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点是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虽然我对自己的老爸并不崇拜,但是经常还是把他的意见和建议看得很重要,毕竟他是过来人,从小一手把我带大。但是在对待中医的这个问题上,我是一再地被他带歪。因为他是反中医的,对中医有着非常深的偏见,我一不留神,就给他带歪了。比如说对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一书的评价,就是因为他一再在家里强调那是非常“不科学”的,是骗钱的(其实他连读还没读过,只看了封面而已),也影响了我对这本书的看法。还是看了我们论坛上对这本书的评价,我才有信心找来看看。结果发现我的很多想法都和这本书里的不谋而合!我真的是觉得很遗憾我没能早些读这本书。看来我有的时候我的思维还是太狭隘了。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本小人书,叫做《小马过河》,故事是这样的:
小马准备过河去看奶奶,但是到了河边,看着奔流的河水,不知深浅,不敢过河。于是他就去问河边树上的一只松鼠:这河水有多深哪?
松鼠告诉小马:你千万不可以过河,水深得没过我的头顶,我的表哥上个月就在河里给淹死了,好可怕的。
然后小马又去问老牛:这河水到底有多深啊?
老牛说:河水浅得很,还过不了我的膝盖。
小马觉得很犹豫,到底该听谁的好呢?无奈,他只好自己下河去试试。结果河水既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也不像老牛说得那样浅。
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但是这个“真知”是相对的,就看你自己站在什么角度来看问题了。如果连实践都不实践,道听途说,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世界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而那些才是你自己的“真知”。
因为简单从别人嘴里听说了一些评价,自己就单纯依赖这些信息做结论,这就成了“一叶障目”。单纯依赖这“一叶”别人的评价,很可能会让你永远远离你的“真知”呢!在学习中,大家还是应该尽量自己去读读原作,实践一下书中的不同方法,这样才能够不被他人的一叶而障目。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本小人书,叫做《小马过河》,故事是这样的:
小马准备过河去看奶奶,但是到了河边,看着奔流的河水,不知深浅,不敢过河。于是他就去问河边树上的一只松鼠:这河水有多深哪?
松鼠告诉小马:你千万不可以过河,水深得没过我的头顶,我的表哥上个月就在河里给淹死了,好可怕的。
然后小马又去问老牛:这河水到底有多深啊?
老牛说:河水浅得很,还过不了我的膝盖。
小马觉得很犹豫,到底该听谁的好呢?无奈,他只好自己下河去试试。结果河水既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也不像老牛说得那样浅。
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但是这个“真知”是相对的,就看你自己站在什么角度来看问题了。如果连实践都不实践,道听途说,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世界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而那些才是你自己的“真知”。
因为简单从别人嘴里听说了一些评价,自己就单纯依赖这些信息做结论,这就成了“一叶障目”。单纯依赖这“一叶”别人的评价,很可能会让你永远远离你的“真知”呢!在学习中,大家还是应该尽量自己去读读原作,实践一下书中的不同方法,这样才能够不被他人的一叶而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