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862
- 获得点赞
- 832
- 声望
- 113
程 玮 (学苑出版社最新中医药图书《经穴探源》作者。)
中医经典论著《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曰:“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故背为阴,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上述文字,可谓是《内经》对人体中阴阳划分最原始的论述。
中医的阴阳概念,何者为阴,何者为阳,学术界已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说,凡是事物或现象,具有火的炎热、干燥、升发、蒸腾、运动等特点的,皆属于阳,如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活动的、外在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等等,统属于阳;相反,具有水的寒冷、湿润、沉降、凝聚、宁静等特点的,皆属于阴,如寒凉的、晦暗的、下降的、沉静的、内在的、物质的、机能衰退的等等统属于阴。但是,中医对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却是学者们极少提及的。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的是什么,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描述人体物质运动的坐标系。现在,笔者试从人体物质运动的角度,对此作一分析和介绍。
“言人身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从此条阴阳划分,不难看出,它单纯以事物所处的内外位置关系为其判定依据,其中有二种划分标准。一是从人体各部物质的内外位置关系上来划分,如皮毛之于血管、神经等为外,故皮毛为阳,血管、神经等为阴;肌肉之于骨骼等为外,故肌肉为阳,骨骼为阴。其二是站在人体物质运动坐标系的角度分析得来的,如分析四肢部的内外阴阳时,它是站在四肢极坐标系的骨骼中心位置而言的,在这个位置上观察,四肢部的皮毛才属于外,骨骼才属于内(如果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而言,则离观察者近处的皮毛就不是外,而是近)。同理,当言头部、躯干部的内外阴阳时,它是站在头部、躯干部的局部坐标中心位置而言的。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首先要明确,此条阴阳的划分,它所分析的只是腹与背之间的关系,与人体其它部位无关。若把它对照胸腹背的物质运动坐标系来看,它显然不是以背腹在坐标系中的内外高低位置来进行划分的,因为腹部离其物质运动坐标中心远,为高为外,而背部则离其物质运动坐标中心近,为低为内。那它的划分依据又是什么呢?它是以腹背间的物质运动趋势为划分依据的。
从腹背的物质分布特征来分析,腹部由毕生较小的轻质皮毛层覆盖着,皮毛层下没有骨骼这样的重质物质,而背部则是重质物质骨骼的聚集之地。腹背物质的分布差异反映了腹背间物质的运动趋势,即是腹背间重质的物质有向背部运动的趋势,而腹背间轻质的物质则有向腹部运动的趋势。在腹背的局部系统中,轻质物由背部向腹部的运动是属于向外的运动,重质物由腹部向背部的运动则是属于向内的运动。凡是向内的运动皆属于阴,凡是向外的运动皆属于阳,因此,“背为阳,腹为阴”,它是中医站在腹背局部极坐标中心,比较腹背间横剖面的物质流,根据腹背中物质流的内外运动趋势划分得来的。
“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脏腑阴阳的划分,因其所说的脏和腑都是中医藏象学的概念,由于涉及许多未曾解释过的内容,在此只能从与其对应的脏腑器官在胸腹背局部重力场中的坐标位置做以简要的解释。前文已经说过,大脏腑是个自成体系的系统,如果没有外部原因的影响,大脏腑中的脏器分布应该和四肢部的物质分布一样,表现出不同比重物质在不同层次的规律分布特征——内重外轻。但是,大脏腑的脏器并未表现出四肢部物质的规律分布特征,除了比重较小的肺与大肠分布于外、比重较大的肾与膀胱分布于内之外,比重相近的心、肝、脾、胃、胆却分布在较为集中的同一区域(相对二肾极坐标中心而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胸腹背母系统重力场的作用导致的结果。
为了了解胸腹背母系统对大脏腑物质分布的影响,有必要了解一下胸腹背的重力场中心位置。胸腹背母系统的重力场坐标中心O1,它本应处在脊骨中心(脊中穴旁)。但是,由于胸背分布有肋骨(局部重力场),腹部有骨骼分布,因此,O1并不是处在脊中穴旁,而是稍向头部及胸部位置依偏移。由于胸腹背母系统重力场对大脏腑各脏器的力学作用,因此,脏腑器官实际上并不是完全遵循大脏腑的重力场有规律的分布,而是在大脏腑与胸腹背两个重力场的合作用下来进行分布的。脏腑器官的阴阳,它是根据各个脏器相对于大脏腑与胸腹背两个重力场合矢量中心OO的高下位置来划分的。
由于大脏腑与胸腹背两个重力场的矢量中心OO在二肾中点O2与胸腹背重力场中心O1的连线上,而胸腹背母系统的重力场场强大于大脏腑子系统,因此,胸腹背与大脏腑的重力场合矢量中心OO远二肾而近脊骨,即OO近O1而远O2。现在,再将脏腑器官对照此重力场的合矢量中心OO进行分析,即可发现,比重最小的肺与大肠是属于同一层次的物质,它处在此重力场的外围层,肺离OO近,而大肠则离OO远,肺属内而大肠属外,因此,将肺与大肠相比较,肺属阴而大肠属阳;比重最大的肾与膀胱是属于同一层次的物质,肾离OO近,而膀胱则离OO远,因此肾属阴而膀胱属阳;同理,比重相近的心与小甩相比较、肝与胆相比较、脾与胃相比较,则心、肝、脾属阴,小肠、胆、胃属阳。
相关证据包括:大脏腑系统中比重较小的脂肪类并未在五脏周围聚集,而是大都分聚集于五腑器官周围,它没有因大脏腑重力场对轻质物的外向作用而均匀分布,而是在胸腹背重力场的作用下排斥于外(离OO远),此现象的存在,当可作为中医划分脏腑阴阳科学合理的佐证之一。子宫及子宫中的胎儿,它是属于大脏腑系统中的物质,正常情况下胎儿的头部坐向是朝母体的子宫口,亦即朝下。人是一个有方向感的动物,方向感的存在,迫使人的头部始终要处于向上的方向。人的方向感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从这个现象来判断,母体的子宫口,它应属于大脏腑系统重力场的外部、上部。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它是相对人体腹部而言为阳(若非相对腹部而是相对头部,它则不为阳)。背之所以为阳,这是因为背部为大比重物质脊骨的所居之处,脊骨中的轻质物有向外运动的趋势,故而称背为阳。何以又说心为背的阳中之阳呢?既然将背部划分为阳的道理在于脊背中轻质物的向腹运动,那我们就按此方法来分析心的活动与脊背中轻质物的运动关系吧。
心的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心室不停的鼓动,鼓动引起了心室压力的周期变化,同时,心室的压力变化也通过血液的输出与回流,引起全身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当心室舒张时,血液由静脉回流心室,人体各部组织则处于减压状态,脊背所受的外压也相对较低,这样,它就促使了胸腹背系统中的重质物向脊骨的沉降;当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动脉输送全身,人体各部组织则处于加压状态,脊背所受的外压也相对较高,这样,它就促使了脊背中的轻质物向腹皮方向的排挤。胸腹背自身局部的重力场系统,系统中的轻重物质能自发的、有规律的向不同方向运动。但是,脊背轻质物的向腹运动却在心室的鼓动下得到了加强,这样,心室的鼓动就成了脊背部轻质物外向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而轻质物的外向运动是属于阳的活动,因此,中医将心比作背的阳中之阳。
“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背为阳”,所言者,背中之轻质物也。“背为阳,阳中之阴”,所言者,轻中之重也。那么,背的阳中之阴何以与肺有关呢?要解释此问题还是从以上二者间的物质特性入手吧。背为阳,这是由于背中的轻质物在腹背局部系统中的外向运动特征。而以五脏相论,因肺的物质质轻,所居为外,其亦属阳(肺主表,属阳,只是在与大肠相比较时才属阴)。若以背中的轻质物与肺的物质相比较,则二者的物质特性有比较相似之处(皆是各自系统中的轻质物)。
可是,肺是大脏腑中轻质物的聚集之处,正常的生理状态下重质物不能停留其中,而会因大脏腑自身重力场的作用向内、向里沉降,并从大脏腑经系统间的物质跃迁,进一步向脊骨沉降(参阅后面系统间的物质跃迁内容)。肺在大脏腑系统中处于最外层,表现出阳类事物的特性,但其重质物向内、向里运动,并最终沉降至脊骨的这一活动则表现出阴类事物的特性,且对胸腹背重质物的向内沉降有帮助和加强作用,因此,中医将其归为背的阳中之阴。除了上述所说的之外,和心室的博动一样,肺的呼吸运动同样能使肺中重质物更好地向胸腹背的脊骨中沉降,对腹部中的重质物向脊骨的沉降有帮助和加强作用,这也是中医所说肺为背的阳中之阴的一个重要原因。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所言者,腹中之重质物也。“腹为阴,阴中之阴”所言者,重中之重也。那么,腹的阴中之阴何以说是肾呢?前面说过,腹背局部系统中的轻重物质,它能自发的、有规律的向不同方向运动,质轻者向腹运动,质重者向背运动,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腹背间的物质运动将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但是,腹背并不是由一个简单的系统而构成,在其内部还有一个范围较大的重力子系统——大脏腑,因此,我们必须从力学的角度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
尽管我们无法做出大脏腑对腹背母系统物质运动影响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却是能够进行的。比较大脏腑的重力场O2即可发现,O2离脊骨近而离腹皮远,O2作为腹背系统重力场中的子重力场中心,其对腹皮处重质物的引力作用方向直指脊骨,因此,它对腹皮部的重质物向脊骨方向的沉降有加强和帮助作用。腹为阴,所指为腹皮部重质物的向内向里(脊骨方向)沉降,肾作为作用于大脏腑的重力场中心,它对腹皮部重质物的向内向里沉降有加强和帮助作用,因此中医将肾比作腹的阴中之阴。(关于肝为腹的阴中之阳、脾为腹的阴中之至阴的论述理由,因涉及到其它的一些相关内容未曾解释,故此问题留待以后再作阐述。)
本文从人体物质运动坐标系的角度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阴阳划分的相关论述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剖析,旨在更进一步的探析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内在关系,相信此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有所裨益,限于个人水平等原因,文中不足之处尚希同道指正。
(本文发表于《陕西中医药研究》2004年第3期)
中医经典论著《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曰:“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故背为阴,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上述文字,可谓是《内经》对人体中阴阳划分最原始的论述。
中医的阴阳概念,何者为阴,何者为阳,学术界已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说,凡是事物或现象,具有火的炎热、干燥、升发、蒸腾、运动等特点的,皆属于阳,如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活动的、外在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等等,统属于阳;相反,具有水的寒冷、湿润、沉降、凝聚、宁静等特点的,皆属于阴,如寒凉的、晦暗的、下降的、沉静的、内在的、物质的、机能衰退的等等统属于阴。但是,中医对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却是学者们极少提及的。人体阴阳的划分依据的是什么,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描述人体物质运动的坐标系。现在,笔者试从人体物质运动的角度,对此作一分析和介绍。
“言人身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从此条阴阳划分,不难看出,它单纯以事物所处的内外位置关系为其判定依据,其中有二种划分标准。一是从人体各部物质的内外位置关系上来划分,如皮毛之于血管、神经等为外,故皮毛为阳,血管、神经等为阴;肌肉之于骨骼等为外,故肌肉为阳,骨骼为阴。其二是站在人体物质运动坐标系的角度分析得来的,如分析四肢部的内外阴阳时,它是站在四肢极坐标系的骨骼中心位置而言的,在这个位置上观察,四肢部的皮毛才属于外,骨骼才属于内(如果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而言,则离观察者近处的皮毛就不是外,而是近)。同理,当言头部、躯干部的内外阴阳时,它是站在头部、躯干部的局部坐标中心位置而言的。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首先要明确,此条阴阳的划分,它所分析的只是腹与背之间的关系,与人体其它部位无关。若把它对照胸腹背的物质运动坐标系来看,它显然不是以背腹在坐标系中的内外高低位置来进行划分的,因为腹部离其物质运动坐标中心远,为高为外,而背部则离其物质运动坐标中心近,为低为内。那它的划分依据又是什么呢?它是以腹背间的物质运动趋势为划分依据的。
从腹背的物质分布特征来分析,腹部由毕生较小的轻质皮毛层覆盖着,皮毛层下没有骨骼这样的重质物质,而背部则是重质物质骨骼的聚集之地。腹背物质的分布差异反映了腹背间物质的运动趋势,即是腹背间重质的物质有向背部运动的趋势,而腹背间轻质的物质则有向腹部运动的趋势。在腹背的局部系统中,轻质物由背部向腹部的运动是属于向外的运动,重质物由腹部向背部的运动则是属于向内的运动。凡是向内的运动皆属于阴,凡是向外的运动皆属于阳,因此,“背为阳,腹为阴”,它是中医站在腹背局部极坐标中心,比较腹背间横剖面的物质流,根据腹背中物质流的内外运动趋势划分得来的。
“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脏腑阴阳的划分,因其所说的脏和腑都是中医藏象学的概念,由于涉及许多未曾解释过的内容,在此只能从与其对应的脏腑器官在胸腹背局部重力场中的坐标位置做以简要的解释。前文已经说过,大脏腑是个自成体系的系统,如果没有外部原因的影响,大脏腑中的脏器分布应该和四肢部的物质分布一样,表现出不同比重物质在不同层次的规律分布特征——内重外轻。但是,大脏腑的脏器并未表现出四肢部物质的规律分布特征,除了比重较小的肺与大肠分布于外、比重较大的肾与膀胱分布于内之外,比重相近的心、肝、脾、胃、胆却分布在较为集中的同一区域(相对二肾极坐标中心而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胸腹背母系统重力场的作用导致的结果。
为了了解胸腹背母系统对大脏腑物质分布的影响,有必要了解一下胸腹背的重力场中心位置。胸腹背母系统的重力场坐标中心O1,它本应处在脊骨中心(脊中穴旁)。但是,由于胸背分布有肋骨(局部重力场),腹部有骨骼分布,因此,O1并不是处在脊中穴旁,而是稍向头部及胸部位置依偏移。由于胸腹背母系统重力场对大脏腑各脏器的力学作用,因此,脏腑器官实际上并不是完全遵循大脏腑的重力场有规律的分布,而是在大脏腑与胸腹背两个重力场的合作用下来进行分布的。脏腑器官的阴阳,它是根据各个脏器相对于大脏腑与胸腹背两个重力场合矢量中心OO的高下位置来划分的。
由于大脏腑与胸腹背两个重力场的矢量中心OO在二肾中点O2与胸腹背重力场中心O1的连线上,而胸腹背母系统的重力场场强大于大脏腑子系统,因此,胸腹背与大脏腑的重力场合矢量中心OO远二肾而近脊骨,即OO近O1而远O2。现在,再将脏腑器官对照此重力场的合矢量中心OO进行分析,即可发现,比重最小的肺与大肠是属于同一层次的物质,它处在此重力场的外围层,肺离OO近,而大肠则离OO远,肺属内而大肠属外,因此,将肺与大肠相比较,肺属阴而大肠属阳;比重最大的肾与膀胱是属于同一层次的物质,肾离OO近,而膀胱则离OO远,因此肾属阴而膀胱属阳;同理,比重相近的心与小甩相比较、肝与胆相比较、脾与胃相比较,则心、肝、脾属阴,小肠、胆、胃属阳。
相关证据包括:大脏腑系统中比重较小的脂肪类并未在五脏周围聚集,而是大都分聚集于五腑器官周围,它没有因大脏腑重力场对轻质物的外向作用而均匀分布,而是在胸腹背重力场的作用下排斥于外(离OO远),此现象的存在,当可作为中医划分脏腑阴阳科学合理的佐证之一。子宫及子宫中的胎儿,它是属于大脏腑系统中的物质,正常情况下胎儿的头部坐向是朝母体的子宫口,亦即朝下。人是一个有方向感的动物,方向感的存在,迫使人的头部始终要处于向上的方向。人的方向感在胎儿时期就已形成,从这个现象来判断,母体的子宫口,它应属于大脏腑系统重力场的外部、上部。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它是相对人体腹部而言为阳(若非相对腹部而是相对头部,它则不为阳)。背之所以为阳,这是因为背部为大比重物质脊骨的所居之处,脊骨中的轻质物有向外运动的趋势,故而称背为阳。何以又说心为背的阳中之阳呢?既然将背部划分为阳的道理在于脊背中轻质物的向腹运动,那我们就按此方法来分析心的活动与脊背中轻质物的运动关系吧。
心的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心室不停的鼓动,鼓动引起了心室压力的周期变化,同时,心室的压力变化也通过血液的输出与回流,引起全身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当心室舒张时,血液由静脉回流心室,人体各部组织则处于减压状态,脊背所受的外压也相对较低,这样,它就促使了胸腹背系统中的重质物向脊骨的沉降;当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动脉输送全身,人体各部组织则处于加压状态,脊背所受的外压也相对较高,这样,它就促使了脊背中的轻质物向腹皮方向的排挤。胸腹背自身局部的重力场系统,系统中的轻重物质能自发的、有规律的向不同方向运动。但是,脊背轻质物的向腹运动却在心室的鼓动下得到了加强,这样,心室的鼓动就成了脊背部轻质物外向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而轻质物的外向运动是属于阳的活动,因此,中医将心比作背的阳中之阳。
“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背为阳”,所言者,背中之轻质物也。“背为阳,阳中之阴”,所言者,轻中之重也。那么,背的阳中之阴何以与肺有关呢?要解释此问题还是从以上二者间的物质特性入手吧。背为阳,这是由于背中的轻质物在腹背局部系统中的外向运动特征。而以五脏相论,因肺的物质质轻,所居为外,其亦属阳(肺主表,属阳,只是在与大肠相比较时才属阴)。若以背中的轻质物与肺的物质相比较,则二者的物质特性有比较相似之处(皆是各自系统中的轻质物)。
可是,肺是大脏腑中轻质物的聚集之处,正常的生理状态下重质物不能停留其中,而会因大脏腑自身重力场的作用向内、向里沉降,并从大脏腑经系统间的物质跃迁,进一步向脊骨沉降(参阅后面系统间的物质跃迁内容)。肺在大脏腑系统中处于最外层,表现出阳类事物的特性,但其重质物向内、向里运动,并最终沉降至脊骨的这一活动则表现出阴类事物的特性,且对胸腹背重质物的向内沉降有帮助和加强作用,因此,中医将其归为背的阳中之阴。除了上述所说的之外,和心室的博动一样,肺的呼吸运动同样能使肺中重质物更好地向胸腹背的脊骨中沉降,对腹部中的重质物向脊骨的沉降有帮助和加强作用,这也是中医所说肺为背的阳中之阴的一个重要原因。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所言者,腹中之重质物也。“腹为阴,阴中之阴”所言者,重中之重也。那么,腹的阴中之阴何以说是肾呢?前面说过,腹背局部系统中的轻重物质,它能自发的、有规律的向不同方向运动,质轻者向腹运动,质重者向背运动,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腹背间的物质运动将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但是,腹背并不是由一个简单的系统而构成,在其内部还有一个范围较大的重力子系统——大脏腑,因此,我们必须从力学的角度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
尽管我们无法做出大脏腑对腹背母系统物质运动影响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却是能够进行的。比较大脏腑的重力场O2即可发现,O2离脊骨近而离腹皮远,O2作为腹背系统重力场中的子重力场中心,其对腹皮处重质物的引力作用方向直指脊骨,因此,它对腹皮部的重质物向脊骨方向的沉降有加强和帮助作用。腹为阴,所指为腹皮部重质物的向内向里(脊骨方向)沉降,肾作为作用于大脏腑的重力场中心,它对腹皮部重质物的向内向里沉降有加强和帮助作用,因此中医将肾比作腹的阴中之阴。(关于肝为腹的阴中之阳、脾为腹的阴中之至阴的论述理由,因涉及到其它的一些相关内容未曾解释,故此问题留待以后再作阐述。)
本文从人体物质运动坐标系的角度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阴阳划分的相关论述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与剖析,旨在更进一步的探析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内在关系,相信此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有所裨益,限于个人水平等原因,文中不足之处尚希同道指正。
(本文发表于《陕西中医药研究》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