与络脉,不是针灸的无形的经络。针灸的经络是有一定循行路线的,而张仲景提到的经络只是由内到外,层层温养的血脉管道。只是根据脉道的不同作用,而分为经脉与络脉。结合现在医学来说,经络就是血液循环系统。意思是一样,但是理解思路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体就是人体,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有对人体的不同认识思路。经络如同动脉,络脉如同静脉。这样结合理解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在对于各自的作用上,却与现在的认识不一样。
我在以前的帖子中曾提到过,经络从宏观方面来理解,是张仲景所说的“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的脉。也就是说在伤寒论的认识上,必须要明白这一点,卫气,营气,脉这三个方面形成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念。但是只这样理解,对于现在来说就很难了,为什么?卫气没有弄明白,营气没有弄明白,那脉更不用说了,人们学医,都想很快的深入理解,既要很明白,又要应用很有效,那能行吗?,行,只不过现在的中医生在学习时的教科书,都存在着很多的错误认识,对于营卫的理解不是很正确,所以对于张仲景的认识不能与过去的认识思路不一样,因而不能产生共鸣。所以对于营卫,我曾在以前都提到过,在此只是结合张仲景的零散的语言,来把脉的理解形成共同的认识。
要理解经络的微细结构,必须要明白与其相关联的腠理与三焦。营卫在其中只是提提。
经络之脉,分为经脉与络脉,只是在深入理解经络的时候,如何与腠理相结合。至于腠理,张仲景曾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张仲景这一句话,说的很深奥,也不容易理解。然而,在内经中也提到很多关于腠理的论述,再次就不一一引用。张仲景这一句话,就是说到腠理与三焦之间的关系,至于与经络的联系,《素问·皮部论》中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这一段指出了感受风邪后的一系列深入的变化,其中主要的思路还在于腠理与经络之间的关系。卫气行则腠理开,开则脉内的营气就会从腠理处外出以濡养机体。感受寒邪则腠理闭塞而汗不出。可见,卫气的运行与腠理有关,可是张仲景说过,营行脉内,卫行脉外,人们只是注重营卫了,但是对于脉却不重视了,那么,脉与腠理有什么关系?既然腠理与三焦有联系,那么,经络与腠理,与三焦都是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所以要了解经络的微细结构,必须要明白这里面的关系,不然始终弄不明白。
首先要明白腠理,腠理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三焦暂时不提,通会指的是通行汇注元真的地方。这里的会在我的理解中通“汇”,为什么。因为张仲景当时写书惜字如金,言简意赅。因为经络中的腠理,作用是不一样的。经脉中的腠理是对外运行的,而络脉中的腠理是对内进入的,所以这里的通事针对经脉的外出而言,这个会是针对络脉的内入而言。这个元真是什么,指的是人体中津液精气。腠理的形态如同皮肤表面之纹理,也就是说,腠理的通道在形态上如同人体的皮肤表面。因此,腠理就是一个孔窍,一个细小的,能够通行津液的,外观如同皮肤的通道。进一步讲,经络的脉道就是有这些细小的腠理通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连接的形成的一个圆形的通道,组成了经络之脉。也就是说,经络之脉就是有无数个腠理形成的。打个比方说,把人体的脉道比做成一面墙,这个墙的组成是一块一块的砖垒成的,而人体的经络之脉也是一个道理。
明白了经络之脉与腠理的关系,接下来就是经脉与络脉的腠理的不同作用。经是经过的意思,也就是遍布全身,由内向外布散于全身(通)。所以经脉的腠理的作用,只对外不对内,也就是说,经脉的腠理只能让脉内的津液外出,而不能进入,也就是只能出口,不能进口。不然肌体如何来温养。津出为汗,液出如油,阳透而温,所以,经脉感受寒邪,腠理闭塞,阳气津液不能外出而无汗恶寒,感受风邪,腠理开则发热汗出。所以说经脉的腠理只出不进。这是重点之重点,不然伤寒论学不明白。
那么,络脉之脉中的腠理是什么作用?有来无回非礼也,你经脉的腠理既然向外出,但是也不能只出不进,不然脉内再多的津液也要出干净了。那津液是如何进入脉内的,这就要用着络脉的腠理了,络脉也是有腠理组成的,只不过络脉的腠理,只进不出,不然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了。络脉的络,具有笼络的作用(汇),也就是把全身各处的津液以及代谢谢产物,全部吸收运行到心肺,再下达膀胱,排出体外。络脉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在胃肠道的吸收水谷精微,一是吸收有经脉透散外出的代谢谢产物。但是这里的吸收不是络脉的作用而是脾的作用。因为脾的作用就是吸收运化。也就是说,络脉的腠理只是脾吸收运化进入脉内的通道,这个络脉时有肝所主,所以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肝脾之间的关系了。(结合厥阴病病机分析可以明白)。
以上是经络的微细结构,但是这些弄明白了,再结合营卫的运行,气机的运行,药物的作用机理,再结合我画的脏腑经络运行图,那样理解起来更快了,那样就直接进入伤寒论本旨的思维当中去了,由此而逐渐深入学习,则整个伤寒论的整体思路都明白了。
不知道能否看明白,如能进一步理解,则要结合我所有的帖子,细细考虑,能明白其中的规律。
我在以前的帖子中曾提到过,经络从宏观方面来理解,是张仲景所说的“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的脉。也就是说在伤寒论的认识上,必须要明白这一点,卫气,营气,脉这三个方面形成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念。但是只这样理解,对于现在来说就很难了,为什么?卫气没有弄明白,营气没有弄明白,那脉更不用说了,人们学医,都想很快的深入理解,既要很明白,又要应用很有效,那能行吗?,行,只不过现在的中医生在学习时的教科书,都存在着很多的错误认识,对于营卫的理解不是很正确,所以对于张仲景的认识不能与过去的认识思路不一样,因而不能产生共鸣。所以对于营卫,我曾在以前都提到过,在此只是结合张仲景的零散的语言,来把脉的理解形成共同的认识。
要理解经络的微细结构,必须要明白与其相关联的腠理与三焦。营卫在其中只是提提。
经络之脉,分为经脉与络脉,只是在深入理解经络的时候,如何与腠理相结合。至于腠理,张仲景曾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张仲景这一句话,说的很深奥,也不容易理解。然而,在内经中也提到很多关于腠理的论述,再次就不一一引用。张仲景这一句话,就是说到腠理与三焦之间的关系,至于与经络的联系,《素问·皮部论》中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这一段指出了感受风邪后的一系列深入的变化,其中主要的思路还在于腠理与经络之间的关系。卫气行则腠理开,开则脉内的营气就会从腠理处外出以濡养机体。感受寒邪则腠理闭塞而汗不出。可见,卫气的运行与腠理有关,可是张仲景说过,营行脉内,卫行脉外,人们只是注重营卫了,但是对于脉却不重视了,那么,脉与腠理有什么关系?既然腠理与三焦有联系,那么,经络与腠理,与三焦都是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所以要了解经络的微细结构,必须要明白这里面的关系,不然始终弄不明白。
首先要明白腠理,腠理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三焦暂时不提,通会指的是通行汇注元真的地方。这里的会在我的理解中通“汇”,为什么。因为张仲景当时写书惜字如金,言简意赅。因为经络中的腠理,作用是不一样的。经脉中的腠理是对外运行的,而络脉中的腠理是对内进入的,所以这里的通事针对经脉的外出而言,这个会是针对络脉的内入而言。这个元真是什么,指的是人体中津液精气。腠理的形态如同皮肤表面之纹理,也就是说,腠理的通道在形态上如同人体的皮肤表面。因此,腠理就是一个孔窍,一个细小的,能够通行津液的,外观如同皮肤的通道。进一步讲,经络的脉道就是有这些细小的腠理通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连接的形成的一个圆形的通道,组成了经络之脉。也就是说,经络之脉就是有无数个腠理形成的。打个比方说,把人体的脉道比做成一面墙,这个墙的组成是一块一块的砖垒成的,而人体的经络之脉也是一个道理。
明白了经络之脉与腠理的关系,接下来就是经脉与络脉的腠理的不同作用。经是经过的意思,也就是遍布全身,由内向外布散于全身(通)。所以经脉的腠理的作用,只对外不对内,也就是说,经脉的腠理只能让脉内的津液外出,而不能进入,也就是只能出口,不能进口。不然肌体如何来温养。津出为汗,液出如油,阳透而温,所以,经脉感受寒邪,腠理闭塞,阳气津液不能外出而无汗恶寒,感受风邪,腠理开则发热汗出。所以说经脉的腠理只出不进。这是重点之重点,不然伤寒论学不明白。
那么,络脉之脉中的腠理是什么作用?有来无回非礼也,你经脉的腠理既然向外出,但是也不能只出不进,不然脉内再多的津液也要出干净了。那津液是如何进入脉内的,这就要用着络脉的腠理了,络脉也是有腠理组成的,只不过络脉的腠理,只进不出,不然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了。络脉的络,具有笼络的作用(汇),也就是把全身各处的津液以及代谢谢产物,全部吸收运行到心肺,再下达膀胱,排出体外。络脉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在胃肠道的吸收水谷精微,一是吸收有经脉透散外出的代谢谢产物。但是这里的吸收不是络脉的作用而是脾的作用。因为脾的作用就是吸收运化。也就是说,络脉的腠理只是脾吸收运化进入脉内的通道,这个络脉时有肝所主,所以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肝脾之间的关系了。(结合厥阴病病机分析可以明白)。
以上是经络的微细结构,但是这些弄明白了,再结合营卫的运行,气机的运行,药物的作用机理,再结合我画的脏腑经络运行图,那样理解起来更快了,那样就直接进入伤寒论本旨的思维当中去了,由此而逐渐深入学习,则整个伤寒论的整体思路都明白了。
不知道能否看明白,如能进一步理解,则要结合我所有的帖子,细细考虑,能明白其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