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5
- 获得点赞
- 82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刘绍武(1907年~2004年),山西襄垣人,主任医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先生勇于实践,长于思考,敢破敢立,在毕生研习《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几十年的医疗经验,独辟“三部六病”学说。以下为刘老生前讲述《伤寒论》的内容节选。
实事求是的校正、整理态度
我们对于文献上的学术观点,可以批评,可以拥护,也可以反对,但是不要给文献改变原样。如果你改一遍,我改一遍,文献改的都没有原样了,如果你给文献加一点,我加一点,文献就会失去历史的原貌。所以历史的问题已经成了定论,已经成了原始资料,今天修改原文是不对的,原文已成为历史上肯定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主张在研究《伤寒论》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改原文。不仅医学文献如此,其他文献也如此,如《史记》你能改动吗?《易经》你能改动吗?这些历史文献就不能变。如宋明理学家尽管对《易经》有种种看法,但《易经》原貌却不能改。
对于整理历史文献,林亿的治学态度是非常端正的。他对《伤寒论》的整理,从五苓散证的服法上可以看出,他可能参考了四种版本,如71条“捣为散,如法将息”,141条“更于中杵之”,156条“忍之,一日愈”,386条“为散,更治之”。自孙思邈以后到宋朝,其间有400多年《伤寒论》密而不传。林亿在整理时有一个有利条件,因为是封建皇帝下命令了整理《伤寒论》,所以民间有关《伤寒论》的文献都得献出来,因此,林亿才收集4种不同的版本。而林亿得到资料后,态度很严谨,文献是什么样都原封不动。再如大柴胡汤,林亿在后边加自己的按语:“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第103条有“下之愈”,林亿从这里推测应该有大黄,但原方没有大黄,林亿自己意见是应加大黄,但是,林亿在原方上并没有加大黄。这说明林亿在对于历史材料整理上,态度是严肃的,值得后人学习。所以宋本《伤寒论》是历史文献资料,最好不要更动。
《伤寒论》有经络学说和辨证学说
《伤寒论》原文记载有两种学说,经络学说和辨证学说,现在中医界研究《伤寒论》出现混淆的地方就是将两个学说搅在一起了。今天我们读《伤寒论》仍要保存、分清楚其中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这两种学说在《伤寒论》中明文记载着,如《伤寒论》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是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个就是经络学说。再看《伤寒论》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这就不是依据经络学说的。从以上两条可以看出,第5条是以证为准,以辨证为主,意思是说,如果二、三日要不见阳阴、少阳证出现,那就算病变是没有引起变化。这是以证为准,病情必须出现了阳明,少阳证才算传,如果不出阳明,少阳证就算不传。而第八条就不是以证为准了,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七曰又是太阳,第八天就是阳明,在这个时候,针阳明把传变堵住,使经不传则愈。后来,《伤寒论》的两个学说发展成了两个学派了,一个学派以辨证为主,一个学派以经络为主,相互僵持不下,各有理由,都是以《伤寒论》原文有两种学说的记载为依据。
《伤寒论》的两种文体
就《伤寒论》原文来看,有两种文体。一种文体是问答体,如第30条、128条、129条等,这是《伤寒论》上的一种体裁,《黄帝内经》、《难经》都是采取这种体裁,一问一答。另外一种是论说体,张仲景钻研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而为《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这个“论”就说明是论说体,因此,张仲景通过《伤寒杂病论》这个名称就把文体给规定下来了。
语言、文字是用来反应客观事实的,用来表达客观现实的,是一种工具,如果没有这种工具,你就没办法表达客观现实。像过河一样,水很深,如果没有桥梁、船只,就过不去。对于历史问题,语言是没有用处的,纯粹是要靠文字来表达,今天咱们要是回到1750年前与张仲景谈谈话,那是做不到的。今天我们能知道张仲景是因为有文字,通过文字来认识张仲景。张仲景写这书的时候是用“论”的体裁,加之《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重要的文献资料,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论”的概念是什么。
《文心雕龙》云:“论也者,弥论群言,而精研一理者也。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辩证然否;穷于有数,充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荃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支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陈,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弥论群言,精研一理”是对论的高度概括。“论”按现在的话是联系、结合的意思,把“群言”(也就是各家的学说,各家的道理)联系起来,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去粗取精,把认识形成了一个道理,一个体系。以张仲景为例,他研习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并平脉辨证,这就叫“弥论群言”。形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一个体系,这就是“研精一理”。
实事求是的校正、整理态度
我们对于文献上的学术观点,可以批评,可以拥护,也可以反对,但是不要给文献改变原样。如果你改一遍,我改一遍,文献改的都没有原样了,如果你给文献加一点,我加一点,文献就会失去历史的原貌。所以历史的问题已经成了定论,已经成了原始资料,今天修改原文是不对的,原文已成为历史上肯定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主张在研究《伤寒论》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改原文。不仅医学文献如此,其他文献也如此,如《史记》你能改动吗?《易经》你能改动吗?这些历史文献就不能变。如宋明理学家尽管对《易经》有种种看法,但《易经》原貌却不能改。
对于整理历史文献,林亿的治学态度是非常端正的。他对《伤寒论》的整理,从五苓散证的服法上可以看出,他可能参考了四种版本,如71条“捣为散,如法将息”,141条“更于中杵之”,156条“忍之,一日愈”,386条“为散,更治之”。自孙思邈以后到宋朝,其间有400多年《伤寒论》密而不传。林亿在整理时有一个有利条件,因为是封建皇帝下命令了整理《伤寒论》,所以民间有关《伤寒论》的文献都得献出来,因此,林亿才收集4种不同的版本。而林亿得到资料后,态度很严谨,文献是什么样都原封不动。再如大柴胡汤,林亿在后边加自己的按语:“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第103条有“下之愈”,林亿从这里推测应该有大黄,但原方没有大黄,林亿自己意见是应加大黄,但是,林亿在原方上并没有加大黄。这说明林亿在对于历史材料整理上,态度是严肃的,值得后人学习。所以宋本《伤寒论》是历史文献资料,最好不要更动。
《伤寒论》有经络学说和辨证学说
《伤寒论》原文记载有两种学说,经络学说和辨证学说,现在中医界研究《伤寒论》出现混淆的地方就是将两个学说搅在一起了。今天我们读《伤寒论》仍要保存、分清楚其中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这两种学说在《伤寒论》中明文记载着,如《伤寒论》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是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个就是经络学说。再看《伤寒论》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这就不是依据经络学说的。从以上两条可以看出,第5条是以证为准,以辨证为主,意思是说,如果二、三日要不见阳阴、少阳证出现,那就算病变是没有引起变化。这是以证为准,病情必须出现了阳明,少阳证才算传,如果不出阳明,少阳证就算不传。而第八条就不是以证为准了,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七曰又是太阳,第八天就是阳明,在这个时候,针阳明把传变堵住,使经不传则愈。后来,《伤寒论》的两个学说发展成了两个学派了,一个学派以辨证为主,一个学派以经络为主,相互僵持不下,各有理由,都是以《伤寒论》原文有两种学说的记载为依据。
《伤寒论》的两种文体
就《伤寒论》原文来看,有两种文体。一种文体是问答体,如第30条、128条、129条等,这是《伤寒论》上的一种体裁,《黄帝内经》、《难经》都是采取这种体裁,一问一答。另外一种是论说体,张仲景钻研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而为《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这个“论”就说明是论说体,因此,张仲景通过《伤寒杂病论》这个名称就把文体给规定下来了。
语言、文字是用来反应客观事实的,用来表达客观现实的,是一种工具,如果没有这种工具,你就没办法表达客观现实。像过河一样,水很深,如果没有桥梁、船只,就过不去。对于历史问题,语言是没有用处的,纯粹是要靠文字来表达,今天咱们要是回到1750年前与张仲景谈谈话,那是做不到的。今天我们能知道张仲景是因为有文字,通过文字来认识张仲景。张仲景写这书的时候是用“论”的体裁,加之《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重要的文献资料,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论”的概念是什么。
《文心雕龙》云:“论也者,弥论群言,而精研一理者也。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辩证然否;穷于有数,充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荃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支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陈,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弥论群言,精研一理”是对论的高度概括。“论”按现在的话是联系、结合的意思,把“群言”(也就是各家的学说,各家的道理)联系起来,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去粗取精,把认识形成了一个道理,一个体系。以张仲景为例,他研习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并平脉辨证,这就叫“弥论群言”。形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一个体系,这就是“研精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