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3/02
- 帖子
- 930
- 获得点赞
- 5
- 声望
- 0
- 年龄
- 34
刘丰毓
我的中医观
一 懂得相信
我自从八十年代末接触中医理论以后,就经常思索中医到底是怎样起源的?虽然教科书上也讲了一部分,什么通过考证什么通过考古证明,但那只是教材,并不能代表就是正确的。比如,我们在学黄帝内经的时候大部分意见认为是战国晚期成书,可是到了最近几年有一些人又把这个结论推翻了,说是最早不过西汉中叶。原因是在马王堆出土的有一个医学文件,只记载了手足十一经,并不是内经中说的十二经。一些专家大腕就藉此来确定内经的成书晚于西汉。我们临床中医一般不太关注这考证那考证的,只要是临床上用着顺手那就是好理论,如果治不好病就算解析到夸克,那也只能属于空谈。
内经无疑是中医的灵魂,如果说把内经的权威性干掉,那么中医也就成无根之木了,打倒中医也就比较容易些了,可见在中国某些大腕正在做些什么。由此不由得想到了佛家的一个传说:当在末法时期,佛法将要消失的时候,首先消失的将会是楞严经,也就是最近百年出现了一股楞严经为伪经的说法,欲灭其法先毁其经,波旬子孙何其阴险。无独有偶,中医的现状与此如出一辙。
现在我们先不要说内经什么时候成书,就算他是昨天成书的也没关系,能指导看病就行了。内经的实用性毋庸置疑,那么写出内经的先人是要传达给后人一个怎么样的信息呢?周易上说了上古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把观察到的东西概括成阴阳,并把变化记录成卦。由此想到内经应该是黄帝把阴阳的运用总结成册,希望后人能够做到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养身立命去疾保身。如何做到这一点就要看一个信字了。记得有一个修行的人说过什么叫悟性啊,那就是在不知道的时候懂得相信。还是说的比较经典的。
二 医学实在易
大道至简,我们看起来很复杂的东西,可能用很简单的解释方法就能解析,中医也应该是这样。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医很难学,其实也没什么太难的,不过就是转变一种思维方法,在古代有两本中医书,一本叫此事难知,一本叫医学实在易。看来古人的心理也是比较矛盾的。我老师总结了一段话,学中医必备四个条件,只要具备这四个条件,学起来就能终成大器,第一,要不笨。这里说的不笨要的是思维敏捷,当然聪颖过人的更好,只可惜现在比较聪明的人都去玩命挣钱去了。第二,要有毅力。也难怪最近几十年没有出色的中医大夫,现在的社会这么浮华,全国人民统一向钱看,鼠目寸光成了国人的特点,要想几十年如一日的去研究中医,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可是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变成国宝级别的了。第三,有兴趣。学中医必须要发自内心的的爱好,不能附加任何功利色彩,因为只有从内心中对这个东西有好感才能无怨无悔的去做,即使碰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坚持到最后,这也是有毅力坚持到最后的一个前提。现在基层有些地方存在着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一些一天中医都没学过的人,其中有老头老太太,也有一些年轻的,自己去药店买点中药来,经过简单的加工,免费的提供给需要的的,为了把自己的这点东西布施出去,把效果吹的神乎其神,目的也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一个爱好,看这一点中医还是比较有魅力的,能够吸引这么多无怨无悔的投入其中。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结果如何,出发点还是好的。从来没有看到有哪一个人自己买点青霉素盐水在家里免费给别人输液玩。第四,是个好人。这一点很重要,纵观历代大家没有一个是心术不正的,都以大医精诚为己任,为天下苍生付出终生。可是现在孔方兄成了任何一个行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一切行为以金钱为标准,良心也就给泯灭了。不该手术的也给开膛了,不该殡天的也给送走了,仔细想想吧,好像也不能都推到钱上,哪有当医生不想治好病的,归根结底就是临床思维体系的不成熟,就是因为临床思维的不成熟让一些想当好人的医生没有当成,让一些不想当好人的医生也混了进来,结果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我们单位有一个小孙大夫,是学西医临床的。在我刚来的时候他对中医的态度相当恶劣,原因就是看不起中医,难学是一个,学完了还治不好病,纯粹是瞎耽误工夫。我也不好跟他争论,就找时间慢慢的引导思想,改变了一下他的思维模式,然后再让他看见了几例立杆见影的针灸病例,时间一长,他发现我每天治得一些病,他拿不出办法来,并且就算是住院也无济于事,结果现在成了中医的粉丝了,并且学得还不错。我一个学针灸的同门师兄弟原来也是学西医的,他跟我了句很感慨的话,现在的临床大夫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进院后一般就像进了屠宰场,结果已经变得很淡了,只是把过程弄得花里胡哨的,最后把死人往外一抬,从哪里也看不出天使的模样。所以就该行学针灸了,现在已俨然一针灸大师了。看来中医学起来并不是太难,成佛与成魔不过一念之间。
三 改变一种看法看中医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中医本该是很纯粹的东西,结果通过种种因素给演绎成现在这个样子,确实不是黄帝神农想看到的。纵观当今已有的文献当以先秦的著作为基准,虽然言辞古奥一点吧,但是只要弄懂个一句半句的就会感觉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汉唐以后的东西越来越肤浅,但是虽然肤浅了一点,也反映了真实的学术水平,更是涌现出一批批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前辈,这些人前赴后继的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到了近几十年就不一样,唯物论的泛滥,把现在用已知的理论解释不出来的东西统统打入冷宫,就算是有用也不行,因为在他们眼里只要是不懂的东西就是不科学。迷信与科学是对立的,但是当科学也变成迷信的时候人类是可悲的。唯心和唯物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好像阴阳的两个方面,是共同存在的,缺少了唯心的东西唯物的理论也就失去了前进的脚步,缺少唯物论的时候,唯心就失去了验证的机会,变成了蛊惑人的假说。所以说现在的唯科学论还是有点问题,科学不能代替人生观,没必要用科学来解释一切。
在佛学中有一个真我假我的说法,大意就是人们所看到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个皮囊,不能代表这个人的全部,在皮囊中还有一个神识,神识是个傻子,受皮囊的支配,当皮囊为人的时候就会为名利牵引,争名夺利几十年。当皮囊是禽兽的话那么神识就会陷入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神识后面还有一个真我,当神识通过修行大彻大悟后才显现出来。从这一点看中医认识人的时候仔细想想和佛学也有相似的地方,。中医理论以阴阳立极,穿插五行理论。那么人们现在主要认识的就是实际能够看到摸到的,而忽略了另外一些东西。中医讲阳化气阴成行形,能够看到的摸到的那就是阴的一方面,在这之外还有阳的一方面,我经常给学生们这么讲,当一个人和一具尸体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尸体已经阴阳离绝没有阳气了,只剩下阴的一方面。现代的解剖只注重成形的东西,所以就跟着尸体每天较劲。活着的人是种阴阳和谐的状态,多了阳那一部分,所以就有了神识。在内经上记载“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很明显,在五脏已成的时候还不能算是人,只有到了神气舍心魂魄毕具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血气和、荣卫通、五脏成只不过是一个人阴成形的那一部分,神识没有归脏就没有赋予这个身体生命。就象买了一台电脑,只不过硬件具备了,没有装软件的电脑再好照样是废物,这里的神识就好比是给人的身体这个硬件装的软件,两相配合一个生命就出现了。如果说现在的一部分临床大夫的智商没有修电脑的高,肯定有人要不高兴了,其实事实明摆着,电脑不工作了修电脑的会先查明硬件软件哪里出毛病了,然后该修软件的修软件该修硬件的修硬件,分得很清楚。可是现代高科技指导下的治病就是知道跟着尸体较劲,实在不行了就加上几只试验狗,可是狗是吃屎长大的,什么时候人进化到吃屎的时候再拿动物作比较才符合要求吗,现在拿着大把的实验经费用中药喂小白鼠纯粹是别有用心的浪费。再者说尸体更不能代表人的全部吧,植物人什么都不少,就是少了神识,用已有的技术就没辙了,往往没辙的时候才想起用中医试试针灸唤醒。同样的道理,好治的病用中医调解不更好嘛?怎么就想不起来?只不过是心态作怪而已。
综上所述,人体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们能看到摸到的有形态的东西,还有另外一部分无形的生命状态,在这里我就引用佛学中的一个词叫他神识。神识是无形的但也是现实存在的,他的属性就是阳,有形的那一部分就是阴。在中医理论中有一个理论被人们忽略了很久,那就是神魂魄意志,如果说肝心脾肺肾是有形的身体上的组织的话,那么神魂魄意志就是在神识上的一种组织。更进一步思考,经络也应该是是神识上的东西。在灵枢经上有这么一段话,“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这里的节通常理解为经穴。既然黄帝已经明确指出经穴不是有形态的皮肉筋骨,现代的高科技在人体上找不到经络也就不足为奇了。据说境界高的修道者,能够通过内视反观发现经络的存在,对这一点虽然我没接触到那样的高人,但是我并不表示怀疑。存在就是理由,没必要解释它为什么存在。
四 中医的起源
中医起源这个问题比较大,我只是通过已有的知识试加分析。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医经七家,经方十三家。由此可见在那时医学就分为医经和经方两种类型,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七家医经现在也只剩下了黄帝内经。那么经方十三家呢?伤寒论上自己说是撰用素问九卷胎胪药录阴阳大论,可是和他年代差不多的皇浦谧却说他是继承的伊尹写的汤液经法。一直到辅行诀脏腑诀用药法要出现后,人们发现上面的方剂与伤寒论大同小异,并且陶弘景明确说是撰用汤液经残卷。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中医起源两元论的议题,其一就是以黄帝岐伯为祖师的医经家,主要传承医家有扁鹊、华佗等人。扁鹊的著作现在能看到的就是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很明显就是黄帝岐伯的传承。华佗因为传说著作已被烧掉无法考察,但是中藏经据说是华佗遗书,虽然有很多人怀疑,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里面的大部分文辞较为古奥,具有两晋南北朝的风格,并且里面的脏腑辨证体系与史载华佗学术特点较为相似,不像后人所能伪造,加上其学术特点又与经方不同,也就姑且信之。另一源头就是神农一派,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代表人物应该是伊尹、仓公、张仲景。伊尹的汤液经法现在也有人说是伪造的,反正我是相信是伊尹本人写的,其实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著作的价值。最伟大的张仲景让后人看到了汤液经法的内容,可谓居功至伟。至汉以后,此两派的界限逐渐模糊,在互相融合中慢慢发展,也慢慢的倒退。直至倒退到现在因为治不好病处处被排挤的地步。想想祖师所创造的辉煌,实在是另我辈汗颜。
我的中医观
一 懂得相信
我自从八十年代末接触中医理论以后,就经常思索中医到底是怎样起源的?虽然教科书上也讲了一部分,什么通过考证什么通过考古证明,但那只是教材,并不能代表就是正确的。比如,我们在学黄帝内经的时候大部分意见认为是战国晚期成书,可是到了最近几年有一些人又把这个结论推翻了,说是最早不过西汉中叶。原因是在马王堆出土的有一个医学文件,只记载了手足十一经,并不是内经中说的十二经。一些专家大腕就藉此来确定内经的成书晚于西汉。我们临床中医一般不太关注这考证那考证的,只要是临床上用着顺手那就是好理论,如果治不好病就算解析到夸克,那也只能属于空谈。
内经无疑是中医的灵魂,如果说把内经的权威性干掉,那么中医也就成无根之木了,打倒中医也就比较容易些了,可见在中国某些大腕正在做些什么。由此不由得想到了佛家的一个传说:当在末法时期,佛法将要消失的时候,首先消失的将会是楞严经,也就是最近百年出现了一股楞严经为伪经的说法,欲灭其法先毁其经,波旬子孙何其阴险。无独有偶,中医的现状与此如出一辙。
现在我们先不要说内经什么时候成书,就算他是昨天成书的也没关系,能指导看病就行了。内经的实用性毋庸置疑,那么写出内经的先人是要传达给后人一个怎么样的信息呢?周易上说了上古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把观察到的东西概括成阴阳,并把变化记录成卦。由此想到内经应该是黄帝把阴阳的运用总结成册,希望后人能够做到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养身立命去疾保身。如何做到这一点就要看一个信字了。记得有一个修行的人说过什么叫悟性啊,那就是在不知道的时候懂得相信。还是说的比较经典的。
二 医学实在易
大道至简,我们看起来很复杂的东西,可能用很简单的解释方法就能解析,中医也应该是这样。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医很难学,其实也没什么太难的,不过就是转变一种思维方法,在古代有两本中医书,一本叫此事难知,一本叫医学实在易。看来古人的心理也是比较矛盾的。我老师总结了一段话,学中医必备四个条件,只要具备这四个条件,学起来就能终成大器,第一,要不笨。这里说的不笨要的是思维敏捷,当然聪颖过人的更好,只可惜现在比较聪明的人都去玩命挣钱去了。第二,要有毅力。也难怪最近几十年没有出色的中医大夫,现在的社会这么浮华,全国人民统一向钱看,鼠目寸光成了国人的特点,要想几十年如一日的去研究中医,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可是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变成国宝级别的了。第三,有兴趣。学中医必须要发自内心的的爱好,不能附加任何功利色彩,因为只有从内心中对这个东西有好感才能无怨无悔的去做,即使碰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坚持到最后,这也是有毅力坚持到最后的一个前提。现在基层有些地方存在着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一些一天中医都没学过的人,其中有老头老太太,也有一些年轻的,自己去药店买点中药来,经过简单的加工,免费的提供给需要的的,为了把自己的这点东西布施出去,把效果吹的神乎其神,目的也不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一个爱好,看这一点中医还是比较有魅力的,能够吸引这么多无怨无悔的投入其中。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结果如何,出发点还是好的。从来没有看到有哪一个人自己买点青霉素盐水在家里免费给别人输液玩。第四,是个好人。这一点很重要,纵观历代大家没有一个是心术不正的,都以大医精诚为己任,为天下苍生付出终生。可是现在孔方兄成了任何一个行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一切行为以金钱为标准,良心也就给泯灭了。不该手术的也给开膛了,不该殡天的也给送走了,仔细想想吧,好像也不能都推到钱上,哪有当医生不想治好病的,归根结底就是临床思维体系的不成熟,就是因为临床思维的不成熟让一些想当好人的医生没有当成,让一些不想当好人的医生也混了进来,结果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我们单位有一个小孙大夫,是学西医临床的。在我刚来的时候他对中医的态度相当恶劣,原因就是看不起中医,难学是一个,学完了还治不好病,纯粹是瞎耽误工夫。我也不好跟他争论,就找时间慢慢的引导思想,改变了一下他的思维模式,然后再让他看见了几例立杆见影的针灸病例,时间一长,他发现我每天治得一些病,他拿不出办法来,并且就算是住院也无济于事,结果现在成了中医的粉丝了,并且学得还不错。我一个学针灸的同门师兄弟原来也是学西医的,他跟我了句很感慨的话,现在的临床大夫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进院后一般就像进了屠宰场,结果已经变得很淡了,只是把过程弄得花里胡哨的,最后把死人往外一抬,从哪里也看不出天使的模样。所以就该行学针灸了,现在已俨然一针灸大师了。看来中医学起来并不是太难,成佛与成魔不过一念之间。
三 改变一种看法看中医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中医本该是很纯粹的东西,结果通过种种因素给演绎成现在这个样子,确实不是黄帝神农想看到的。纵观当今已有的文献当以先秦的著作为基准,虽然言辞古奥一点吧,但是只要弄懂个一句半句的就会感觉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汉唐以后的东西越来越肤浅,但是虽然肤浅了一点,也反映了真实的学术水平,更是涌现出一批批为医学事业献身的前辈,这些人前赴后继的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到了近几十年就不一样,唯物论的泛滥,把现在用已知的理论解释不出来的东西统统打入冷宫,就算是有用也不行,因为在他们眼里只要是不懂的东西就是不科学。迷信与科学是对立的,但是当科学也变成迷信的时候人类是可悲的。唯心和唯物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好像阴阳的两个方面,是共同存在的,缺少了唯心的东西唯物的理论也就失去了前进的脚步,缺少唯物论的时候,唯心就失去了验证的机会,变成了蛊惑人的假说。所以说现在的唯科学论还是有点问题,科学不能代替人生观,没必要用科学来解释一切。
在佛学中有一个真我假我的说法,大意就是人们所看到的身体其实就是一个皮囊,不能代表这个人的全部,在皮囊中还有一个神识,神识是个傻子,受皮囊的支配,当皮囊为人的时候就会为名利牵引,争名夺利几十年。当皮囊是禽兽的话那么神识就会陷入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神识后面还有一个真我,当神识通过修行大彻大悟后才显现出来。从这一点看中医认识人的时候仔细想想和佛学也有相似的地方,。中医理论以阴阳立极,穿插五行理论。那么人们现在主要认识的就是实际能够看到摸到的,而忽略了另外一些东西。中医讲阳化气阴成行形,能够看到的摸到的那就是阴的一方面,在这之外还有阳的一方面,我经常给学生们这么讲,当一个人和一具尸体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尸体已经阴阳离绝没有阳气了,只剩下阴的一方面。现代的解剖只注重成形的东西,所以就跟着尸体每天较劲。活着的人是种阴阳和谐的状态,多了阳那一部分,所以就有了神识。在内经上记载“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很明显,在五脏已成的时候还不能算是人,只有到了神气舍心魂魄毕具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血气和、荣卫通、五脏成只不过是一个人阴成形的那一部分,神识没有归脏就没有赋予这个身体生命。就象买了一台电脑,只不过硬件具备了,没有装软件的电脑再好照样是废物,这里的神识就好比是给人的身体这个硬件装的软件,两相配合一个生命就出现了。如果说现在的一部分临床大夫的智商没有修电脑的高,肯定有人要不高兴了,其实事实明摆着,电脑不工作了修电脑的会先查明硬件软件哪里出毛病了,然后该修软件的修软件该修硬件的修硬件,分得很清楚。可是现代高科技指导下的治病就是知道跟着尸体较劲,实在不行了就加上几只试验狗,可是狗是吃屎长大的,什么时候人进化到吃屎的时候再拿动物作比较才符合要求吗,现在拿着大把的实验经费用中药喂小白鼠纯粹是别有用心的浪费。再者说尸体更不能代表人的全部吧,植物人什么都不少,就是少了神识,用已有的技术就没辙了,往往没辙的时候才想起用中医试试针灸唤醒。同样的道理,好治的病用中医调解不更好嘛?怎么就想不起来?只不过是心态作怪而已。
综上所述,人体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我们能看到摸到的有形态的东西,还有另外一部分无形的生命状态,在这里我就引用佛学中的一个词叫他神识。神识是无形的但也是现实存在的,他的属性就是阳,有形的那一部分就是阴。在中医理论中有一个理论被人们忽略了很久,那就是神魂魄意志,如果说肝心脾肺肾是有形的身体上的组织的话,那么神魂魄意志就是在神识上的一种组织。更进一步思考,经络也应该是是神识上的东西。在灵枢经上有这么一段话,“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这里的节通常理解为经穴。既然黄帝已经明确指出经穴不是有形态的皮肉筋骨,现代的高科技在人体上找不到经络也就不足为奇了。据说境界高的修道者,能够通过内视反观发现经络的存在,对这一点虽然我没接触到那样的高人,但是我并不表示怀疑。存在就是理由,没必要解释它为什么存在。
四 中医的起源
中医起源这个问题比较大,我只是通过已有的知识试加分析。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医经七家,经方十三家。由此可见在那时医学就分为医经和经方两种类型,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七家医经现在也只剩下了黄帝内经。那么经方十三家呢?伤寒论上自己说是撰用素问九卷胎胪药录阴阳大论,可是和他年代差不多的皇浦谧却说他是继承的伊尹写的汤液经法。一直到辅行诀脏腑诀用药法要出现后,人们发现上面的方剂与伤寒论大同小异,并且陶弘景明确说是撰用汤液经残卷。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中医起源两元论的议题,其一就是以黄帝岐伯为祖师的医经家,主要传承医家有扁鹊、华佗等人。扁鹊的著作现在能看到的就是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很明显就是黄帝岐伯的传承。华佗因为传说著作已被烧掉无法考察,但是中藏经据说是华佗遗书,虽然有很多人怀疑,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里面的大部分文辞较为古奥,具有两晋南北朝的风格,并且里面的脏腑辨证体系与史载华佗学术特点较为相似,不像后人所能伪造,加上其学术特点又与经方不同,也就姑且信之。另一源头就是神农一派,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代表人物应该是伊尹、仓公、张仲景。伊尹的汤液经法现在也有人说是伪造的,反正我是相信是伊尹本人写的,其实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著作的价值。最伟大的张仲景让后人看到了汤液经法的内容,可谓居功至伟。至汉以后,此两派的界限逐渐模糊,在互相融合中慢慢发展,也慢慢的倒退。直至倒退到现在因为治不好病处处被排挤的地步。想想祖师所创造的辉煌,实在是另我辈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