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百病缠身,久医不效,求论坛讲师诊治

zxjlzf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7/02
帖子
12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54
病情描述:
1,怕风怕冷、冷汗,遇冷风则颈背、肩甲、脊柱、胳臂、双下肢隐痛。
2)痰多,呈白沫样,饮冷后更多。抽烟过多会干呕。
3)转动颈部会头晕目眩,下蹲过久脚会麻痹。
4)偶有口干喜热饮但不多饮,润口即止。饮多则腹胀,饮冷则腹泻、痰多。
5)冬天头皮发麻、全身骚痒。夏天阴囊潮湿、痒。
6)夜卧心烦失眠,昼偶有困得睁不开眼,午休时颈椎(即颈后风池穴部位)会出大汗,颈椎受凉会前额头痛。
7)晚上睡着后会在不知情下脱衣服,早上醒来会觉得冷,特别是双脚都有麻痹的感觉。
8)脑子老是想这想那的,有时还会自言自语或傻笑。
9)舌胖大有齿痕色淡红,厚黄白腻苔。
10)以前手足冰冷,大便稀烂。经多方治疗后,手足微有发热感,脚底的前端偶有热痛感。
11)10多岁开始,双下肢不论白天或在熟睡中,都会不由自主的抖动。
12)偶有在熟睡中闷醒,好像是呼吸暂停一样,醒后喘大气。
13)双眼花、涩、干,有眼屎,迎风流泪。
想得到的帮助:
病机分析和治疗方药。跪谢谢!
 

附件

  • 12 KB 查看: 28
  • 21.3 KB 查看: 32
脾肾两亏,服附子理中丸加金匮肾气丸一个月。
 
按论坛规定,论坛不能网上诊病。我只分析:

理:(病机)此乃内伤,脾胃气虚,湿热痰浊壅滞。 脾胃乃水谷之海,后天之本,《脾胃论》曰“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是阴气重叠,此阴盛阳虚之证“。列举之1,3,6,7,10;乃脾胃气虚卫阳不足,无以温养。脾胃虚弱,水谷不化,阴邪内生,痰浊湿热,随之而来。湿热痰浊又碍脾胃运化,列举之2,4,9随之而到。胃不和则卧不安,又加痰浊湿热内扰,产生6,7,11,12等。卫阳不足, 易受风邪,水谷不化, 清阳不升以养目,产生5,13等。

法:健脾益胃升阳,化痰湿清虚热。

方:升阳益胃汤化裁《脾胃论》。

药:开始可重化痰湿清虚热, 兼健脾益胃升阳, 随后重健脾益胃升阳。
 
脾胃有湿是一部分,试着从脾肾着手,胃为肾之关也,试开一方,仅供参考

炙党参15g土炒白术15g茯神10g炙甘草5g云苓20g炒白扁豆30g炒山药20g白莲子10g炒薏苡仁20g炒桔梗10g砂仁10g姜黄10g川断12g骨碎补12g金毛狗脊12g杜仲12g鹿角片15g炙黄芪10g鱼鳔10g
10剂开水煎服
 
回复 1# zxjlzf


素体阳虚,脾肾双亏,该用重剂附子温补肾阳,佐以健脾,辅以四逆,共凑温阳补脾,益气和血于一炉。
 
从舌头看,吃的药不少吧?
 
回复 3# Huangh


你好!非常感谢你的回复。
升阳益胃汤:
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柴胡9克、人参3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30克、黄芪60克、白芍15克、半夏30克、黄连6克、泽泻9克、陈皮12克,共为粗末,每服10克,生姜5片,枣2枚(去核),水三盏,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共为粗末,每服10克。上药共264克,每次10克,共服26.4次,是吗?
 
回复 2# 云龙海水


你好,谢谢你的回复。
附子理中丸加金匮肾气丸,我已经连续服过两个月了,效果好像不是很好。
 
回复 7# sunnymann


是啊!
 
回复 6# 细心五味子


谢谢
 
回复 5# 邢宗儒中医


谢谢先生赐方,不胜感激!
 
回复 4# 杏海拾零


谢谢你的回复,请问是不是阳虚生痰湿啊。
 
应该是属于痰和饮作祟。一管之见。
 
回复 8# zxjlzf

汤剂量太大。请参考脾胃论。开始时黄连可用到6-9克。风药应轻(3-4.5克),痰湿在时补药不可过重,恐留邪。久医不效,应缓缓调之。三分医七分养,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戒烟和戒过份甘肥。生活有条理。
 
回复 3# Huangh


首先个人觉得问题在脾肾没错,兼有卫阳不固,按照易水学派的治疗则以治疗中焦为妥。不过有一点并不苟同。症状重有湿,但热像可明显?列举症状之2为多白沫痰液,湿热之痰好像非此;列举之4口干喜热饮,但不多饮,润口即止,且饮冷后腹泻,此也非热,而应该是痰饮内停;列举之9,尽管见厚黄白腻苔,但舌胖大有齿痕色淡红,则表明脾虚水泛,苔虽有黄厚之象,但白腻共存,同时舌胖大有齿痕,而阴伤或者湿热之症不见得有胖大齿痕舌。
 
回复 16# zxjlzf


舌边尖很红,苔黄,痰湿久留,郁而化热,有形之痰,可吐为白,无形之痰热扰于中。虚实挟杂也。应攻补兼施,用药要丝丝入扣方能取效。
 
用黄连温胆汤吃吃看。舌质红。苔白中带黄,痰湿夹热之象。
胃病,肩颈综合证。
 
用补中益气丸吧,间服附子理中丸。阳气不达四肢之末所以麻痹和怕冷。
 
脾肾两亏,服附子理中丸加金匮肾气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