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7/08
- 帖子
- 12067
- 获得点赞
- 47
- 声望
- 0
- 年龄
- 44
《伤寒论临床研究》——桂枝汤(节选)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10.0克 芍药(三两)10.0克 甘草(二两炙)6.0克 生姜(三两)10.0克 大枣(十二枚劈)4枚
本条为桂枝汤方证。
桂枝汤,辛温解表,“调和营卫”“敛阴和阳”“解肌发汗”,枣芍敛阴,桂枝解肌,生姜佐桂枝解肌、甘草调和荣卫。诸药合用共凑上述功效。
如服汤不得法,汗出如水流漓者,“病必不除”,是重门洞开,出而复入,故应小小汗出,古人曰:桂枝汤较缓和,麻黄汤较重一些,故治中风不用伤寒之法。反之治伤寒亦不能用中风之法。如汗出过多则用玉屏风散以固共表。
从仲景在东汉时期创用桂枝汤,并且较细致的提出了服用后注意事项,从而为后人使用“汗法”或“调和营卫以解除表邪”时,对服药方法,取汗方法,药后效果观察方法以及饮食禁宜等方面,均开创了典范和为后人打下良好基础。
剂量:汉代一两今约13.92克左右,1升等于198.1毫升,古人煎药一剂分三次服,故汉代用1两今剂量则用4~5克左右。古人说1口升等于5合,实际成人1口能装90毫升左右。
“阳浮阴弱”:多从寸脉浮、尺脉弱解释;如解释为浮浮、沉弱不好解。寸主上部,主卫气、外为阳亦是寸脉管,热浮于外故发热。尺主下部属阴,营血津液都是阴,如不足则尺脉弱,如为内伤则肾水不够。
“阴弱者汗自出”:汗出失阴,营血受伤,营亦为元气,与邪斗争往外驱邪,是用汗赶出去,故伤阴,所以汗自出则尺脉弱。
“干呕”:在太阳则是脏腑的正气向上冲,往外驱邪,而太阴呕是阳气不足,食而不化则呕吐。故治中风不用止呕药,而用桂枝汤助正驱邪可愈。书中15条说:下后气上冲者用桂枝汤,此即是还有正气向上冲,故还可用桂枝汤驱除邪气。
本条重点地讲清了桂枝汤的基本方证与病理机制,文中首冠以“太阳中风”的脉象是寸浮尺弱的浮缓脉。共证为微恶风寒,汗出发热、鼻呜干呕等,用桂枝汤辛温解表、调和营卫、敛阴和阳、解肌发汗法治疗。临床辨证治疗时,掌握上述基本的桂枝汤方证后,则可用于实践。吾于临床经验中,如感冒出现上述基本方证,或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长期易患感冒,时好时发,连绵不已,稍遇气温改变则易受外感,平时易于出汗,或产后汗多易于着凉,关节疼痛等证均作“营卫不和”、机体防御机能低下所致,均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或发汗或止汗退热,则诸证得解。此即“桂枝汤汗少可发、汗多可止”之意。一般外感、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应用桂枝汤治疗较易理解,兹举二例“表虚营卫失调”所致低热、产后关节痛等仅供参考。
例一,产后低热关节痛。患者年30岁,于一年前产后着冷,低热不愈,体温经常于37.4度~37.6度,偶而升于38.6度,多汗,动则汗出,右手腕关节疼痛。睡眠不佳,二便正常,月经正常,白带偏多,时有腹痛。经多种方法检查未发现其他疾病,经治不效,于1973年9月27日由河北转地来京就医。舌苔薄白、脉象虚数。此产后气血虚衰之际感受外邪,正虚无力驱邪外出,营卫不和虽有汗而低热不退,右腕关节疼痛不止,拟“调和营卫、固表安神”法治疗,先予桂枝汤加味:
桂枝10.0克 白芍18.0克 生姜10.0克 甘草6.0克 大枣4枚(去核) 桑枝30.0克 炒枣仁18.0克 合欢皮18.0克
每日煎服1剂,服8剂后体温降至37.0~37.3度,汗出腕关节疼痛好转,脉象转为缓和,又与前方加生黄芪15.0克、白术10.0克、防风3.0克,又服3剂后,体温37.1~37.2度,未再升高,汗出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要求返乡,则将上方3剂共为粗末,每用一握水煎二次分服而归。
例二,表虚挟湿,低热带下:病历194152号。李某,女,年30岁,工人,1975年4月18日初诊。素有带下,近二周来每天午后身热37.1~37.6度。食欲不振,胃脘作胀,易于出汗,下肢怕冷,双膝关节及右胁时痛,自1972年即患痛经带下至今不愈。某医院曾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久服药治疗未效而来就医。舌苔薄而稍腻,脉象沉细无力。随查血沉、白血球总数及分类正常,抗“O”阴性。此卫气虚营卫失和、易出虚汗,卫阳不布以致下肢怕冷膝痛;素有脾虚挟湿,以致纳差胃脘作胀,苦腻带下痛经诸症。宜“调和营卫”为主,佐以“健脾利湿安神”之剂,用桂枝汤加味:
桂枝10.0克 芍药18.0克 生姜6.0克 甘草6.0克 大枣4枚(去核) 陈皮10.0克 南星10.0克 茯苓12.0克 白术10.0克 知母12.0克 合欢皮30.0克 夜交藤30.0克
服用3剂后低热即行消失,服用9剂后膝关节疼痛减轻大半,胃脘胀满减轻,易于出汗明显好转,白带消失。舌苔变为薄白,脉象虚大,此邪去正虚为主,继用前方加砂仁4.0克,瞩再服数剂为之善后。
除上述适应症之外,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很多处方是由桂枝汤加减化裁而来的;“桂枝加桂汤”,即桂枝汤原方再加重桂枝的重量,加到15.0克。由于加强了桂枝的温阳作用,在治疗上除原有桂枝汤证外,主要用于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的奔豚证,或神经官能症、癔病之“癔球”上冲,或“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等症,临床验之多可获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印桂枝汤原方加厚朴、杏仁。主治桂枝汤证兼有喘咳上部呼吸道感染,或并发急性支气管炎等。从而提示厚朴、杏仁相互配伍应用则可治喘或有定喘作用。我们常将这二味药加入于其他定喘处方中,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加入豁痰宽胸、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中治疗心力衰竭之“喘息”,均显示出明显的平喘止咳功效;“新加汤”,即桂枝汤原方再加芍药3.0克、生姜3.0克、人参6.0克。使该方增强了芍药的敛阴止汗作用,生姜和胃走表,人参有气阴两补之功,故用于治疗表解后而身痛不止、脉沉迟的气阴不足证,或外感汗后体力衰弱、或感染炎症发热体温因大汗而分离下降 血压下降的欲“脱证”;“桂枝加附子汤”,即桂枝汤加附子6.0~10.0克。附子温阳散寒,故用以治疗由于过汗而出现四肢挛急抽搐发紧、怕冷身痛、汗出小便频数、脉象软弱等阳虚证。同时也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关节肌肉疼痛之偏于寒痹者,“乌头桂枝汤”,即桂枝汤加乌头6.0~15.0克,由于乌头的温经助阳药力更大于附子,除治疗上述寒痹之外,更常用于治疗少腹冷痛、疝痛及疝气之偏于寒疝者;“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12.0克,主要用于治疗桂枝汤证兼见项背强急俯仰转动不利者。也用于治疗颈椎病及着冷落枕后引起的颈后部疼痛运动不灵活等症。葛根生肌濡润筋脉,而桂枝汤调和营卫疏通经脉也,“桂枝加芍药汤”,印桂枝汤再加芍药9.0克。桂枝汤倍用芍药,取芍药敛阴止汗柔肝止痛,治疗太阳表证误用攻下以致发生腹满时痛者,仲景谓此证“属太阴”。余于临床验之,用此方治疗急性胃炎、肠炎、胃肠炎、消化不良之腹泻疼痛、妊娠呕吐、纳差而有腹肌拘挛脉弦等证均有一定效果,“桂枝去芍药汤”,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芍药酸敛性阴,故用于治疗太阳病误下伤阳后,表证来解而兼见脉促胸满者。表证误用苦寒攻下损及胸阳,故减去芍药恐共敛阴。依此为例,对于胸痹心痛、痰浊上扰蒙闭胸阳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和某些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脾阳虚衰之胃脘痛等证,用芍药时均当慎之;“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汤原方倍用芍药、加大黄6.0~10.0克,用以治疗太阴脾家气血不和而又兼阳明,又有腹满实痛大便秘结之里实热者,“桂枝附子汤”,即桂枝汤去芍药、再加重桂枝3.0克、附子9.0克。此去芍药之阴敛、加重桂附之温阳通络,而治疗风湿相搏身体疼痛,甚则不能自转侧,脉虚而涩等证。尤宜于各种关节炎、关节肌肉疼痛之偏于寒者。若风湿久病而有化热之势者,又宜用本方去桂枝加白术,名“去桂加术汤”;“桂枝去桂加茯芬白术汤”,即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芬10.0克、白术10.0克,治疗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即脾阳虚水湿内停之脘满微痛,同时有小便不利等等变化多端,因本条重点讨论桂枝汤的基本方征,病历举例等本条省略,详见有关条中。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本条是补充桂枝汤证,未言脉,关键在汗。就是在12条太阳表证的各种症状基础上,还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这二个症状,从而则进一步认识到桂枝汤的主证是有汗,并以此重点将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区别开。无汗为伤寒表实证,有汗为表虚的中风证。
太阳表证,一般多按其内外层次分为最外者为皮毛,用麻黄汤;依次为肌腠,用桂枝;再次为肌肉,用葛根;肌腠与肌肉之间者,则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
《伤寒论诠解》——桂枝汤(节选)
1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劈
[解析] 本条补充了太阳中风证的脉证并提出治法。
“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也言病机。从脉象来讲,阳指浮取,阴指沉取。风伤卫,表有邪,故其脉轻取见浮,自汗出,为营阴伤,故其脉沉取弛缓而见弱,这正是中风证典型的浮缓脉象。从病机来讲,风阳之邪伤于表,卫阳之气抗邪而盛于外,则发热在所难免,故曰“阳浮者热自发”;卫不固营,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而为汗出,汗出则营阴更弱,故曰:“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形容恶风寒怯弱畏缩之貌,“淅淅恶风”,形容恶风寒如凛风冷雨骤然吹淋其身之状,此皆为风邪伤卫、卫外功能失调的表现。“翕翕发热”,形容热在浅表有如着衣复被之热,故为表热的特征,与里热内出之蒸蒸发热不同。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邪外束而上壅,致肺气不利,则鼻道塞而时通,故作鼻鸣,并常伴流清涕,不辨香臭等证。若表气不和,影响及胃,里气上争,胃气上逆,则又可见“干呕”之证。鼻鸣、干呕只是太阳中风的或见证,而本条所列举之发热、自汗、畏恶风寒、脉浮缓,才是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
太阳中风当治以桂枝汤。所谓“主之”即此证对此方,信任施用,不须顾虑,有非此方不可之意。
桂枝汤由五味药组成。桂枝与芍药应等量,若桂枝量大于芍药,则名桂枝加桂汤,若芍药量大于桂枝,则名桂枝加芍药汤,三方主治各不相同,故用药剂量当审慎,不可违其用药之宗旨。
方中桂枝辛甘发散,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滋阴和营,以固护营阴。二药相伍,于发汗之中有敛汗之旨,于和营之中又有调卫之功。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据《神农本草经》载,有“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的功能,在方中它能佐芍药补津液而养营阴。甘草甘平,调阴阳,和中州,安内以攘外。配桂姜辛甘合化为阳以助卫气,配芍枣,甘酸合化为阴以滋荣阴。五药配合,则具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发汗止汗,发汪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的功效。
方中桂、姜、枣、草均为食品中之调料,有开胃口,增食欲,健胃气的作用。因此,桂枝汤确有调和脾胃之功,且通过调和脾胃以达到滋化源、调气血,和阴阳,调荣卫的作用。可见本方在外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在内可调和脾胃、气血、阴阳,所以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应用。如其可治外感所致之营卫不和,亦可疗内伤所致之营卫失调;加芍药、饴糖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虚劳腹痛,加龙骨牡蛎,可交通心肾、交通阴阳,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又如加葛根、加厚朴杏子、加人参。加附子、加芍药,加桂枝、加大黄,以及去桂枝、去芍药等等,略予加减,则不仅可以治疗太阳中风的许多兼证,而且又可主治它经的一些病变,可以说是左右逢源,使用范围极广。
凡病,不外阴阳失调。其治疗原则,总是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本方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气血,合法度、守原则,无愧仲景将其列于众方之首,柯韵伯称之为“群方之魁”,这既体现了作者治病从调和阴阳着手的学术思想,也体现了作者伤寒与杂病同论而不可截然分开的学术观点。
方后所注之煎服法及禁忌甚详,也至为重要。本着详于前略于后的原则,对以后诸方的煎服法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㕮)”,是用牙咬碎, “咀”,是品尝滋味。 “(㕮)咀”在此指将药破碎,以便于煎出有效成份。煎药当用微火,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要大口喝热稀粥一碗,一则可借谷气充汗源,一则可借热力鼓舞卫阳驱邪从汗解,此即所谓“助药力”之法。然后复被静候待汗。发汗的要求是: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漐漐,汗出貌。似,嗣字之假借,续也。就是说发汗要发小汗,汗出要周遍和持续,这样才能达到祛邪的目的。若发大汗,使病人汗出如水流漓,则邪不出而正气伤,故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解则不需再服药。若不汗出,依上法服第二次药。仍不汗,缩短间隔时间再服第三次,在半天内服完三次药。病重者,还可日夜连续用药,随时观察。一剂服完,病证未去,还可再服,直至服二三剂也没有什么不可。所忌食物,则多属生冷、油腻,不易消化或对胃有刺激的食品,因其伤害胃气,有损清阳之气故列为禁忌。这也反映了张仲景在临床治疗的各个环节均重视“保胃气”的学术见解。
14).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解析] 本条进一步扩大了桂枝汤的治疗范围。
文中冠以“太阳病”是泛指一切表病,无论中风、伤寒、已治,未治,甚或其他表证,只要见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便是桂枝汤的适应证,即可使用桂枝汤。这样就使桂枝汤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太阳中风一证,而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但必须坚持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有是证,才能用是方。
如曾治一老年,久患荨麻疹,周身苦痒,影响睡眠。曾服凉血、清热,疏风、燥湿、解毒之药多剂,未见功效。诊其脉浮而缓,问其证,除身痒之外,还有怕风,发热,出汗等证。遂用桂枝汤原方,嘱药后啜热粥,温复取汗。果然药后汗出疹退,脱落皮屑甚多,从此而愈。
柯韵伯说:“此条是桂枝本证,辨症为主,合此症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是深得仲景旨意之谈。他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等病而见上述证候者,则每每“随手而愈”。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10.0克 芍药(三两)10.0克 甘草(二两炙)6.0克 生姜(三两)10.0克 大枣(十二枚劈)4枚
本条为桂枝汤方证。
桂枝汤,辛温解表,“调和营卫”“敛阴和阳”“解肌发汗”,枣芍敛阴,桂枝解肌,生姜佐桂枝解肌、甘草调和荣卫。诸药合用共凑上述功效。
如服汤不得法,汗出如水流漓者,“病必不除”,是重门洞开,出而复入,故应小小汗出,古人曰:桂枝汤较缓和,麻黄汤较重一些,故治中风不用伤寒之法。反之治伤寒亦不能用中风之法。如汗出过多则用玉屏风散以固共表。
从仲景在东汉时期创用桂枝汤,并且较细致的提出了服用后注意事项,从而为后人使用“汗法”或“调和营卫以解除表邪”时,对服药方法,取汗方法,药后效果观察方法以及饮食禁宜等方面,均开创了典范和为后人打下良好基础。
剂量:汉代一两今约13.92克左右,1升等于198.1毫升,古人煎药一剂分三次服,故汉代用1两今剂量则用4~5克左右。古人说1口升等于5合,实际成人1口能装90毫升左右。
“阳浮阴弱”:多从寸脉浮、尺脉弱解释;如解释为浮浮、沉弱不好解。寸主上部,主卫气、外为阳亦是寸脉管,热浮于外故发热。尺主下部属阴,营血津液都是阴,如不足则尺脉弱,如为内伤则肾水不够。
“阴弱者汗自出”:汗出失阴,营血受伤,营亦为元气,与邪斗争往外驱邪,是用汗赶出去,故伤阴,所以汗自出则尺脉弱。
“干呕”:在太阳则是脏腑的正气向上冲,往外驱邪,而太阴呕是阳气不足,食而不化则呕吐。故治中风不用止呕药,而用桂枝汤助正驱邪可愈。书中15条说:下后气上冲者用桂枝汤,此即是还有正气向上冲,故还可用桂枝汤驱除邪气。
本条重点地讲清了桂枝汤的基本方证与病理机制,文中首冠以“太阳中风”的脉象是寸浮尺弱的浮缓脉。共证为微恶风寒,汗出发热、鼻呜干呕等,用桂枝汤辛温解表、调和营卫、敛阴和阳、解肌发汗法治疗。临床辨证治疗时,掌握上述基本的桂枝汤方证后,则可用于实践。吾于临床经验中,如感冒出现上述基本方证,或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长期易患感冒,时好时发,连绵不已,稍遇气温改变则易受外感,平时易于出汗,或产后汗多易于着凉,关节疼痛等证均作“营卫不和”、机体防御机能低下所致,均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或发汗或止汗退热,则诸证得解。此即“桂枝汤汗少可发、汗多可止”之意。一般外感、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应用桂枝汤治疗较易理解,兹举二例“表虚营卫失调”所致低热、产后关节痛等仅供参考。
例一,产后低热关节痛。患者年30岁,于一年前产后着冷,低热不愈,体温经常于37.4度~37.6度,偶而升于38.6度,多汗,动则汗出,右手腕关节疼痛。睡眠不佳,二便正常,月经正常,白带偏多,时有腹痛。经多种方法检查未发现其他疾病,经治不效,于1973年9月27日由河北转地来京就医。舌苔薄白、脉象虚数。此产后气血虚衰之际感受外邪,正虚无力驱邪外出,营卫不和虽有汗而低热不退,右腕关节疼痛不止,拟“调和营卫、固表安神”法治疗,先予桂枝汤加味:
桂枝10.0克 白芍18.0克 生姜10.0克 甘草6.0克 大枣4枚(去核) 桑枝30.0克 炒枣仁18.0克 合欢皮18.0克
每日煎服1剂,服8剂后体温降至37.0~37.3度,汗出腕关节疼痛好转,脉象转为缓和,又与前方加生黄芪15.0克、白术10.0克、防风3.0克,又服3剂后,体温37.1~37.2度,未再升高,汗出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要求返乡,则将上方3剂共为粗末,每用一握水煎二次分服而归。
例二,表虚挟湿,低热带下:病历194152号。李某,女,年30岁,工人,1975年4月18日初诊。素有带下,近二周来每天午后身热37.1~37.6度。食欲不振,胃脘作胀,易于出汗,下肢怕冷,双膝关节及右胁时痛,自1972年即患痛经带下至今不愈。某医院曾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久服药治疗未效而来就医。舌苔薄而稍腻,脉象沉细无力。随查血沉、白血球总数及分类正常,抗“O”阴性。此卫气虚营卫失和、易出虚汗,卫阳不布以致下肢怕冷膝痛;素有脾虚挟湿,以致纳差胃脘作胀,苦腻带下痛经诸症。宜“调和营卫”为主,佐以“健脾利湿安神”之剂,用桂枝汤加味:
桂枝10.0克 芍药18.0克 生姜6.0克 甘草6.0克 大枣4枚(去核) 陈皮10.0克 南星10.0克 茯苓12.0克 白术10.0克 知母12.0克 合欢皮30.0克 夜交藤30.0克
服用3剂后低热即行消失,服用9剂后膝关节疼痛减轻大半,胃脘胀满减轻,易于出汗明显好转,白带消失。舌苔变为薄白,脉象虚大,此邪去正虚为主,继用前方加砂仁4.0克,瞩再服数剂为之善后。
除上述适应症之外,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很多处方是由桂枝汤加减化裁而来的;“桂枝加桂汤”,即桂枝汤原方再加重桂枝的重量,加到15.0克。由于加强了桂枝的温阳作用,在治疗上除原有桂枝汤证外,主要用于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的奔豚证,或神经官能症、癔病之“癔球”上冲,或“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等症,临床验之多可获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印桂枝汤原方加厚朴、杏仁。主治桂枝汤证兼有喘咳上部呼吸道感染,或并发急性支气管炎等。从而提示厚朴、杏仁相互配伍应用则可治喘或有定喘作用。我们常将这二味药加入于其他定喘处方中,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加入豁痰宽胸、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中治疗心力衰竭之“喘息”,均显示出明显的平喘止咳功效;“新加汤”,即桂枝汤原方再加芍药3.0克、生姜3.0克、人参6.0克。使该方增强了芍药的敛阴止汗作用,生姜和胃走表,人参有气阴两补之功,故用于治疗表解后而身痛不止、脉沉迟的气阴不足证,或外感汗后体力衰弱、或感染炎症发热体温因大汗而分离下降 血压下降的欲“脱证”;“桂枝加附子汤”,即桂枝汤加附子6.0~10.0克。附子温阳散寒,故用以治疗由于过汗而出现四肢挛急抽搐发紧、怕冷身痛、汗出小便频数、脉象软弱等阳虚证。同时也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关节肌肉疼痛之偏于寒痹者,“乌头桂枝汤”,即桂枝汤加乌头6.0~15.0克,由于乌头的温经助阳药力更大于附子,除治疗上述寒痹之外,更常用于治疗少腹冷痛、疝痛及疝气之偏于寒疝者;“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12.0克,主要用于治疗桂枝汤证兼见项背强急俯仰转动不利者。也用于治疗颈椎病及着冷落枕后引起的颈后部疼痛运动不灵活等症。葛根生肌濡润筋脉,而桂枝汤调和营卫疏通经脉也,“桂枝加芍药汤”,印桂枝汤再加芍药9.0克。桂枝汤倍用芍药,取芍药敛阴止汗柔肝止痛,治疗太阳表证误用攻下以致发生腹满时痛者,仲景谓此证“属太阴”。余于临床验之,用此方治疗急性胃炎、肠炎、胃肠炎、消化不良之腹泻疼痛、妊娠呕吐、纳差而有腹肌拘挛脉弦等证均有一定效果,“桂枝去芍药汤”,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芍药酸敛性阴,故用于治疗太阳病误下伤阳后,表证来解而兼见脉促胸满者。表证误用苦寒攻下损及胸阳,故减去芍药恐共敛阴。依此为例,对于胸痹心痛、痰浊上扰蒙闭胸阳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和某些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脾阳虚衰之胃脘痛等证,用芍药时均当慎之;“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汤原方倍用芍药、加大黄6.0~10.0克,用以治疗太阴脾家气血不和而又兼阳明,又有腹满实痛大便秘结之里实热者,“桂枝附子汤”,即桂枝汤去芍药、再加重桂枝3.0克、附子9.0克。此去芍药之阴敛、加重桂附之温阳通络,而治疗风湿相搏身体疼痛,甚则不能自转侧,脉虚而涩等证。尤宜于各种关节炎、关节肌肉疼痛之偏于寒者。若风湿久病而有化热之势者,又宜用本方去桂枝加白术,名“去桂加术汤”;“桂枝去桂加茯芬白术汤”,即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芬10.0克、白术10.0克,治疗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即脾阳虚水湿内停之脘满微痛,同时有小便不利等等变化多端,因本条重点讨论桂枝汤的基本方征,病历举例等本条省略,详见有关条中。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本条是补充桂枝汤证,未言脉,关键在汗。就是在12条太阳表证的各种症状基础上,还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这二个症状,从而则进一步认识到桂枝汤的主证是有汗,并以此重点将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区别开。无汗为伤寒表实证,有汗为表虚的中风证。
太阳表证,一般多按其内外层次分为最外者为皮毛,用麻黄汤;依次为肌腠,用桂枝;再次为肌肉,用葛根;肌腠与肌肉之间者,则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
《伤寒论诠解》——桂枝汤(节选)
1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劈
[解析] 本条补充了太阳中风证的脉证并提出治法。
“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也言病机。从脉象来讲,阳指浮取,阴指沉取。风伤卫,表有邪,故其脉轻取见浮,自汗出,为营阴伤,故其脉沉取弛缓而见弱,这正是中风证典型的浮缓脉象。从病机来讲,风阳之邪伤于表,卫阳之气抗邪而盛于外,则发热在所难免,故曰“阳浮者热自发”;卫不固营,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而为汗出,汗出则营阴更弱,故曰:“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形容恶风寒怯弱畏缩之貌,“淅淅恶风”,形容恶风寒如凛风冷雨骤然吹淋其身之状,此皆为风邪伤卫、卫外功能失调的表现。“翕翕发热”,形容热在浅表有如着衣复被之热,故为表热的特征,与里热内出之蒸蒸发热不同。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邪外束而上壅,致肺气不利,则鼻道塞而时通,故作鼻鸣,并常伴流清涕,不辨香臭等证。若表气不和,影响及胃,里气上争,胃气上逆,则又可见“干呕”之证。鼻鸣、干呕只是太阳中风的或见证,而本条所列举之发热、自汗、畏恶风寒、脉浮缓,才是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
太阳中风当治以桂枝汤。所谓“主之”即此证对此方,信任施用,不须顾虑,有非此方不可之意。
桂枝汤由五味药组成。桂枝与芍药应等量,若桂枝量大于芍药,则名桂枝加桂汤,若芍药量大于桂枝,则名桂枝加芍药汤,三方主治各不相同,故用药剂量当审慎,不可违其用药之宗旨。
方中桂枝辛甘发散,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滋阴和营,以固护营阴。二药相伍,于发汗之中有敛汗之旨,于和营之中又有调卫之功。生姜辛温,佐桂枝发散风寒以解肌。大枣甘平,据《神农本草经》载,有“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的功能,在方中它能佐芍药补津液而养营阴。甘草甘平,调阴阳,和中州,安内以攘外。配桂姜辛甘合化为阳以助卫气,配芍枣,甘酸合化为阴以滋荣阴。五药配合,则具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发汗止汗,发汪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的功效。
方中桂、姜、枣、草均为食品中之调料,有开胃口,增食欲,健胃气的作用。因此,桂枝汤确有调和脾胃之功,且通过调和脾胃以达到滋化源、调气血,和阴阳,调荣卫的作用。可见本方在外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在内可调和脾胃、气血、阴阳,所以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应用。如其可治外感所致之营卫不和,亦可疗内伤所致之营卫失调;加芍药、饴糖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虚劳腹痛,加龙骨牡蛎,可交通心肾、交通阴阳,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又如加葛根、加厚朴杏子、加人参。加附子、加芍药,加桂枝、加大黄,以及去桂枝、去芍药等等,略予加减,则不仅可以治疗太阳中风的许多兼证,而且又可主治它经的一些病变,可以说是左右逢源,使用范围极广。
凡病,不外阴阳失调。其治疗原则,总是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本方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气血,合法度、守原则,无愧仲景将其列于众方之首,柯韵伯称之为“群方之魁”,这既体现了作者治病从调和阴阳着手的学术思想,也体现了作者伤寒与杂病同论而不可截然分开的学术观点。
方后所注之煎服法及禁忌甚详,也至为重要。本着详于前略于后的原则,对以后诸方的煎服法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㕮)”,是用牙咬碎, “咀”,是品尝滋味。 “(㕮)咀”在此指将药破碎,以便于煎出有效成份。煎药当用微火,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要大口喝热稀粥一碗,一则可借谷气充汗源,一则可借热力鼓舞卫阳驱邪从汗解,此即所谓“助药力”之法。然后复被静候待汗。发汗的要求是: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漐漐,汗出貌。似,嗣字之假借,续也。就是说发汗要发小汗,汗出要周遍和持续,这样才能达到祛邪的目的。若发大汗,使病人汗出如水流漓,则邪不出而正气伤,故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解则不需再服药。若不汗出,依上法服第二次药。仍不汗,缩短间隔时间再服第三次,在半天内服完三次药。病重者,还可日夜连续用药,随时观察。一剂服完,病证未去,还可再服,直至服二三剂也没有什么不可。所忌食物,则多属生冷、油腻,不易消化或对胃有刺激的食品,因其伤害胃气,有损清阳之气故列为禁忌。这也反映了张仲景在临床治疗的各个环节均重视“保胃气”的学术见解。
14).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解析] 本条进一步扩大了桂枝汤的治疗范围。
文中冠以“太阳病”是泛指一切表病,无论中风、伤寒、已治,未治,甚或其他表证,只要见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便是桂枝汤的适应证,即可使用桂枝汤。这样就使桂枝汤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太阳中风一证,而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但必须坚持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有是证,才能用是方。
如曾治一老年,久患荨麻疹,周身苦痒,影响睡眠。曾服凉血、清热,疏风、燥湿、解毒之药多剂,未见功效。诊其脉浮而缓,问其证,除身痒之外,还有怕风,发热,出汗等证。遂用桂枝汤原方,嘱药后啜热粥,温复取汗。果然药后汗出疹退,脱落皮屑甚多,从此而愈。
柯韵伯说:“此条是桂枝本证,辨症为主,合此症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是深得仲景旨意之谈。他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等病而见上述证候者,则每每“随手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