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7/08
- 帖子
- 12067
- 获得点赞
- 48
- 声望
- 0
- 年龄
- 44
王庆国 李成卫
六经学说是《伤寒论》研究中最为重要、最为繁杂、分歧最大的一个学说。表面看,这些不同的六经学说是历代医家根据自己对经义的理解和实践体会建构的;但考察一下这些不同六经学说的六经概念的内涵、外延,学说主要的原理、建构的诊治体系以及学说的学术思想背景,可以发现六经学说伴随中医学外感病学术发展的一个演变史过程。深入探讨这一过程,尤其是探索六经学说及其体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对于指导仲景学说乃至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扩展,无疑有重大意义。
1 东汉时期:六经体现汉末经络学特点
“六经”、“三阴三阳”是《伤寒论》研究者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统称,原著中没有使用这两个概念(本文使用“六经”为其统称)。六经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原著中无疑是指经络,并具有汉末经络学的一般特点。
1.1六经病症与《灵枢•经脉》经脉病症有较高的吻合度
经络学中六脏六腑十二经相表里的模式建立于《内经》成篇较晚的《灵枢•经脉》篇,其时距离汉末张仲景时代不久。除厥阴病外,《伤寒论》六经提纲证的主症以及六经病下的具体条文的主症,在《灵枢•经脉》篇相应的经脉主病症中多能够找到相应的依据。如太阳病“头项强痛”,而《经脉》篇足太阳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以及“头痛”、“两耳无所闻”、“胁下硬满”,而《经脉》篇足少阳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头痛……目锐眦痛”,手少阳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醇醇),咽肿喉痹”;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而《经脉》篇足太阴脉“是动则病……腹胀善噫……食不下……溏”。
1.2经脉与“经脉穴”同名
汉代及汉以前针灸文献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经脉、手足腕踝部脉口、十二“经脉穴”有完全相同的名称,即以三阴三阳命名。例如“手太阴”(早期文献多作“臂太阴”)既可作为手太阴经脉的名称,也可指手太阴脉口(即寸口脉),又可指“手太阴”穴(即脉口脉动处,相当于“太渊”、“经渠”穴)。这在《伤寒论》中也有反应,如条8“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条343“灸厥阴”,以及《金匮玉函经》卷六第二十六“伤寒喉痹,刺手少阴。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其中,“足阳明”、“厥阴”、“手少阴”,不是指整个经脉,而是指足阳明经、足厥阴和手少阴经在腕踝部脉口的“经脉穴”。
1.3反映更早的针灸文献特点
《灵枢•经脉》是总结前人针灸文献编成的,其中保存了其前的文献。如《素问•脉解》、《经脉别论》等篇以心属阳明(心为广明藏)。《阴阳十一脉》足阳明“是动病:洒洒病寒,喜伸,数吹,颜黑,病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肝蹶,是阳明脉主治。其所产病:跗[上痹],膝跳,肠痛,腹外肿,心与肚痛,乳痛,颔颈痛,鼻鼽,颜痛,为十病。”其中,脏腑病症主要是心主神明失常的表现,没有胃肠症状。而《经脉》把足阳明经归于胃,而其内容是《阴阳十一脉》足阳明内容加上“贲响腹胀”等胃部病症。《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肝厥。是主血所生病者:中指不用,循足跗上、酐外廉、伏兔、股、气街乳、膺、皆痛,膝髌肿痛,大腹水肿,颈肿喉痹,口喁唇胗,鼽衄,狂疟温淫汗出。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伤寒论》阳明病主症有心烦、谵语、郑声、喜忘等心主神明失常的病症表现。
总之,《伤寒论》六经是指经络,与宋后不同,但只是汉末经络学水平。关于六经实质问题的争议,多由古今经络学差异引起。
2 隋唐时期:本《素问•热论》,逐一定经,主日传一经
自《伤寒论》成书到唐代,一些医学著作把《伤寒论》与《素问•热论》内容归在一起,以《素问•热论》“日传一经”为提纲归类《伤寒论》六经内容。如《诸病源候论》“伤寒诸候”二卷、“热病诸候”一卷,主要阐发仲景《伤寒论》与《素问•热论》的外感热病,从“伤寒一日候”至“伤寒六日候”,把《素问•热论》从太阳病到厥阴病逐一定义为“膀胱之经”、“胃之经”、“胆之经”、“脾之经”、“肾之经”、“肝之经”。因这一卷内容是《素问•热论》与《伤寒论》内容混讲,《素问•热论》的六经形证是以经络为基础,在叙述六经形证时都指出了其经络走向,如谓“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王冰注曰:上文云其脉连于风府,略言也。细而言之者,足太阳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故头项痛,腰脊强)”。故而可以认为,作者也把《伤寒论》六经等同为经络。
《外台秘要》按照《诸病源候论》中的伤寒一日候、二日候、三日候、四日候、五日候、六日候等罗列证候,再以仲景《伤寒论》原文中所提到的日期,用小建中汤、调胃承气汤、小柴胡汤,分别治疗二、三、五日的伤寒病。这是由于仲景《伤寒论》中,小建中汤条下有“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调胃承气汤条下有“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小柴胡汤条下有“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的字样,所以被王焘用于二、三、五日的伤寒病的治疗。王焘《外台秘要》伤寒四日、六日有证无方;“伤寒七日”条下云:“伤寒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尽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不除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是阴阳诸经络重受病故也。仲景《伤寒论》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人小便反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血。宜桂枝汤。”王焘《外台秘要》按患病日期,罗列方药的做法,虽然受了《素问•热论》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诸病源候论》起了更为直接地引导作用。
《医心方》与《外台秘要》一样,也是把伤寒病的患病日数,看得十分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按患病日期罗列方药。《医心方》“治伤寒一二日方”云:“《病源》论云:伤寒一日,大阳受病。大阳者,小肠之经也,故先受病。其脉始于腰脊,至于头项,故得病一日,而头项腰脊痛也。以下次第如常。葛氏(《肘后方》)云:伤寒有数种,庸人不能别,今取一药兼治者,若初举头痛发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此葱豉汤……”。《医心方》“治伤寒三日方”、“治伤寒四日方”、“治伤寒五日方”、“治伤寒六日方”、“治伤寒七日方”、“治伤寒八日方”,以及“治伤寒十日以上方”之中,虽然也是按患伤寒的日期列述方剂,但是都没有直接引用仲景《伤寒论》的方剂。这种“日传一经”的方法,为宋伤寒家批驳。
六经学说是《伤寒论》研究中最为重要、最为繁杂、分歧最大的一个学说。表面看,这些不同的六经学说是历代医家根据自己对经义的理解和实践体会建构的;但考察一下这些不同六经学说的六经概念的内涵、外延,学说主要的原理、建构的诊治体系以及学说的学术思想背景,可以发现六经学说伴随中医学外感病学术发展的一个演变史过程。深入探讨这一过程,尤其是探索六经学说及其体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对于指导仲景学说乃至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扩展,无疑有重大意义。
1 东汉时期:六经体现汉末经络学特点
“六经”、“三阴三阳”是《伤寒论》研究者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统称,原著中没有使用这两个概念(本文使用“六经”为其统称)。六经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原著中无疑是指经络,并具有汉末经络学的一般特点。
1.1六经病症与《灵枢•经脉》经脉病症有较高的吻合度
经络学中六脏六腑十二经相表里的模式建立于《内经》成篇较晚的《灵枢•经脉》篇,其时距离汉末张仲景时代不久。除厥阴病外,《伤寒论》六经提纲证的主症以及六经病下的具体条文的主症,在《灵枢•经脉》篇相应的经脉主病症中多能够找到相应的依据。如太阳病“头项强痛”,而《经脉》篇足太阳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以及“头痛”、“两耳无所闻”、“胁下硬满”,而《经脉》篇足少阳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头痛……目锐眦痛”,手少阳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醇醇),咽肿喉痹”;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而《经脉》篇足太阴脉“是动则病……腹胀善噫……食不下……溏”。
1.2经脉与“经脉穴”同名
汉代及汉以前针灸文献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经脉、手足腕踝部脉口、十二“经脉穴”有完全相同的名称,即以三阴三阳命名。例如“手太阴”(早期文献多作“臂太阴”)既可作为手太阴经脉的名称,也可指手太阴脉口(即寸口脉),又可指“手太阴”穴(即脉口脉动处,相当于“太渊”、“经渠”穴)。这在《伤寒论》中也有反应,如条8“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条343“灸厥阴”,以及《金匮玉函经》卷六第二十六“伤寒喉痹,刺手少阴。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其中,“足阳明”、“厥阴”、“手少阴”,不是指整个经脉,而是指足阳明经、足厥阴和手少阴经在腕踝部脉口的“经脉穴”。
1.3反映更早的针灸文献特点
《灵枢•经脉》是总结前人针灸文献编成的,其中保存了其前的文献。如《素问•脉解》、《经脉别论》等篇以心属阳明(心为广明藏)。《阴阳十一脉》足阳明“是动病:洒洒病寒,喜伸,数吹,颜黑,病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肝蹶,是阳明脉主治。其所产病:跗[上痹],膝跳,肠痛,腹外肿,心与肚痛,乳痛,颔颈痛,鼻鼽,颜痛,为十病。”其中,脏腑病症主要是心主神明失常的表现,没有胃肠症状。而《经脉》把足阳明经归于胃,而其内容是《阴阳十一脉》足阳明内容加上“贲响腹胀”等胃部病症。《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肝厥。是主血所生病者:中指不用,循足跗上、酐外廉、伏兔、股、气街乳、膺、皆痛,膝髌肿痛,大腹水肿,颈肿喉痹,口喁唇胗,鼽衄,狂疟温淫汗出。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伤寒论》阳明病主症有心烦、谵语、郑声、喜忘等心主神明失常的病症表现。
总之,《伤寒论》六经是指经络,与宋后不同,但只是汉末经络学水平。关于六经实质问题的争议,多由古今经络学差异引起。
2 隋唐时期:本《素问•热论》,逐一定经,主日传一经
自《伤寒论》成书到唐代,一些医学著作把《伤寒论》与《素问•热论》内容归在一起,以《素问•热论》“日传一经”为提纲归类《伤寒论》六经内容。如《诸病源候论》“伤寒诸候”二卷、“热病诸候”一卷,主要阐发仲景《伤寒论》与《素问•热论》的外感热病,从“伤寒一日候”至“伤寒六日候”,把《素问•热论》从太阳病到厥阴病逐一定义为“膀胱之经”、“胃之经”、“胆之经”、“脾之经”、“肾之经”、“肝之经”。因这一卷内容是《素问•热论》与《伤寒论》内容混讲,《素问•热论》的六经形证是以经络为基础,在叙述六经形证时都指出了其经络走向,如谓“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王冰注曰:上文云其脉连于风府,略言也。细而言之者,足太阳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故头项痛,腰脊强)”。故而可以认为,作者也把《伤寒论》六经等同为经络。
《外台秘要》按照《诸病源候论》中的伤寒一日候、二日候、三日候、四日候、五日候、六日候等罗列证候,再以仲景《伤寒论》原文中所提到的日期,用小建中汤、调胃承气汤、小柴胡汤,分别治疗二、三、五日的伤寒病。这是由于仲景《伤寒论》中,小建中汤条下有“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调胃承气汤条下有“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小柴胡汤条下有“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的字样,所以被王焘用于二、三、五日的伤寒病的治疗。王焘《外台秘要》伤寒四日、六日有证无方;“伤寒七日”条下云:“伤寒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尽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不除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是阴阳诸经络重受病故也。仲景《伤寒论》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人小便反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血。宜桂枝汤。”王焘《外台秘要》按患病日期,罗列方药的做法,虽然受了《素问•热论》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诸病源候论》起了更为直接地引导作用。
《医心方》与《外台秘要》一样,也是把伤寒病的患病日数,看得十分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按患病日期罗列方药。《医心方》“治伤寒一二日方”云:“《病源》论云:伤寒一日,大阳受病。大阳者,小肠之经也,故先受病。其脉始于腰脊,至于头项,故得病一日,而头项腰脊痛也。以下次第如常。葛氏(《肘后方》)云:伤寒有数种,庸人不能别,今取一药兼治者,若初举头痛发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此葱豉汤……”。《医心方》“治伤寒三日方”、“治伤寒四日方”、“治伤寒五日方”、“治伤寒六日方”、“治伤寒七日方”、“治伤寒八日方”,以及“治伤寒十日以上方”之中,虽然也是按患伤寒的日期列述方剂,但是都没有直接引用仲景《伤寒论》的方剂。这种“日传一经”的方法,为宋伤寒家批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