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6
- 获得点赞
- 257
- 声望
- 63
某中年职工,突发心脏病送医院抢救,最后确诊为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他大惑不解:“我从来没有得过糖尿病,也没有任何症状啊?”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仝小林教授介绍,现在,这种症状不典型的病人并不少见,不断变化的疾病进程已经给古老的中医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课题。
证型变化--已不是“原装疾病”
我国的医疗体系由中医、西医组成,西医占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医疗和行为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冲击了中医的医疗市场,同时也对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仝小林介绍。
在西医出现之前,人类疾病的发展变化基本上是疾病自身规律所决定的。但随着西医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患者往往是看西医疗效不好才改看中医。经西医医治后疾病的演变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必然影响到以后中医的辨证以及诊治结果。
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时引起口干口渴、多食易饥、消瘦等症状,中医多用三消辨证,证型以阴虚、气阴两虚为主;而现代的糖尿病患者经西药降糖后,血糖迅速控制,“三多一少”症状往往很快消失,而较多地表现为郁热、痰湿、瘀血等“另类”证候。又如冠心病、动脉闭塞症患者,在接受了动脉搭桥手术或介入治疗后,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瘀血痹阻的证候也就随之减轻或消失。疾病演变过程的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中医按照实际病证的证型重新进行研究和辨治。
靶点变化--减少西药副作用
西医在某些疾病治疗上进展很快,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使得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比如,未经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而大量使用激素后,则往往会出现面红赤、起痤疮等热毒湿毒、阴虚火旺之证,日久还会引起阴津耗伤表现。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均会出现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脾虚胃热的症状。腹部手术患者常出现腹胀疼痛、大便不通等胃气不降、瘀热互结证的表现。
“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西医药疗效快而显著,中医药则多处于辅助地位,我们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重新定位中医药对这类疾病的靶点,将重心放在减轻西医药的副作用上。”仝小林说。
新课题--有病无证
目前亚健康状态者越来越多。亚健康的特点是有证无病,西医对其还没有很好的对策,这正是中医需要充分发挥的强项。
然而,西医的进展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细致入微,不少还没有出现症状的疾病借助仪器和检查,已能在早期得到诊断。比如生化检查可以诊断出糖尿病、肾炎;胃镜、肠镜可以发现无症状的胃肠疾病;超声、CT等可早期发现肿瘤;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糖尿病眼底病变等。而传统的中医辨证对此则是弱项,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患者外在临床表现的宏观认识上,没有证就无法诊断。
如何扬长避短?仝小林的看法是:“必须发展中医的微观辨证方法,延伸传统的中医四诊手段。在现阶段,突破中医重宏观轻微观的弊病,深刻认识疾病的微观和内在表现,已成为现代中医全新的课题。”
诊断新内容--辨病
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基本上是症状诊断,即以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作为诊断的根据。仝小林认为这种诊断是比较模糊和不够全面的:“传统中医认为是某一种病的临床表现,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认识则可能会是几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比如以心口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可以将其诊断为“胸痹”,而西医诊断则包括了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食道裂孔疝、颈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病。再如糖尿病与尿崩症患者都有大量饮水的症状,中医都将其诊断为“消渴”,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简单照搬古人关于胸痹、消渴等病的辨证以及治疗经验,肯定是难以奏效或者效果南辕北辙。
现代中药--有无原来的性味功能
近百年来,中药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药有效成分被发现,并证实了其疗效,阐明了作用机理。某些有效成分能够进行大量提取或人工合成,而且已经开始应用在中成药的生产之中。“这些被提纯或者人工合成的中药还具备原来的性味和功能主治吗?临床上应按照其原来的性味归经潜方用药,还是按照其药理机理用药?尤其是传统的药物认识和现代药理不相符合时又应如何用药?”仝小林提出了一个临床上非常实际也亟待解答的问题。
确实,不仅中药研究日新月异,而且现代中药制剂也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由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出了颗粒剂、喷雾剂、滴丸、注射剂、免煎中药等多种剂型。用现代制剂加工过的中药,其作用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疾病有哪些影响?又应如何合理调配使用、准确掌握?不难看出,正确认识和应用现代中药,也是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总之,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再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经验来生搬硬套现在的新问题了。仝小林说:“正确的态度是,努力学习并力求精通中西医两种医学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并发展中医理论和临床疗效,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使中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证型变化--已不是“原装疾病”
我国的医疗体系由中医、西医组成,西医占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医疗和行为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冲击了中医的医疗市场,同时也对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仝小林介绍。
在西医出现之前,人类疾病的发展变化基本上是疾病自身规律所决定的。但随着西医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患者往往是看西医疗效不好才改看中医。经西医医治后疾病的演变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必然影响到以后中医的辨证以及诊治结果。
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时引起口干口渴、多食易饥、消瘦等症状,中医多用三消辨证,证型以阴虚、气阴两虚为主;而现代的糖尿病患者经西药降糖后,血糖迅速控制,“三多一少”症状往往很快消失,而较多地表现为郁热、痰湿、瘀血等“另类”证候。又如冠心病、动脉闭塞症患者,在接受了动脉搭桥手术或介入治疗后,血液循环得到明显改善,瘀血痹阻的证候也就随之减轻或消失。疾病演变过程的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中医按照实际病证的证型重新进行研究和辨治。
靶点变化--减少西药副作用
西医在某些疾病治疗上进展很快,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使得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比如,未经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而大量使用激素后,则往往会出现面红赤、起痤疮等热毒湿毒、阴虚火旺之证,日久还会引起阴津耗伤表现。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均会出现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脾虚胃热的症状。腹部手术患者常出现腹胀疼痛、大便不通等胃气不降、瘀热互结证的表现。
“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西医药疗效快而显著,中医药则多处于辅助地位,我们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制定最佳治疗方案,重新定位中医药对这类疾病的靶点,将重心放在减轻西医药的副作用上。”仝小林说。
新课题--有病无证
目前亚健康状态者越来越多。亚健康的特点是有证无病,西医对其还没有很好的对策,这正是中医需要充分发挥的强项。
然而,西医的进展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细致入微,不少还没有出现症状的疾病借助仪器和检查,已能在早期得到诊断。比如生化检查可以诊断出糖尿病、肾炎;胃镜、肠镜可以发现无症状的胃肠疾病;超声、CT等可早期发现肿瘤;眼底检查可以发现糖尿病眼底病变等。而传统的中医辨证对此则是弱项,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患者外在临床表现的宏观认识上,没有证就无法诊断。
如何扬长避短?仝小林的看法是:“必须发展中医的微观辨证方法,延伸传统的中医四诊手段。在现阶段,突破中医重宏观轻微观的弊病,深刻认识疾病的微观和内在表现,已成为现代中医全新的课题。”
诊断新内容--辨病
传统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基本上是症状诊断,即以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作为诊断的根据。仝小林认为这种诊断是比较模糊和不够全面的:“传统中医认为是某一种病的临床表现,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认识则可能会是几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比如以心口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可以将其诊断为“胸痹”,而西医诊断则包括了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食道裂孔疝、颈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病。再如糖尿病与尿崩症患者都有大量饮水的症状,中医都将其诊断为“消渴”,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简单照搬古人关于胸痹、消渴等病的辨证以及治疗经验,肯定是难以奏效或者效果南辕北辙。
现代中药--有无原来的性味功能
近百年来,中药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药有效成分被发现,并证实了其疗效,阐明了作用机理。某些有效成分能够进行大量提取或人工合成,而且已经开始应用在中成药的生产之中。“这些被提纯或者人工合成的中药还具备原来的性味和功能主治吗?临床上应按照其原来的性味归经潜方用药,还是按照其药理机理用药?尤其是传统的药物认识和现代药理不相符合时又应如何用药?”仝小林提出了一个临床上非常实际也亟待解答的问题。
确实,不仅中药研究日新月异,而且现代中药制剂也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由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出了颗粒剂、喷雾剂、滴丸、注射剂、免煎中药等多种剂型。用现代制剂加工过的中药,其作用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疾病有哪些影响?又应如何合理调配使用、准确掌握?不难看出,正确认识和应用现代中药,也是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总之,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再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经验来生搬硬套现在的新问题了。仝小林说:“正确的态度是,努力学习并力求精通中西医两种医学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并发展中医理论和临床疗效,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使中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