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万全对儿科及养生学的贡献

白头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8808
获得点赞
67
声望
10
年龄
54
万全,号密斋,生活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约公元1495-1580年),祖籍豫章(今江西南昌),明代成化庚子年间(公元1480年)迁居湖北罗田(今湖北省罗田县)。万氏为医学世家,祖传三代名医,祖父万杏坡、父亲万菊轩皆为当地儿科名医。万全自幼受家庭熏陶,虽然习举子业,发愤读书,获廪生,但终因仕途不利,转而继承家学,精研岐黄之术,而成一代名医。

万全师承家学,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从事中医临床50余载,学验俱丰。他通晓各科,一生著作很多,约有20余种。《四库全书》的书目中,就有10种,包括《保命歌括》35卷、《伤寒摘锦》2卷、《养生四要》5卷、《万氏女科》3卷、《幼科发挥》2卷、《片玉心书》5卷、《育婴秘诀》4卷、《痘疹心法》23卷、《片玉痘疹》13卷、《广嗣纪要》16卷。其中《幼科发挥》,《片玉新书》,《育婴秘诀》,《痘疹心法》,《片玉痘疹》均为儿科著作,虽有伤寒,女科等著作问世,然其承家学主要在儿科领域,故尔这方面理论与临床更为突出,既有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儿科疾病诊断的认识,更在治疗上有独到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家传经验方100余首,所处之方简便实用,效验价廉,其中的儿科祖传十三方”更有影响,临床迄今常用的玉枢丹即是万氏著作所载。此外,万氏《养生四要》对中医养生学亦颇有研究,切实可行。


一、儿科学术观点

1.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之生理不同于成人,万全受宋代著名儿科专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影响,在继承其学术思想的同时,更有发挥。他认为小儿气血未定,肠胃软弱,并提出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论。

(1)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
他在《幼科发挥·卷一》提出:小儿“有如水面之泡、草头之露,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所谓水面之水泡,草头之露水,意思是指小儿初生后,尚未定形成人而身体不够健壮。正如其在该书中说:“儿之初生,语其皮肉,则未实也。语其筋骨,则未坚也。语其肠胃,则谷气未充也。语其神智,则未开发也。只是一块血肉耳。”也正因如此,故对外邪抗御能力不强,加上寒热不知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而发寒热;其脏腑未充,肠胃功能脆弱,加上小儿乳食不能自我节制,易为饥饱所伤。而父母疼爱子女,往往调摄又不得法,常常“看承太重,重绵厚褥,反助阳以耗阴;流歇放饭,总败脾而损胃。”流歇放饭,即饮食不节之意。

正因如此,万氏对小儿的养护提出:“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饥,谓节其饮食也;寒,谓适其寒温也,勿令太饱太暖之意。”万氏之论,确实符合小儿生理特点及调护实际情况。

(2)五脏有余不足论:
宋代钱乙提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万氏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小儿五脏六腑,虽然均不强壮,但各脏之情况又有不同。他认为小儿之五脏,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他说:“肝属休,旺于春,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资以发生者也。儿之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而未已,故曰肝有余,乃阳自然有余也。”“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心属火,旺于夏,谓壮火之气。”“肺为娇脏,难调而易伤也。”“肾主虚者,此父母有生之后,禀气不足之谓也。”万氏从五脏与五季相应,从五脏各自的生理特点阐明,结合临床之实际。春生之气应于肝,小儿生机盎然,故肝气多实;心属火脏,小儿为纯阳之体,故心气易于旺盛而成实热之证。脾主运化,小儿饮食不节,最易伤及脾气使之不足。肾为先天之本,小儿初生肾气不盛,故脾、肾两脏多见不足之证。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伤害,故常见不足。万氏的这一认识观,说明小儿既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又有脏腑娇嫩,形体未充的一面。因此,在诊治时要注意小儿的这一生理特点,护理时要顺应脏腑的有余不足,才能保证小儿的身体健壮,健康地发育成长。

2,小儿病的病因病机

(1)病因:万全将小儿疾病的产生,归纳为三因。万氏之说受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影响,但结合小儿的特点加以阐发。

他说:小儿“有因外感风寒暑湿之气得之者,谓之外因”。“有因饮食寒热之伤得之者,谓之内因”。“乳多则饱,乳少则饥,饥饱之伤,此内因也”。“有客忤倾跌汤火得之者,谓之不内外因”。万氏的三因包括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客忤与跌仆、水火烫伤三个方面。但其称饮食所伤归为内因,此与陈无择之观点不同,而小儿心理单纯,故万氏之三因排除了七情内伤致病。

(2)小儿病机:万氏倡导“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论”,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分析儿科疾病的病机,鉴于小儿心、肝二脏常有余,故尔病理上心肝风火同化,实热动风之证多见。小儿为“纯阳”之体,故感邪后容易从阳化热。再加上心火易动,扰动神明,故易邪陷心包。心火与肝风交相煽动,耗伤真阴,筋脉失养又可动风。正如万氏所说“肝主风,小儿病则有热,热则生风”。因此临床上多见壮热、惊悸、抽搐、昏迷,甚至角弓反张等实热“有余”之证。且肝病又可克土,刑金、耗肾,而见吐泻、夜啼等病证。总之,万氏的心肝有余病机是儿科疾病中实证变化的基本病机。

鉴于小儿脾常不足,易被饥饱寒热所伤,故万全认为:“饱则伤胃,饥则伤脾,热则伤胃,寒则伤脾。”而幼儿无知,口腹是贪,父母娇爱,纵其所欲,是以脾胃之病视大人犹多也。”产生多种疾病,如疳积、慢惊风等。而睥胃受伤,痰湿内生,上可犯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由于寒暖不适,易受外邪,亦使肺脏受伤,故肺亦多病。万氏总结说:“天地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肺先受之。”肾为先天之本,主持生长发育,然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肾之精气相对不足,故易发生禀赋不足的多种病证,故万全接受钱乙的观点,认为“肾主虚无实”,“肾者,元气之主,虚则为禀赋不足之病”。

万氏总结小儿病机,告戒云:“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肾主虚;亦不足也。故小儿之病,惊风属肝,疳痨属脾,胎气不足属肾。上医治病:必先所属而预防之。故曰:不治已病治未病”。

在五脏病机认识上,万氏更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功能,所以他又强调说: “脾胄壮实,四肢安宁。” “脾胃虚弱,百病蜂起。”例如,小儿常见的呕吐、泄泻、疳积、慢惊诸种疾病,无一不是由脾胃之病而引起,故治疗疾病当十分重视脾胃。

3.儿科疾病的治疗

万全接受钱乙五脏辨证的基本纲领,并结合个人经验,将其运用于临床,但有其个人的治疗特色。其治疗特色概括有四:

(1)调理但取其平,用药勿过其剂:
万氏认为:“初生小儿,内外脆薄,药石针灸,必不能耐也。”因此主张“小儿用药贵用和平,偏寒偏热之剂不可多服。”且平时“无病之时,不可服药。”其临床用药平正中和,符合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至今这一原则仍被临床所运用。

万氏于补泻之法均用于临床,反对滥用补法,他认为应以《内经》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则指导临床,二者均不可偏废,应当“病有攻者急攻之,不可喜补恶攻”,补法若用之不当,其害亦不浅。故万氏说:“今之调脾胃者,不知中和之道,偏之为害,喜补而恶攻,害于攻者大,害于补者,岂小小哉。”小儿脏腑成而未壮,又易于感邪,攻之太过,伤小儿脏腑,补之太过,又易壅滞邪气,故万氏主张“中和之道”。尤其对脾胃之病,小儿易有食积,脾胃又易受伤,更应用药平和,确是经验之谈。

对于寒证与热证的治疗,万氏亦主张用药不能过剂,应防范治热生寒、治寒生热之弊。过用寒凉之品,热邪可去,但因小儿“稚阴幼阳”,又往往伤及阳气;治疗过用温热之品,虽寒邪可去,又易伤阴精。且过用寒凉,积凉可以成寒,过用温药,积温又可生热,因此,他认为应当遵循《内经》的法则: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方为上策。甚至于“温平凉平之药,亦不可以群聚之服也”。

万全尤其强调小儿用药,“药必对证中病,勿过剂也”,并具体制定其用药原则:“大毒治病,十去其三,小毒治病,十去其五,无毒治病,十去其七”; “病衰其半,即止其药,以待其真气之发生,又以乳食之养,助其发生之气”。这里所说的“大毒”、“小毒”,并非仅指有毒性的药品,包括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的、药效较为峻猛、大寒大热之品。强调这些药物的应用,不能过量,过则易伤小儿娇嫩之躯。万氏总结出:“调理但取其平,补泻无过其剂”,作为儿科的用药法则之一。

(2)反对滥用攻伐之剂,用药勿多金石之品: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万氏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主张不可用药峻攻,因为攻伐之晶多是苦寒药,易伤阳气,损害脾胃。另外,金石类药物,性多辛热,易于伤阴耗气,使小儿伤阴化热,变生多种病端,故万氏亦主张少用。他曾告诫说:小儿用药,“尤忌巴牛,勿多金石”。(巴指;巴豆,牛
指牛黄,都是攻逐之品,故当忌用)。万氏又说:“慎勿用轻粉、巴豆之类,恐伤元气,损脾胃,误杀小儿。”;“轻粉之去痰,硇砂之消积,硫黄之回阳,有毒之药,皆宜远之。”

(3)重视调理脾胃:
万氏接受李杲的学术思想,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元气之本,“脾胃强实,夕邪不能侵,内邪无由起,何病之有哉”。因此,他认为“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而“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万氏调理脾胃,既注重药物调理,还十分重视饮食调理。

(4)遣方用药,简便灵活:
万全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其用药特点为药味少,药量小,善用丸散膏丹成药。万氏结合家传和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100多个家传验方,有些方剂一直流传至今,亦被广泛应用。如安虫丸、玉枢丹、牛黄清心丸等。

此外,他还根据个人经验,加减变化古人之名方,以为今日之应用。如钱乙治疗小儿泄泻烦渴的白术散,万全倍用葛根以升胃中津液,而且服用方法加以改变,改为大剂煎汤,代饮常服,使胃气上升,津液自生,烦渴泄泻自止,颇有效验,充分体现万氏临床经验的丰富。


二、养生四要

万全对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专著《养生四要》一书,强调养生应注意的四法。他说:“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也;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却疾者,谓慎于医药也。”具体内容如下:

1.寡欲:
“寡之者,节之也”。包括食、色两个方面,即节饮食、节**。其学术思想与金元著名医家朱震亨相一致。万氏将寡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寡欲者,延龄广嗣之第一紧要也。”但是,万氏的寡欲并非“绝谷食柏”、“休妻鳏居”的绝欲养生观,而主张顺应人的生理特点,恰当的节饮食、节**,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长寿。万氏继承朱震亨“阴常不足”的观点,亦认为人身的阴精难成易亏,他也认为:“男子十六而精溢,女子十四而血乃泻,成而何其难也。”,“男子八八而精竭,女子七七而血尽,败之何其易邪。”其观点与朱丹溪如出一辙,均认为人身精血难成而易亏。因此,对人身之阴精应当十分爱惜,若纵欲过度则易耗伤肾精,而“肾之精不足,取给于脏腑,脏腑之精不足,取给于骨髓”,日久则使人“精涸而成病矣”曰。因而万氏节欲大力提倡晚婚,认为男子“未及**而御女,以通其精,则精未满而先泻,五脏有不满之处,他日有难形状之疾”。而对于已婚之人,万氏主张节制房事,“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

万氏还十分重视节制饮食,其目的是保养脾胃后天之本,“脾胃强则谷气全,脾胃弱则谷气绝,全谷则昌,绝谷则亡,人于脾胃可不知其养乎叼。而调养脾胃、节制饮食之法,包括节制饮食之量不宜太过和不偏嗜诸方面。万氏认为:“五谷为养;五畜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但“不可过也,过则成病矣”。因此,他主张以古人“爽口物多终成疾,快心事过必多殃”作为警句。其次,他反对偏食偏嗜,他说:“嗜有所编,必生有所偏之疾。”,“多食酸则伤肝,多食苦则伤心,多食甘则伤脾,多食辛则伤肺,多食咸则伤肾。”,“初伤不觉,久则成患也。”因此,他谆谆告诫人们:“凡有食之物,不可纵口,常念病从口人,惕然自省。”

2.慎动:
动指形体活动,慎动即指形体活动要适当,不可过度。他提出人应当“必清
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这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中医强调形与神的协调统一,精气与神是人身三宝,都应注意养护。万全“慎动”中首先强调神不要妄动,他认为“夫失性有五:一日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日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日五臭熏鼻,困脑中颡;四日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日趣心滑心,使心飞扬。此五者皆性之害也。”,“暴喜伤心,暴怒伤肝,暴恐伤肾,过哀伤肺,过思伤脾”。以上都是神不安的种种原因,可以导致人身形体的各种疾患,因此,他认为“人身之中,只有此心,便是一身之主,所谓视听言动者,此心也,故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
致於因神伤而致病者,他认为:“此神思之病,非自己乐天知命者,成败利钝,置之度外,不可治也”。万氏十分主张采用打坐、调息之法来调养心神,因为打坐要摒弃一切杂念,定心静志,故能使神安,取得效果。.
对于形劳,他根据《内经》理论,提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肾,久行伤筋,谓之五劳所伤。’咽他亦主张用打坐、调息的方法可以防止五劳之伤,·他还具体提出打坐要排除杂念,调息要做到“俭其视听,节其饮食,避其风寒”,这样就能使心安气顺,调神养形,以防劳伤。

3.法时:
所谓法时,就是指调摄人体阴阳气血,以顺应天地四时之气的变化,从而达
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万氏的法时,包括了从饮食、起居多方面防治措施。《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万氏在饮食方面提出“春夏养阳也,济之以阴”,宜春食凉夏食寒,使阳气不至于偏盛;“秋冬养阴也,济之以阳”,宜秋食温冬食热,使阴气不至于偏盛。其所谓偏寒偏热,应以适当为度,不可太过,即“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对于生活起居,万氏完全接受《素问·上古天真论}四时调养的原则,提出: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刑,以顺其发陈之气”;夏季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气得泄,以顺其蕃秀之气”;秋季宜“早起,与鸡俱兴,收敛神气,以顺其容平之气”;冬季宜“早卧晏起,必待日光,无泄皮肤,以顺其闭藏之气”。在日常活动中,也应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春生夏长,乃阳气发泄之时,使以《礼》《乐》者,歌咏以养其性情,舞蹈以养其血脉,亦养阳之道也;秋冬收藏,乃阴气收敛之时,教以《诗》《书》者,优游以求之,涵咏以体之,亦养阴之道也”圆。万氏的这些方法,遵循着四时春生夏长,阳气外泄,秋收冬藏,阳气内收,人亦应之的原则。但对于气候的突然变化,万氏又告诫人们:“凡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宜避之,不可恃其强继而不畏也。”要适应其突然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万氏的这些方法,切合实用。

另外,在临床治疗时,万氏亦主张遵循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沉降的规律,十分赞同张仲景四时治疗大法,也认为。春宜吐,夏宜发汗,秋冬宜下”。但对无病之人,万氏则认为“若无寒折之变,则宣剂亦不必服也。岂可下之,以犯养生之禁,以逆上升之气也哉”。即无病之时,治疗诸法虽可顺应四时,但服用药物于健康人身上,有害而无益。

4,却疾:
却疾指去除疾病,它包括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两个方面。万氏却疾之法主张
以饮食得当来达到调脏腑、补精血的目的,通过调神的方法,使神与形俱,精神不散。而反对滥用补品与无病服药以求长寿的手段。他说:“无病服药,如壁里安柱,为害甚大。”谷肉果菜等饮食物“倘用之不时,食之不节,犹或生疾,况药乃攻邪之物,无病岂可服哉”。

他认为:“百病交起,由无病而补之所得也。”
但对于已病之人,万氏主张应积极治疗,他说:“善养生者,当知五失。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择医,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即患病之后,善于养生之人,应积极请高明医生来治疗,尤其应当早期治疗,要时时防止正气的损伤,不可弃医从巫,延误疾病,贻害健康。而在具体治疗时,强调药物“中病即止,勿过其剂”。而在药物使用时,主张既要针对疾病,辨证治疗,“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又要时刻防止正气损伤,故提出药物使用尽量平和。他说:“凡养生祛病之剂,必热无偏热,寒无偏寒”,“得其中和,此制方之大旨也”。尤其要重视先后二天的调补,认为“肾为元气之根,脾胃为谷气之主”,最应注意凋养。

万氏的养生四要,其养生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注重形神二方面的养生,所以他说:“养生之道,只要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而兼之以导引,助之以服饵,未有不长生者也。”可谓是其养生观的很好总结。

[结语]
万全是明代著明的儿科医家,也是养生学家。在儿科方面,他遥承钱乙,兼采各家,既总结祖传经验,又有个人临床体会,提出了“小儿五脏有余不足论”,强调小儿生理特点为“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治疗主张用药应简便廉验,并总结出多首至今临床用之有效的验方。在养生方面,他十分注重形神两方面的养护,提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要,其养神重在调心,养形又十分注重养护脾胃,形成了自己的养生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