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素问》名词考辨三则 河间金栋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素问》名词考辨三则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2010年第28卷第3期P20-22)
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 金 栋 李冬梅

摘要:⑴“皆鬲偏枯”一词出自《素问•大奇论》。历代注家解释不一,主要是对“鬲”字强解难懂。通过考察《诸病源候论》等书,认为“鬲”字为“为”字之讹,“皆鬲偏枯”当为“皆为偏枯”。 ⑵“皮(骨盾)”一词,见于《素问•长刺节论》。历代《内经》注家或解释为“皮腯”,或解释为“皮(骨舌)”,亦有解释为“皮膸”者,其分歧的关键主要是对“(骨盾)”字的注释不一。通过考证并参阅历代医家的相关注释及《汉语大字典》的解释后认为,“(骨盾)”字当读腾,音teng。“皮(骨盾)”,指脐下皮肉坚(肥)厚之处。 ⑶《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消环”一词,历代《内经》注家或尊王冰之注认为是“消散环周”,或认为是“消渴”病证而环转自愈等,莫衷一是。经参阅《甲乙》、《脉经》、《千金》及《太素》等典籍校勘考证后认为,“消环”当为“消渴”,“环”乃“渴”字之误。
关键词:素问 名词 训诂

一、皆鬲偏枯

1. 经文 《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2. 疑义 经文中“皆鬲偏枯”历代注家所释不一。如隋唐•杨上善《太素•卷十五•五脏脉诊》云:“胃之与心,二者同病,名鬲偏枯。”[1]明•张介宾《类经•卷六•脉色类》:“胃为水谷之海,心为血脉之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致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2]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言胃心之脉,有为膈证与偏枯者……盖膈者,膈膜也。”[3]明•吴昆《素问吴注》:“隔,阴阳闭绝也;偏枯,手足不用也。”[4]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将“皆鬲偏枯”径改为“背鬲偏枯”,注云:“心脉复小坚急,不能合胃脉而行于前后,则背膈偏枯。”[5]清•张志聪《素问集注》:“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膈偏枯。膈者,里之膈肉……膈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症,故名曰膈偏枯也……膈偏枯者,只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6]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研》云:‘鬲是胃病,不与偏枯相类。盖鬲字句绝,偏枯连下读。”[7]

由上述诸家注释可以看出,主要是对“鬲”字强解难懂。综合上述诸家之注释,其义有:①鬲通隔,指隔绝不通。如张介宾、吴昆等。②鬲通膈,指膈膜、膈证。如马莳。③鬲通膈,指膈(鬲)偏枯。如杨上善、张志聪等。④指胃病。如日人•伊泽裳轩。上述诸解皆欠妥,兹不揣浅陋,小辨于下。

3. 释疑 皆鬲偏枯,《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作“皆为偏枯”[8]。经文中之“鬲”字,当系“为”字之讹,因形似致传抄致讹。如清•周学海注云:“隔当作为。”(《周学海医学全书•内经评文》)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皆鬲偏枯:诸注皆委曲求通而终不可通,难在鬲字上。郭氏《素问校注》云:‘鬲字误,应作为,二字古文形似致误。皆为偏枯,与上皆为瘕、皆为疝,句法一致。《全生指迷方》引,鬲作为,亦可证。’其说当是。”[9] 根据经文“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之句义,此当系“皆为偏枯”,即“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为偏枯”,正三句对举,句法相同,经义甚明。

4. 结语 综上所述,鬲,当作“为”,形似传抄致讹。“皆鬲偏枯”,当作“皆为偏枯”,与“皆为瘕”、“皆为疝”句法相同,如此始合经旨之义。

二、皮(骨盾)

1. 经文 《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

2. 疑义 经文“皮骨盾”一词,历代医家注释不一。如唐•王冰注:“皮(骨盾),谓脐下同身寸之五寸横约文。”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释音,‘皮(骨盾)’作‘皮(骨舌)’,苦末反,是‘(骨舌)’误作‘(骨盾)’也。及遍寻《篇》《韵》中无(骨盾)字,只有(骨舌)字。‘(骨舌)’,骨端也。皮(骨舌)者,盖谓脐下横骨之端也。全元起本作‘皮髓’,元起注云:‘脐旁埵起也’。亦未为得。”[10]明•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云:“(骨盾)字,遍考《韵》《篇》皆无,全元起本作‘髓’字,于义亦未为得。《新校正》云当作皮(骨舌),(骨盾)字误也,其说近理。释义云:(骨舌),骨端也。(骨舌),音括。”[2]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按:旧本《新校正》因韵书无‘(骨盾)’字,遂欲以‘(骨舌)’字易之。按:‘(骨舌)’,音括。《灵枢•师传篇》有‘(骨舌)骨有余,以候(骨曷)骬’,则‘(骨舌)’字,信可训为骨端也,但以此代‘(骨盾)’字未安。愚意《内经》中有应用肉旁者,每以骨旁代之;有应用骨旁者,每以肉旁代之。故近有《同文录》,膀有(骨旁),腘有(骨国),则(骨盾)可作腯……‘皮(骨盾)’,原非穴名,愚意自少腹之皮肥厚以下,尽其少腹内取穴而止。王注谓皮腯在脐下同身寸之五寸,则是曲骨穴也。夫既曰曲骨,则当言为以上,不宜言以下也。”[3]清•张志聪《素问集注》云:“‘(骨盾)’作腯,肌厚也。谓下至少腹间,视皮之肌厚处,即下针取之。”[6]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云:“(骨盾),腯同,音突……腯,肥厚也。”[5]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云:“桂山先生曰:按(骨盾),字书无所考。熊音,徒骨切。盖以为腯字,腯,音突。马说本此。志、高并同。张注仍《新校正》,今从之。”[7]桂山先生指丹波元简《素问识》。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皮(骨盾)”释义有三 :(1)指脐下五寸横约文,如王冰。(2)指脐下横骨之端,如《新校正》、张介宾等。(3)指脐下皮肉肥厚处,如全元起(脐旁埵起亦肥厚之义)、马莳、张志聪、高士宗、桂山先生(丹波元简)等。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编《中国医籍字典》认为,(骨盾),音(tu)凸,上述三义皆录而释之。而现今互联网的注释亦音凸(tu 突),义指脐下五寸横约文。妥否?

3. 释疑 据经文分析,王冰注“脐下同身寸之五寸横约文”,显然义理难通。马莳云:“王冰谓皮腯在脐下同身寸之五寸,则是曲骨穴也。夫既曰曲骨,则当言为以上,不宜言以下也。”而《新校正》谓“脐下横骨之端”,亦失公允。胡天雄《素问补识》云:“详考其义,既云‘刺皮(骨盾)以下’,以(骨盾)与皮连词,则骨端之说自然不能成立。林校‘皮(骨舌)者,谓脐下横骨之端’,与下句‘至少腹而止’更相枘凿。”[9]清•张琦《素问释义》云:“ 按经曰‘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不得指脐下五寸,并不得云脐下横骨之端,当以全氏义为得矣。”故马莳等注释为“皮肉肥厚处”,当与经旨相吻。

(骨盾),确有其字,乃一方言用字,音腾 teng。《汉语大字典》云:“(骨盾),teng,《吴下方言考》音腾。方言。皮肉坚厚处。清•胡文英《吴下方言考•佳韵》:‘(骨盾),音腾。《素问》: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骨盾),皮肉坚厚处,谓脐下也。吴中谓皮厚曰厚(骨盾)(骨盾),谶颜厚者曰(骨盾)皮’。”笔者据此考证后认为,(骨盾)当读腾 teng音[11,12]。至此,“皮(骨盾)”一词,其音义焕然冰释。此与马莳等所注之义虽吻合,但不读“腯”tu音,亦非“(骨舌)”字。

皮(骨盾),《太素•杂刺》作“腹脐”。腹脐即肚脐,其下皮肉多坚(肥)厚,与(骨盾)字之义相吻。刺肚脐以下,皮肉坚(肥)厚处,至少腹而止,语义明了。故《素问补识》所云:“原文当从《太素》为是。”[9]

“皮(骨盾)”一词,主要是历代注家对“(骨盾)”字认识不一。因《新校正》语“遍寻《篇》《韵》等字书中无‘(骨盾)’字,只有‘(骨舌)’字”而致众说不一。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13]收录此字时,也无读音,是据《新校正》作“(骨舌)”释。

4. 结语 综上所述,皮(骨盾),指脐下皮肉坚(肥)厚处。(骨盾),音腾,teng ,非读腯tu音,亦非“(骨舌)”字。此句之义指“病在少腹(小肠)有积,刺肚脐以下皮肉坚(肥)厚处之穴位,至少腹而止”,如此始合经旨。

三、消环

1. 经文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心脉……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

2. 疑义 对经文中“消环”一词的解释,历代《内经》注家所释不一。如唐•王冰注云:“‘消’谓消散,‘环’谓环周。言其经气,如环之周。”[10]后世《内经》注家或多宗其说,如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其脉若软而散,则刚刚渐柔,当完一周日之时,而病自已矣。”[3]明•吴昆《素问吴注》云:“‘软而散’,心脉和也。病当消去,期经行一环而自已。”[4]明•张介宾《类经六卷•脉色类》云:“消,尽也;环,周也。谓期尽一周而病自已矣。”[2] 而时贤张登本、武长春主编《内经词典》亦尊王冰注而释为“消散”[13]之义。

但也有持不同观点者,如清•张志聪等认为“当消”句读,而“环”连下句。“消”者,谓消渴(瘅)之病也;“环”者,环转也。《素问集注》云:“《灵枢经》曰:‘心脉微小为消瘅。’盖心液不足则火郁,而为消渴之病。心藏神,得神机环转,而病自已也。”[6]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心液内虚,故当消渴。心藏神,神机环转,消渴自愈,故环自已。”[5]然亦有不同意“消”系“消渴”者,如清•汪昂云:“志聪注:消,谓消渴,非。”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研》云:按‘消渴’之目,始于《伤寒论》,《奇病论》转为消渴。《甲乙》渴,作‘瘅’。它篇未有云‘消渴’者,则此篇所言,亦必非消渴可知焉。”[7]《研》指日本•稻叶通达的《素问研》。而清•尤怡《医学读书记•甲乙之误》则云:“‘软而散’者,不足之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处;心不足则精神为消,如卑惵、遗亡、恐惧之类是也。‘环自已’者,言经气以次相传,如环一周,复至其本位,而气自复,病自已也……《甲乙经》‘环’作‘渴’,非。”[14]

由以上可看出,“消环”之义有三:⑴指消散环周,如王冰、马莳、吴昆、张介宾及《内经词典》等;⑵指消渴病,可环转(自愈),如张志聪、高士宗等;⑶指精神虚弱证,可环转(自愈),如尤怡。那么到底哪种解释妥当呢?

3. 释疑 当消环,《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作“病消渴”,《脉经•卷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作“当病消渴”,《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作“当病痟渴”。《太素•卷十五•五脏脉诊》作“当消渴”。以上四种沿乘《内经》的重要典籍,皆在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是校勘《内经》不可或缺的重要他校本。上述四种古籍中“环”皆作“渴”,故《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环’作‘渴’”[10]。由此可见,消环当作“消渴”,乃“渴”误作“环”也,究其因系传抄刊刻致误。所以由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共同校释的《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中,经旨原文直接使用“消渴”[15]二字,以厘正“消环”之误。

虽张志聪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云“心脉……微小为消瘅”来解释心脉软散,从而证明“消”即“消瘅”之病证,然而《灵枢经》本篇尚有肺、肝、脾、肾四脏之“微小为消瘅”之论,非独心脉,故张氏之解恐有牵强附会之嫌,因此汪昂云“志聪注:消,谓消渴,非。”不无道理。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下文中有云“肺脉……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肝脉……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胃脉……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胻肿”、“肾脉……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 根据校勘中本校的方法,即以本篇内容中“灌汗、溢饮、食痹、足胻肿、少血”等皆是病证(症)名称而言,心脉软散者,亦当系病证(症)名称,正“消渴”之病证,而“消环”显然不符。诚如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所云:“诸注消散环周之说,均本王注,详考全文当以消渴为是。”[9]

4. 结语 综上所述,“消环”一词,当为“消渴”。“环”乃“渴”字之误。《甲乙》、《脉经》、《千金》及《太素》所载为是。

参考文献
1.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84-485
2.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69,754,159
3.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415,453-454,165
4.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08,79
5.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29,361,123
6.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418,458,152
7.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197,1274,439
8.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
9.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18,336-337,337,117
10.王冰注解,林亿补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30-331,120,120
11.金栋.(骨盾)字音义辨疑[J].四川中医,1992,(2):5
12.金栋.内经词典若干注音辨析[J].杏苑中医文献杂志,1993,(3):22
13.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77,306
14.尤怡.医学读书记[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10
15.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30
(收稿日期:2009-09-21)

2010-07-18.
 
咬文嚼字,一字一读,非十年苦功不可,敬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