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仅仅是借花献佛,把最近论坛里介绍如何学中医的一些帖子精简摘要出来(主要是提供一个给初学者的书目,做一个学习纲要),供初学者参考选择。要想知道为什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读书,还请参照原贴的内容。
如何精通中医——医者佛提供一份学医的书单
修德:
1) 周凤梧的《名老中医之路》、李可的《人体阳气与疾病》以及刘力红的《思考中医》
2)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学医:
1)《黄帝内经》+《四圣心源》(要求背诵),参考张景岳的《类经》、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以及汪机的《读素问钞》
2)《难经》+滑寿的《难经本义》
3)《神农本草经》,参考黄杰熙评释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问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辩录》,另外中医大学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药学》
4)《伤寒杂病论》+可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讲义》 (中医规划教材,梅国强主编)、曹穎甫的《经方实验录》 、舒馳遠的《新增傷寒集註》,以及黄元御和郑钦安的书
***如果坚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上面的任务
传统文化:
1)《易经》,参考李阳波的《运气学导论》、唐容川的《医易通说》、鄒學熹的《醫易滙通》以及南怀瑾的《易经杂说》
2)《道德经》,参考南怀瑾的《老子他说》
3)《古文观止》,中医大学课本《医古文》,王力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选其一。
后世精华:
1) 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
2) 卢崇汉《扶阳讲记》,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陈修园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徐灵胎医学全书》范中林《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余听鸿《余听鸿医案》,吴佩衡《吳佩衡醫案》, 中张锡纯《醫學衷中參西錄》,周慎斋《医家秘奥》,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陈朝祖《中医治法与方剂》,李时珍《濒湖脉学》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証,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喻嘉言《寓意草》,皇甫谧《針灸甲乙經》,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第三版) ,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證疑難病經驗專輯》,喻嘉言《醫門法律》,胡慎柔《慎柔五書》,周楣聲《灸绳》,邹澍《本经疏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如何精通中医——医者佛提供一份学医的书单
修德:
1) 周凤梧的《名老中医之路》、李可的《人体阳气与疾病》以及刘力红的《思考中医》
2)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学医:
1)《黄帝内经》+《四圣心源》(要求背诵),参考张景岳的《类经》、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以及汪机的《读素问钞》
2)《难经》+滑寿的《难经本义》
3)《神农本草经》,参考黄杰熙评释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问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辩录》,另外中医大学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药学》
4)《伤寒杂病论》+可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讲义》 (中医规划教材,梅国强主编)、曹穎甫的《经方实验录》 、舒馳遠的《新增傷寒集註》,以及黄元御和郑钦安的书
***如果坚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上面的任务
传统文化:
1)《易经》,参考李阳波的《运气学导论》、唐容川的《医易通说》、鄒學熹的《醫易滙通》以及南怀瑾的《易经杂说》
2)《道德经》,参考南怀瑾的《老子他说》
3)《古文观止》,中医大学课本《医古文》,王力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选其一。
后世精华:
1) 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
2) 卢崇汉《扶阳讲记》,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陈修园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徐灵胎医学全书》范中林《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余听鸿《余听鸿医案》,吴佩衡《吳佩衡醫案》, 中张锡纯《醫學衷中參西錄》,周慎斋《医家秘奥》,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陈朝祖《中医治法与方剂》,李时珍《濒湖脉学》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証,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喻嘉言《寓意草》,皇甫谧《針灸甲乙經》,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第三版) ,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證疑難病經驗專輯》,喻嘉言《醫門法律》,胡慎柔《慎柔五書》,周楣聲《灸绳》,邹澍《本经疏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