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针推理论 程莘农针灸临床“三要”(三)三要得气至上

花香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775
获得点赞
82
声望
38
年龄
44
杨金生王莹莹程凯王宏才朱兵程莘农院士名医工作室

针刺是一种从外入内的刺激疗法,其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得气”,也就是“针感”。针刺的疗效除与针刺的部位、针具的选择、进针的方法以及患者的病情、体质状况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提插、捻转和振颤3种手法的配合,通过速度快慢、幅度大小和时间长短来体现补泻手法以及获得“针感”。

掌握得效之要,在于得气

程莘农认为,针刺欲取得效果,首先必须得气,气至才能生效。得气的含义有二:其一是对病者而言,就是当毫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患者在针刺局部产生酸、麻、胀、重感,有时还循经扩散,也有按神经传导出现触电样的感觉;其二是对术者而言,针刺后施术者常常感到针下沉紧。这些现象称为得气,或叫针感。值得说明的是,这种沉涩紧的感觉要与因手法不当引起疼痛而造成局部肌肉痉挛或滞针严格区别开。一般来说,针感出现迅速,容易传导的疗效就较好,反之则疗效较差。

若针刺后未能得气,程莘农常采用候气的方法摧气,或暂时留针,或再予轻微的提插捻转。程莘农认为循、按、刮、飞等法繁琐,故常用振颤法,即手持针,做小幅度较快速的提插略加振颤,顺逆针均可运用自如。有些患者,不应单独强力行针寻找得气,可采用温和灸,或另配穴以引导经气。做捻转手法时,要做到捻转的角度大小可以随意掌握,来去的角度力求一致,速度快慢均匀,在捻转中也可配合提插。做提插手法时,要做到提插幅度上下一致,频率快慢一致,同时也可以配合捻转,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虽然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和“赤凤迎源”等特殊手法,由于很难理解,不易操作和体验,已很少应用。

掌握病有虚实,针有补泻

《千金方》曰:“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程莘农认为针刺得气后,依据病性及患者体质,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亦是针刺取效的重中之重。对于气血虚弱,身体羸弱诸虚病证,施用补法,以鼓舞人体正气,使某种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的作用;而对于高热疼痛,邪气亢盛诸实病证,则用泻法,以使某种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

程莘农常用的补泻手法有:捻转补泻法、提插补泻法、平补平泻法。捻转一圆周为强刺激(泻法),捻转半圆周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捻转不到半圆周为弱刺激(补法);提插时要有深浅,提插1cm以上者为强刺激(泻法),0.5cm左右者为中刺激(平补平泻法),0.2cm以下者为弱刺激(补法)。捻转、提插法可以单用,亦可联合使用。

针刺补泻的运用,还要结合腧穴的主治性能。例如:针刺足三里、气海、关元、肾俞等穴,可促进人体机能旺盛,即为补;而针刺十宣、中极、委中、曲泽等穴,退热祛邪,即为泻,所以针刺时正确地选用腧穴,也是实现补泻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刺补泻作用的效果,与机体的机能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体质虚弱的患者,医生虽经多次行针引导经气,针下仍感虚滑,这种往往疗效缓慢。凡正气未衰,针刺易于得气者,收效较快;如果正气已衰,针刺不易得气者,则收效较慢。

掌握诸法配合,联合并用

程莘农认为针灸不是疗疾的唯一方法,常常配合艾灸和药物等,其目的在于扶正祛邪,促进康复。

针刺的补法和艾灸法都具有扶助正气的作用,针刺的泻法和放血疗法则具有祛除邪气的作用。临床应重视正与邪,采取多种方法扶正祛邪,促病痊愈。如:若寒凝冲脉不能温煦四肢而致足痿,跗阳脉不动,程莘农常取关元、气海、血海、足三里、冲阳、太溪、照海加温灸法。另外,应根据体质、病情及所取经络腧穴、节气来灵活掌握留针时间或配合使用电针,对体质虚弱和久病的患者不应产生较强的针刺反应,而应以持续弱反应治疗,故留针时间宜短不宜长;对于热证患者不宜产生较强的升温作用,故留针时间宜短不宜长,寒证则宜长不宜短;对于顽证、痛证如针刺反应不够强,就不能达到治疗作用;阳经腧穴宜深刺而久留针,阴经腧穴宜浅刺而短留针甚至不留针;冬季可多留,夏季可少留。如程莘农在运用廉泉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舌强语謇时,向舌根方向深刺25~50mm,不留针,取针后轻按针刺处,避免出血;针刺天突、膻中治疗咳嗽、哮喘时,针天突多以针尖沿胸骨柄后缘,刺25~50mm不留针,针膻中则针尖沿皮向下刺7~12mm,留针,有针感则甚佳。(全文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