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对中医院校教学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焦三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063
获得点赞
110
声望
38
作者:桑希生,男,1967年出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金匮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传统的中医一直秉持着师承教学方式,解放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立了中医院校,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新中医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是中医事业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观现状,中医学术的发展存在着很多现实的问题,突出理论的方面有二个:一是在科研上建立了无数的空中阁楼,大多的奖项和科研课题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二是培养的人才水平有限,毕业生在临床上的能力不尽人意,这使得中医药教育在规模与成绩比较上存在极大落差,身在教学第一线,我想了很多,教师与同学都很努力学习、工作,之所以结局不尽人意,只能从方式上找原因,针对我校学生学习情况,我又两大方面的想法:

一、 基础理论教材的水平问题
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学与学习,是关乎学生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理论知识不砸实的问题,这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成为一种障碍,我们所应用的教材,虽然逐渐的改变,但只是换汤不换药,在教材的理论教学方面,我们教授的知识比较零散,不系统。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粗略地介绍了中医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概念,笔者认为应该将其分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是阴阳五行学说,这些哲学上的观点不应该完全作为中医的基础理论,而应该成为中医学的认识基础或世界观,将其放在中医基础理论之中,势必会使学生有一种观点,即中医学是宏观的,应该向宏观上发展,从而脱离了医学是具体科学,阴阳五行应该放在中医学导论的位置上。第二是脏腑经络学说,应该将其中有关结构的内容单独列出,形成中医学的解剖学,有了中医学的解剖学,我们才能系统的学习、认识中医学中有关人体的基本结构,并不断深入地认识这些内容,在形态结构上认识人体是医学发展的基础,而现在中医学有关这方面的探讨却愈少见。最后,基础理论的其他内容应该形成中医生理学教材,这样可以使中医的生理学更系统,避免因陋就简,粗枝大叶地讨论这些学术理论。
在中医诊断学上,应该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中医病因病机学,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发病方式及规律,并详细论述病因作用于人体后的详细病机变化规律,尤其是症候的连续性问题。在中医诊断学中,论述的诊断内容均是症候诊断学即没有突出中医病机的连续性,又没有与病因学详细而具体地联系与一体,给同学一种观点,就是症候是孤立是独立的,而且又不能显现临床疾病的复杂症候综合于一起的特征,二是没有表现出中医诊断学的真正价值,以往的很多学者普遍认为辩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灵魂与核心问题,现在学者尤崇此论,这实际上否定了疾病独立诊断学的价值,它导致的后果是中医学教学与学习中病证不分,失去了对疾病完整内容的认识与研究,从而使中医学在研究疾病时忽略了其整体的本质规律问题,不能形成完整的疾病观。

二、 教学中的方法问题
中国的教学模式多为填鸭式或死记硬背式。在中医学中更有“悟”的重要性,对于儿童而言,前两者是首选方法,而后者在没有很多内涵的情况下,即使“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也不知是什么。我认为,大学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启迪,或思维的诱导,应该采用怀疑式的学习与教学的方法,引导其自学,在讲课中,大四的学生对于以前学过的基本知识似懂非懂,例如,往来寒热有几种,具体表现是什么,各见于什么病证;阳明腑实身热如何,潮热的机理是什么,大多同学均不能回答,使深入教学成为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应为学生讲明透析基本概念,才能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分析论述其他问题。
在教学中,教授的讲课方式不应过死,很多看来很有统条理的教学无异于念书,其唯一的错误就是念错行,这一点在学生中反应极大,我认为,教授应有自己的学识风范与特色,能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关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规范化模式实际上会使教学形式化。在医学中,教材里秉持了过去的知识认知,有很多内容都已产生了新的观点,中医学教材大多不能加以肯定和吸收,这使中医学的整体水平停留在古老的各家学说而又不能定说的水平上,很多较为保守的,看起来已经不成立的立论,又被写入教材并按其真理讲授给学生,从而误导了很多学生。
在中医教育上,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共同努力加以提高,人们很努力,但无成效,建造空中楼阁的学者尤应审思,因为这是我们的事业,在此仅提供几点意见,有趣者相论。
 
中医的学习从大道理入手,从临床验证,思维方法很重要.学习中医不仅靠努力,还要有天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