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5063
- 获得点赞
- 110
- 声望
- 38
罗元恺 生平简介
罗元恺(1914~),男,广东省南海县人。其父以儒通医,他力承庭训,立志以忠义为业。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就读,193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取中医执照,即在广东中医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其后曾悬壶于广州、香港及韶关等地,并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金匮要略》课教师。先后任广东中医院院长,1950年兼任母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3年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6年参与筹建广州中医学院,历任进修部主任,妇、儿科教研室主任,1962年及1978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77年被评为首届中医教授,1985年获广东省政府授予从事中医工作五十年荣誉证书。并任中华全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评议组成员;首批中医妇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委员会常委。近年来曾先后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作学术交流,已被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的21版《世界名人录》中。罗元恺从事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工作60余年,擅长内科、儿科、妇科,尤以妇科为精。对历代医著多所钻研,推崇张景岳,治病重视肾脾精血,对许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经验。
主要著作有《罗元恺医著选》、《罗元恺论医集》、《点注妇人规》。兼任《新中医》杂志 “妇科述要”和“食用药物和药膳”专栏作者。主编有《中医儿科讲义》第一、二版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五版教材;《妇产科学》第三版教材;《医学百科全书·\u20013X医内科》分册等。并在《新中医》、《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医药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为百余篇。
主要科研成果有:他总结临床经验,研制出“滋肾育胎丸”, 防治胎动不安, 荣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田七痛经胶囊”获广州市科研成果三等奖。此外还有“罗氏内异方”、“助孕Ⅰ号”、“助孕Ⅱ号”、“助孕Ⅲ号”等疗效较高的方药。指导研究生撰写的“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月经相关系学的探讨”一文,获卫生部科研论文二等奖。
罗元恺(1914~),男,广东省南海县人。其父以儒通医,他力承庭训,立志以忠义为业。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就读,193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取中医执照,即在广东中医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其后曾悬壶于广州、香港及韶关等地,并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金匮要略》课教师。先后任广东中医院院长,1950年兼任母校(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3年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6年参与筹建广州中医学院,历任进修部主任,妇、儿科教研室主任,1962年及1978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77年被评为首届中医教授,1985年获广东省政府授予从事中医工作五十年荣誉证书。并任中华全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评议组成员;首批中医妇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委员会常委。近年来曾先后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作学术交流,已被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的21版《世界名人录》中。罗元恺从事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工作60余年,擅长内科、儿科、妇科,尤以妇科为精。对历代医著多所钻研,推崇张景岳,治病重视肾脾精血,对许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经验。
主要著作有《罗元恺医著选》、《罗元恺论医集》、《点注妇人规》。兼任《新中医》杂志 “妇科述要”和“食用药物和药膳”专栏作者。主编有《中医儿科讲义》第一、二版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五版教材;《妇产科学》第三版教材;《医学百科全书·\u20013X医内科》分册等。并在《新中医》、《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医药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为百余篇。
主要科研成果有:他总结临床经验,研制出“滋肾育胎丸”, 防治胎动不安, 荣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田七痛经胶囊”获广州市科研成果三等奖。此外还有“罗氏内异方”、“助孕Ⅰ号”、“助孕Ⅱ号”、“助孕Ⅲ号”等疗效较高的方药。指导研究生撰写的“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月经相关系学的探讨”一文,获卫生部科研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