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阴不足,阳常有余 还是 阳不足,阴常有余?

欧洲西红柿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25/03/04
帖子
289
获得点赞
26
声望
28
年龄
44
所在地
GD
在中医界,阴阳的论述非常精彩而多元。朱单溪的表述阴不足,阳常有余。而扶阳派则认为阳不足,阴有余。那个正确,那个错误呢,众说纷纭。
在中医理论文献中,阴阳的含义非常丰富,在不同的场景表达的含义存在不通。

1741419221619.png


对于平人,阴阳平衡,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是,风寒暑湿,七情六欲,让人总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普通话语,非中医专业术语表达,人大部分的时间
内身体状态处于虚热,实热状态,而处于平衡状态的则是比较少比例的时间,这也许就是阳常有余。
如果阴阳平衡的理想状态下,储藏阴的这个容器算满的,100%满的,那么在虚热,实热状态下不断消耗的状态下,阴总是不满的,不足的,这就是阴不足。

扶阳理论下的表述侧重在于,气为血母,以阳统阴。阴阳平衡不是各占一半,而是在阳主导下的平衡。因此重视阴必须扶阳,补阴先补阳,补血必补气。
 
看是哪个地方,什么年代。
年代
1. 现代年轻人多数阴不足,理由如下:
1)熬夜伤阴
2)色情泛滥。看黄、撸管伤阴
3)流行喝咖啡,咖啡火气大,助心火…
4)社会节奏快,学习、工作压力大。心火旺…


2. 南方火地,阴常不足…

建议先读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这些著作,再看那些名医名家。基础理论先搞懂,这样学起来容易
 
阴阳本一体,就这句话来说,我觉得是和年代有关。以前大部分人食物不足,阴时常亏损,但生活遵循自然,从而经常阳浮而不藏;如今食物丰富,阴常充足,但生活不遵循自然,阴生阳絮乱,阳生阴乏力(水饮痰湿多),阳气不足成症占多数。
 
统计一下扶阳派代表人物的寿命,应该能得出结论。

如果扶阳派代表人物长寿者多,阳不足,阴常有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