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Q 千里光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6
获得点赞
257
声望
63
千里光

(英)Climbing Groundsel Herb

[别名] 九里明、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来源] 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状木质茎,高1—5m,有微毛,后脱落。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头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 秋冬季至次年春。
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

[采制] 夏、秋季枝叶茂盛、花将开放时采割,晒干。

[性状] 茎藤常斜切或横切成厚O.3—1.5cm的块片。栓皮灰棕色,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中央有偏心性髓部;木质部宽广,淡黄棕色,导管孔明显;韧皮部呈2—6个红棕色至暗棕色环带,与木质部相同排列,其最内一圈为圆环,其余为同心半圆环。质坚硬。气微,味涩。

[化学成份] 含毛茛黄素(flavoxanthin)、菊黄素(chrysanthemaxanthin)、黄酮、鞣质、生物碱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用量15—30g。
 

附件

  • 91.7 KB 查看: 117
  • 60.6 KB 查看: 103
  • 165.9 KB 查看: 98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本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千里光的幼嫩茎叶。
【性味与归经】苦,平。有小毒。
【功效】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临床应用】1. 用于疮疖肿毒,皮肤湿疹及痢疾腹痛等病症。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对于疮疖肿痛,可配伍野菊花、蒲公英等药同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取汁外涂;用治细菌性痢疾,可与金银花或小青草配合同用。
2. 用于风火赤眼等症
本品又有清肝明目作用,故适用于风火赤眼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何桑叶、菊花等同用
【处方用名】千里光(洗臼,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本草图经》为菊科植物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Buch. -Ham. 的全草。亦名千里及(《本草拾遗》)、九里明(《生草药性备要》)、黄花草(《本草纲目拾遗》)等。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夏、秋采收,扎成小把或切段,晒干。味苦,性寒。入肝、肺、肾经。功能:清热、解毒、杀虫、明目。主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内服:煎汤,9~15g(鲜品 30g)。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熬膏涂。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全草含毛茛黄素(Flavoxanthin)、菊黄质(Chrysanthemaxanthin),β-胡萝卜素。亦含生物碱、挥发油、黄酮甙、对羟基苯乙酸、水杨酸、香草酸和酚类等。花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千里光有广谱抗生素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志贺、鲍氏、宋内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试管内,千里光(2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灭作用。在较高浓度下,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变形、蜡样、炭疽等杆菌及八叠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抗螺旋体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千里光煎剂(50%)对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800~1:1 600时即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的生长。各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螺旋体作用,其中以醚提取液效果较好。大鼠和家兔灌服千里光煎剂后,血和尿具有抗钩体活性。对豚鼠或金黄色地鼠进行实验性治疗,千里光醚提取物疗效不佳,仅千里光合剂(另含柴胡、密柑草、石榴皮)对豚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抗滴虫作用千里光煎剂在试管中(1:40)对人的阴道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千里光水煎浸膏片(每片重0.35g),口服,每次3片,日服4次,小儿酌减。观察29种各科炎症性疾病1338例病人,其中痊愈830 例(62%),好转334例(25%),无效174例(13%)。尤以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大叶肺炎、急性菌痢,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及丹毒等的疗效较为突出。服用过程中个别病人有恶心、食欲减退及大便次数增多等现象。〔中草药通讯1971;(3):19〕
2. 治疗漆疮千里光、朴硝、大黄、生山楂各60g,每日2剂,煎水3000ml,外洗或湿敷患处,每次15分钟。治疗69例,疗效良好。〔广西中医药1985;8(1):36〕
3. 治疗急性结膜炎九里明(千里光)鲜品全草,按 1:1,或干品按 1:4 的比例配成眼药水点眼,每2小时1次。治疗急性结膜炎32例,用药5~10 天均愈。〔新医学1971;(2):26〕
4. 治疗睑缘炎千里光半干全草50g,煎水熏洗眼部,然后再洗患眼,每日2次。治疗急性睑缘炎效果良好。〔江西医药1966;(7):324〕
方剂选用:
1. 治疗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2. 治疗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江西民间草药》)
3. 治疗风火眼痛:千里光二两,煎水熏洗。(《江西民间草药》)
【注意事项】
宜忌:“中寒泄泻者勿服。”(《饮片新参》)
内服剂量不宜过大。过敏体质者慎用。
毒副作用:毒性很低,副作用较少。小鼠 1 次或连续6天用药,未见活动异常。小鼠口服片剂(20g/kg/d)共5天,切片观察除心、肝、肾略有病变外,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临床应用本品,个别病人用药后可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排便次数增多等消化道反应。曾有肌注千里光致过敏死亡的报道。
【医家论药】
“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本草拾遗》)
“明目去星障;煎汤愈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本草纲目拾遗》)
“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效。”(《本草图经》)
“治疳疔,消热毒。治小儿胎毒,黄脓白泡,敷毒疮,捣汁和猪胆熬膏,擦腐烂患疮,生肌去腐。”(《生草药性备要》)
 
01300000200980121843563937565.jpg

74518

千里光

千里光,别名九里明、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scandensBuch,-Ham.的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状木质茎,高1~5m,有微毛,后脱落。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状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
 
201209230958038448874.jpg

英文/拉丁名称 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

英文名称: Climbing Groundsel Herb 。

名称:千里光。

类别:清热药。

拼音:QianLiGuang。

别名:九里明、九里光、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药用部位:地上部分。

产地: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福建。

采收加工:夏、秋季枝叶茂盛、花将开放时采割,晒干。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

性状:茎藤常斜切或横切成厚0.3—1.5cm的块片。栓皮灰棕色,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中央有偏心性髓部;木质部宽广,淡黄棕色,导管孔明显;韧皮部呈2—6个红棕色至暗棕色环带,与木质部相同排列,其最内一圈为圆环,其余为同心半圆环。质坚硬。气微,味涩。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用量:15—30克。

采收储藏:夏、秋季枝叶茂盛、花将开放时采割,晒干。

植物形态
千里光多年生草本。茎木质细长,高约2~5米,曲折呈攀援状,上部多分枝,有脱落性的毛。
t01304923e0b1c93f55.jpg
叶互生;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戟形至截形,边缘具不规则缺刻状的齿牙,或呈微波状,或近于全缘,有时基部稍有深裂,两面均有细软毛。

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房花序状,头状花序径约1厘米;总苞圆筒形,苞片10~12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5~6毫米,宽2毫米,先端尖,无毛或少有细毛;周围舌状花黄色,雌性,约8朵,长约9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3齿裂;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长约6.5毫米,先端5裂。瘦果圆筒形,长约3毫米,有细毛;冠毛长约7毫米,白色。花期10月到翌年3月。果期2~5月。生于路旁及旷野间。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扎成小把或切段,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长60~100厘米,或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

茎圆柱状,表面棕黄色;质坚硬,断面髓部发达,白色。叶多皱缩,破碎,呈椭圆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戟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暗绿色或灰棕色,质脆。有时枝梢带有枯黄色头状花序。产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