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网上下载了一版《伤寒论》pdf,发现以前没收藏过,书后有 洛下岡嶋玄提書 寛文八年戊申五月吉日 等信息,在网上找了一下,大概是说这本书是日本《伤寒论》版本中目前可见的最古版本,在论坛和网上没找到太多相关信息,信息对否请有了解的大佬给科普一下。
另附一篇找到的文章:
《伤寒杂病论》日本版本
在日本汉医界流传的《伤寒论》版本,主要来自宋版与成注本。宋版《校正金匮玉函经》在日本虽然不如宋本与成注本流行,但也有翻刻本流传。
目前可见的最古版本是寛文八年(1668年),由立伯玄提自宋版翻刻、标点并加以刊行,称为寛文本。
政德五年(1715年),香川修德以成注本为底本,去除注解部份与药物修治法,刊行了《小刻伤寒论》。因为携带方便,是在日本最多人看的版本。
宽政九年(1797年),浅野元甫以明朝赵开美本为底本,对校成注本,出版了《校正宋版伤寒论》三册。
弘化四年(1847年)出版的《订字标注伤寒论》,与《小刻伤寒论》大致相同,但是校合了各种传本,又加上标点,是初学者认为最易读的版本。
天保15年(1884年),稻叶元熙受其师多纪元坚之命,以多纪元简所辑的《伤寒论辑义》为底本,刊行了《新校宋版伤寒论》,虽然仍然有些错误,但成为传统上认为最好的版本。
贞和2年(1346年),和气嗣臣发现了《伤寒论》手抄本,因为抄本中的跋署名为丹波雅忠,日期为日本康平3年(1060年),称为《和气氏古本伤寒论》,又称为康平本。昭和11年(1936年)日本汉医学者大冢敬节在东京本乡的旧书店,购买到此书,加以整理并发表,并交由日本汉医学会刊行。1946年,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与苏州叶橘泉,重校后,于1954年由上海千顷堂印行出版,此书遂传入中国。
另外,日本又发现了康治二年(1143年)沙门了纯抄本,称为康治本。这两个版本都出于日本江户时期的古方派,据说是目前最接近王叔和版本的善本,但有学者怀疑这个版本可能是由宋版而来,或是由日本古方派重新编写后的版本。
另附一篇找到的文章:
《伤寒杂病论》日本版本
在日本汉医界流传的《伤寒论》版本,主要来自宋版与成注本。宋版《校正金匮玉函经》在日本虽然不如宋本与成注本流行,但也有翻刻本流传。
目前可见的最古版本是寛文八年(1668年),由立伯玄提自宋版翻刻、标点并加以刊行,称为寛文本。
政德五年(1715年),香川修德以成注本为底本,去除注解部份与药物修治法,刊行了《小刻伤寒论》。因为携带方便,是在日本最多人看的版本。
宽政九年(1797年),浅野元甫以明朝赵开美本为底本,对校成注本,出版了《校正宋版伤寒论》三册。
弘化四年(1847年)出版的《订字标注伤寒论》,与《小刻伤寒论》大致相同,但是校合了各种传本,又加上标点,是初学者认为最易读的版本。
天保15年(1884年),稻叶元熙受其师多纪元坚之命,以多纪元简所辑的《伤寒论辑义》为底本,刊行了《新校宋版伤寒论》,虽然仍然有些错误,但成为传统上认为最好的版本。
贞和2年(1346年),和气嗣臣发现了《伤寒论》手抄本,因为抄本中的跋署名为丹波雅忠,日期为日本康平3年(1060年),称为《和气氏古本伤寒论》,又称为康平本。昭和11年(1936年)日本汉医学者大冢敬节在东京本乡的旧书店,购买到此书,加以整理并发表,并交由日本汉医学会刊行。1946年,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与苏州叶橘泉,重校后,于1954年由上海千顷堂印行出版,此书遂传入中国。
另外,日本又发现了康治二年(1143年)沙门了纯抄本,称为康治本。这两个版本都出于日本江户时期的古方派,据说是目前最接近王叔和版本的善本,但有学者怀疑这个版本可能是由宋版而来,或是由日本古方派重新编写后的版本。
附件
-
702.2 MB 查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