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28
- 帖子
- 20890
- 获得点赞
- 200
- 声望
- 68
□ 程凯杨金生王莹莹王宏才朱兵程莘农院士名医工作室
医者水平
“得气”和针灸医生针刺时的选穴是否精确,针刺手法是否娴熟、运用是否恰当有关。程莘农认为要在针刺的时候辨证论治,据证选穴,熟练针刺,行针才能有得气的感觉,也才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能够更好地得气,程莘农发展了“三才进针法”和创立了“指实腕虚运针法”。三才进针法,取意天、地、人三才,进针轻巧而迅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得气迅速,得气率高,疗效明显,且易学易用。这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最早的“三才法”的雏形。
“三才”,最早是道家的一种说法。《周易·系辞下》云:“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这里三才指的是天、人、地三者的变化规律。而针灸当中提出“三才”者,乃是元·窦汉卿的《针经指南·标幽赋》。其云:“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在这里指的是百会、璇玑、涌泉这三个分别位于人体头顶、中部和脚底的穴位,分别代表了天之阳气、人之宗气、地之阴精。
程莘农所擅长的这种“三才”进针方法,最早见于明代针灸名医徐凤所著《针灸大全》收录的《金针赋》。《金针赋》云:“凡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之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再停良久,却须退之针至人之分,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之泻。再停良久,却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明确指出了将穴位的浅、中、深归为天、人、地三层,然后进针时分三层逐步进针,行针时也按照不同的治疗目的,在天、人、地这三层采用不同的手法行针。程莘农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三才”进针行针法,并且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有所发挥。经过程莘农改进的“三才”进针法,仅进针这一操作,就将点穴、押指、穿皮、进针等融合为一体,在1~2秒钟内完成。这一针法具有无痛、快速等优点,同时使初学者便于掌握应用。
指实腕虚运针法,强调持针要有“手如握虎”之力,方能“伏如横弓,起如发机”,运针讲究指实腕虚,专心致意,气随人意,方使针达病所,气血和调,正胜邪去。此外,还有震颤催气法和飞旋行气法等独特手法。
医者水平
“得气”和针灸医生针刺时的选穴是否精确,针刺手法是否娴熟、运用是否恰当有关。程莘农认为要在针刺的时候辨证论治,据证选穴,熟练针刺,行针才能有得气的感觉,也才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能够更好地得气,程莘农发展了“三才进针法”和创立了“指实腕虚运针法”。三才进针法,取意天、地、人三才,进针轻巧而迅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得气迅速,得气率高,疗效明显,且易学易用。这种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最早的“三才法”的雏形。
“三才”,最早是道家的一种说法。《周易·系辞下》云:“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这里三才指的是天、人、地三者的变化规律。而针灸当中提出“三才”者,乃是元·窦汉卿的《针经指南·标幽赋》。其云:“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在这里指的是百会、璇玑、涌泉这三个分别位于人体头顶、中部和脚底的穴位,分别代表了天之阳气、人之宗气、地之阴精。
程莘农所擅长的这种“三才”进针方法,最早见于明代针灸名医徐凤所著《针灸大全》收录的《金针赋》。《金针赋》云:“凡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之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再停良久,却须退之针至人之分,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之泻。再停良久,却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明确指出了将穴位的浅、中、深归为天、人、地三层,然后进针时分三层逐步进针,行针时也按照不同的治疗目的,在天、人、地这三层采用不同的手法行针。程莘农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三才”进针行针法,并且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有所发挥。经过程莘农改进的“三才”进针法,仅进针这一操作,就将点穴、押指、穿皮、进针等融合为一体,在1~2秒钟内完成。这一针法具有无痛、快速等优点,同时使初学者便于掌握应用。
指实腕虚运针法,强调持针要有“手如握虎”之力,方能“伏如横弓,起如发机”,运针讲究指实腕虚,专心致意,气随人意,方使针达病所,气血和调,正胜邪去。此外,还有震颤催气法和飞旋行气法等独特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