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6
- 获得点赞
- 253
- 声望
- 63
茯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入药,有利尿、镇静作用。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秋春间采挖,栽培品一般在接种后三年采挖。洗净,热草,逐层铺叠,最上盖以厚麻袋,使其发汗,析出水分,取出,将水珠擦去,摊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发汗,如此反复3~4次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再置阴凉处晾至半干,分部切制,阴干,生用。
基本概况
药名:茯苓
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汉语拼音:fuling
英文名:IndianBuead,Tuckaho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cocos(Schw.)Wolf.[PavhymacocosFr.]
归经:心;脾;肺;肾经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用药禁忌: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功效分类: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药(毒)理学:羧甲基茯苓多糖毒性低,给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13g/kg。对犬的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到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大剂量(人常用量的500倍)给药后的开始2周,小鼠体重有明显抑制,可使末梢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加,GPT亦轻度增加。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