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5063
- 获得点赞
- 110
- 声望
- 38
王淑军 《 人民日报 》( 2008年11月10日 12 版)
11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主办的全球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选择在北京举办,按该组织负责人的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中国发展传统医学的经验高度赞赏和认可。
巧合的是,此时离毛泽东对中医药的著名批示正好50年。批示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今天,中医药事业的蒸蒸日上恰成印证。
此次大会主要围绕全球重振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重申传统医学的价值和地位,通过《北京宣言》促使各成员国重视传统医学这一宝贵资源,把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体系。而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在卫生体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作用的做法,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全球蔓延、无序的快速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趋势,带来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一些传染病尚未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精神疾患等慢性非传染病却已普遍增多,导致发展中国家缺医少药,发达国家医疗成本迅速上升。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整合中西医学应对上述挑战,显示出“供得起”、“重预防”、“可持续”的优势,给世卫组织各成员国代表诸多启示。
让与会者惊奇和兴奋的是,中国政府不仅仅将传统医学局限于卫生领域,还致力于发挥传统医学在经济社会中更多的作用。比如中药材的种植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药产业的兴盛,成为国家的新经济增长点;中医药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水平;传统医学相伴传统文化的复兴,深入千家万户等。在中国,传统医药已形成贯穿城乡和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价值链。
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起以针灸为先锋,中医药大步走向世界,第一次让全球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医学防病治病的魅力;那么,今天中国政府将中医药全面纳入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成就和经验,则让全世界再次领略到传统医学在一国经济社会结构中的独特价值。
随着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这座极富潜力的“伟大宝库”正闪耀出灿烂的光芒。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成员国,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和更有力的理由,赋予传统医学应有的地位。而如何赋予传统医学以地位、实现其价值,世界正瞩目中国的经验。
当初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半个世纪过去,言犹在耳,让人感慨无限。
11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主办的全球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选择在北京举办,按该组织负责人的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中国发展传统医学的经验高度赞赏和认可。
巧合的是,此时离毛泽东对中医药的著名批示正好50年。批示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今天,中医药事业的蒸蒸日上恰成印证。
此次大会主要围绕全球重振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重申传统医学的价值和地位,通过《北京宣言》促使各成员国重视传统医学这一宝贵资源,把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体系。而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在卫生体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作用的做法,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全球蔓延、无序的快速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趋势,带来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一些传染病尚未有效遏制,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精神疾患等慢性非传染病却已普遍增多,导致发展中国家缺医少药,发达国家医疗成本迅速上升。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整合中西医学应对上述挑战,显示出“供得起”、“重预防”、“可持续”的优势,给世卫组织各成员国代表诸多启示。
让与会者惊奇和兴奋的是,中国政府不仅仅将传统医学局限于卫生领域,还致力于发挥传统医学在经济社会中更多的作用。比如中药材的种植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药产业的兴盛,成为国家的新经济增长点;中医药成为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水平;传统医学相伴传统文化的复兴,深入千家万户等。在中国,传统医药已形成贯穿城乡和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价值链。
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起以针灸为先锋,中医药大步走向世界,第一次让全球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医学防病治病的魅力;那么,今天中国政府将中医药全面纳入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成就和经验,则让全世界再次领略到传统医学在一国经济社会结构中的独特价值。
随着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这座极富潜力的“伟大宝库”正闪耀出灿烂的光芒。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成员国,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和更有力的理由,赋予传统医学应有的地位。而如何赋予传统医学以地位、实现其价值,世界正瞩目中国的经验。
当初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半个世纪过去,言犹在耳,让人感慨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