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3岁小儿发烧咳嗽

Value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24/12/12
帖子
52
获得点赞
0
声望
6
年龄
30
所在地
广东普宁
3岁小儿,发烧39度,舌头生疮,舌红苔白腻,且有气滞点,咳嗽喘促,痰鸣喘息,痰少黄,大便软粘,刚发热时 腹部热而手足凉,而后再手足变热
 
辨证分析:
1.高热(39℃)、舌红:提示里热炽盛,热邪壅滞。
2.舌苔白、大便软粘:湿邪内蕴,湿热交结。
3.咳嗽喘促、痰鸣痰黄:痰热壅肺,肺失宣降。
4.舌生疮:心火上炎或脾胃积热。
5.气滞点:气机不畅,痰阻气滞
6.初起腹部热、手足凉:
热郁阳遏:里热壅盛,阳气被郁闭于内,不能外达四肢,故手足厥冷(属“热厥”范畴)。
气机不畅:痰热壅肺,湿热阻滞,导致三焦气机升降失司,加重阳气郁闭

治则调整:
清热宣肺,透达郁热,化痰利湿,通调气机

个人认为以 麻杏石甘+小陷胸+小柴胡加减,不知适合不
 
阳明热盛,
手足已经发热就不用加小柴胡了。
 
记得发热咳喘好几次了吧。

伙食开差点,就不会有这些事了,
常言道: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河南俗语 好孩儿,凉钱儿.png
 
记得发热咳喘好几次了吧。

伙食开差点,就不会有这些事了,
常言道: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娃脾胃差,气管先天差些,易着凉,易喘,易积食发热
 
麻杏石甘+小陷胸 加减 ,再轻加 柴胡 枳壳 蝉蜕,如何呢?

我觉得不如加点芦根,芦根是治疗小儿肺热咳喘的良药,又不是很寒。

芦根水是孩子肺热哮喘的神奇解药.png
 
娃脾胃差,气管先天差些,易着凉,易喘,易积食发热

多吃蔬菜、可以少吃草药,

都是草,但菜要比药好吃,关键是个习惯问题,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受益终身。

对了,中医讲【无内热不引外寒】,积食内热就容易受寒感冒。
 
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先煎)、甘草3g
瓜蒌仁6g、黄连3g、法半夏6g
黄芩6g、浙贝母6g、鱼腥草9g、茯苓9g、薏苡仁9g、芦根9g、淡竹叶6g。
大个这么个组方思路
 
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先煎)、甘草3g
瓜蒌仁6g、黄连3g、法半夏6g
黄芩6g、浙贝母6g、鱼腥草9g、茯苓9g、薏苡仁9g、芦根9g、淡竹叶6g。
大个这么个组方思路
思路可以是这样,不过药不一定要用这么多,可以适当精简。

这个思路就是【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大概就是这些药。
 
思路可以是这样,不过药不一定要用这么多,可以适当精简。

这个思路就是【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大概就是这些药。
我刚也有看到这个中成药。我好像是它的基础上加了小陷胸
而药物多的话,我是这么认为的,加重药量的话,不如加多点药的种类(治上焦非轻不举)
 
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先煎)、甘草3g
瓜蒌仁6g、黄连3g、法半夏6g
黄芩6g、浙贝母6g、鱼腥草9g、茯苓9g、薏苡仁9g、芦根9g、淡竹叶6g。
大个这么个组方思路
可取
 
大青龙汤;刚发病哪需要那么复杂;
 
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
《道德经》言:兵者,不详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不要随便用大青龙汤。
如果非用不可,保障安全的办法是:桂枝用量大于麻黄的两倍,石膏用量又大于桂枝的2倍。
比如麻黄用5克,桂枝就要用10-15克,石膏要用20-30克,这样组方的大青龙汤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
《道德经》言:兵者,不详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不要随便用大青龙汤。
如果非用不可,保障安全的办法是:桂枝用量大于麻黄的两倍,石膏用量又大于桂枝的2倍。
比如麻黄用5克,桂枝就要用10-15克,石膏要用20-30克,这样组方的大青龙汤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如非必要,不轻易动用,尽量稳妥为上,我觉得我组方应该能用,若实不行,找本地中医看看,为人父母者不易
只能 多学多看多想
 
没把握用好大青龙,只能这么判断摸索
麻黄2、杏仁5、炙甘草5、石膏10、桂枝3、生姜几片、大枣5个【剪碎】
有这症就大胆用,无非就是在麻杏甘石上加了味桂枝,桂枝是阳药,解肌发表,能让人发汗,把病毒通过汗液尽快代谢掉,配合麻黄能快速退烧;
怕量过大,药煎好后可以少喝点,不够后面再喝就行了;
 
后退
顶部