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脉解篇"六经新诠:基于文字考辨与符号化模型

tungchan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22/02/09
帖子
1372
获得点赞
236
声望
63
年龄
60
所在地
香港
"脉解篇"六经新诠:基于文字考辨与符号化模型

### **简化版:《脉解篇》六经时序新解——破除千年历法迷思**

#### **一、最简核心理论**
1. **发现古籍笔误**
- 原文"十月少阴腰痛"实为"七月"之误(古代"七"与"十"字形易混)
- 七月对应地支"申",少阴经应配申位(非原说的亥月)

2. **六经的密码**
《内经》实际只用6个关键地支(辰、午、申、戌、子、寅),每经对应一个地支时段
| 六经 | 地支 | 简化含义 |
|------|------|------------------|
| 太阳 | 辰 | 清阳气初升 |
| 阳明 | 午 | 正阳光最盛 |
| 少阳 | 申 | 下午阳气转弱 |
| 少阴 | 戌 | 傍晚阴气渐起 |
| 太阴 | 子 | 夜阴寒最重 |
| 厥阴 | 寅 | 凌晨阴尽阳生 |

用这个六支,似乎比用六经还要简便,不是吗?

3. **完美配对法则**
- 辰↔戌、午↔子、申↔寅 三组"死对头"
- 例:阳明经(午)出现问题,太阴经(子)必受影响

#### **二、为何抛弃传统月份说法?**
1. **原文自相矛盾**
- 太阳经既说配正月(寅),又说"辰月太阳",显然有误
- 少阴配十月(亥)与肾阳虚的冬季特性不符

2. **更合理的解释**
- 六经本质是**每日气血循环规律**(非全年月份)
- 地支只是标记符号(如辰=早晨,午=中午)

#### **三、理论突破点**
1. **破解"正月太阳寅"之谜**
- 寅本该属厥阴经,原文系误将"太阳"错配
- 正解:太阳经归辰(清晨),厥阴经归寅(凌晨)

2. **甩掉复杂历法包袱**
- 无需纠结十干历、十二支历之差异,又或是岁差之调整
- 只需记住:六经对应一天中的6个时段(每段4小时)

#### **四、如何理解新模型?**
```mermaid
graph LR
早晨[辰时太阳]-->中午[午时阳明]-->下午[申时少阳]
傍晚[戌时少阴]-->深夜[子时太阴]-->凌晨[寅时厥阴]
```
- **白天三部曲**:阳气生→盛→衰
- **黑夜三部曲**:阴气生→盛→衰

这生盛衰也就是把年周期改为日周期之主要原因。即年周期无这样的生盛衰。为何没有?不是共用同一个模型的吗?

生盛衰能取代开阖枢否?
开阖枢是知识加密否?它是镜像否?
五角星形之五行学说会有两个开阖枢否?


#### **五、与传统说法对比**
| 争议点 | 旧说 | 新解 |
|--------------|-------------------|-------------------|
| 少阴经月份 | 错误配十月(亥) | 正确配七月(申) |
| 太阳经定位 | 混乱(寅/辰) | 固定清晨(辰) |
| 对冲关系 | 缺失 | 三组严格配对 |

最后结果:
1,先把少阴的十月还原为七月。
2,再把"肾也" 也还原为"申也" 。
3,太阳与厥阴,其月份(正月与三月)互换。
4,七月与九月,其六经(少阳与少阴)互换。

#### **六、为什么可信?**
1. **文字学证据**
- 马王堆汉简中"七"常被误写为"十"

2. **逻辑自洽**
- 修正后,六经再无矛盾配对
- 昼夜各三经,阴阳完全平衡

3. **与《伤寒论》暗合**
- 张仲景"六经欲解时"虽不同,但同样忽略月份

#### **七、几句话总结**
《脉解篇》的六经时序,本质是古人用6个地支符号描述人体每日气血盛衰规律,后世误将符号当作月份,导致千年争议。今删繁就简,回归本质。

就是这样,从反对地支配年周期的月份开始,到最后结果日周期的它又兼容了年周期。
至此《内经》它方能彻底摆脱"土枢四象历"之包袱(虽然此包袱它从未曾背负过,而以往之图皆为逆转,如今终于可以顺转了),自此也可使用廿四节气矣!

附录:

太阳者,辰也,三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

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

少阳者,申也,七月万物阳气皆伤,故腰痛也。(原为十月后改为七月秋始。而少阴者丶肾也,肾与申音近而误,据七月份气象更正。)

少阴者,戌也。九月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心脇痛也。

太阴者,子也,十一月万物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

厥阴者,寅也,正月阴中之阳,邪在中,故曰㿉疝少腹肿也。(原先三月阳中之阴,三月当是阳中之阳,这可以参考《金匮真言》之说)

这些错误,似是老师刻意设下之问题。
若这是考卷,那些为内经作注解之后学讲者们,应该就会有很多人皆不合格矣!!!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