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诊断为"疰夏证"最为贴切,阴虚发热和高温没有必然联系,讲气虚发热只讲对了一半,因为疰夏的确有气虚的病理基础,但单纯的补气可能无法完全治愈低热,因为体内还有暑邪未清,用清暑益气汤,不过相同方名的有两个,一个是李东垣所创,一个是王孟英所创,两方各有侧重〖方源〗《温热经纬》王孟英〖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6g]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源〗清暑益气汤(《脾胃论》)李东垣
组成: 黄芪 汗少,减五分 苍术 泔浸,去皮 升麻 以上各一钱 [各6g] 人参 去芦 炒曲橘皮白术 以上各五分 [各3g]麦门冬 去心 当归身炙甘草 以上各三分 [各2g]青皮 去白,二分半 [1.5g]黄柏 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 [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