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这片文章感慨很多,将它转贴到这里,大家共勉!! (请斑竹加高亮显示)
没有经历磨难的人是不会有如此文笔的!!
苦难的中医历程
当清晨的朝阳升起时,我便踏着这朝阳走进诊室,我知道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我喜欢这朝阳,更热爱信任我而早起等待诊治的患者。我知道正是因为广大患者的信任,才使我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在中医的道路上顽强的走下去。作为不惑之年的一名中医,我时常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总结经验鞭策前行,也希望通过我的切身经历给如我当年一样在中医的道路上蹒跚前行的同志们提供一点借鉴。
我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兄弟三人我居长,父母均为独生,我们又是外来户,因此几乎没有任何亲人。从我记事起,我们一家就和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没有工作,父母工资又低,祖父就用他辛勤的劳动关爱着我们一家。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无忧无虑的渡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并顺利的考上了辽宁中医学院。八十年代的高考是很严厉的,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桥。
我的顺利入学与母亲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而报考中医院校则是源于邻居的一句话。幼年的我常常生病,父母就常求金姨为我打针,两家关系也就很好。当我高考前夕,父母讯问金姨考啥好,金姨说:“我看中医不错,又没风险,又不少挣钱。”于是,我就走进了中医之门,也踏上了一条充满坎坷的崎岖之路。
大学的生活远没有高中紧张,几乎很从容的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现在回想起来有两方面的收获,为我以后的中医生涯打下了基础。
一.利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中医书籍,可算是泛读吧。其中名老中医之路对我启发尤大,三本书我几乎都认真的读过,它不但使我了解了近代中医界的重要人物,为以后选择好的中医书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通过他们的经历,也为我指明了学好中医的道路。二.是从了解古代的养生方法到实践,直到有很深的体会,使我看到了中医学的神奇。八七年正是气功热潮习卷全国的时候,中医院校大都开设了气功专业课,也正是在这时我接触到了气功。
然而,学习并不顺利,大约走了两年弯路,这期间学习了很多功法,也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可总是不得门径。八九年末,我幸运的结识了三位前辈,在他们的指点下,才渐渐入门。九零年二月六日,这一天对我是有特殊意义的,我正在家中静坐练功,突然感觉身体消失了,紧接着有一股热气从脐下升起,过胸沿上臂直达劳宫,全身汗出异常舒服。从此迈入了中医养生术之门。九一年我进入医院实习,看到有相当多的中西医治疗无效的病例。记得在沈阳红十字会医院内科实习,遇到一位叫刘殿军的老工程师严重心衰,端坐呼吸彻夜不能平卧,西医用多种方法症状不见改善。某次,刘老的老伴问我中医有何办法,我对中医当时连皮毛尚未得到,何谈方法!于是,根据刘老端坐呼吸的现状教他数息法,当时并未抱多大希望,不想一周后,刘老的老伴对我说:“小杨,你大姨夫可以平卧睡觉了。”我一听便急匆匆来到刘老床前询问情况,刘老说:“我按法操做第三天自觉有气从胸中往下走,感觉很舒服,第五天感觉体内有一管子直到脐下,身体冰凉,当时很害怕,但还是坚持做下去,七天后即可平卧了。”不久,老人出院并热情邀我到他家做客。在临毕业时,老两口还送我一只钢笔做纪念,可惜年久丢失了,也不知二老至今是否健在。事后回想此病例仍很耐人寻味,为什么在西医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静坐法即产生了效果?若说西药有效剂量已到,正好采用静坐法而取效,那患者在静坐中产生的感觉又如何解释呢?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中医界的同行共同交流气功治病的体会。但通过这一例使我对中医养生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西医的实习结束了,我转道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中医。在病房我又一次体会到中医养生术的力量。有一位叫徐安鹏的鞍山患者,头面四肢不停的动,据说是单位锅炉倒塌压伤所致后遗症,经过很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不明,而来中医院治疗。我有了上次的体会也想再验证一下养生术的作用,于是引导他静坐,一周后他自觉印堂穴处有凉气向外走,症状有所缓解。当我与他对面闲谈时,我的头部相应部位也有凉的感觉。当时,我想这大约是经络感传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有又遇到几例类似的情况,因此我完全相信经络感传的存在。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医学生,我觉得有必要客观的将我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研究。气功打假是应该的,但不要矫枉过正将真的也打倒了。在接下来的临床实习中,又遇到一些患者在我有目的的试验下,用养生术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效果,日久年深名字大都忘记了,记得有一位写书法的同志还赠了我一只不错的毛笔做纪念。
由于在大学里学的是骨伤专业,我又转道海城正骨医院实习,上面提到的徐安鹏先生还邀我到他鞍山家中做客,当时他还在练习养生术,但我感觉效果是不如在医院时好了,十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人还健在吗?海城是一个不大的县级市,可是在这里却聚集了为数不少的中医骨伤科大家。有几个印象很深的病例讲出来和大家共同欣赏。
王文孚老先生当时年龄在六十岁上下,某次我侍诊于侧,有一位男性患者被抬来求诊,据说跌伤后在几家医院治疗无效,先生取x片细看,又一翻比、摸、触、量后,命患者俯卧诊床上,令两青年各执患者一条腿,另一人压上身固定,先生以双手按压患者骶髂关节,只听喀嚓一声,先生便令患者试行,竟瞬间行走自如,观者无不称奇。我忙请教究竟,先生只淡淡的说:“骶髂关节错缝。” 王奎石先生当年五十几岁,为人低调,某次侍诊一院内职工引其家属求治,我拿过x片看为胫腓骨双骨折,而且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我不禁蹙眉摇头,按照教科书的说法,这类骨折是只能手术的。先生接诊后,准备好下肢夹板,命我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先生双手紧握患肢膝部,拔伸牵引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夹板固定后拍片解剖复位。该职工笑言院内职工有病都找你师父,盖言王师之技神而不露也。我则上前细问,何以牵抖可知复位?先生则淡言感觉也。神乎!庖丁解牛,怠以神驭,而不以目视,只此感觉二字无数十年苦功难达也。
赵潮海先生当年亦五十几岁,其人清瘦不伟,某次一精神病人肘关节脱位求治,据说已打伤几位医生,先生见之忽张目叫骂,病人惊惧,而先生手法快施患肢以入臼矣。此类案例所见甚多不能备述,海城实习对我来说受用终生,我看到了中医正骨之神技,乃至于我至今仍自报为辽南派正骨手法。三先生均无正式学历,只混了个主治医师,而正骨之技专家、教授未必如也。离别多年生活困顿,竟再无缘拜望,想亦将我忘却了。
九二年七月,我拿到了毕业证书,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回首五年的大学生活我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正骨术掌握了十之七八。
二.汤头歌诀、方剂学有了一点基础。
三.中医养生术有了相当的体会。特别是通过几年的学习我体会到了中医所说的气、经络、穴及肾主纳气等术语的真正含义。
这为我以后从事中医临床打下了不错的基础。我希望中医院校的学生习练养生术加深对中医的了解。我赞成刘力宏先生的观点,经络、穴位如果单纯通过外界实践是很难达到如此精确描述的。
怀着对未来的憧景我回到了锦州,我不知道苦难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九二年的分配还不象现在这么难,然而象我这样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听天由命了,我被分到一家区级医院,并被告知到中医科报道。母亲一听着了急,东找西求总算改派到外科,本该到骨科的我却被拒收,理由是中医毕业生不看病,不得已只能在外科门诊上班。九二年的医院效益还不错,我工作也很努力,记得有一个叫王建的八岁男孩肱骨髁上骨折在市内几家大医院建议手术的情况下,来我院求诊,当时的我年轻气盛在门诊为他复位,竟然达到了解剖复位,在医院造成了小哄动。然而孩子收住院后,病房医生却拒绝治疗,理由是谁复位你找谁,并将此事上报院部说我破坏医院收入。事后院长找我谈话明确指出,能复杂处理的决不简单处理。天哪!这就是救死扶伤的医学吗?我茫然了。中医学自古治病讲求简、廉、效,一个骨折患者手法治好了,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可以为国家节省医保开支,而医生的合理收入又在那里呢!难怪手术盛行了。
没有经历磨难的人是不会有如此文笔的!!
苦难的中医历程
当清晨的朝阳升起时,我便踏着这朝阳走进诊室,我知道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我喜欢这朝阳,更热爱信任我而早起等待诊治的患者。我知道正是因为广大患者的信任,才使我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在中医的道路上顽强的走下去。作为不惑之年的一名中医,我时常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总结经验鞭策前行,也希望通过我的切身经历给如我当年一样在中医的道路上蹒跚前行的同志们提供一点借鉴。
我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兄弟三人我居长,父母均为独生,我们又是外来户,因此几乎没有任何亲人。从我记事起,我们一家就和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没有工作,父母工资又低,祖父就用他辛勤的劳动关爱着我们一家。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无忧无虑的渡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并顺利的考上了辽宁中医学院。八十年代的高考是很严厉的,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桥。
我的顺利入学与母亲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而报考中医院校则是源于邻居的一句话。幼年的我常常生病,父母就常求金姨为我打针,两家关系也就很好。当我高考前夕,父母讯问金姨考啥好,金姨说:“我看中医不错,又没风险,又不少挣钱。”于是,我就走进了中医之门,也踏上了一条充满坎坷的崎岖之路。
大学的生活远没有高中紧张,几乎很从容的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现在回想起来有两方面的收获,为我以后的中医生涯打下了基础。
一.利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中医书籍,可算是泛读吧。其中名老中医之路对我启发尤大,三本书我几乎都认真的读过,它不但使我了解了近代中医界的重要人物,为以后选择好的中医书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通过他们的经历,也为我指明了学好中医的道路。二.是从了解古代的养生方法到实践,直到有很深的体会,使我看到了中医学的神奇。八七年正是气功热潮习卷全国的时候,中医院校大都开设了气功专业课,也正是在这时我接触到了气功。
然而,学习并不顺利,大约走了两年弯路,这期间学习了很多功法,也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可总是不得门径。八九年末,我幸运的结识了三位前辈,在他们的指点下,才渐渐入门。九零年二月六日,这一天对我是有特殊意义的,我正在家中静坐练功,突然感觉身体消失了,紧接着有一股热气从脐下升起,过胸沿上臂直达劳宫,全身汗出异常舒服。从此迈入了中医养生术之门。九一年我进入医院实习,看到有相当多的中西医治疗无效的病例。记得在沈阳红十字会医院内科实习,遇到一位叫刘殿军的老工程师严重心衰,端坐呼吸彻夜不能平卧,西医用多种方法症状不见改善。某次,刘老的老伴问我中医有何办法,我对中医当时连皮毛尚未得到,何谈方法!于是,根据刘老端坐呼吸的现状教他数息法,当时并未抱多大希望,不想一周后,刘老的老伴对我说:“小杨,你大姨夫可以平卧睡觉了。”我一听便急匆匆来到刘老床前询问情况,刘老说:“我按法操做第三天自觉有气从胸中往下走,感觉很舒服,第五天感觉体内有一管子直到脐下,身体冰凉,当时很害怕,但还是坚持做下去,七天后即可平卧了。”不久,老人出院并热情邀我到他家做客。在临毕业时,老两口还送我一只钢笔做纪念,可惜年久丢失了,也不知二老至今是否健在。事后回想此病例仍很耐人寻味,为什么在西医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静坐法即产生了效果?若说西药有效剂量已到,正好采用静坐法而取效,那患者在静坐中产生的感觉又如何解释呢?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中医界的同行共同交流气功治病的体会。但通过这一例使我对中医养生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西医的实习结束了,我转道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中医。在病房我又一次体会到中医养生术的力量。有一位叫徐安鹏的鞍山患者,头面四肢不停的动,据说是单位锅炉倒塌压伤所致后遗症,经过很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不明,而来中医院治疗。我有了上次的体会也想再验证一下养生术的作用,于是引导他静坐,一周后他自觉印堂穴处有凉气向外走,症状有所缓解。当我与他对面闲谈时,我的头部相应部位也有凉的感觉。当时,我想这大约是经络感传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有又遇到几例类似的情况,因此我完全相信经络感传的存在。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医学生,我觉得有必要客观的将我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研究。气功打假是应该的,但不要矫枉过正将真的也打倒了。在接下来的临床实习中,又遇到一些患者在我有目的的试验下,用养生术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效果,日久年深名字大都忘记了,记得有一位写书法的同志还赠了我一只不错的毛笔做纪念。
由于在大学里学的是骨伤专业,我又转道海城正骨医院实习,上面提到的徐安鹏先生还邀我到他鞍山家中做客,当时他还在练习养生术,但我感觉效果是不如在医院时好了,十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人还健在吗?海城是一个不大的县级市,可是在这里却聚集了为数不少的中医骨伤科大家。有几个印象很深的病例讲出来和大家共同欣赏。
王文孚老先生当时年龄在六十岁上下,某次我侍诊于侧,有一位男性患者被抬来求诊,据说跌伤后在几家医院治疗无效,先生取x片细看,又一翻比、摸、触、量后,命患者俯卧诊床上,令两青年各执患者一条腿,另一人压上身固定,先生以双手按压患者骶髂关节,只听喀嚓一声,先生便令患者试行,竟瞬间行走自如,观者无不称奇。我忙请教究竟,先生只淡淡的说:“骶髂关节错缝。” 王奎石先生当年五十几岁,为人低调,某次侍诊一院内职工引其家属求治,我拿过x片看为胫腓骨双骨折,而且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上,我不禁蹙眉摇头,按照教科书的说法,这类骨折是只能手术的。先生接诊后,准备好下肢夹板,命我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先生双手紧握患肢膝部,拔伸牵引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夹板固定后拍片解剖复位。该职工笑言院内职工有病都找你师父,盖言王师之技神而不露也。我则上前细问,何以牵抖可知复位?先生则淡言感觉也。神乎!庖丁解牛,怠以神驭,而不以目视,只此感觉二字无数十年苦功难达也。
赵潮海先生当年亦五十几岁,其人清瘦不伟,某次一精神病人肘关节脱位求治,据说已打伤几位医生,先生见之忽张目叫骂,病人惊惧,而先生手法快施患肢以入臼矣。此类案例所见甚多不能备述,海城实习对我来说受用终生,我看到了中医正骨之神技,乃至于我至今仍自报为辽南派正骨手法。三先生均无正式学历,只混了个主治医师,而正骨之技专家、教授未必如也。离别多年生活困顿,竟再无缘拜望,想亦将我忘却了。
九二年七月,我拿到了毕业证书,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回首五年的大学生活我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正骨术掌握了十之七八。
二.汤头歌诀、方剂学有了一点基础。
三.中医养生术有了相当的体会。特别是通过几年的学习我体会到了中医所说的气、经络、穴及肾主纳气等术语的真正含义。
这为我以后从事中医临床打下了不错的基础。我希望中医院校的学生习练养生术加深对中医的了解。我赞成刘力宏先生的观点,经络、穴位如果单纯通过外界实践是很难达到如此精确描述的。
怀着对未来的憧景我回到了锦州,我不知道苦难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九二年的分配还不象现在这么难,然而象我这样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听天由命了,我被分到一家区级医院,并被告知到中医科报道。母亲一听着了急,东找西求总算改派到外科,本该到骨科的我却被拒收,理由是中医毕业生不看病,不得已只能在外科门诊上班。九二年的医院效益还不错,我工作也很努力,记得有一个叫王建的八岁男孩肱骨髁上骨折在市内几家大医院建议手术的情况下,来我院求诊,当时的我年轻气盛在门诊为他复位,竟然达到了解剖复位,在医院造成了小哄动。然而孩子收住院后,病房医生却拒绝治疗,理由是谁复位你找谁,并将此事上报院部说我破坏医院收入。事后院长找我谈话明确指出,能复杂处理的决不简单处理。天哪!这就是救死扶伤的医学吗?我茫然了。中医学自古治病讲求简、廉、效,一个骨折患者手法治好了,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可以为国家节省医保开支,而医生的合理收入又在那里呢!难怪手术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