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论》正名

sglm120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8/14
帖子
585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年龄
54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为汉人张仲景所著。由于兵火战乱等原因而散佚,后经王叔和搜集整理,才得以传世。至北宋林亿等人将《伤寒杂病论》内容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后,使人误解为《伤寒论》专论伤寒(外感),而《金匮要略》则专论杂病,以致后来形成“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之说。将《伤寒论》定格在外感病的范畴,有违仲景的本意,亦没有真正理解《伤寒论》、仲景医学之内涵。
外感与内伤不能截然分开
伤寒,广义者包括温病、杂病,狭义则单指伤寒。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可知古代把有发热特征者称为伤寒,是广义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前一个伤寒是广义的,而后一个伤寒是狭义的。疾病千变万化,概况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称为伤寒;另一类是不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称为杂病。《伤寒论》是治疗人体常见的急性病与慢性病,外感与内伤,发热与无发热,伤寒与杂病之书。故陈修园在《古今医论》中说:“……至云仲景伤寒论独为伤寒而作,非治杂症,试观其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诸法全备,杂症俱可仿之为则,虽代有名贤杂证诸书,不过引而伸之,触而长之,谁能出其范围,后学果能熟读揣摩,则治杂证思过半矣,推而广之,并可统治男妇小儿一切杂症。”
刘渡舟教授对于《伤寒论》同治伤寒(外感)和杂病提出了三点理由:一是因伤寒单纯发病者少,而与杂病相兼的则多,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全面;二是人分男女,体有强弱,感邪虽一,发病则异,而且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故辨证不明杂病,则亦不能明伤寒。所以,只论伤寒,不论杂病,则不能曲尽辨证之长。三是有的病人先患他病,后感伤寒,内伤外感,病情杂沓,难求一致,无法用伤寒一种发病形式而统摄诸病。柯韵伯亦云:“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显,故将伤寒杂病合而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
六经理明,万病理通
六经实质问题是长期以来各医家争鸣的焦点,诚如恽铁憔在《伤寒论研究》中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中医有“辨证治疗”或“随症治疗”的规律。庞祝如教授将其归纳为三点:一是非特殊性,几乎所有疾病都适用;二是注重病人生理机转的促进,而不直接消灭病原和症状;三是整体性,根据全身证候而采取相适应的综合疗法。冯世纶教授总结为: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最能体现中医这种治疗规律的,就是仲景的《伤寒论》。
仲景以六经赅百病,无论外感或内伤,皆不出六经范畴,故临床可适用于任何疾病的辨证论治。故柯琴提出“六经钤百病”的观点,徐大椿亦说:“医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伤寒理明,则万病皆通。”
《伤寒论》中广论杂病
《伤寒论》广论杂病,并非专论伤寒(外感)之说。如在太阳病篇中,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第37条、第61条、第67条、第69条、第70条、106条、第107条等等均有大量翔实的杂病内容。故柯韵伯认为《伤寒论》中:“凡条中不置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岂知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是伤寒中又最多杂病夹杂其间,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伤寒杂病之症治井然。”
伤寒与杂病二者是由人体患病后,正邪交争所反应出的症状所确定,其发病规律是一致的,即正邪交争,二者不能截然分开。仲景的六经辨证是辨万病的总纲,六经理明,万病理通,而《伤寒论》全书内容又详述了伤寒、杂病方证,因此,用《伤寒论》的理论和方证治疗杂病,是早已存在的事实,若将其限定在外感病范畴,是不对的,故为其“正名”。
 
伤寒正名

吕震名《伤寒寻源》

万病莫逃于伤寒.伤寒之祖.断推仲景.而后人辄议仲景之书.详于风寒.略于温热.予谓此非惟不知仲景.并亦不知伤寒.按仲景本素问及八十一难等书而作伤寒论.考难经云.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温病.五曰热病.其所苦各不同形.既曰伤寒有五.则伤寒只属病之总名.而五者之中.病又不专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同隶伤寒有五条下.仲景作书而以伤寒命名者.义取诸此.今从仲景原文.反复互勘其实仲景大法.合之难经伤寒有五之例.若合符契.其法总从太阳病辨起.如所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以此分发难经伤寒有五之例.界划分明.仲景伤寒论.此伤寒字即难经伤寒有五之伤寒.而伤寒类中专有一种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独名之曰伤寒.此外若风若湿若温若热.同属伤寒之类而各异其名.欲识伤寒之病.须先定伤寒之名.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故予急正其名以冠于篇首.
 
《市隐庐医学杂着》

伤寒正名论


今人见发热数日不凉,即混名之曰伤寒。而不辨其为风、为寒、为湿、为热、为温,一 例以 豆豉、豆卷、牛蒡、沙参、生地、洋参、石斛投之,此大谬也。不知此数病者,虽隶于伤寒 门类,皆由伤寒传变,不得混名之曰伤寒,而以冬至以前所发之真伤寒治之。况其所用者, 并非伤寒方,且其所视者,亦并非伤寒症,特欲以伤寒两字愚病家耳。《素问》曰∶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又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寒甚则生 热也。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难经》五十八难曰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为病之总名。五者乃病之分 证。仲景《伤寒》论其始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后乃一一分别治之。 有所谓中风者,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也;有所谓伤寒者,太阳病,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是也,病自伤寒来,故用桂枝、麻黄之辛温,以 祛风而散寒。有所谓湿痹者,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是也。有所谓病者,太 阳中热,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者是也;有所谓温病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是也。 其病亦自伤寒来。其方如葛根之辛凉,石膏之辛甘寒,黄芩、黄连、大黄之诸苦寒者皆治之 。今人既不辨伤寒症中之为风、为寒、为湿、为热,为温,又不问《伤寒论》中,以何者为 主方。 炳按∶伤寒正名,剿撮《伤寒论》开场白。引用《难经》伤寒有五语,做一篇文本,实 要骂 用豆卷、豆豉、牛蒡、沙参、生地、洋参、石斛之医耳。余无自己一言半语,表张医理, 迹 近谤书。总之,药之酸甘咸辛苦之味,寒热温凉补散消夺等等之性,有是病,即用是药。古 来名手,不越规矩,如偏爱偏憎,早用寒凉,抑遏病邪,固属误人;而偏喜补燥,使邪亦 不外达,助热化火劫津,亦所不免矣。且着书,此等言语不宜说,因自遇有痧疹未透,可不 用牛蒡,温热无汗,不用豆豉,热病化火,不用生地、石斛救液乎?转觉写方时自有抵触。 而惟以豆豉、豆卷、洋参、石斛等味,为治伤寒之良剂,并治百病之妙药,岂不可笑哉 ?孔子 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余愿治病者,必先正其病之名,然后定其方所主。勿混言之曰伤寒, 而以无关于伤寒之药误人也。陆九芝先生有伤寒有五论,其说甚详且精,略举其凡,以破夫 伤寒愚人之术焉。 炳按∶伤寒一症,何人不知,伤寒一书,何医不看。汉后王叔和集勒成书,以后注述阐 扬张 氏之书,有其名而无其书者,不知凡几,即书尚存,专攻一世,不能尽读,一书莫说多,以 四十卷为则,请读三顾,能否上口背出乎?要之既为医,伤寒病理,不可不知耳。 江浙少真正伤寒,故不必泥定伤寒看病,再者,世运日变,两间气化亦变迁,前贤未尽 之理 ,亦须后人纠正。如王安道、刘河间、朱丹溪治四时发热之病,已遍用辛凉苦寒,救济前人 辛温香燥之弊。至清代古吴叶先生香岩,阐发治温,又以甘濡立法化邪,其实杭嘉湖亦从此 法。王士雄驳吴鞠通《条辨》,病名题旨未清,乃言曰冬伤于寒,至春发者曰温病;夏至后 发者曰热病。冬春感风热之邪,而病者首先犯肺,名曰风温。其病于冬者曰冬温,病于春者 曰春温,即叶氏所论者,是亦名时气温病。夏至后所发热病,在《内经》亦曰暑,以其发于 暑令也。故仲景以夏月感暑成病者名曰。盖暑者,皆热之类也。然尚有湿温一条未言, 但湿温即湿热也。须分两条,一者其人常伤于湿,因而感热为之湿温,病苦妄言,治在足 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前贤主以苍术石膏汤之用苍术、石膏、知母、甘草 ,但此病不易治。其时令湿热,亦曰湿温,叶氏有论,薛生白有暑湿者,条分缕晰,亦曰湿 热病论三十八条。余是附入。伤寒有五,《难经》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 病,而不知内伤寒症有五,一停饮、二伤食、三香港脚、四虚烦、五内痈也。同伤寒十二证, 一冬温,二寒疫,三瘟疫,四温病,五热病,六风温,七温疟,八湿温,九中,十温毒, 十一风湿,十二痉病。见清代《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欲正名,亦当知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