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十二经循行顺序图

江海余生

声名远扬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0
帖子
8502
获得点赞
1700
声望
113
画了一个十二经循行顺序和时辰对应图:083:
28b0046e-5acf-4a8b-a769-1d8a1417c776.png
 
质疑十二经循行顺序图。1)经脉数量不对。参与经脉大循环的经脉数量是二十八条经脉,十二经脉少了点;2)长度不对。二十八条经脉最短的有效长度是十六丈二尺。十二经脉的长度只有六丈六尺;3)接续不对。肝经接续的经脉不是肺经而是督脉,接续点在百会穴。一侧的任脉接续对侧的肺经;4)不是双侧同名经脉并行而是单侧十四经脉循行结束后再到对侧十四经循行。循环往复;5)经脉之间的衔接线并非只有单线也有双线、四线和六线;6)循环的时间不对。二十八脉循环一周需要14.4分钟。如果流速不变的话时间就明显不对了。循环的频率也就不对了。不知道是教材写错了还是老师给讲错了。但凡动点脑子也不会得出如此不合逻辑的结论。
 
质疑十二经循行顺序图。1)经脉数量不对。参与经脉大循环的经脉数量是二十八条经脉,十二经脉少了点;2)长度不对。二十八条经脉最短的有效长度是十六丈二尺。十二经脉的长度只有六丈六尺;3)接续不对。肝经接续的经脉不是肺经而是督脉,接续点在百会穴。一侧的任脉接续对侧的肺经;4)不是双侧同名经脉并行而是单侧十四经脉循行结束后再到对侧十四经循行。循环往复;5)经脉之间的衔接线并非只有单线也有双线、四线和六线;6)循环的时间不对。二十八脉循环一周需要14.4分钟。如果流速不变的话时间就明显不对了。循环的频率也就不对了。不知道是教材写错了还是老师给讲错了。但凡动点脑子也不会得出如此不合逻辑的结论。
请看标题
 
还是补充一下资料,免得又有人觉得我不懂其它经络知识:021:

中医将经络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按照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又将身体各层次分为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正经:,
手足三阴经三阳经,名称如上图所示,总结下来循行规律如下:
手三阴经胸走手,手三阳经手走头,足三阳经头走足,足三阴经足走腹,在胸腹与五脏六腑相互络属。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冲脉,带脉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 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

十二皮部
出《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又作“皮之十二部”、“皮部”。手足同名经脉皮部按“上下同法”合而为六经,各有皮部专名:太阳为关枢,少阳为枢持、阳明为害蜚,太阴为关蛰,少阴为枢儒(一作糯),厥阴为害肩。
十二皮部之分区中。布满络脉,故《素问·皮部论》每言“视其部中有浮络者”,十二皮部位属浅表,重点在于各经络脉之分布循行,病邪由外袭表入里或各经间传变影响,会导致十二皮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瘙痒、敏感、斑疹、划痕等异常反映,由此成为经络理论中诊断和判定病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素问·皮部论》讲:“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百度资料
 
请看标题
经脉有十四条你用十二条经脉对应十二时辰,那么任督经脉该如何应对?姬昌建立十二经脉体系为时过早。为什么岐伯没有建立十经脉体系?这就如十进制的基本数字有十个,你仅用了八个数字建立了一个八进制。
 
经脉有十四条你用十二条经脉对应十二时辰,那么任督经脉该如何应对?姬昌建立十二经脉体系为时过早。为什么岐伯没有建立十经脉体系?这就如十进制的基本数字有十个,你仅用了八个数字建立了一个八进制。
你搞错了,这不是我建立的,我只是画了个图。
上面的资料你没看明白吗?奇经八脉是调节正经气血的。
十二经对应十二时辰古已有之,有个歌诀叫做十二经纳干支歌出自《针灸大成》分别将天干地支和十二经对应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最后编辑:
你搞错了,这不是我建立的,我只是画了个图。
上面的资料你没看明白吗?奇经八脉是调节正经气血的。
十二经对应十二时辰古已有之,有个歌诀叫做十二经纳干支歌出自《针灸大成》分别将天干地支和十二经对应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肯定不是你搞的,因为古来就有了。
说说奇经八脉是咋回事。在古代人们很早就用刺激穴位的方法诱发经脉感传了。只不过这个方法诱发的经脉感传并非是单一的经脉。刺激穴位诱发的经脉感传有以下三种类型:1)本经的感传线(例如《灸经》);2)交会经脉的感传(只在于交会穴才有);3)泛经的感传线。泛经古代叫络,也有人叫串经。在刺激一个穴位时在本经上继发的其他(十四经)感传线(部分)都是泛经。由于刺激穴位出现的感传线并不是单一的经脉,所以在商朝末年就改用乐音来诱发经脉感传。这是利用经脉具有固有频率的特点来厘定经脉线的方法。这个方法做出来的经脉线是单一的经脉(没有其他经脉的混杂),因此《灵枢经脉》中的十二经脉就成了中医的经典篇章之一。奇经八脉是扁鹊医学流派在刺激八脉交会穴时发现的主要感传线。部分内容经过删减。因此跷脉和维脉的感传线和穴位就是几条十二经片段上的经脉段穴位组成的。这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道路可数,公交车可以选择的线路就不可数(无限条)。有人把公交车的线路当作城市的道路命名你觉得可以吗?带脉是肾经前线的一个分支。冲脉是肾经前线的一部分。任脉和督脉左右对称除去肺经和小肠经感传的线路后的确是十二经脉的补充。古人说的二十八脉就是指左右十四经脉。
 
肯定不是你搞的,因为古来就有了。
说说奇经八脉是咋回事。在古代人们很早就用刺激穴位的方法诱发经脉感传了。只不过这个方法诱发的经脉感传并非是单一的经脉。刺激穴位诱发的经脉感传有以下三种类型:1)本经的感传线(例如《灸经》);2)交会经脉的感传(只在于交会穴才有);3)泛经的感传线。泛经古代叫络,也有人叫串经。在刺激一个穴位时在本经上继发的其他(十四经)感传线(部分)都是泛经。由于刺激穴位出现的感传线并不是单一的经脉,所以在商朝末年就改用乐音来诱发经脉感传。这是利用经脉具有固有频率的特点来厘定经脉线的方法。这个方法做出来的经脉线是单一的经脉(没有其他经脉的混杂),因此《灵枢经脉》中的十二经脉就成了中医的经典篇章之一。奇经八脉是扁鹊医学流派在刺激八脉交会穴时发现的主要感传线。部分内容经过删减。因此跷脉和维脉的感传线和穴位就是几条十二经片段上的经脉段穴位组成的。这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道路可数,公交车可以选择的线路就不可数(无限条)。有人把公交车的线路当作城市的道路命名你觉得可以吗?带脉是肾经前线的一个分支。冲脉是肾经前线的一部分。任脉和督脉左右对称除去肺经和小肠经感传的线路后的确是十二经脉的补充。古人说的二十八脉就是指左右十四经脉。
怎么说都是你!
各人认知不同,你觉得有理的别人不一定,我觉得这个体系很好用所以就画了图出来。
谢谢关注!不再回复
 
有些病人会在特定时间发病,好像经脉跟时间是有关系的。
 
中医理论要符合逻辑推理。否则说不通自己、说不通病人也说不通学生。
中医理论要经得起检验。明明是古人做过的医学实验,明明可以通过重复古人的实验验证的理论。为什么只是复读?
中医理论还需要补充。古人做的实验并不完整需要我们补充。只要重复古人的实验就可以补充完善。
中医理论需要数据的复合。简单的计算和统计就够用了。数据对不上就要找原因,不能人云己云。
中医理论需要发展,不能总是停滞不前。抄袭《内经》没错。抄了几千年就没意思了。
中医理论需要纠错,坚持错误死不悔改就不对了。当老师则误人子弟,当医生则贻误病情。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五十多年一成不变。那些内容只不过是资料汇编。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