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诊断的特色和优势

飞雪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6/19
帖子
838
获得点赞
13
声望
0
朱文锋 吴润秋 瞿岳云

中医学所建立的是“生理-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生命的精神层面、整体层面、动态层面的总体认识及功能调整上,体现在对生命的混沌现象的直觉、灵性观测和把握上。中医学的诊法、辨证等理论与内容,在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点。

1 中医诊断的原理与思维特点

与西医诊断思维重病理检验结果、重定量指标、重逻辑论证相比较,中医诊断的原理及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无创伤性获取病理信息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医生直接接触和观察病情以获得感觉经验的方法,它在未借助任何精密探测仪器和化验方法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无创伤性获取病理信息,作为分析判断的依据,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

1.2 司外揣内的诊断原理

所谓司外揣内,即是通过观察外表的征象,以揣测分析内在生理、病理变化的一种认识方法。中医诊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体会到,仅仅根据人体形态解剖可见的结构联系,是无法解析在病理情况下所出现的复杂病情及症、病、证之间的有机联系的。事实证明,即使象今天这样精细的解剖学,也未能穷尽人体生命科学的一切。所以,中医诊法是通过司外以揣内的功能观察方法来认识疾病本质的。

1.3 整体恒动的诊察观

中医诊法注重于整体恒动的观察,用以研究自然、社会与身心一体化的人,这是具体而非泛化、整体而非可以肢解剖割、活灵而非僵尸的人。从整体上把握生命与疾病的运动,又从运动中诊察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联系,并注重在此基础上的运动变化及其内在矛盾的根源和规律。不但诊察"人之病",更诊察"病之人",因而避免了那种割断联系的、静态的认识和分析方法上的缺陷。

1.4 独具特色的诊察方法

中医获取病情信息的方法,特别是察舌、切脉、望神、问症等具体诊察内容,及其对病证诊断价值的认识,是中医学的特色、长处和优势。

比如中医学认为,舌决不是口腔中一个孤立的器官,脉象也决不是简单的动脉搏动,它与全身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整体变化密切相关,反映的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物信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其观察内容细致入微,对病证诊断具有肯定的价值。

1.5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

中医诊断以形象(直觉)判断为主,但注意结合抽象(逻辑)论证,是一种定性的整体把握病证的诊断思维特点。虽然缺少定量指标,但注重对病因、病性的综合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病、证的本质。中医诊断的逻辑论证,是在已有的中医理论和已掌握的临床资料基础上的思维过程。这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比西医偏重逻辑的证明,忽视直觉思维的诊断思维要优越。

当然,中医诊法也有明显不足。比如由于中医诊断引进其他的自然科学成果缓慢,因而难以全部从"司外"而"揣内"。当本质与现象不统一时容易产生误诊,病状信息的模糊性,常常导致诊断的主观性、歧义性。

2 中医辨证的优点与不足

2.1 辨证的优点

“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其科学性与必要性已为长期的医疗实践所证实。中医辨证主要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病变过程中邪正斗争的状况,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诊断,往往是通过辨证而明确的。

西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等,并且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的诊断。中医学的病名非常精炼,但并非将疾病的所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是通过“辨证”以补其不足。尤其是内、妇、儿等科疾病,其病变部位多在内部脏腑,中医学往往只能通过从外部表象来推测内部的病理变化。因而这些科对病的认识应该说还是很不够的,许多病名实际是主症,因而很难说是真正的辨病论治。为补其不足,于是注重从整体上考察机体的反应状况,创立了辨证论治这一法宝,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2.2 辨证的不足

虽然辨证论治很重要,但它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归类辨证论治的方法有七八种之多,相互错杂而不统一;证只是病变某阶段的本质,对疾病全过程的本质认识不足,因而诊断的预见性不够;有的疾病客观检查异常,但临床上缺少主观症状,从而无症可辨;有的病情虽有一定的症状与体征,但病变的位置与性质仍难明确,形成无证可辨的情况;过分强调辨证论治,则束缚了其它认识的发展,如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际上形成重证轻病的误导,而视病为可有可无。

2.3 辨证统一体系的建立

以往诸种辨证方法中,必有对“证”本质的共同认识,其所包含的辨证具体内容,主要是病位与病性,名称虽异而辨证的实际目的相同。任何疾病的病状,均与一定的病位、病性等辨证要素相关。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等辨证要素的排类组合而构成。

因此,通过分析而确定病位、病性等辨证的基本要素,便可抓住辨证的实质,为把握灵活复杂的辨证体系找到执简驭繁的纲领。在研究中医辨证思维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症状、体征的整理,到明确辨证的50项左右基本内容--辨证要素,由辨证要素组成500个左右规范证名,然后以病位为纲进行证候归类,从而可形成完整的辨证体系。这一新的辨证体系,能够涵盖以往的诸种辨证方法,更有利于临床掌握运用,具有纲领性强、灵活实用的特点,并可提高辨证的准确性、规范性。
 
3 辨证与辨病的结合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而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病注重从贯穿疾病始终的根本矛盾上认识病情,而证则主要是从反应状况上认识病情。因此,只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才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重视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但中医的辨证是疾病在某一特定条件、特定阶段,在症候表现的异同中辨别病邪、病位、病性以指导治疗的,而对疾病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则认识不足,只有空间的概念,缺乏时间的概念,仍带有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应该审病因、察病位、明病性、析病势的进退,从而掌握治疗的主动权,这便需要通过诊病而获得。所以说中医学本身,应当是既要重视辨证,又要注意辨病。

内、妇、儿等科疾病,其病变部位多在内部脏腑,通过从整体上考察机体的反映状况,进行辨证论治,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骨伤、皮肤、肛肠、疮疡等科疾病,其病变部位偏于体表,对病的确定比较容易,因而这些科的病种分化、病名确立,都比较完备,自然也就比较重视针对病种进行治疗,而其相对的则是对整体反应性的“证”重视不够,有的甚至只注重手法、外治等,几乎未开展辨证论治。

作为对疾病作出完整的认识处理来说,上述两种情况都是不够的,内、妇、儿等科不能永远满足于只是主症性"病"的诊断,而应当加快对“病”的研究,认清各病的本质,分化病种,确定病名,对病的诊断认识深化,必然会探讨针对病的治疗方法,因而可提高辨病论治的水平。现有的各种辨证方法,对骨伤、皮肤、肛肠等科来说,往往缺乏特异性和针对性,因而这些科应当在辩证论治上深入开展研究,创立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辨证论治方法。中医学自身在辨病与辨证两方面若都有新的发展,则将对整个中医学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1 辨证论治重点研究的内容

3.1.1 对现有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进行分析,认识其各自的特点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整理归纳而建立起统一的辨证体系。

3.1.2 明确构成证名诊断的基本要素,如辨病位与辨病性等,并确定辨证的基本项目,如心、肝、脾、湿、痰、阳虚、血瘀等。

3.1.3 根据辨证基本内容,规范已有的和临床上常见的各种证候名称。

3.1.4 制定每一规范证候的诊断标准,包括常见症状、体征及必要的检测指标等。

3.1.5 确定与每一规范证候相对应的治法、方药、针灸等疗法。

3.1.6 按规范证名进行诊断与治疗方药及疗效的统计处理、分析校正,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3.2 辨病论治重点研究的内容

3.2.1 建立起中医学的疾病体系,如克服以头痛、发热、咳嗽等以症为病的现象,确定和分化病种,建立中医系统内科学,对外科等病种则应规范病名。

3.2.2 制定各病的诊断标准,包括发病学资料、病因、主要表现、检测指标、转归预后等。

3.2.3 统计研究单病种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转归等特点与规律,包括各病的常见证型及演变等,总结病与证之间的相互关系。

3.2.4 总结、寻找和研究创立针对病进行治疗的专法、专方、专药等,从而加深对病的认识,建立起辨病论治的完整体系。

3.2.5 探讨尽管证名相同,但由于病种不同,其治法方药的差异性,深化病证结合的认识。

4 对中医诊断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与西医学相对而言,中医学的诊断有较为落后的方面,因而也是值得重点研究、大有可为的方面,是最应现代化,也最有可能实现现代化的领域。

现除中医诊断学科自身乃至整个中医学都在研究诊断的内容以外,尤其是借用了西医学所采用的仪器、方法、手段,还吸引了多学科的专家、知识、技术,对中医诊断进行了多途径、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已往研究的成就不容忽视,但其间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尤其是背离中医学理论与特色的研究,其结果有可能将中医学引入岐途。

中医诊断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总结传统的诊法经验与延伸、扩展诊法手段,尽可能地使病情资料客观化与高度重视医生的主观思辨能力,即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传统诊法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研究的趋势、方向和出路。

传统的望闻问切诊法虽似简单、模糊,却简便而全面,更加上诊察与思辩的交互诊断过程,远非单项检查手段所提供的信息所能替代。因此,一方面仍应积极研制和引进新的检测仪器,并提高其临床的实用性,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客观性;另方面总结创立和验证行之有效的独特诊法、局部诊法,以丰富诊察的内容,也应引起重视。

由于中医学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诊断规范的基础还很薄弱,已经约定的概念尚未被多数学者所掌握和恪守,因而当前有关病、证、症、候的应用仍然极不规范。应进一步统一认识,宏观设计,整体规划,确立原则,突出特色。如中医的病名诊断应当以中为主,能中不西;进一步明确和严格区分病、证、症的概念与关系;规范好中医诊断的基本术语;进行大量病案统计分析,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制订每一病或证的诊断标准时,有分析地吸取某些理化检测指标作为诊断与鉴别的部分依据。微观辨证的深入研究,为中医辨证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根据,有助诊断的深化。然而若脱离中医学理论,背离整体、辩证认识的特点,则会失其所本,以致出现凡病皆有瘀、人人皆为虚,这种结果是难以为中医界接受的;微观指标的特异性不强,不少项目是单指标的孤立研究,既不同步,又非动态,可比性不强,因而难以找到具有确诊意义的特征指标;许多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并在不断涌现和寻找更新、更精细水平的指标,耗财费力,收效并不理想。因此,在开展微观研究、实现客观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中医学从整体上进行综合判断的自身特点,客观地看待各种微观信息在整个病理变化中所处的地位,不能本末倒置。同时很有必要对已有研究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综合整理、科学分析,从中发现和确定某些规律性的认识和可供参考的指标,用中医学理论予以消化,做到为我所用。

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中医诊断,应大有可为。天文地理、气候环境、精神心理、体质性格、人文社会等因素,在病证诊断中均有重要的意义。如现在缺乏有说服力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临床资料如何进行轻重分级量化,每一症状对各病证的诊断贡献度及其判别阈值等,尚未见全面系统的研究;六淫、七情等对人体可产生些什么影响?常可导致哪些病证?尚无严格设计的研究与统计分析。对中医学来说,这些研究既有必要,又有可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